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异黄酮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雌激素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但其不良效应限制了雌激素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寻求更有效、安全的雌激素替代品已成为心血管药物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植物性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3-01/2001-12的相关文章,检索词"isoflavones,atherosclerosis,vasodil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2-02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异黄酮类,动脉硬化,血管舒张".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实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为随机对照实验.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实验,采用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实验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性实验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1篇关于大豆异黄酮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随机和未随机实验文章,26个实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5篇实验均为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26个实验包括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分别给予大豆异黄酮后采用在体或离体两种实验方法,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并对此给予评价.以上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以离体实验进行观察的方法较常用.结论尚无充分证据证明大豆异黄酮防治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疾病有肯定的效果,也无明确证明此方案的副作用.研究者应在如何掌握合适的量使异黄酮达到有效血浓度,在治疗效果有益无弊方面做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与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衰老是致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因素。探讨衰老引起骨质疏松的机制,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是很有必要的。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0—01/2004—07的文章,检索词“osteoporosis,pathogenesis,aging”,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语。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06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骨质疏松,发病机制,衰老”。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实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为随机对照实验。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实验,采用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实验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标准:重复性实验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0篇关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章,17个实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篇实验均为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17个实验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功能、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激素、生长因子、营养、运动的关系以及中医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研究,分别对各实验给予评价。结论:骨质疏松症是一个由基因、激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病因疾病,衰老是引起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年龄相关的骨量丢失不仅仅是由于体内激素的缺乏所引起,而且与生长因子的缺乏、营养不良、运动减少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就几种传统及新型抗癫痫药造成骨损害的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检测指标等方面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2—01/2003—01关于儿童骨损害与抗癫痫药的文章,检索词“antiepileptic drug,anticonvulsant,bone density,bonne metabolism”,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07关于儿童骨损害与抗癫痫药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抗癫痫药,骨密度,骨代谢”。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实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为随机对照实验。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实验,采用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实验包含平行对照组。③治疗组为使用抗癫痫药组。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5篇关于抗癫痫药致骨骼损害的随机和未随机实验文章,19个实验纳入标准,另有5篇为理论探讨。排除的1篇实验为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19个实验包括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骨矿物质等多项检测方法,并对其意义进行评价。结论:已证实抗癫痫药对骨骼发育有一定的影响,癫痫患儿在服用抗癫痫药的同时,要采用补充维生素D及钙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述西地那非对治疗患有勃起功能障碍的心血管患者的研究进展,讨论该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及对相关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有效性。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在线检索PubMed数据库1999-10/2006—02的文章,检索词为“sildenafil,erectile dysfunction.sexualitv.cardiovascular disease”。限定文章语种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Medscape数据库相关文章,限定语种为英文,检索词为“sildenafil.cardiovascular disease”。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关于西地那非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的文献并查找全文,排除与心血管疾病无关的性功能障碍研究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的实验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5篇相关文献,其中22篇符合纳入标准并仔细阅凑全文. 资料综合:22篇文献分别按照性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西地那非对心脏病患者治疗性功能障碍的效用以及普林斯顿共识会的建议进行归类。 结论:大量研究文献表明使用西地那非引发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可能性相对较低,心脏病患者在治疗性功能障碍时不必过于担忧。目前有实验证明西地那非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的趋势,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就近几年来对原发性骨性关节炎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行总结。 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 1990—01/2005-09关于原发性骨性关节炎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Osteoanhritis,Estmgen,Polymorphism”,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5-09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性关节炎,雌激素,多态性”,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实验研究类文章。排除标准:综述类文献。对检索出的文献查找全文,删除不相关的文献和重复的文献,保留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献。 资料提炼:共收集53篇此类文章,符合纳入标准20篇,其中2篇关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13篇是骨性关节炎与雌激素的关系,5篇是骨性关节炎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排除33篇,为重复和综述类文章。 资料综合:骨性关节炎是以软骨退化为特征的关节疾病,与众多因素相关。目前虽无法明确影响骨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但是雌激素在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是肯定,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也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相关。 结论:雌激素水平与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相关,且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XbaⅠ和BtgⅠ位点的多态性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6.
