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肺软骨瘤1例     
高慧  刘虎  张春莉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12):1335-1335,1376
患者男,60岁。于3个月前开始上腹饱胀不适,近二十天加重伴绞痛。胃镜提示贲门腺癌而欲行手术,术前检查胸片示左下肺结节,密度均匀,无钙化,边缘较光整,诊断考虑转移。影像学表现:CT示左下肺背段孤立性结节,直径约1.2cm,CT值40HU,内部密度均匀,边缘锐利,增强扫描未见病灶有明显强化(图1~3),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手术及病理表现:术中见左肺下叶背段近叶间裂处一孤立性结节,直径约1.5cm,质硬,呈白色小结节融合状改变,表面不光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行结节切除。术中考虑为错构瘤。后行贲门3cm×3cm×2cm肿块切除…  相似文献   

2.
胸腺类癌很少见。我院从1985~1993间共收治2例。文中就其临床、诊断及治疗作一讨论。1 病例介绍 例1,男性,40岁。诉颈部肿块1年余,伴气促2个月。查颈前部见一不对称肿块约10m×6cm,质软表面静脉曲张,拟为甲状腺瘤收住院。胸部X线片示:左上纵隔见一较大肿物影,外界清晰,内及上界不清,侧位胸片病变位于前上纵隔。诊断为胸腺瘤但不除外胸内甲状腺癌(图lA)。经开胸探查:肿块位于前上纵隔,呈亚铃状。大小为20cm×l0cm×8cm,包膜完整,即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胸腺类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1岁,5年前因发现背部肿物入院。当时B超检查发现脊柱右侧肾后方皮下1.8cm深处可见一9.6cm×5.4cm低回声区,内部有散在光点,周围轮廓清楚。X线胸透心、肺无异常。手术于腰背深筋膜深层切除一囊性肿块,病理诊断为滑膜肉瘤。近2月来,患者因咳血再次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右肺叩浊,呼吸音低。胸部正侧位片示:相当于右肺下叶尖段可见一14cm×11cm大小的长园形阴影,边缘清楚,密度均匀。考虑滑膜肉瘤肺转移。B超检查示左肺回声正常,右背部肩胛第7、8、9肪间可显示一9.2cm×6.6c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纵隔淋巴瘤的CT图像特点,总结误诊原因。方法:收集前纵隔淋巴瘤患者22例,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分析肿块大小、形态、CT平扫、强化特点,以及其与周围脏器关系等情况。结果:肿块主体均位于前纵隔,其中15例跨区生长,4例位于右前纵隔,3例位于左前纵隔,CT诊断准确率为68.2%(15/22)。肿块大小4.0 cm×5.2 cm~9.2 cm×9.8 cm,形态不规则,平扫密度均匀或不均,部分伴坏死,不伴钙化,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均匀或不均匀强化。CT误诊7例,其中误诊为侵袭性胸腺瘤4例,胸腺瘤2例,生殖细胞瘤1例。结论:前纵隔淋巴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有较大范围坏死时易误诊为侵袭性胸腺瘤或其他恶性肿瘤。影像鉴别诊断困难时应结合穿刺活检及放化疗后复查,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前纵隔肿瘤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的特点,探讨其对前纵隔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3年12月本院病理证实的20例前纵隔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治疗前18F-FDG符合线路图像及CT资料。