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肌注)在门诊注射室很常用,尤其多见于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梅毒、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笔者发现,有部分患者在肌注苄星青霉素推注药液时阻力很大,有针头阻塞现象,需更换针头再次注射,给患者增加痛苦,也可引起医患纠纷。为此,我们采取了改良措施预防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时的针头堵塞,现将临床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苄星青霉素是治疗早期梅毒的首选药物。对首次发现梅毒的患者需要做青霉素试敏,肌注时要匀速推注不可停顿。以免药液堵塞针头。对长期注射臀部肌肉出现硬节的患者,可以每晚用热毛巾湿敷、局部按摩或红外线照射。对第一次应用苄星青霉素的患者,要口服强的松预防发生吉海反应。肌注完毕后,用耐刺盒将注射器和针头分离,做好针刺预防。如被污染针头刺伤,立即做意外暴露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上长效青霉素治疗梅毒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梅毒患者共8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中患者实施常规的注射治疗以及护理干预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实施改进后的相关注射治疗措施,再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有1次注射成功率,包括疼痛评分三项。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是97.5%,相比对照组患者的77.5%来说要高20%,实验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87.5%高于对照组患者成功率62.5%,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后具有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临床治疗梅毒患者采用改进后的长效青霉素注射方式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注射成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青霉素治疗梅毒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丽娇  张少明 《海峡药学》2008,20(11):159-160
青霉素是治疗早期梅毒的首选药物.对首次发现梅毒的患者需要做青霉素试敏,肌注时要匀推注不可停顿.以免药液堵塞针头.对长期注射臀部肌肉出现硬节的患者,可以每晚用热毛巾湿敷、局部按摩或外线照射.对一次应用苄星青霉索的患者,可口服强的松预防发生吉海反应.肌注完毕后,用耐刺盒将注射和针头分离,做好针刺预防.如被污染针头刺伤,立即做意外暴露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长效青霉素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减轻医护人员、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组织损伤及患者的疼痛感觉,防止皮肤组织潜在感染的危险,节约成本从技术上防止医用材料的浪费。方法通过对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在重庆西郊医院门诊治疗注射长效青霉素50例患者的118人次长效青霉素注射采用了传统常规注射方法与排堵深部肌内注射法的对比观察进行效果比较。结果排堵深部肌内注射方法明显优于常规注射方法,一次性注射成功率高,两组一次性成功率相对比为1.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排堵深部肌肉法射长效青霉素使针梗早期阻塞的药物颗粒迅速移位,从而使阻塞的针梗在短时间内实现再通,缩短药物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减少混悬液的凝固机会提高了一次性注射成功的机会。克服了常规注射法需多次注射的缺点,减轻组织损伤及患者的疼痛感觉,防止皮肤组织潜在感染的危险。增加护理人员注射信心,并且减轻患者的心理恐惧及组织损伤,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防止患者的投诉。取得满意效果,从技术上防止了医用材料的浪费。值得在注射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俞海燕 《抗感染药学》2019,16(4):688-690
目的:探究长效青霉素对感染梅毒孕妇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间收治的感染梅毒孕妇82例资料,按治疗和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改进前41例患者为常规护理组患者,改进后41例为改进护理组患者,分析其两组孕妇用药后注射部位疼痛程度的发生率差异,以及两组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结果:改进护理组患者患者用药后疼痛复常率(无痛)为92.68%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为36.59%,而轻度、中度、重度疼痛复常率均低较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改进护理组患者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97.56%vs 82.93%)(P<0.05)。结论:改进护理方式有助于缓解感染梅毒孕妇在使用长效青霉素治疗中的疼痛,且患者对改进后的治疗和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医护人员创口接触梅毒患者体液后的应急处理及其相应后果,总结可疑梅毒感染后的紧急处置措施。方法观察并总结60例医护人员工作中不慎创伤并接触梅毒患者体液后的紧急处置措施及其后果。结果感染后无处理组8例,2例感染;安尔碘消毒处理组10例有1例感染;24h内,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1次组28例无感染;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3次组27例无感染。结论医务人员创口接触梅毒患者体液后,可感染梅毒,但及时创口消毒、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可预防感染,从观察结果看,24h内肌内注射1次长效青霉素即可达到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位与注射部位对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的影响。方法将360例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0例。研究组采取坐位臀中肌注射,对照组取卧位臀大肌注射。比较2组注射的疼病程度和一次注射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注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位、臀中肌注射长效青霉素既可减轻患者疼痛,又可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且可减少神经受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最佳治疗药物,目前国内外很少有关于梅毒对青霉素耐药的报道。我科发生1例早期梅毒经青霉素治疗失败,其发生的原因可能与不规则使用抗生素,进而导致梅毒螺旋体抗药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药学》2016,(3):616-618
目的:分析苄星青霉素对妊娠期伴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梅毒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妊娠伴梅毒患者7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苄星青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未接受苄星青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梅毒感染的影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围生儿梅毒感染率为11.63%低于对照组为62.86%(P<0.05)。结论:通过对妊娠期伴梅毒患者采用苄星青霉素正规治疗,能够改善产妇妊娠结局,减少了围生儿梅毒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江文  邓云华  金文华  秦志慧 《医药导报》2006,25(12):1264-1266