雌激素脑保护的基因和非基因机制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认识雌激素脑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984-01/2003—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estrogens,brain,Genom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2001-01/2004—10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雌激素,脑,基因组”。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研究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研究原著。②不排除是否实施对照和盲法。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5篇关于雌激素脑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面的文献。资料综合:其分子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直接基因组机制:通过核型受体激活核内转录因子途径,上调下游基因而起作用;间接基因组作用:又称快速的,非基因途径,通过膜型雌激素受体介导的第二信使途径;非基因作用:非受体作用,直接的抗炎症、抗氧化作用。结论:雌激素通过复杂的机制起到神经保护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雌激素的作用机制将得到更好得解释,从而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细胞胀亡的标志性蛋白质,以求建立标记胀亡细胞的有效方法,揭示心血管疾病中细胞胀亡的病理过程与意义。 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1996-01/2005-12与细胞胀亡相关的文献,检索词为“onc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01/2005-12有关细胞胀亡的文章,检索词为“细胞胀亡、心血管疾病”,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细胞胀亡研究进展和/或心血管疾病中细胞胀亡研究方向的相关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或无对照组的试验研究,对剩余文献查找全文。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和综述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22篇关于细胞胀亡的研究文章,其中26篇为综述类文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的文献也有26篇,其他文献主要体现了细胞胀亡在心血管外的系统的发现和鉴别,并且文献中区分细胞胀亡和细胞凋亡的方法多重复。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 资料综合:符合标准文章20篇。细胞胀亡是细胞的死亡方式之一,常出现在心血管病变部位。细胞胀亡不同于凋亡的形态学特征主要是病变早期细胞胞体肿胀,胞膜完整性破坏等,但仍难于与凋亡细胞相鉴别,需寻找标志性蛋白质加以区分。参与细胞胀亡的信号分子包括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和解耦联蛋白等。 结论:尽管目前尚缺乏鉴别细胞胀亡的有效方法,限制了细胞胀亡在心血管疾病中病理意义的揭示,但通过信号通路研究,有望找到细胞胀亡的标志性蛋白;有利于心血管疾病防治建立崭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蛇床子的植物雌激素样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植物雌激素是植物中可以与雌激素受体结合的一类化合物,在体内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表现为选择性雌激素活性,既能产生雌激素样作用,又能产生抗雌激素样作用。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88-01/2004-12期间关于蛇床子的植物雌激素样作用的章,检索词为“osthole、Cnidium monnieri (L)Cuss、phytoestrogen”并限定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1988-01/2004-12期间关于蛇床子的植物雌激素样作用章,检索词“蛇床子素、蛇床子、植物雌激素”,限定章语言种类为中。资料选择:纳入标准:对实验研究献章中随机、对照条件的限制;排除标准:对献中重复研究、综述和Meta分析限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5篇随机和未随机试验,32项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3篇试验中,9篇因系重复的同一研究,2篇为Meta分析研究,2篇为综述。资料综合:32篇献中分别对应用蛇床子及其提取物方案予以评价。蛇床子的药理作用广泛,在抗氧化、抗肿瘤和对心血管疾病和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等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结论:蛇床子的植物雌激素样作用不仅表现其性激素样作用,也表现为钙拮抗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细胞凋亡作用。它对激素相关疾病如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有广泛作用,同时可能在中枢发挥保护作用,尤其是可能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疾病。  相似文献   

9.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一氧化氮在脑缺血缺氧时是一种重要并且具有复杂作用的损伤因子,但由于一氧化氮不仅在脑缺血及再灌注中有量的增加,而且在不同的脑缺血模型中作用也不尽相同,文章旨在探讨一氧化氮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0—01/2005—01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cerebral ischemia,cerebral anoxia,nitric oxide synthase”.分别组合进行检索,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4—01/2005—05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脑缺血,脑缺氧,一氧化氮合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时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实验包括上述IT预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非随机的实验,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以随机对照实验作为纳入标准。排除综述和重复性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6篇关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的随机和未随机试验,30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20篇重复性实验,6篇综述。资料综合:30个试验干预措施选用了脑缺血缺氧性损伤中3种一氧化氮合酶的神经毒性作用与神经保护性作用,其中位于神经元中的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具有神经毒性作用,位于大脑内皮细胞中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位于炎性细胞和胶质细胞中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既有神经毒性作用又有神经保护作用。