记录肿块最大径、目测分级、术后病理及胸腺肿瘤的Masaoka分期。结果前纵隔肿瘤平均最大径为6.61cm(3.0~14.0cm)。前纵隔肿瘤术后病理证实:霍奇金淋巴瘤5例,胸腺癌6例,胸腺瘤2例,其他良性病变7例(囊性畸胎瘤3例,心包囊肿2例,脂肪瘤1例,巨淋巴结增生症1例)。病变目测分级0级4例,1级3例,2级2例,3级11例。肿块最大径与目测分级的相关系数r=0.467,为低度相关。良性病变组目测分级低于霍奇金淋巴瘤及胸腺癌(P<0.01),良性病变与胸腺瘤的目测分级无明显差异(P=0.21),胸腺癌目测分级高于胸腺瘤(P=0.03),胸腺癌与淋巴瘤目测分级无明显差异(P=0.36)。以目测放射性摄取低于纵隔为标准鉴别前纵隔肿瘤良恶性的准确率为95%,仅1例假阳性病例为巨淋巴结增生症。目测分级1级的胸腺瘤为MasaokaⅠ期胸腺瘤。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鉴别前纵隔肿瘤良恶性的准确率较高,当前纵隔肿瘤FDG摄取程度低于纵隔时提示为良性病变或可以直接手术切除的低危胸腺瘤;胸腺癌与淋巴瘤均为高FDG摄取病变,因此当前纵隔病变FDG摄取程度明显高于纵隔,结合CT鉴别胸腺癌与淋巴瘤有困难时,需要穿刺活检以取得病理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卵黄囊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原发于纵隔者实属罕见,笔者收集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报道如下。患者男,27岁。入院前2个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活动时加重,无咳嗽、咳痰,无眼睑下垂、四肢乏力,无发音困难、饮水呛咳。患病以来精神、睡眠、饮食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下降。影像检查:胸部SCT显示前纵隔肿块,密度不均匀,其边缘及内部呈线条状强化,大血管隆突及双主支气管受压向后移位(图1,2)。诊断意见:前纵隔占位,考虑侵袭性胸腺瘤。术中所见:肿块位于前上纵隔并侵入右侧胸腔,呈菜花状,大小约为20cm×12cm×10cm,质硬,侵及胸腺、…  相似文献   

7.
卵黄囊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原发于纵隔者实属罕见,笔者收集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报道如下。患者男,27岁。入院前2个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活动时加重,无咳嗽、咳痰,无眼睑下垂、四肢乏力,无发音困难、饮水呛咳。患病以来精神、睡眠、饮食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下降。影像检查:胸部SCT显示前纵隔肿块,密度不均匀,其边缘及内部呈线条状强化,大血管、隆突及双主支气管受压向后移位(图1,2)。诊断意见:前纵隔占位,考虑侵袭性胸腺瘤。术中所见:肿块位于前上纵隔并侵入右侧胸腔,呈菜花状,大小约为20cm×12cm×10cm,质硬,侵及胸腺…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 ,19岁。体检时胸片发现左上纵隔 5cm× 4cm大小肿块影 ,边界清晰。拟诊为 :胸腺瘤 ;畸胎瘤 ;纵隔支气管囊肿。胸部CT平扫示 :左上纵隔影增宽。增强扫描示左上肺纵隔旁约 5cm× 4cm大小囊性包块 ,其内见液 气平改变 ,双肺纹理结构清晰 ,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CT诊断 :左上纵隔支气管囊肿可能性大 (图 1~ 3)。图 1 胸片示左上纵隔 5cm× 4cm大小肿块影 ,边界清晰 图 2 CT平扫示左上纵隔影增宽 图 3 左上肺纵隔旁约 5cm× 4cm大小囊性包块 ,其内见液 -气平改变手术所见 :于左支气管与主动脉弓之间摘除一 5cm×4cm× 2cm囊肿…  相似文献   

9.
