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剑锋 《江苏医药》1998,24(10):776-776
股外侧皮神经,在某些外科手术后,因周围组织炎性水肿,偶有发生压迫综合症状,常与神经阻滞引起的神经损伤相混。现将数年来所罕遇4例报告如下。例1,男55岁。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下阑尾切除后14天,右腹股沟、股部剧痛。以腰穿后神经损伤入院,白细胞15X10’/L。行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药物治疗,7天后症状消失。例2,女61岁。肥胖、糖尿病。连续硬膜外腔神经阻滞下阑尾切除后3天,右腹股沟、股部皮肤麻木。白细胞13X10‘/L。行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药物治疗,局部红外线照射,3天后症状消失。例3,女46岁。连续硬膜外腔神经阻滞下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对60 Coγ-射线辐射损伤小鼠血液中microRNA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35只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未照射组、2Gy照射未干预组、2Gy照射APS 4mg·kg~(-1)组、2Gy照射APS 8mg·kg~(-1)组、10Gy照射未干预组、10Gy照射APS 4mg·kg~(-1)组和10Gy照射APS 8mg·kg~(-1)组,共7组。照射组接受60 Coγ-射线2Gy、10Gy(剂量率为10Gy·h~(-1))全身照射后,连续3d注射APS 4mg·kg~(-1)和APS 8mg·kg~(-1),于照射后72h采集外周血。应用Agilent microRNA生物芯片筛选小鼠血液中差异表达microRNA。结果与未照射组比较,2Gy照射未干预组差异表达microRNA 30个,10Gy照射未干预组差异表达microRNA 31个,且与未照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Gy照射APS 4mg·kg~(-1)组和2Gy照射APS 8mg·kg~(-1)组之间差异表达microRNA无统计学意义(P>0.05)。10Gy照射APS 4mg·kg~(-1)组和10Gy照射APS 8mg·kg~(-1)组治疗差异表达microRNA均有所降低,除microRNA-455、microRNA-9和let-7外,10Gy照射APS 8mg·kg~(-1)组治疗降低更加显著,与10Gy照射APS 4mg·kg~(-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S通过改变血液中microRNA的表达,促进辐射小鼠的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3.
刘倩  于波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682-3683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low dose radiation,LDR)对瘤细胞蛋白激酶α(PKCα)的影响.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LDR1-4组.左后肢腹股沟皮下接种S180肉瘤细胞.LDR1-4组接种后11d予γ射线全身照射75 mGy,照射后8、12、24、48 h处死.对照组在24h被处死.免疫组化法检测PKCα和ERT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DR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R24组PKCα的浓度降低,且LDR3组降到最低.结论:低剂量辐射能减少瘤细胞PKCα的分泌,从而抑制瘤细胞的生长,且照射后24h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腹腔腹股沟管内口修补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10~26min(平均17.2min),留院观察时间1~3d,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1年内随访201例,随访率85.17%,随访病例中复发2例。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腔腹股沟管内口修补法是一种有效、操作简易、安全和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不同剂量分割模式照射的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初步探讨不同剂量分割模式照射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差异。方法 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小分次照射组(2 Gy/次,每周照射5次,共15次)、大分次照射组(10 Gy/次,每周照射1次,共3次)和对照组(不照射),用60Co-γ射线对大鼠右肺进行照射,于照射后第1,3,5,10,24周末取大鼠静脉血,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于各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结果大分次照射组大鼠血清中TGF-β1含量从放疗后第1周开始,迅速呈线性增长,到第10周时血清中TGF-β1含量达峰值,第5周到24周均维持在一较高水平;而血清中TNF-α含量变化呈抛物线型态,即放疗后血清中TNF-α含量从第1周较低水平迅速升高,到第10周时达到峰值,此后迅速下降;小分次照射组在不同时间段血清TGF-β1、TNF-α较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升高的幅度明显小于大分次照射组;大鼠肺组织受照射后经历了一个从急性放射性肺炎到慢性肺纤维化的病理损伤过程,无论是急性放射性炎症还是放射性纤维化小分次照射组均较大分次照射组明显轻微。结论在接受相同剂量照射时,小分次照射组血清中TGF-β1、TNF-α含量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大分次照射组,且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的程度明显较大分次照射组轻,因而小分次照射对晚反应组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6 mV-X射线小剂量多次照射所致家兔放射性食管炎模型.方法 5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4、6、8、10 Gy组,每组10只.4、6、8、10 Gy组给予6 mV-X射线照射隔天1次,共4次.照射后第7、14天观察各组食管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病理评分,同时观察5组家兔饮食量及体重变化,确定最佳造模照射剂量.结果 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各组家兔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呈上升趋势.8 Gy组家兔照射第7天均出现放射性食管炎病理改变,但局部照射后7、14 d食管组织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照射后第7~9天家兔饮食量及体重均达到最低.结论 家兔经6 mV-X射线8 Gy照射剂量局部照射4次后第7天可发生放射性食管炎,且为最佳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氨磷汀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机制。方法 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氨磷汀组(150 mg/kg),每组10只。照射前30 min氨磷汀组小鼠腹腔注射氨磷汀,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然后模型组和氨磷汀组小鼠予4 Gy X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致急性辐射损伤。检测照射前2 h和照射后第1、4、7、10、14天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计数,分析照射后第7天各类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比例变化;采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照射后第7天小鼠粪便中肠道菌群结构,并与各类白细胞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氨磷汀组小鼠白细胞计数在照射后第1、4、7、10天,血小板计数在照射后第10天,红细胞计数在照射后第1天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β多样性发生改变,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升高,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氨磷汀逆转了上述肠道菌群β多样性以及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的变化。模型组有异芽孢杆菌属、丹毒丝菌纲、丹毒丝菌目和丹毒丝菌科4个差异性物种,其丰度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离体水平模拟调强放疗照射鼻咽癌细胞系对其放射生物学的影响。方法模拟调强放疗过程对鼻咽癌细胞系进行脉冲式照射,将处方剂量分为1.8、2.0、2.2、2.5Gy4组,每组分别分成1min之内(1个子野),10min(10个子野)、20min(20个子野)、30min(20个子野)完成。照射后经培养计数大于50个细胞的克隆数,并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1.8Gy组、2.0Gy组、2.2Gy组及2.5Gy组分别延长照射时间后细胞存活率无明显规律性变化,且与照射时间无明显相关关系。求得4组实验结果的均数,细胞平均存活率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相关系数r=0.999,P=0.000。相对于1min的常规放疗,10min、20min和30min的平均细胞生存率分别为1.033、1.081和1.117。结论单次照射后延长照射时间并不能降低放射生物学效应;而多次照射的平均细胞放射生物学效应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100B在早期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变化特征.方法 对大鼠予4MeV电子线分别单次全脑照射2、10、30Gy制备大鼠早期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全脑不同剂量照射后1个月内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S100B的变化.结果 大鼠全脑照射后,脑组织中S100B表达水平随照射剂量加大而增加.结论 全脑照射后,高照射剂量脑组织的S100B呈高表达.  相似文献   

