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Br)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Zea-Longa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96只SD大鼠根据不同的处理因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32只)、灯盏花素治疗组(Br组,32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32只)。Br组和I/R组依据缺血后再灌注的不同时间点再细分为3、12、24、48h4个小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在缺血再灌注3h时,大鼠海马NF-κB的阳性表达已明显升高,在12h时表达最高,随后表达开始下降(P<0.05);与相同时间点的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比较,3h时,Br组的NF-κB蛋白阳性表达未见明显降低(P>0.05),其余各时间点则明显降低(P<0.05);蛋白印迹方法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结论灯盏花素很可能通过减少NF-κB蛋白的表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陈小夏  何冰 《中国药学》1998,7(2):91-93
本文研究了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引起抗氧化酶活性改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灯盏花素明显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组织超氧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eroxidase)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的活性,减少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这些作用有利于减轻脑缺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杨群华  唐省三 《中国药房》2009,(30):2336-2337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5组,即假手术、I-R、MgSO4及灯盏花素高、低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I-R损伤模型,观察大鼠脑组织和血清SOD活性,以及脑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大鼠脑组织和血清中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脑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与I-R组比较,灯盏花素高、低剂量组大鼠脑组织和血清中SOD活性显著增强(P<0.01),脑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灯盏花素对脑I-R损伤模型大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SOD活性和减少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复方灯盏花滴丸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方灯盏花滴丸对大鼠急性脑缺血财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4-动脉阻断法复制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复方灯盏花滴丸对脑组织含水量,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复方灯盏花滴丸可显著降低脑含水量。减轻脑组织的病理损害;显著降低血清中CK,LDH的活性及MDA含量,并且可明显提高血清中SOD活性。结论:复方灯盏花滴丸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治疗时间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治疗时间窗。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 (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缺血前给予灯盏花素 5 0、75mg·kg- 1 ,ig,qd× 7d。末次给药 1h制备MCAO模型 ,缺血 2h ,再灌注 3h ,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脑水肿和脑梗死范围 ;放免法测定血清IL 8的含量和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中伊文思蓝 (EB)的含量 ;灯盏花素的治疗时间窗研究 ,采用MCAO局灶性脑缺血 2h,再灌注 2 4h模型 ,分别在缺血开始 3、4.5、6h腹腔注射灯盏花素 75mg·kg- 1 ,再灌注 2 2h,重复给药 1次 ,再灌注 2 4h ,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脑水肿和脑梗死范围。结果 :灯盏花素75mg·kg- 1 ,ig,qd× 7d能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 ,减轻脑水肿和减少脑梗死范围 ,降低血清IL 8的含量和降低大鼠脑组织中EB的含量 ;在缺血后 3h治疗用药 ,能有效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 ,减轻脑水肿和减少脑梗死范围 ,4.5h开始用药 ,疗效下降 ,6h开始用药 ,上述各指标有下降趋势 ,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有效治疗时机在缺血 4.5h内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7,(1):61-64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夹闭左肺门45 min的方法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前30 min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灯盏花素(12.5、25、50 mg·kg~(-1))和舒血宁(4 mg·kg~(-1)),并设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再灌注2 h后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比色法测定肺组织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NF-κB蛋白表达,TUNEL染色法检测肺细胞凋亡。结果经灯盏花素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肺组织W/D、减轻肺水肿,显著提高肺组织中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和血清中T-AOC水平、降低血清中MPO活性和MDA含量,下调NF-κB蛋白表达、降低肺细胞凋亡指数(AI)、改善肺细胞凋亡状况,上述作用均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灯盏花素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而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灯盏花素脂质体对大鼠脑缺血再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羽  王林  陈燕忠  汤祎 《药品评价》2006,3(2):128-129,101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脂质体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构造大鼠大脑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大鼠神经功能障碍情况并进行评分,测定再灌注后缺血侧脑梗死范围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丙二醛的含量。