姚永军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F0004-F0004
病例男,54岁,主因感冒来院就诊行胸部X线检查发现纵隔肿块.患者无胸痛、背痛,无发热、咳嗽、咳痰.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等病史,无过敏史,无输血史.入院查体:体温36.5 ℃,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80 mmHg,查体无阳性体征.胸部CT示肿瘤成分叶状,上纵隔内可见脂肪密度影堆积,内可见分隔,于病灶右后部可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8.9 cm×7.7 cm;增强后肺动脉期CT值约26 HU,静脉期CT值约29 HU,边缘光滑,边界清晰锐利,肿块向右侧生长,压迫右肺上叶向下移位.考虑为:纵隔畸胎瘤.术中见:胸膜腔粘连严重,无积液,右中后纵隔可见大小约10 cm×7 cm×8 cm大小肿块,与上腔静脉、奇静脉等组织紧密粘连,肿块呈类圆形,质硬,表面光滑,包膜尚完整,右侧膈神经被肿块包绕,手术顺利.术后病理回报:纵隔粘液性脂肪肉瘤,血管丰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1例肝脏滑膜肉瘤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肝脏滑膜肉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数据库中相关病例报道,时间截至2022年7月,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病理特征及相关治疗和预后。结果 本例患者,女,71岁,因腹痛入院,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示肝右叶及尾状叶混杂密度肿块,较大截面大小115 mm×87 mm,增强扫描肿块呈持续不均匀强化,考虑肝脏恶性肿瘤并肝、肺多发转移。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镜下见瘤细胞异型性明显,部分呈梭形。免疫组化示波形蛋白(VIM)、上皮膜抗原(EMA)、组蛋白H3赖氨酸27-三甲基化(H3K27Me3)阳性,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阴性,病理诊断为滑膜肉瘤。患者未行后续治疗,出院后失访。截至2022年7月,国内外共报道12例肝脏滑膜肉瘤病例,临床表现为腹痛或腹胀,病变多位于肝右叶,通常体积较大,密度不均,CT或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病理学检查镜下见梭形细胞,免疫组化示VIM、EMA、H...  相似文献   

11.
恶性胸腺瘤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侵袭性胸腺瘤及胸腺癌的CT及MRI表现,探讨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复习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8例侵袭性胸腺瘤及9例胸腺癌的CT、MRI所见,重点观察肿瘤的大小、密度、边缘改变,对周围纵隔结构的侵犯。结果:18例侵袭性胸腺瘤、9例胸腺癌CT、MRI均表现为前纵隔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前者肿瘤直径大于8cm者15例(83%),病灶内密度及信号不均匀12例。心血管受侵16例,后者肿块直径在8cm以上者7例(77.8%),肿块内密度及信号不均6例,心知管受累8例,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1例,肺内转移3例,双侧肾上腺及肝脏转移1例。结论:虽然侵袭性胸腺瘤和胸腺癌的影像学表现相似,但胸腺癌更具有侵袭性,胸外转移常见,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 ,6 1岁。体检胸片发现右前纵隔增宽。螺旋CT扫描示右前中纵隔见一约 4 .0cm× 2 .9cm× 3.1cm大小之圆形肿块影 ,CT值约 19~ 5 8HU ,大部分系有强化的实质性成分 ,少部分为不强化的囊性成分 ,其内有分隔 ,边界光整 ,周围脂肪层显示清晰 ,邻近大血管未见侵犯及包绕征象 (图 1、2 )。纵隔内及两肺门未见肿大淋巴结。两肺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CT诊断为右前纵隔胸腺瘤。手术所见 :右前上纵隔胸腺部见 4 .0cm× 3.5cm× 3.5cm大小的肿块 ,有完整的包膜 ,与周围脂肪层轻度粘连。病理检查 :大体标本为深红色、圆形肿块 ,质软 ,有纤…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肺原发性滑膜肉瘤的CT表现。方法:搜集经组织病理确诊的7例肺原发性滑膜肉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7例原发性肺滑膜肉瘤的主要CT表现为类圆形肿块,病灶边界清楚,未见毛刺、空洞、空泡、胸膜凹陷等征象。病灶平扫平均CT值为(40.0±9.1)HU,5例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4例伴胸腔积液,未见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肺内转移。结论:肺原发性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确诊仍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2岁。2004-06因直肠癌、盲肠癌术后9年余,大便带血半年就诊,门诊以直肠癌术后,乙状结肠癌收住院,影像学检查未见肺部异常。施以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病理诊断为直肠中分化黏液腺癌。术后化疗,出院前复查胸片,纵隔未见异常。2004-08,复查CT时发现纵隔肿物,临手术/病理发现:全麻下行右上纵隔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后上纵隔肿物,约6cm×5cm×4cm大小,质较硬,包膜完整,边界清晰,与右侧纵隔胸膜、左肺纵隔面粘连,瘤内为胶冻样液体。病理(肉眼所见):灰红色破碎不规则囊壁组织,大小5cm×5cm×1.5cm。光镜下见:送检囊肿性肿物囊壁未见明确被覆上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 7分区法对异位胸腺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11例经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胸腺瘤患者 ,从胸片、CT、MRI的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1例异位胸腺瘤纵隔 9分区法分别位于左侧中中、中下纵隔 3例 ,右侧中中、中下纵隔 4例 ,右侧前中、前下纵隔 4例。 11例在纵隔 7分区法均在前下纵隔。结论 纵隔 7分区法对胸腺瘤的定性诊断的正确性具有明显的价值 ,对于明确手术切除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例资料患者,女,70岁。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1月余,伴右侧胸痛入院。查体:无发热,听诊示右下肺呼吸音弱,无杵状指。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CT检查:平扫纵隔窗图像示右肺下叶背段近胸膜处可见一2.6 cm×2.3 cm大小类圆形肿块,CT值为2 7.6 HU,边界清楚、光楚,无明显分叶及毛刺,邻近胸膜无增厚(图1);肺窗图像示肿块周围可见磨玻璃密影,呈晕圈征,肿块肺门侧可见引流血管影(图2)。CT增强扫描示肿块明显强化,CT值为90 HU,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图3)。  相似文献   

17.
