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与干眼症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姚静  褚仁远 《眼科新进展》2004,24(2):139-142
干眼症是常见的眼表疾病 ,随着角膜屈光手术 ,尤其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的广泛开展 ,干眼症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LASIK术前大多数患者有干眼症 ,术后必然发生干眼症 ,从而影响LASIK的手术效果。我们就干眼症的诊断、LASIK引起干眼症的机制进行综述 ,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扩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扩张是近年才认识的LASIK术后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不高,但可导致患视力严重损害,且不可逆转。本对其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临床特征和治疗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LASIK术后并发症,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应用爱丽斯第七代准分子激光机对438例868眼做LASIK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并发症有角膜层间异物存留、眩光、屈光度欠矫或过矫、视疲劳及老视、沙漠综合征、复发性角膜上皮剥脱、高眼压症等。结论娴熟的手术技术及个性化的术中、术后治疗程序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术后干眼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华 《眼科研究》2010,28(9):904-907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目前矫正屈光不正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预测性和有效性。如术中支配角膜的神经受到损伤,则引起角膜知觉的减退及干眼症的发生。就LASIK术后干眼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等进行系统分析,对临床上手术方式的选择、设备的更新、技术的改进及术后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并逐步趋向完善的一种角膜屈光手术。LASIK术后角膜扩张是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手术效果,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现就当前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4月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 ,LASIK )治疗 12 76眼 ,取得较好效果 ,但术中术后出现一些并发症 ,本文对并发症处理作一探讨。1 术中并发症及处理(1)角膜瓣假吸 :对 3例角膜瓣假吸的情况做了切削 ,其中1眼角膜瓣不规则略小 (约 7mm ) ,未偏离中心 ,及时进行LASIK治疗。另 2眼由于假吸角膜瓣薄且小并偏离中心而未做激光 ,放回原位 ,让角膜瓣干燥 ,使角膜瓣与下方吸牢后放置角膜接触镜 ,单眼眼睑胶布固定。次日检查角膜瓣对位良好 ,1个月后隐约可见角膜瓣边缘切削印 ,其余部位角膜透明…  相似文献   

7.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继发圆锥角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对 6例高度近视患者 7眼 L ASIK治疗术后出现继发性圆锥角膜的病例进行了总结分析 ,现报道如下。病例资料病例 :6例患者中 ,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 4 6岁。男性 2例 ,女性 4例 ,7眼的屈光状态均 >- 15.0 0 D。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检查视力、眼压 (美国 LEICA型非接触式眼压计 )、眼前段裂隙灯检查、眼底、电脑验光及散瞳检影、眼部 A超 (美国 DGHA型生物测量仪 )及角膜地形图检查 (美国 SYSTEM2 0 0 0型 )。有关资料见表 1。手术技术 :本院采用德国 SCHWIND KERATOM- 2型准分子激光联合自动微型角膜板层切削刀进行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LASIK术后并发症,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应用visx-star4准分子激光机对1000例1928眼做LASIK手术,术后随访6mo。结果:术后并发症有角膜层间异物残留、眩光、屈光度欠矫或过矫、不完全角膜瓣、游离瓣、视疲劳、沙漠综合征、复发性角膜上皮剥脱、高眼压症等。结论:LASIK治疗近视安全、有效,但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必须引起重视。手术技巧的提高和手术设计的完善,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手术的预测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扩张是近年才认识的LASIK术后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不高,但可导致患者视力严重损害,且不可逆转。本文对其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临床特征和治疗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是目前治疗近视手术中设计最为合理 ,且最有发展前景的手术之一 ,它既避免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 ,PRK)后术眼疼痛和角膜上皮雾状混浊的发生 ,同时亦也降低了激素性高眼压的发生率。但是 ,随着该手术在临床的广泛开展 ,其并发症也逐渐受到眼科界的重视。我院自 1998年 5月至 1999年 11月开展并施行LASIK手术 2 35例 (4 48只眼 ) ,术后出现角膜瓣翻转 3例 (3…  相似文献   

11.
重视对LASIK围手术期干眼的认识和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晏晓明 《眼科》2006,15(3):M0154-M0155
干眼是LASIK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加强对术前干眼的筛查,避免术中过度操作和术后滥用药等多种危险因素对术后干眼的影响,合理进行围手术期的干预治疗是减少术后发生干眼的重要措施。(眼科,2006,15:154-155)  相似文献   

