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2006年我科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膈疝11例,诊治和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46~70(平均56)岁。胸段食管癌8例,贲门癌3例。胸段食管癌均在全麻下经左胸行食管大部切除左颈部食管胃吻合,贲门癌均在全麻下经左胸切除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膈疝发生时间术后第1天2例,术后3~10d7例,术后3个月和1.5a各1例。  相似文献   

2.
作者于1984年3月至1994年10月,行食管中下段癌,贲门癌切除74例,并用上海手术器械六厂生产GF—Ⅰ管状消化道吻合器作消化道重建。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效果良好。 1 临床资料 男62例,女12例。年龄40~55岁26例,56~75岁48例。其中食管中段癌10例,食管下段癌21例,胃底贲门癌43例。主动脉弓上作食管胃吻合10例,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64例。 2 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采用左侧开胸或胸腹联合切口。常规游离肿瘤、食管及胃,病变切除后,食管断端用7号丝线作一边缘荷包缝合。将吻合器抵针座插入食管,  相似文献   

3.
食管贲门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原因分析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食管贲门癌切除采用全胃或残胃重建食管形成胸腔胃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 ,但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并发症时有发生。 1984年 8月至 2 0 0 2年 5月我院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 4 10 2例 ,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11例 ,占 0 2 7%。现将有关护理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1例中男 8例 ,女 3例 ,4 2~ 6 8岁 ,平均 5 6岁。食管中段癌及中上段癌各 1例 ,食管下段癌 2例 ,贲门癌 7例。术中行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 3例 ,颈部食管胃吻合 1例 ,弓下吻合 7例。本组病例术后 3~ 5d肠鸣音恢复 ,肛门排气 ,第 6天拔除胃管 ,…  相似文献   

4.
杨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8):1224-1225
我院于2 0 0 1~2 0 0 3- 0 6对食管、贲门癌患者手术当中应用楔入式吻合法进行胃与食管的吻合,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4 5例,男2 7例,女18例,年龄4 1~6 8岁。食管癌31例,贲门癌14例。食管癌均采用食管胃颈部吻合术,贲门癌均采用主动脉弓下食管胃端侧吻合术,以楔入式吻合法进行胃与食管的吻合,与同期同手术组采用传统吻合方法的病例为对照,对照组为38例。1.2 方法 将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后,将食管近端游离3cm左右,于胃后壁吻合造口下3cm处与食管游离段根部做第1层浆肌层缝合3~4针。胃造口略呈弓形,并宽出食管…  相似文献   

5.
我院在1987年4月~1997年12月,应用GF—Ⅰ型胃肠吻合器行食管胃胸内吻合手术22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食管贲门胃底癌228例,男135例,女93例,年龄38~69岁。其中食管上段癌25例,食管中段癌78例,食管下段癌65例,胃底贲门癌60例。1.2方法:全部为左侧开胸及上腹部切口(胃底贲门癌患者人胃底贲门癌全胃切除,空肠一食管吻合术12例,颈段吻合25例,主动脉弓上吻合153例,弓下吻合38例。均使用GF一Ⅰ型管型吻合器吻合,O28mm,31mm,使用吻合器平均操作时间均10~20分钟。手术操作:(1)在食管切面…  相似文献   

6.
笔者 1 998年 1月~ 2 0 0 0年 5月在施行食管贲门癌根治术中采取血液稀释法自体输血 34例 ,临床效果良好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4例 ,男 2 1例 ,女 1 3例 ,年龄 42~ 65岁 ,平均 54 5岁。食管癌 2 7例 (中段癌 1 8例 ,下段癌 9例 ) ,贲门癌 7例 ;34例均经胸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 ,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 2 7例 ,主动脉弓下吻合 7例。患者均于手术日入手术室后 ,在麻醉前快速输平衡液 1 50 0~ 2 0 0 0ml;麻醉后采血 40 0~80 0ml,收集于含ACD保存液的储血袋内 ,保存在室温中。手术过程中以平衡液补充血容量 ,保持生命体征平衡…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腔胃排空障碍是食管癌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我院 1 988年 1月~ 2 0 0 0年6月共施行食管癌手术 1 60 8例 ,术后发生严重胸腔胃排空障碍 30例 ( 1 86% ) ,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现将临床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 ,男 1 8例 ,女 1 2例 ,年龄 44~ 72岁。原发病均为食管中下段癌 ,食管胃重建均为吻合器机械方法吻合 ,左胸顶及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 2 6例 ,右胸吻合 3例 ,主动脉弓下吻合 1例。发病情况 :均发生于术后肛门排气、胃管拔除 ,开始进流质后 ,术后 4~ 5d者 1 6例 ,6~ 1 0d者 1 4例。主要症状 :术…  相似文献   

