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1月~2004年1月,我科收治26例后颅窝肿瘤行手术切除术,经精心监护,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10例,7~55岁。其中小脑肿瘤10例,桥脑小脑角肿瘤11例,四脑室肿瘤3例,延髓肿瘤2例。均经手术切除,治愈24例,死亡2例。2术后监护2.1体位术后健侧卧位,由于肿瘤压迫脑干使脑干移位,术中切除脑瘤,脑干复位,患侧形成较大空腔,术后健侧卧位能有效地防止脑干向患侧移位造成脑干摆动,呼吸停止,一般健侧卧位24~28h,个别据病情可延长至72h,搬动时动作要轻柔,使头部与身体呈一条直线。醒后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静脉…  相似文献   

2.
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行后颅凹肿瘤摘除术28例,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男10例,女18例;年龄30~50岁.听神经瘤10例,小脑半球星形细胞瘤10例,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5 例,小脑半球海绵状血管瘤3例.  相似文献   

3.
我科 1985年 1月~ 1997年 12月 ,共收治儿童颅内肿瘤2 16例 ,其中颅内脑膜瘤 18例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1例 ,女 7例 ,男女之比为 1.6∶ 1。发病年龄 :3岁以下 2例 ,4~ 6岁 2例 ,7~ 10岁 3例 ,11~ 14岁 11例。发病至就诊最短时间为 3.5个月 ,最长达 4.8年 ,平均为 16 .4个月。1.2 症状和体征 头痛 15例 ,呕吐 10例 ,视神经乳头水肿12例 ,视力减退至失明 18例 ,头围增大 4例 ,运动障碍 12例 ,癫痫 4例 ,眼球震颤 2例。1.3 肿瘤部位 肿瘤位于大脑凸面 6例 ,侧脑室内 4例 ,小脑凸面 2例 …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2009年7月,我们对13例毗邻脑干实质性血管网织细胞瘤患者行显微手术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实质性血管网织细胞瘤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4~55岁,平均40.5岁.临床表现:间断头痛、恶心、呕吐6例,头晕、行走不稳4例,眶周痛伴呕吐2例,单纯头晕1例,声嘶、吞咽呛咳3例,偏瘫2例.病程1个月~2年.肿瘤位于小脑上蚓部7例,小脑下蚓部5例,小脑桥脑角1例,均毗邻脑干.MRI或CT显示肿瘤直径为3.0~4.8 cm.12例系首次手术,1例系二次手术后复发.全部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2例术前行数字成影血管造影检查并行栓塞术,分别于栓塞术后第5天和第6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王春娟 《天津护理》2013,(5):416-417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肿瘤之一,其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如果护理不当或不及时往往会产生新的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致残、致死率[1].我科近5年经手术治疗桥小脑脑区肿瘤发生术后并发症140例,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2月至2012年1月我科桥脑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共140例,其中,男59例,女81例,年龄18~71岁,平均(49.12士4.5)岁.术前听神经损伤(包括听力下降、耳聋、耳鸣、前庭功能受损)117例,面神经受损(面瘫、面肌痉挛)2例,三叉神经受累(三叉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异常或迟钝、面部疼痛、咀嚼功能障碍)4例,后组颅神经受累(声音嘶哑、吞咽困难)5例,小脑受累(共济失调)3例,脑干受累(偏身感觉障碍)5例,脑积水(颅压高)4例.  相似文献   

6.
对11例扩展型四脑室瘤患者采用经小脑延髓裂入路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中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并对肿瘤切除和显露程度进行评价。10例肿瘤获全切除,1例累及脑干的肿瘤近全切除,所有病变均获得满意显露,无新增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对扩展型四脑室肿瘤采用经小脑延髓裂显微手术进行治疗,可满意显露病变,辅助应用神经内镜可帮助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7.
金海凤 《现代护理》2001,7(3):75-76
颈段脊髓生理功能重要 ,解剖关系特殊 ,在其上生长的肿瘤由于与神经根、血管以及脊髓粘连 ,暴露比较困难 ,手术难度大 ,手术精细。近年随着显微外科发展 ,该部肿瘤手术切除效果明显提高。我院自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施行此处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共 30例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 ,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11~ 6 0岁。均经CT、MRI确诊。颈2 以上肿瘤 10例 ,其中 4例延续到枕大孔及后颅窝内 ,颈2~ 3 为主体 7例 ,颈3~ 4 为 9例。2 手术配合2 .1 术前准备2 .1.1 病人准备 由于病人对自己病情产生恐惧心…  相似文献   

8.
后颅窝容纳中脑、小脑、桥脑和延髓,当后颅窝发生肿瘤后,会引起不同的病理损害,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由于后颅窝肿瘤的解剖位置关系,手术处理比较复杂,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1], 因此手术前后的护理尤为重要.本院自2002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后颅窝肿瘤患者33例,均行后颅窝开颅肿瘤切除术,经积极治疗及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性纤维瘤患者10例,8例患者术前均经多层螺旋CT平扫或增强检查,2例患者术前经MR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8例经多层螺旋CT检查,4例位于胸部,2例位于四肢,1例位于腹腔,1例位于盆腔,2例经MR检查,1例位于左侧小脑幕,1例位于腹腔肠系膜。SFT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肿瘤的密度相对较为均匀,边界清楚,肿瘤内常见两种不同密度的实质成分,MR检查的动态强化差异大。  相似文献   

10.
本院自1984年1月~2001年12月共发现和收治膀胱肿瘤术后创口肿瘤种植9例(其中2例系外院转入).10年间共做膀胱肿瘤手术456例,肿瘤创口种植发生率1.5%.  相似文献   