前胸壁神经鞘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8岁。体检发现右纵隔肿块,无胸痛、咳嗽、发热。X线胸片:右下纵隔近膈面可见一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晰,考虑前纵隔肿瘤。CT平扫:右侧心膈角旁可见一巨大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CT值25~70HU,边缘较清,大小8.1cm×6.5cm×8.0cm。肿块与心包分界清晰,向后推移肺组织(图1),紧贴胸壁,可见一乳头状结节影突入胸壁皮下脂肪层,肋骨未见破坏。邻近胸膜不肥厚,无胸水,纵隔居中,未见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轻度强化,密度低于肌肉,中心可见更低密度区(图2)。CT意见:右心膈角旁软组织肿块(考虑来源于前胸壁),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 ,2 2岁 ,以间断性右侧胸部钝痛、气短 14年就诊。胸部X线检查发现 :右前纵隔肿块 ,大小约 6cm× 7cm ,上方有不规则钙化影。CT平扫发现 :肿块位于前纵隔的上腔静脉及主动脉根部前方 ,大小约 7cm× 6cm× 5cm ,呈混杂密度 ,前内侧有不规则骨化密度影 ,外侧方呈软组织密度 ,部分病灶向肺野突出 ,内侧与纵隔界限不清。增强扫描可见病灶有完整包膜并轻度强化 ,其内呈囊性密度且无强化 (图 1,2 )。  手术发现 :病灶外缘与右肺上叶包裹粘连 ,大小约 7cm× 7cm× 6cm ,界限尚清晰 ,病理确诊为良性畸胎瘤 ,内含支气管上皮、肠上皮、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肺外通路纵隔结节/肿块粗针穿刺切割式活检术的临术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同轴定位系统及18G切割式活检装置,共计80例患者完成CT引导下经肺外通路纵隔结节/肿块穿刺活检术.分析使用该方法完成穿刺活检的纵隔结节/肿块的分布特点、病理诊断以及进针通路选择.结果:80例均穿刺成功,共检出恶性肿瘤72例、胸腺瘤5例、结核1例、慢性炎性病变2例.该方法诊断敏感度为98.6%,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7.5%,假阴性率为12.5%.出现少量纵隔内积气1例(1.25%),少量纵隔内出血1例(1.25%),未见气胸及明显纵隔内出血,无致死性并发症出现.结论:CT引导下经肺外通路纵隔结节/肿块粗针穿刺切割式活检术是一项安全、高效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AB型胸腺瘤的多层螺旋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AB型胸腺瘤,术前11例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11例AB型胸腺瘤均位于前纵隔,其中右侧4例,中线区3例,左侧4例。CT表现主要为前纵隔起源的不规则状肿块,增强后以中度至明显强化为主,8例见线样纤维分隔(8/11),2例见实质内钙化(2/11),2例见小片状坏死(2/11)。结论多层螺旋CT能较准确显示肿瘤形态、内部结构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内部线样纤维分隔的出现可提示AB型胸腺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