8.
2003-07/2007-08我院应用苏州法兰克曼公司生产的一次性H JW 25 mm管型消化道吻合器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245例,其中87例食管中段癌和16例食管中上段癌经左胸单切口行食管胃胸膜顶器械吻合,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8例,女25例,年龄42~77(平均62)岁。食管中段癌87例,中上段癌16例。其中5例双原发癌。病变长1.5~9.0 cm,平均4.8 cm。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95例,囊性腺癌3例,腺鳞癌1例,癌肉瘤1例,未分化癌3例。临床病理分期:Ⅰ期9例,Ⅱ期43例,Ⅲ期51例。1.2手术方法本组均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经第6肋床进胸。切开肺下韧带及纵隔胸膜,打开膈肌探查腹腔后,自膈上游离食管至主动脉弓,分离病灶。游离胃,保护胃大弯血管弓,必要时打开侧腹膜以保证胸胃的长度。于贲门部切断胃及食管,清扫胃左动脉及胃小弯处淋巴结和脂肪组织。于主动脉弓上切开纵隔胸膜,将食管由弓后牵至弓上,继续向上游离食管至胸膜顶以备吻合。对于中上段癌,继续自胸顶向上稍游离食管2cm左右,并向下均匀牵引颈部食管,然后使用荷包缝合器放置荷包缝线,必要时可采用手工缝合荷包线,以提高食管切除平面...  相似文献   

9.
食管、贵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我院1981~1986年共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1326例,发生吻合口瘘49例,发生率为3.1%。为预防和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1986~1996年我们对刘锟等“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进行多次改进研究,对706例食管、贲门癌应用肌层内“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应用肌层内“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706例,男487例,女219例,年龄37~80岁。食管中段癌行主动脉弓上吻合416例,颈部吻合2例;贲门癌行弓下吻合288例。1.2手术方法1.2…  相似文献   

10.
食管贲门癌切除胃浆肌瓣覆盖式食管胃吻合术258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预防食管癌、贫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疾、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我们设计了胃荣肌瓣覆盖式食管胃吻合术[1],随机用于食管贲门癌切除后消化道的重建,1984~1998年8月共施行25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60例,女98例;年龄38~76岁,平均62岁。食管瘤158例,贲门癌100例。右开胸“三切口”胃经胸骨后颈部食管胃吻合25例,左胸后外侧切口主动脉弓上吻合150例,左胸腹联合切口主动脉弓下吻合83例。本组无手术死亡,未发生吻合口兼。全部获得随访,术后半年内68例行头抵脚高位食管椒餐检查,吻合口20~2.Zcm2冽,1.5…  相似文献   

11.
冯刚  耕喝  丛伟 《华西医学》2003,18(1):60-60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 ,食管胃吻合术后发生胸胃穿孔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临床上不易与吻合口瘘区别 ,但又有其临床特点。我院自 1996年 1月至2 0 0 0年 12月间共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 5 2 3例 ,术后发生胸胃穿孔 6例 ,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结果本组 6例均为男性 ,年龄 5 6~ 6 8岁 ,食管胸上段癌 1例 ,中段癌 3例 ,下段癌 1例 ,贲门癌 1例 ,均为左侧开胸 ,主动脉弓上吻合 2例 ,弓后吻合 2例 ,弓下 2例。其中器械吻合 4例 ,手工吻合 2例。 6例患者中 ,2例术前合并慢性胆囊炎、胆结石 ,均为弓上吻合 ,术中游离食管时 ,对侧胸膜均破…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1994年1月~1998年5月间应用GF-Ⅰ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共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109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09例中男81例,女28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7.9岁。食管胸上段癌5例,胸中段癌27例,胸下段癌21例,贲门部56例。全组病例均应用GF-Ⅰ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行超胸顶吻合21例,主动脉弓上吻合48例,主动脉弓下吻合49例。 1.2 手术方法:本组病例均经左胸开胸,食管  相似文献   

13.
李风琴  乔顺 《临床医学》1995,15(1):9-10
我院胸外科自1986年1月至1993年12日采用“胃腔内单层宽边食管胃吻合术”共12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88例,女性32例。年龄40~74岁,平均55岁。食管中下段癌76例,贲门癌44例。主动脉弓上吻合76例;弓下吻合44例。本组切除标本均常规病检,两边缘均无癌残留。  相似文献   

