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抗颠痫药(AEDS)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使许多癫痫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但随之发现妊娠期间颠痫妇女新生儿出生畸形发生风险较正常人增高2至3倍。且胎儿生长迟缓的风险亦增加,因此认为,传统的AEDs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胚胎发育毒性。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新一代抗癫痫药在临床上的应用,使许多以往认为难治性癫痫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尤其使大部分孕龄期患癫痫的妇女能够结婚生育。在这些新型抗癫痫药中TPM以其多重的药理作用,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明显的治疗效果。然而,妥泰是否适合妊娠期妇女服用,是否对胎儿的发育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癫痫是神经内科临床中十分常见的病症类型,小儿癫痫的发病原因、病症表现和治疗措施均与成年人有所不同,抗癫痫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也与成年人有明显,癫痫的发作和抗癫痫药物的应用对患者的正常发育、学习和生活均造成较大的影响。传统临床中应用的抗癫痫药物副作用明显,患儿不易耐受。随着医学中对癫痫的深入研究以及抗癫痫药物的更新换代,小儿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治疗取得显著进步。本文通过对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研究并结合文献资料针对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juvenile myoclonic epilepsy,JME)是一种以晨起肌阵挛、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而无神经系统功能下降为临床特征的特发性全身性癫痫。正确的抗癫痫治疗能控制绝大多数患者的发作,但不恰当的抗癫痫治疗会产生抗癫痫药的矛盾反应。现将1996年4月-2004年11月就诊于我院癫痫门诊的临床诊断为JME,在抗癫痫治疗中产生矛盾反应的16例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视频脑电图监测在抗癫痫药物治疗撤药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服用抗癫痫药物能控制癫痫临床发作 ,但何时停用抗癫痫药物有助于降低癫痫复发率,即根据什么指标指导临床撤药,这是癫痫治疗中的难点。目前抗癫痫药物减量或停药的时间多数仅以临床停止发作为准 ,或同时参考常规脑电图改善情况 ,但复发率仍较高。为探讨视频脑电图监测在指导抗癫痫药物撤药方面的实用价值 ,笔者对24例临床发作停止3年以上 ,常规脑电图正常而考虑撤药的患者 ,撤药前进行了视频脑电图监测 ,并随访观察6月~1.5年 ,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4例癫痫患者头颅CT或MR检查无颅内器质性病变 ,无产伤 ,无颅内感染病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托吡酯对难治性癫痫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51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采取原抗癫痫药物不变加用托吡酯治疗13周后停去原抗癫痫药改为单用托吡酯治疗。结果加用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总有效率为80.4%,单用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总有效率为82.4%(P>0.05),对各型难治性癫痫均有效。托吡酯起效时间在4~8周(有效率达70.6%)。副作用发生率为15.7%,而且较轻。结论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好,无耐药性,不良事件发生少,是一种广谱的抗癫痫药,托吡酯可作为单药治疗难治性癫痫。  相似文献   

6.
妥泰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妥泰(TPM)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难治性癫痫患采用添加TPM治疗开放性自身对照临床试验。结果:7例(11.7%)发作完全控制,其中包括1例对拉莫三嗪无效的West综合征,2例(41.7%)发作减少50%以上,最常见的副作用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治疗随访1年,6例(10%)因副作用停药,结论:TPM是一种有效广谱抗癫痫药,能与常用抗癫痫药联合治疗,而且能使一些对其它抗癫痫药无效的癫痫患发作完全停止。  相似文献   

7.
癫痫俗称"羊癫风",属中医痫证,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中药单药及复方制剂是中医临床治疗儿科癫痫的主要手段.为进一步增强对中药治疗癫痫的理论认识,促进中药在癫痫治疗中更合理和更有效应用.本文就抗癫痫中药单药提取物及复方制剂的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1抗惊厥和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是临床常用的抗惊厥和抗癫痫药,癫痫又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据报道,约每200名妊娠妇女中就有一名癫痫患者,其中约50%的癫痫患者妊娠后发作频率与妊娠前相同,40%患者妊娠后癫痫发作更加频繁.因此,绝大多数患癫痫的孕妇在妊娠期间需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春雷 《河北医学》2003,9(6):547-549
1 难治性癫痫的定义[1]难治性癫痫是指临床经过迁延 ,频繁的癫痫发作至少每个月 4次以上 ,应用适当的第一线抗癫痫药物正规治疗 ,药物的血中浓度在有效范围内 ,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至少观察两年仍不能控制发作 ,影响日常生活 ,同时并无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占位性病变者。应当注意的是 ,由于诊断错误、选药不当、用量不足、依从性差等因素而造成的所谓“医源性”难治性癫痫 ,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区分。其他诱发因素 ,如患者忘药、断药、酗酒、熬夜等均可使临床发作经久不愈。2 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各种抗癫痫药物治疗确实无效的病例应…  相似文献   