结论:一氧化氮合酶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诊断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进展程度及损伤情况,并且针对不同阶段利用一氧化氮合酶选择性抑制剂,一氧化氮合酶相关基因敲除技术以及RNA干扰技术等,发挥其调节和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性活动对健康的影响长久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对健康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上。综述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正确认识性活动与健康的关系很有必要。资料来源:计算机Medline在线检索PubMed数据库1980-01/2004-06期间的文章,检索词“sexualactivity,cardiovascular,human”。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与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1994-01/2004-06期间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性活动/性行为,心血管,人类”。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的文献,排除与心血管疾病无关的性功能障碍研究的文献。对剩余的文献查找全文,排除重复性的实验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7篇相关文献,28篇为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的文献,19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6篇重复性的研究,排除3篇过于陈旧的文献。资料综合:19篇文献分别涉及性活动的神经支配,健康人性活动对心血管系统81-3的影响,慢性心血管病患者性活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性活动与急性心脏事件,性活动相关药物的心血管危险性方面的研究。结论:心血管系统和阴茎都受神经中枢的控制。健康人和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性活动过程中都会出现心率、血压、氧耗量的升高,在高潮期达到高峰。其运动量相当于中等体力活动的水平。性活动是造成急性心脏事件的一种较微弱的触发因素.只存件活动后2h内具有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星形胶质细胞与雌激素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认识星形胶质细胞在雌激素脑保护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4—06/2005—07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estrogen,astrocyte,brai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1-01/2005—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雌激素,星形胶质细胞,脑”,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研究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研究原著。②设有对照的动物试验和体外组织细胞培养试验。排除标准:综述文献、重复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7篇文献,有22篇符合纳入标准。 资料综合: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可合成雌激素。雌激素可引起胶质源性神经营养生长因子表达的上调,可以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结合蛋白2在脑组织内表达增加,可以上调星形胶质细胞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tRNA、mRNA表达而发挥神经保护和修复作用。雌激素不仅具有雌激素受体介导的基因转录通路,还能够通过增加细胞内Ca^2+水平等非基因途径快速激活细胞,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对谷氨酸的摄取,影响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炎症反应和神经元退行性疾病中免疫神经递质的表达,影响神经胶质介导的炎症通路而起保护作用。 结论:雌激素与星形胶质细胞在诸多方面存在交互对话,星形胶质细胞在雌激素脑保护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将有助于更好地明确和诠释雌激素广泛神经保护的确切机制,而不局限于以往依赖于脑内神经元有限的雌激素受体介导的保护机制,最终更好的指导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神经保护和雌激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雌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并观察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及起不到保护神经的可能性原因。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10/2005与神经保护和雌激素有关的文章,检索词为“Estrogen,Neuroprotection,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期检索维普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神经保护或脑保护、雌激素”。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雌激素神经保护的基础研究方面主要是涉及其神经保护的机制方面的实验研究原著。②关于临床研究的要求是样本量较大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③关于国内的文献,限定为中药的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排除标准为:重复的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449篇文章。排除重复和类似研究,对符合标准的17篇文献进行分析。 资料综合:体外细胞培养.组织培养及缺血动物模型方面的研究都表明,雌激素对神经的保护是确定的。它主要通过作用于各种雌激素受体,调控细胞死亡途径中保护性基因而使神经元更能耐受缺血等损伤因素带来的伤害,同时作用于神经胶质细胞等细胞使其表达各种细胞因子而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当然雌激素的神经保护的机制还有其他的途径。然而在临床上却发现雌激素替代治疗增加了脑卒中的发生率,不能阻止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导致雌激素替代治疗不能行的原因也许是,没有考虑其他的激素对神经保护的影响,或者没有找到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的更特异性的受体。 结论:雌激素在体外的各个方面的研究证实其神经保护作用是确切的,但是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却得不到证实,这需要对其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进而寻求理想的前路减压、植骨方法,促进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和植骨融合率的提高。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0—01/2004—12期间的关于颈椎前路减压方法及植骨材料的文章,检索词“Advance of anterior decompression,bone transplantation fino materials of ceruicle”。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4—12期间的颈椎前路减压方法及植骨材料的文章,检索词“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材料”,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上述颈椎前路减压方法及植骨材料的文献,然后筛初非随机实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以是随机对照实验作为纳入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5篇关于颈椎前路减压方法及植骨材料的随机和非随机实验,18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67篇。