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结肠炎灌肠液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结肠炎灌肠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1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结肠炎灌肠液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及中药复方干预效果。方法于2015年3月—2016年12月,选取50例该院门诊接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以及50例常规体检者,探究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将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复方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健康体验者感染率(32.0%)低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88.5%),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相关性,采用中药复方干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6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张芳 《山西中医》2011,27(4):16-16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以痛泻要方加味,对照组给予思密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疗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思密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安汤联合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行肠安汤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率为89.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证候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安汤联合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温肾健脾化饮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郑市第二中学分校医务室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温肾健脾化饮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59%,比观察组95.92%低;两组患者严重程度量表(IBS–SSS)总分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IBS–SSS总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温肾健脾化饮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脾虚湿阻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IBS脾虚湿阻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小檗碱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BS脾虚湿阻型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疏香灸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香灸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使用疏香灸治疗,对照组使用莫沙必利片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香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型)具有良好疗效,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自拟中药治疗;对照组以盐酸洛哌丁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以及复发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总有效率81.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甘礼明 《河南中医》2009,29(4):373-374
目的:探讨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为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为基础方加味治疗,与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病例痊愈率达50%,总有效率达90%,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肠康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肠康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给予肠康汤治疗;对照组100例予匹维溴铵治疗。两组均以3周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对照组72%,两组比较临床疗效P<0.01。结论:肠康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肠舒灵胶囊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给药、设肠舒灵治疗组86例,中药对照组31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5%,明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舒灵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罗文芳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3):58-58,60
目的:观察越鞠丸加味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肠道易激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越鞠丸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黄连素、谷维素20mg口服,两组以14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总有效94%,对照组治愈18例,总有效6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越鞠丸加味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黄连素治疗肠易激综合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连素,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黄连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振伟  牛立军  苏强  牛姣 《河南中医》2014,(10):2015-2016
目的:观察安肠止痛方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曲美布汀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安肠止痛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2.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肠止痛方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孙国民 《中医临床研究》2011,3(22):109-109,111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洛赛克、吗丁啉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中药汤剂治疗,疗程4周,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抑肝扶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建波 《河南中医》2010,30(7):680-681
目的:观察抑肝扶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9例,采用抑肝扶脾中药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30d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71.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肝扶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粤北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完全随机设计方法,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肠道症状、大便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肠道症状、大便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洛赛克、吗丁啉)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中药汤剂治疗,疗程一个月,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1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采用常规护理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及用药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护理2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消化道症状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改善更为明显,生活质量也较观察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