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刀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豆科仪花属植物单刀根Lysidice rhodostegi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为(-)-5‘-methoxyisolaric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Ⅰ)、( )-5‘-methoxyisolaric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Ⅱ)、(-)-lyon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Ⅲ)、白藜芦醇(resvemtrol,Ⅳ)、羽扇豆醇(1upeol,Ⅴ)、2-羟基羽扇豆醇(2-hydroxy-lupeol,Ⅵ)、白桦酸(betulinicacid,Ⅶ)、sitosteryl 3β-glucoside 6’-O-palmitate(Ⅷ)、二十一酸-3-谷甾醇酯(heneicosanic-3-O-β-sitostemlate,Ⅸ)、没食子酸(gallic acid,Ⅹ)、棕榈酸(palmiticacid,Ⅺ)、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Ⅻ)、β-谷甾醇(β-sitosteml,Ⅷ)。结论:1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单刀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毛茛科白头翁属植物朝鲜白头翁Pulsatilla koreana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反相硅胶柱,葡聚糖凝胶LH-20、大孔树脂柱、制备高效液相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解析和化学方法 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朝鲜白头翁根茎中得到11种化合物,分别为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Ⅱ)、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Ⅲ)、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Ⅳ)、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Ⅴ)、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Ⅵ)、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Ⅶ)、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Ⅷ)、齐墩果酸-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Ⅸ)、常春藤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Ⅹ)、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Ⅺ).结论 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毛茛科白头翁属植物朝鲜白头翁Pulsatilla koreana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反相硅胶柱,葡聚糖凝胶LH-20、大孔树脂柱、制备高效液相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解析和化学方法 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朝鲜白头翁根茎中得到11种化合物,分别为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Ⅱ)、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Ⅲ)、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Ⅳ)、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Ⅴ)、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Ⅵ)、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Ⅶ)、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Ⅷ)、齐墩果酸-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Ⅸ)、常春藤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Ⅹ)、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Ⅺ).结论 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十齿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冠  彭华  范明松  黄成钢 《中草药》2008,39(6):808-810
目的 研究十齿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十齿花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醇(Ⅰ)、β-谷甾醇(Ⅱ)、邻苯二酚(Ⅲ)、对苯二酚(Ⅳ)、松柏醛(Ⅴ)、香草酸(Ⅵ)、麦角甾醇过氧化物(Ⅶ)、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3'-O-三十三烷酸酯(Ⅷ)、胡萝卜苷(Ⅸ).结论 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Ⅷ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十齿花素.  相似文献   

5.
红树林真菌泡盛酒曲霉中的环二肽和核苷类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一株红树林真菌泡盛酒曲霉菌丝体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反相柱色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4个环二肽类成分和3个核苷类成分,分别鉴定为环(异亮-缬)二肽(Ⅰ)、环(亮-缬)二肽(Ⅱ)、环(亮-异亮)二肽(Ⅲ)、环(亮-亮)二肽(Ⅳ)、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Ⅴ)、腺嘌呤(Ⅵ)、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Ⅶ).结论 4个环二肽类成分为该属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金银花中裂环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系统研究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水提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D101、Sephadex LH-20、硅胶等各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手段(IR、UV、NMR等)及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金银花水提物中分离得到7个裂环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分别为:vogeloside(Ⅰ)、7-epi-vogeloside(Ⅱ)、secologanic acid(Ⅲ)、sweroside(Ⅳ)、secoxyloganin(Ⅴ)、secologanoside(Ⅵ)、(E)-aldosecologanin(Ⅶ).结论 其中化合物Ⅲ和Ⅵ为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Ⅶ为迄今为止较为罕见的通过碳碳键相连的二聚体环烯醚萜苷.  相似文献   

7.
少花斑鸠菊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珂  贾安  张爱莲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9):1458-1459
 目的研究海南少花斑鸠菊(Vernonia chun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30-羟基-羽扇豆醇-3-乙酸酯(Ⅰ),羽扇豆醇乙酸酯(Ⅱ),(22E,24R)-麦角甾-5·22-二烯-3β-醇(Ⅲ),白桦脂酸(Ⅳ)和熊果酸(Ⅴ)。结论以上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王乐飞  赵军  唐文照  王晓静 《中草药》2014,45(2):161-163
目的研究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与核磁数据进行结构鉴定;采用琼胶平板法测定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从臭椿根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达玛烷型三萜,结构鉴定为20(R)-24,25-三羟基达玛烷-3-酮(1),其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IC50值分别为48.2和61.3μg/mL。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臭椿萜酮,具有较弱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许蒙蒙  段营辉  戴毅  王振中  萧伟  姚新生 《中草药》2013,44(19):2639-2641
目的 研究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茎枝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Toyopearl HW-40和RP-HPLC等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接骨木茎枝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羟基-3-羰基-28-去甲基-12, 16-二烯齐墩果烷(1)、3-羰基齐墩果酸(2)、齐墩果酸(3)、白桦酸(4)、棕榈酸(5)、正二十八醇(6)。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的降三萜类化合物,命名为接骨木烷A;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李畅  戴毅  张金博  刘明莉  姚新生 《中草药》2013,44(21):2951-2954
目的 研究金银花Lonicerae Flo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ODS柱色谱、HW-40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金银花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emethylsecologanol-7-O-arabinoside(1)、8-表番木鳖酸(2)、断马钱子苷半缩醛内酯(3)、sweroside(4)、secologanoside(5)、secoxyloganin(6)。结论 化合物1为一个新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命名为裂环马钱子苷A。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西藏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多种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西藏胡黄连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藏黄连环烯醚萜苷D(1)、獐芽菜苷(2)、龙胆苦苷(3)、甘露醇(4)。结论 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命名为藏黄连环烯醚萜苷D。  相似文献   

12.
彭冰  曾祖平  李萍  何薇  王宏  高增平 《中草药》2013,44(17):2347-2349
目的 研究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柱色谱法分离,通过理化鉴别及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香鳞毛蕨全草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乙基-5,7-二羟基-1’-O-β-D-吡喃葡萄糖基色原酮苷(1)、牡荆苷(2)、异槲皮苷(3)、3-羟基-5-丙基苯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4).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香蕨色原酮A,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方圣涛  刘霞  孔娜娜  刘苏静  夏传海 《中草药》2013,44(15):2035-2038
目的 研究药用盐生植物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ODS等色谱方法对曼陀罗地上部分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应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曼陀罗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R,5R,7Z)-3-羟基-7-烯-δ-癸内酯(1)、?-晚香玉种内酯(2)、曼陀罗萜二醇(3)、亚油酸单酯(4)、亚油酸(5)和叶黄素(6).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δ-内酯类精油成分,命名为曼陀罗烯内酯,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曼陀罗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络石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络石藤Trachelosperomum jasmin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络石藤中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二甲基庚二酸(1)、东莨菪素(2)、去甲络石苷元-8-O-β-D-葡萄糖苷(3)及芹菜素-7-O-新橙皮糖苷(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5.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地菍总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翟小玲  倪健  谷雨龙 《中草药》2008,39(2):196-199
目的 筛选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地菍中总酚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静态与动态吸附-解吸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菍总酚的量对工艺进行评价.结果 HPD 100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效果较好,总酚可达50%以上.其最佳工艺为药液浓度0.2 g(生药)/mL、pH值为2.7~4.5,以3 BV/h进行吸附,5 BV的60%乙醇以3BV/h进行洗脱效果最佳.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分离效果好,能满足大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