资料综合:18个试验包括运用不同方法进行颈椎前路减压,使用不同植骨材料进行椎体间融合,并且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论:颈椎前路手术以成为脊髓型颈椎病治疗的主要方法,颈椎前路减压方法及植骨材料发展迅速,大量研究发现环锯减压、圆柱状自体植骨块植入技术,对于椎间盘切除患者,临床骨融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脑缺血耐受与细胞凋亡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在探讨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开发新的神经保护药物或方法的过程中,脑缺血耐受的形成机制的基础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现就脑缺血耐受的形成与细胞凋亡调控的相关基础研究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4-01关于脑缺血耐受和细胞凋亡的文章,检索词“cerebralischemictolerance,cellapopto-sis”,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4-01关于脑缺血耐受和细胞凋亡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脑缺血耐受,细胞凋亡”。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实验,采用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实验包含平行对照组。③无其他施加因素。排除标准:重复性实验研究和综述。选取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非随机实验的研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为随机对照实验。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0篇关于脑缺血耐受形成与细胞凋亡的相关研究的随机和未随机实验文章,14个实验纳入标准,因重复的同一研究或类似研究排除的6篇实验。资料综合:14个实验包括bcl-2,bax,p53,蛋白激酶B,低浓度的神经酰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细胞色素C对脑缺血耐受的影响并对其给予评价。结论: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述西地那非对治疗患有勃起功能障碍的心血管患者的研究进展,讨论该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及对相关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有效性。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在线检索PubMed数据库1999-10/2006-02的文章,检索词为“sildenafil,erectiledysfunction,sexuality,cardiovas-culardisease”。限定文章语种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Medscape数据库相关文章,限定语种为英文,检索词为“sildenafil,cardiovasculardisease”。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关于西地那非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的文献并查找全文,排除与心血管疾病无关的性功能障碍研究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的实验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5篇相关文献,其中22篇符合纳入标准并仔细阅读全文。资料综合:22篇文献分别按照性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西地那非对心脏病患者治疗性功能障碍的效用以及普林斯顿共识会的建议进行归类。结论:大量研究文献表明使用西地那非引发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可能性相对较低,心脏病患者在治疗性功能障碍时不必过于担忧。目前有实验证明西地那非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的趋势,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探讨肺癌的发病机制、遗传因素的研究中,K-ras基因与肺癌发生的关系非常密切,因而成为肺癌研究的热点。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2-01/2004-12 K-ras基因与肺癌发生的相关文献,检索词“oncogene,mutation,lung cancer”,限定文献语种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6—01/2003—1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原癌基因,突变,肺肿瘤”,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实验的研究,对剩余文献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实验,采用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实验包括平行对照组。⑧造模前无其他施加因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或综述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1篇关于K-ras基因突变在肺癌中表达的实验文章,16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5篇均为同一研究。资料综合:16个实验包括K-ras,p53在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表达,并对各基因在各个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表达意义进行分析。结论:尚无充分证据证明K-ras基因突变在肺癌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蛇床子的植物雌激素样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植物雌激素是植物中可以与雌激素受体结合的一类化合物,在体内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表现为选择性雌激素活性,既能产生雌激素样作用,又能产生抗雌激素样作用。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8-01/2004-12期间关于蛇床子的植物雌激素样作用的文章,检索词为“osthole、Cnidiummonnieri(L)Cuss、phytoestroge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1988-01/2004-12期间关于蛇床子的植物雌激素样作用文章,检索词“蛇床子素、蛇床子、植物雌激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纳入标准:对实验研究文献文章中随机、对照条件的限制;排除标准:对文献中重复研究、综述和Meta分析限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5篇随机和未随机试验,32项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3篇试验中,9篇因系重复的同一研究,2篇为Meta分析研究,2篇为综述。资料综合:32篇文献中分别对应用蛇床子及其提取物方案予以评价。蛇床子的药理作用广泛,在抗氧化、抗肿瘤和对心血管疾病和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等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结论:蛇床子的植物雌激素样作用不仅表现其性激素样作用,也表现为钙拮抗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细胞凋亡作用。它对激素相关疾病如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有广泛作用,同时可能在中枢发挥保护作用,尤其是可能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疾病。  相似文献   