12.
13.
LASIK术后角膜知觉的变化及干眼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知觉的变化及其对干眼的影响与切削深度的关系。 方法:观察上方蒂做瓣的LASIK手术30例(60眼),观察指标包括患者术中切削深度及术前,术后1wk,lmo,3mo的角膜中央知觉、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干眼主觉症状评分。 结果:术后1wk,1mo角膜知觉敏感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术后3mo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k患者的主觉症状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79〉0.05),术后mo时差异显著(P=0.025〈0.05),术后3mo时差异极其显著(P=0.001〈0.01);患者术后泪流量在术后1wk:1mo时明显低于术前(P〈0.01),直至术后3mo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P〈0.01);术后1wk,1mo,3mo泪膜破裂时间缩短,术后3mo时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方面,术后1mo时角膜上皮损伤最明显,术后3㈤时与术前仍有显著差异(P〈0.01)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结果,说明在两者之间存在直线相关的关系r=0.798,P〈0.01。 结论:LASIK术后角膜中央知觉明显下降并随时间延续而逐渐恢复,3mo时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干眼的相关指标并未随之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角膜知觉的下降与术中切削深度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LASIK角膜瓣蒂位置对术后干眼症发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凯  王育良  王跃静 《眼科》2003,12(6):330-332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角膜瓣蒂置于上方位与鼻侧位术后干眼症的差异。方法 :随机选LASIK手术角膜瓣蒂置于上方位 176只眼 ,鼻侧位 185只眼。分别于术后 1日、1周、1个月和 3个月测定记录泪液分泌(Schirmer 1)和泪膜破裂时间 (BUT)。结果 :手术后 1日和 3个月两组 ,Schirmer 1实验和BUT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术后 1周和术后 1个月两组Schirmer 1实验和BUT结果有明显差异 (P <0 0 5 )。旋转刀组术后 1周和 1个月分别有 4 6只眼 (占2 6 1% )和 6 8只眼 (占 38 6 % )符合干眼症的诊断 ,而平推刀术后 1周和 1个月分别有 12只眼 (占 6 5 % )和 38只眼 (占2 0 5 % )符合干眼症的诊断。结论 :角膜瓣蒂位于上方位术后干眼症发生率高于鼻侧位  相似文献   

15.
减少LASIK术后干眼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减少LASIK术后干眼症的措施。方法:对310例(620眼)行LASIK的近视患者,采取术前筛选、围手术期干预治疗和减少危险因素综合措施,观察术后1wk;1,3mo干眼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wk88眼(14.2%),1mo72眼(11.6%),3mo32眼(5.2%)符合干眼症诊断标准,且均为轻度。结论:加强术前对干眼症的筛选,掌握激光手术时机,采取围手术期干预治疗及减少危险因素,是减少LASIK术后干眼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FS-LASIK)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治疗近视术后干眼参数的差异。方法Meta分析。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超星Medalink、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对比较FS-LASIK和SMILE术后干眼参数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疾病指数(OSDI)。采用RevMan 5.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疗效分析以加权均数差(WMD)及95%CI表示。采用Cochrane风险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共有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317例(477眼),其中235眼行FS-LASIK,242眼行SMILE。Meta分析结果显示:FS-LASIK和SMILE患者术前SIT(WMD=-0.20,95%CI:-1.16~0.76,P>0.05)、BUT(WMD=-0.10,95%CI:-0.88~0.6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两者SI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及6个月两者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65,95%CI:-1.10~-0.20,P<0.05;WMD=-1.09,95%CI:-1.77~-0.40,P<0.01),术后6个月两者OS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9.18,95%CI:4.65~13.71,P<0.05)。结论与FS-LASIK相比,SMILE术后干眼症状较轻,对眼表的干扰更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Keratograph 5M比较飞秒激光与传统LASIK术后干眼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方法:收集2017-06/11行角膜屈光手术患者60例120眼,其中行飞秒激光LASIK手术30例60眼,传统LASIK手术30例60眼,于术前和术后1wk,1、3、6mo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和Keratograph 5M干眼检查并完成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

结果:术后1wk,两组OSDI评分均高于术前(P<0.01),术后1mo两组均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传统组术后1wk,1、3mo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均比术前缩短(P<0.01),飞秒激光组术后1wk,1mo泪膜破裂时间均比术前缩短(P<0.01),术后3mo,飞秒激光组泪膜破裂时间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术后1wk,1mo,两组泪河高度均较术前降低(P<0.01),脂质层均较术前变薄(P<0.05)。

结论:无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还是传统LASIK术都可影响泪膜的稳定性,引起干眼症状,影响程度随术后时间逐渐减弱,但飞秒制瓣能更快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8.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干眼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干眼相关因素以及重视预防术后干眼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反射泪液分泌试验,瞬目次数和角膜知觉等检查,以及术后用药时间、年龄和职业等术后发生干眼情况的临床调查研究。结果 对1280例(2550眼)术前检查有干眼异常的420眼中,术后有400眼(95.24%)发生干眼;术前无干眼异常的2130眼中,术后有1120眼(52.58%)发生干眼。术前干眼异常术后干眼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无干眼者(X^2=32.3l,58.52,P〈0.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干眼检查异常,术后发生干眼的危险因素明显增加。认为对于术前检查严重干眼患者慎行LASIK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