结果 灯盏花素脂质体能显著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梗死面积和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并抑制缺血脑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提高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论 灯盏花素脂质体对大鼠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新药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杨群华  唐省三 《中国药房》2009,(27):2100-2101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5组,即假手术、I-R、MgSO4及灯盏花素高、低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复制脑I-R损伤模型大鼠,观察灯盏花素对模型大鼠GFAP和NOS的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大鼠GFAP免疫染色呈强阳性,血清中NOS和诱导型NOS(iNOS)活性显著增强(P<0.01)。与I-R组比较,灯盏花素高、低剂量组大鼠GFAP免疫染色则呈阳性-弱阳性改变,灯盏花素高剂量组大鼠iNOS显著降低(P<0.01)。结论:灯盏花素对I-R损伤模型大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GFAP和NOS表达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南药学》2019,(4):518-522
目的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模型中观察灯盏花素对脑组织游离脂肪酸的作用,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阻断SD大鼠大脑中动脉2 h,再灌注24 h,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线栓后5 min尾静脉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期间进行局部脑血流量监测。再灌注24 h后进行行为学和脑梗死体积的测定,并采用HPLC测定损伤侧脑组织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灯盏花素对急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的减少脑梗死体积,在剂量为50 mg·kg-1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在缺血后5 min给予50 mg·kg-1的灯盏花素后,能升高改善缺血90 min至再灌(缺血120 min)期间的脑血流量。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C18:2)和花生四稀酸(C20:4)的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给予灯盏花素后,n6多不饱和脂肪酸C18:2和C20:4含量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研究结果提示灯盏花素可能通过改善脑血流量和抑制脑组织n6多不饱脂肪酸的含量发挥抗脑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保护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机制。方法 SD大鼠30只,分为假手术对照(Sham)组,I-R组和灯盏花素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L-选择素蛋白的表达。检测血清、肾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血清、肾组织MDA明显升高,SOD明显降低(P均<0.05);灯盏花素组血清、肾组织MDA低于I-R组,SOD高于I-R组(P均<0.05)。I-R组血清和肾组织NO、NOS明显高于Sham组,灯盏花素组NO、NOS水平低于I-R组(P均<0.05)。I-R组肾组织L-选择素蛋白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灯盏花素组L-选择素蛋白表达低于I-R组。结论灯盏花素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可能机制与其减少L-选择素蛋白表达,提高SOD活性,降低NOS、NO、MD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Breviscapine,Bre)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以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夹闭左肺门45 min的方法,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前30 min,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灯盏花素(12.5、25、50 mg/kg)和舒血宁(4 mg/kg),并设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再灌注2 h后,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TUNEL法检测肺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bcl-2 mRNA、Bax mRNA表达,比色法测定肺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经灯盏花素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肺组织W/D,减轻肺水肿,降低肺细胞凋亡指数(AI),改善肺细胞凋亡状况,上调bcl-2 mRNA表达,下调Bax mRNA表达,提高bcl-2/Bax比值,改善抗氧化酶(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下调NF-κB蛋白表达,上述作用均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灯盏花素可能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而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肺细胞凋亡起到抑制作用,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研究灯盏花素(BC)治疗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TCI)患者的疗效及对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和平行对照的方法,把患者分为两组,同样接受脑梗死的基本治疗。而灯盏花素组病例,每天1次,加用灯盏花素20mg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连用10d。对患者进行用灯盏花素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测定脑循环动力学参数(CVDP)。结果譹灯盏花素组神经功能缺失,治疗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60%(P<0.05)。譺灯盏花素组患者病灶一侧CVDP中,脑血流量(Q)及血流速度(V)用灯盏花素治疗中及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较对照组亦有显著增加(P<0.05)。血管阻力(R)、弹性及临界压力(CP)经灯盏花素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较病灶对侧大脑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C注射液治疗ATCI患者疗效好,能明显改善脑血流灌注,对缺血性脑组织有一定保护作用,使部分CVDP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13.