14.
胸腔胃排空障碍是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若不能及时诊断 ,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我院 2 0 0 0年 1 0月~ 2 0 0 1年 6月 ,在食管贲门癌手术采聂幽门耐压气囊扩张 ,在预防或减少食管贲门癌术后胸腔胃排空障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0 0例 ,男 68例 ,女 32例 ,年龄 36~ 72岁 ,食管癌 72例 ,贲门癌 2 8例 ,全组病例均为左胸径路手术 ,食管胃重建方法均为吻合器机械吻合 ,左胸顶及主动脉弓上吻合 70例 ,主动脉弓下吻合 30例。幽门气囊扩张方法 :手术按常规方法进行 ,在胃食管吻…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疾、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是常见的并发症。为此,胸外科医师进行了多方探索。我们1995年1月~1997年12月用经胃后壁港过食管粘膜胃粘膜吻合术治疗食管瘤、贲门癌102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76例,女26例;年龄23~64岁。食管下段痛64例,黄门癌38例。术前由上消化道造影或纤维胃镜确诊。切除后行胸内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18例,弓下吻合84例。术后病理:晚场40冽,鳞癌62例。1.2手术方法经左后外侧切口第6或第7肋间进胸,游离胃与食管。食管癌、责门癌的切除同传统规范「“。切除后暂不关闭责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本组患者32例,其中食管中段癌15例,食管下段癌8例,贲门癌9例。肿瘤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方式为:食管中段癌采用胃食管颈部吻合,食管下段癌采用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贲门癌采用胃食管主动脉弓下吻合。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发生率25%,死亡3例,占本组患者的9.4%。结论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前心肺功能较差,但积极地围手术期处理仍可选择手术,以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 1998- 0 2~ 2 0 0 2 - 0 8对 2 1例巨大胃底贲门癌行癌肿切除 ,将残余正常胃片再成形后行食管胃单层 (全层 )吻合 ,带血管胸膜包裹吻合口 ,手术疗效满意。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8例 ,女 3例。年龄 4 8~ 6 7岁 ,平均 5 4岁。所有病例均经上消化道 X线钡餐透视造影及内窥镜检查确诊。病变部位均为胃底贲门癌侵及部分胃小弯 ,其中 8例同时侵及食管下段。常规断胃吻合张力大或需行全胃切除。全组均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进胸。常规清扫贲门旁淋巴结 ,游离肿瘤 ,距肿瘤 3~ 5 cm处切断食管。要求切端癌细胞阴性。打开胃腔吸尽内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贲门癌和胃上部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全胃切除术后其中60例(本组)采用超膈顶食管空肠机械吻合,42例(对照组)采用膈顶食管空肠端侧手工缝合,同时行空肠袢Brow吻合。结果本组60例,全部治愈,无吻合口瘘,随诊2-27a健存者无吻合口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炎。对照组4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死亡2例,两组差别显著,P〈0.01。结论贲门癌及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采用超膈顶食管空肠机械吻合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近期治愈率及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自 198 7- 12~ 1999- 12 ,同一术者连续 176 0例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经验 ,吻合口瘘 1例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76 0例 ,男 115 3例 ,女 6 0 7例 ,男女比1.9∶ 1,年龄 <39岁 98例 ,40~ 49岁 42 8例 ,5 0~ 5 9岁 6 18例 ,6 0~ 6 9岁 46 0例 ,>70岁 15 6例。 TNM分期 :0期 6 2例 , 期 130例 , 期 5 5 3例 , 期 82 3例 , 期 192例。根治性切除146 7例 ,姑息性切除 2 93例。食管癌 1195例 ,均行食管胃弓上吻合 ,其中食管胃包埋缝缩吻合 78例 ,舌状浆肌瓣覆盖食管胃粘膜吻合及其改良术 1117例 (改良术 10 7…  相似文献   

20.
胸内胃食管吻合口出血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并发症之一。我院 6年来诊治 1 3例 ,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 995~ 2 0 0 0年共施行食管贲门癌切除、胃食管胸内机械吻合 1 2 6 7例 ,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 1 3例 ,占 1 0 1 %;男 1 0例 ,女 3例 ,年龄 43~ 71岁。非手术治疗 8例 ,8~ 1 0 7h后出血停止 ,输血 80 0~ 2 90 0ml;手术治疗 5例 ,再手术距第 1次手术结束时间 4~ 1 7h ,输血 2 0 0~ 2 0 0 0ml。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2 讨 论胸内胃食管吻合本组均采用机械吻合。其出血原因有①胃及食管血供丰富 ,食管可能存在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