10.
癫痫是神经科第二大常见疾病。我国约有900万癫痫患者,使用抗癫痫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自1912年苯巴比妥问世以来,抗癫痫药物已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从传统抗癫痫药物、新一代抗癫痫药物,到近年米不断诞生的第三代抗癫痫药物,抗癫痫药物的发展令临床医生、科研工作者和癫痫患者都为之振奋。然而,而对日益繁多的药物选择,如何制定因药而异、因人而异的治疗策略是神经科医生与癫痫专科医生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头痛型癫痫的临床与脑电图特征。方法 对22例头痛型癫痫病人的临床表现与脑电图进行同步分析。结果 头痛型癫痫以发作性头痛为主要症状,脑电图检查异常率为90.9%,用抗癫痫药治疗均有效。结论 对临床与脑电图的同步分析,有助于头痛型癫痫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周世玲 《医学综述》2011,17(15):2321-2325
如何合理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儿童期难治疗癫痫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已经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广泛注意。新型抗癫痫药的问世和应用,给儿童癫痫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和更多的选择。虽然没有证据显示新型抗癫痫药比传统抗癫痫药更有效,但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它们的抗痫谱广,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和安全性较传统抗癫痫药好。神经营养因子、抗氧化剂既有脑保护作用,又有抗癫痫作用。迷走神经刺激术、脑电刺激术、冷却法、放射疗法等物理疗法为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拓宽新的思路。改良后的生酮饮食疗法的临床实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抗癫痫药与认知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阳  高旭光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2):1023-1025
抗癫痫药的认知功能损害一直是临床医生所关注的问题,随着临床评价和试验设计方法的逐步完善,各类传统或新型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目前多认为新型抗癫痫药较传统抗癫痫药对认知功能的损害轻。遵循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是减少抗癫痫药对认知功能损害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婴幼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首次行抗癫痫治疗的47例癫痫婴幼儿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抗癫痫治疗效果不佳的47例癫痫患儿为对照组。研究组应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对照组在原有抗癫痫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添加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癫痫治疗的总有效率89.36%,高于对照组65.9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婴幼儿癫痫疗效肯定,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甘露醇、能量合剂联合抗癫痫药治疗发作频繁的小儿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住院的111例发作频繁的难治性癫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5例,应用小剂量甘露醇、能量合剂、氟桂嗪及1—3种适于发作类型的抗癫痫药治疗;对照组56例,给于1—3种适于发作类型的抗癫痫药及氟桂嗪治疗。将两组治疗前后的发作频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发作频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甘露醇、能量合剂联合抗癫痫药治疗发作频繁的小儿难治性癫痫,方法简便、易行,能明显提高癫痫发作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74例癫痫孤残儿童抗癫痫药物治疗临床观察分析,积累儿童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抗癫痫治疗经验。方法:以进行抗癫痫药物治疗的74例癫痫孤残儿童为对象,依据2013年7月观察期起始时使用抗癫痫药物种类数量情况进行分组,单药治疗组38例,联合用药组36例,观察各组儿童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抗癫痫药物治疗的74例癫痫孤残儿童,总治疗有效率为78.4%,其病情得到明显缓解;单药治疗组疗效有效率84.2%,联合用药组为72.2%,两组患儿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癫痫孤残儿童需尽早、长期、系统、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有利于癫痫疾病的控制,提高癫痫孤残儿童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陈荣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2021-2022,2033
癫痫是临床常见疾病,抗癫痫药在临床应用频繁。抗癫痫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复杂,个体差异大,体内代谢受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在用药时需建立个体化给药方案,而个体化给药的前提就是要知道患者理想的药动学参数。综合比较各种研究方法,用NONMEM法建立的药物群体药动学模型有着突出的优点,国外用此法研究抗癫痫药的群体药动学相对较多,而国内尚较少。为提高癫痫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  相似文献   

18.
1抗惊厥和抗癫痫药苯妥英钠是临床常用的抗惊厥和抗癫痫药,癫痫又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据报道,约每200名妊娠妇女中就有一名癫痫患者,其中约50%的癫痫患者妊娠后发作频率与妊娠前相同,40%患者妊娠后癫痫发作更加频繁。因此,绝大多数患癫痫的孕妇在妊娠期间需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早在20世纪70年代,有人曾报道了5例孕妇在妊娠期间因服用苯妥英钠而出现先天性畸形的病例。临床表现为:短鼻,鼻梁宽而扁平、眼距过宽、眼睑下垂、斜视、短颈、唇裂或腭裂、小头畸形、智力低下等。苯妥英钠致畸作用的机理可能是其进入体内后…  相似文献   

19.
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蓉  周东 《四川医学》2006,27(8):788-790
目的 药物是治疗癫痫的主要手段,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日益为临床医生所重视。本文综述传统和新型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研究显示传统抗癫痫药物引起的药疹明显多于新型抗癫痫药物,且以含苯环结构的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为常见,抗癫药物起始剂量过大、加量过快、多药治疗出现药疹几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抗癫痫药对神经外科手术后癫痫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前瞻性对照性研究,选择幕上开颅患者183例,随机分成抗癫痫药预防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91例。预防治疗组在术前、术后分别规则应用苯妥英钠或丙戊酸钠,并注意监测抗癫痫药的血药浓度,对照组仅在术后给予常规术后处理,不用抗癫痫治疗。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颅内压和脑水肿变化情况。结果预防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的癫痫发生率(5.6%)、颅内压显著升高(8%)和重度脑水肿(4%)与对照组(分别为16.5%、22%、1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癫痫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预防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术后癫痫发生率,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升高幅度,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