目的 探讨青霉素脱敏疗法在治疗青霉素皮试阳性梅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4例青霉素皮试阳性梅毒患者,采用依次递增青霉素浓度的口服脱敏疗法,成功之后行青霉素G和苄星青霉素联合治疗。结果 4例青霉素皮试阳性梅毒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脱敏结束时再行青霉素皮试,4例中3例转为阴性。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青霉素驱梅治疗。结论 青霉素脱敏治疗对青霉素皮试阳性梅毒患者可短暂脱敏,且口服脱敏疗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观察中药复方"解毒汤"配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为合理运用中药治疗梅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8例符合梅毒诊断标准并且能够完成疗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苄星青霉素臀部肌内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解毒汤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RPR转阴情况和外周血Th1/Th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2个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RPR阴转率和外周血Th1/Th2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解毒汤配合苄星青霉素中西医结合治疗梅毒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转阴率,是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梅毒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d,肌肉注射,1次/d,连续15d)治疗26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及血清学疗效。结果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后1个月,24例显性梅毒患者均临床治愈。2年随访结束时,88.46%的患者达到血清学治愈(23/26);11.54%的患者为血清学固定(3/26)。一期梅毒TRUST滴度在治疗后3个月内下降最显著(P<0.01);二期梅毒TRUST滴度在治疗后9个月内明显下降(P<0.05),其中以治疗后6个月内下降最显著(P<0.01)。结论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苄星青霉素一次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减少药液的浪费。方法将门诊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患者56人,随机选择200针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针次。对照组采用振荡摇匀式溶解药物,常规“四快法”注射:实验组采用静止式溶解药物。更换针头,“三快一匀法”注射。结果实验组一次注射成功率96%,观察组77%;实验组疼痛程度及药液残留量明显低于观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静止式溶解药物,更换针头,“三快一匀法”注射苄星青霉素可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降低疼痛程度,减轻了患者注射时的恐惧心理,给药剂量更准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金美华 《抗感染药学》2019,16(2):256-257,271
目的:分析青霉素皮试对梅毒患者呈假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8年5—12月间来医院急诊注射室就诊采用青霉素皮试的梅毒患者1 935例资料,统计和分析其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皮试史、进食情况、睡眠情况、皮肤情况,以及操作者对皮试结果的影响。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操作者资历年限小于5年发生假阳性的发生率大于同组间的发生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单因素相一致,只有操作者在回归模型中有意义。结论: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判断存在主观因素,与操作者临床经验和责任心有关,通过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增加梅毒患者青霉素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叶丽春  余志军 《海峡药学》2012,(10):207-208
目的观察苄星青霉素治疗戒毒人员早期梅毒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应用苄星青霉素治疗72例潜伏梅毒,53例一期梅毒以及44例二期梅毒的戒毒人员的临床症状及血清TRUST抗体滴度变化。结果苄星青霉素治疗后1个月,97例(100.0%)一期和二期梅毒患者均临床治愈;早期潜伏梅毒,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TRUST抗体滴度均在治疗后3个月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并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P<0.01);治疗后24个月,92.9%(157/169)患者抗体滴度阴性(血清学治愈),7.1%(12/169)患者为血清学固定,潜伏期梅毒和一期梅毒患者血清学治愈率均为100.0%,显著高于二期梅毒治愈率72.7%(32/44)(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对戒毒人员早期梅毒有明显的疗效,可作为早期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苄星青霉素的注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苄星青霉素又称长效西林、二苄基乙二胺青霉素,为青霉素的二苄乙二胺盐,是青霉素的长效制剂。临床广泛应用于链球菌感染和梅毒的治疗,一般每周或隔周一次。在肌肉注射过程中,由于此药为白色结晶状粉末,颗粒大,极微溶于水,且溶解后呈白色浑浊状,易堵塞针头而使注射失败。现将应用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头孢地嗪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早期梅毒的患者根据青霉素皮试情况分组.观察组50例,青霉素皮试阳性且头孢地嗪皮试阴性者,头孢地嗪1.0g,单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53例,青霉素皮试阴性者,采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双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地嗪治疗早期梅毒安全有效,可以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9.
留置气泡技术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珊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226-226
目的:探讨留置气泡进行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的效果。方法:用注射器抽吸溶解的青霉素药液后,再吸进0.2~0.3ml的空气。将12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用传统的肌内注射法,观察组64例采用留置气泡法,观察两组肌内注射时针头阻塞和患者注射部位疼痛的情况。结果:两组注射方法的针梗阻塞和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留置气泡注射技术的观察组针头阻塞明显减少,疼痛明显减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康旻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36-37
目的探讨血清固定的梅毒患者妊娠后的治疗方法、妊娠结局。方法将42例确诊为梅毒血清固定的孕妇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应用苄星青霉素,每周1次肌内注射,连续3周,孕早期3个月和晚期3个月各治疗一疗程。非治疗组19例,全程未用抗梅毒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早产1例,无死胎、死产现象,先天性梅毒患儿1例;非治疗组早产2例,无死胎,先天性梅毒患儿4例,两组出生先天性梅毒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固定的梅毒患者建议进行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能改变妊娠结局,预防先天梅毒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