11.
植路君  程华  杨昕 《华西医学》2014,(4):760-762
目的总结儿童巨大桥小脑肿瘤手术的护理质量控制,保证术中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1月-2013年3月18例儿童巨大桥小脑肿瘤手术,了解术前家长担心的问题,术前麻醉、皮肤的准备,术中皮肤护理、体温护理等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环节,根据围手术期患儿的应激特点及患儿自身特征,以及手术要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18例儿童巨大桥小脑肿瘤手术体位安全,暴露充分,术者满意,手术时间8.33~11.66h,平均10.42h,出血量100~300mL,未因手术体位的摆放和护理因素而发生并发症。术后1d恢复良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9~12分。结论在行儿童巨大桥小脑肿瘤手术时,根据围手术期患儿的应激特点及患儿自身特征,以及手术要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可使手术野暴露充分,保证术中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赵欣  陈静  曹立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4):48-49,62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小脑内成血管细胞瘤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4例小脑内成血管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24例患者中,肿瘤单发21例:分布于左侧小脑半球8例,右侧小脑半球13例;小脑内多发3例,有2~4个瘤结节,分布于小脑半球以及桥小脑臂.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完全切除肿瘤,术后症状均完全改善,无一例死亡.结论 加强小脑内成血管细胞瘤患者的围术期观察与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引言小儿颅内肿瘤多为恶性,预后较差。为总结经验、提高诊治水平,现将我院1988年1月~2001年12月经磁共振检查、病理检查确诊的病历完整的78例小儿颅内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本组78例患儿,男53例,女25例。年龄2个月~14岁,中位年龄8岁,其中不足1岁者4例,1~3岁2例,4~6岁26例,7~9岁16例,10~14岁30例。入院时病程4日~4年,中位病程2个月。肿瘤位于幕上30例(占38%),其中位于额、顶叶10例、颞叶4例、松果体6例、丘脑4例、鞍区4例、侧脑室2例;肿瘤位于幕下48例(占62%),其中位于小脑半球6例,小脑蚓部18…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骶前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31例原发性骶前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0例经骶尾部或会阴切除肿瘤;18例经腹肿块切除;3例经、腹会阴联合切除.结果 骶前肿瘤患者常在出现压迫症状时就诊,直肠指诊结合B超、CT、MRI等是有效的检查方法.本组中28例完整切除,3例部分切除.其中2例慢性感染或窦道形成的患者分次手术成功.结论 骶前肿瘤确诊后如无手术禁忌证,应手术切除.术中注意保护骨盆神经丛,防止骶前出血.应尽量完整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84年1月至1996年10月经B超诊断肾脏实性肿瘤11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了探讨早期诊断肾脏肿瘤的临床价值,我们于1996年10月至12月对115例手术出院病人做了书面问卷随访,报告如下:115例病人经信函随访,回函55例(48%),将55例分为2组,A组(34例)均为健康查体中发现,其中2例为良性错构瘤,其余为恶性肿瘤;B组(21例)为有血尿而来医院查病发现肾肿瘤,病理全部为恶性肿瘤.2组中最小肿瘤为1.1cm×1.1cm×0.9cm;最大肿瘤12.5cm×8.8cm×10.9cm.结果1.A组男24人,女 10人.年龄2~81岁,平均61.4岁;B组男17人,女4人.年龄6~69岁,平均56.5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松果体区肿瘤患者23例,其中生殖细胞瘤10例,脑膜瘤7例,胶质瘤3例,星形细胞瘤1例,室管膜瘤1例,胶质增生1例。22例患者共采用了经胼胝体后部人路、枕下小脑幕切开人路和幕下小脑上人路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1例患者家属拒绝手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6例,仅行肿瘤活检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4月~5年,其中16例恢复良好;3例肿瘤复发后放弃治疗;4例死亡。结论松果体区肿瘤的病理类型以生殖细胞来源肿瘤常见,其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肿瘤全切除术,但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采用正确的手术入路和术中保护血管。  相似文献   

17.
桥脑小脑角肿瘤主要包括:听神经鞘瘤、脑膜瘤、胆脂瘤等,靠近脑干,解剖关系复杂而重要,是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术后相对并发症较多,为临床护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精心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桥脑小脑角肿瘤手术治疗的关键.我院2002-2006年,我院收治手术治疗桥脑小脑角肿瘤患者1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小脑出血占脑实质出血的5%~10%[1],占高血压脑出血的10%,临床上进展凶险,病情变化快,脑干受压和小脑扁桃体下疝可造成死亡。保守治疗有60%~70%的病死率,临床上积极行小脑血肿清除后颅窝减压手术治疗效果明显[2]。作者自2004年1月至2012年7月经手术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50例患者,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经后正中小脑延髓裂入路手术切除儿童四脑室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枕下后正中切口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12例.[结果]手术肿瘤全切除10例,近全切除2例.病理检查髓母细胞瘤10例,室管膜瘤2例,未能全切原因是1例因周围已种植转移未能全切,1例因与四脑室底粘连严重.术后核性面瘫(Ho...  相似文献   

20.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中心型肾肿瘤患者10例,患者经B超、CT检查确诊为中心型肾肿瘤。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圆满成功,3例患者经腹腔途径,7例患者经后腹腔途径,无1例中途转为开放式手术,无1例肾切除,30d即可参与轻体力劳动,随访0.5~1年,实验室及B超检查无1例肿瘤复发现象。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肾肿瘤近期疗效显著,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