18.
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并评价各类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及优缺点,探讨建立最佳的氧化应激模型,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氧化损伤的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抗氧化应激药物。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4—0-/2005-12关于氧化应激的文章。检索词“oxidative stress”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5-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氧化损伤”。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氧化应激模型的成因及其建立的方法。②氧化应激模型的应用研究。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40篇,排除23篇重复性研究,纳入17篇. 资料综合:实验表明,氧化应激在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氧化应激模型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现有氧化应激模型主要有动物模型和细胞培养模型两种形式(也可称为在体模型和离体模型),其中前者又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类模型。动物模型中以D-半乳糖模型应用最广泛,而细胞模型中以过氧化氢氧化损伤模型为著. 结论:在活体和离体培养细胞上建立多种氧化应激模型,各种模型均有其优缺点,为建立稳定、确切的氧化应激模型,进一步研究开发新的抗氧化应激药物,应将多种模型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介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心血管系统、心肌系统、心血管疾病及运动的关系。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4-12关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相关的文章.检索词:“CGRP、cardiovascular、sports”.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12关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文章,检索词包括:“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心血管系统、运动”,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相关的文章。纳入标准:有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心血管分布、代谢、疾病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46篇关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13篇,纳入33篇。其中关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系统的分布与代谢7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心血管效应10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9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运动的关系7篇。 资料综合: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一种生物活性肽,是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一类重要的神经递质。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血管神经纤维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心血管系统效应包括:心脏的正性变时变力作用,血液动力学作者,舒血管效应,心肌细胞和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可参与防治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治疗休克。运动可促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分泌增加。 结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也广泛存在于心血管系统,是调节心血管活动的重要肽能神经递质。是体内已知最强的扩血管物质,有强大的舒张冠状动脉作用,并参与高血压及休克形成机制。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运动可促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分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一组细胞因子,对人体的不同组织和细胞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参与创伤愈合,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骨生成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对转化生长因子β在整形外科中的研究作一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4-07的文章,检索词“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woundhealing,scar,BMP”,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06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转化生长因子β,伤口愈合,瘢痕,骨形成发生蛋白质类”。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资料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在伤口愈合、瘢痕及骨的愈合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相关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实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为随机对照实验。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实验,采用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实验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标准:重复性实验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9篇关于转化生长因子β在创伤修复、瘢痕及骨的形成与愈合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相关实验文章,13篇实验文章纳入标准。排除的16篇实验均为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13篇实验文章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的3个亚型对伤口愈合、瘢痕形成以及骨的愈合等几方面的作用以及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