灯盏花素治疗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择7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灯盏花素及普通药物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7%,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1.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灯盏花素为一种抗凝效果良好的急救必备药品,具有疗效肯定、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急性脑梗塞患者25例,拟行数字减影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0)。观察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ug/kg和异丙酚1mg/kg,继之以异丙酚4—6mg/(kg·h)和瑞芬太尼0.05—0.1ug/(kg·min)维持麻醉。对照组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ug/kg,继之以瑞芬太尼0.05~0.1ug/(kg·min)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即刻(T0)、再灌注后1h(T1)、再灌注后3h(T2)各取静脉血测定内皮素(ET)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术前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正常值有显著性升高(P〈0.05),T1时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T2时观察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2h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T1和T2时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塞时,异丙酚麻醉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丙二醛浓度,对人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小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126只随机分为3组。C组18只,为假手术组;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于再灌注开始后每24小时经尾静脉注射依达拉奉(Y组,54只)或等体积生理盐水(NS组,54只);分别于再灌注12、24和72 h进行行为学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体积、线粒体膜电位以及蛋白质、脂质和核酸氧化应激指标的测定。结果依达拉奉能够显著降低脑I-R后行为学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及脑梗死体积;依达拉奉可改善缺血诱导的皮质及内囊区降低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3-硝基酪氨酸,4-羟基壬烯酸和8-羟基脱氧鸟苷的水平。结论依达拉奉通过抑制蛋白质、脂质和核酸氧化应激保护小鼠脑I-R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紫杉醇对脑缺血-再灌注(I-R)后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I-R对照组(B组)、1%DMSO溶剂处理组(C组)、紫杉醇8μg/kg组(D组,缺血前30min脑室注射),每组各10只。采用大鼠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紫杉醇对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与A组相比,B、C组Bcl-2及Caspase-3磷酸化表达增加(P<0.05),而D组Bcl-2及Caspase-3磷酸化表达较B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紫杉醇可能对脑I-R诱导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Bcl-2、Caspase-3蛋白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蛋白结合元件(p-CREB)在激动γ-羟基西酸(GHB)受体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中的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I/R组,NCS-356 160、320、640μg/kg组。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缺血2 h/再灌2 h建立I/R模型。分别于缺血前30 min和再灌前icv给予药物;5分制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再灌24 h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p-CREB的表达。结果:I/R组大鼠行为学评分为3.2±0.7,明显高于Sham组(n=8,P<0.01);NCS-356 640μg/kg组的行为学评分则明显低于I/R组(n=8,P<0.05)。I/R组大鼠缺血区脑皮层细胞核内p-CREB的表达为96.3±6.0,明显高于Sham组(n=8,P<0.01);NCS-356 320μg/kg组和NCS-356640μg/kg组脑缺血皮层细胞核内p-CREB的表达与I/R组比较明显降低(n=8,P<0.01)。结论:激动GHB受体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缺血组织p-CREB的表达在此保护作用中降低。  相似文献   

18.
侯冠峰  陈晓蓉  承韶辉  柴小青 《江苏医药》2013,39(13):1508-151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颈内动脉阻塞60 min的方法建立局灶性脑I-R损伤模型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A、B、C、D和E组五组,分别静脉灌注右美托咪定0.01、0.1、1、10μg·kg-1·min-1和生理盐水.药物均于缺血前15 min经股静脉输注,再灌注后20 min停止输注.每10分钟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值,检测缺血前后血糖值.行再灌注24 h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测定.结果 A、B、C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均较E组降低(P<0.05).与E组相比,A组缺血10 min时MAP值降低,缺血期B组各时间点MAP值降低,而D组各时间点MAP值升高(P<0.05);A、B、C、D组缺血前5 min及缺血60 min血糖均较E组升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0.01、0.1和1μg·kg-1·min1预先静脉给药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I-R损伤.  相似文献   

19.
邹浩军  林莉莉  魏伟 《江苏医药》2013,39(10):1144-1146
目的 探讨甲磺酸桂哌齐特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I-R损伤模型后随机均分为五组:B组为模型对照,C、D和E组分别用甲磺酸桂哌齐特20、40和80 mg/kg处理,F组用马来酸桂哌齐特40 mg/kg处理;另外取10只雄性SD大鼠作为空白对照(A)组.观察I-R后4、8及22 h神经功能缺损、脑含水量、脑指数的变化;I-R损伤24 h后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力和丙二醛(MDA)、乳酸(LD)的含量.结果 与B组比较,D组和E组I-R后8h和22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含水量和脑指数降低(P<0.05);与B组比较,C、D、E、F组I-R脑组织SOD和LDH活性升高、MDA、LD含量和NOS活性降低(P<0.05).结论 甲磺酸桂哌齐特对脑I-R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损伤、抑制NOS等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