10.
毛卫东  田野 《江苏医药》2012,38(10):1130-1132
目的探讨S100B在早期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变化特征。方法对大鼠予4MeV电子线分别单次全脑照射2、10、30Gy制备大鼠早期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全脑不同剂量照射后1个月内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S100B的变化。结果大鼠全脑照射后,脑组织中S100B表达水平随照射剂量加大而增加。结论全脑照射后,高照射剂量脑组织的S100B呈高表达。  相似文献   

11.
放射治疗对促进氨甲蝶呤血—脑屏障渗透吸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氨甲蝶呤血-脑屏障渗透吸收的促进情况.方法:利用放射对血-脑屏障的影响,静脉注射氨甲蝾呤(MTX)探讨脑部,照射前、中、后,MTX血-脑屏障渗透吸收变化.结果:放射线可降低血-脑屏障的作用,通过对1 7例脑肿瘤患者血药浓度的监测,可以看到脑脊液中MTX在照射前照射20Gy及40Gy后,浓度分别为(0.8±0.5)×10-8、(1.77±1.1)×10-8、(2±1.3)×10-8mol/L照射20Gy及40Gy后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比照射前分别增加1.05和1.3倍(P<0.01,P<0.05).结论:对脑瘤患者照射20Gy后,进行化疗,药效最佳.  相似文献   

12.
克拉霉素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8):997-997
1 病例介绍患者男, 23岁, 学生。因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3天, 于2004年 10月 22日来诊,诊断为“腹股沟淋巴结炎”,给予克拉霉素 0 25 g(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Ⅱ 20043935号)口服,1日 3次。服药 10分钟后,患者出现心晕、心悸、胸闷、声音嘶哑, 口唇及四肢发麻, 全身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手术中老年患者应用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手术老年患者28例,年龄55~82岁ASAⅡ~Ⅲ级。予以0.3%罗哌卡因25mL行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记录入室时(T0)、切皮前(T1)、切皮后1min(T2)、切皮后10min(T3)、术毕(T4)的心率(HR)、血压(NIB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及术后2、4h的镇痛效应。结果 96.4%的患者阻滞效果完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HR、NIBP、RR、SpO2无大幅度波动。术后2、4h的镇痛有效率分别为90%和75%。结论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时,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疝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5年8月至2011年5月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患者31例,其中应用疝环填充法10例,平片修补法21例。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80min,术后1例出现尿潴留,2例出现阴囊积液。术后5—7d出院,随访12~36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理想术式,规范的手术操作,合适的修补材料,在腹股沟复发疝手术中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对难治性溃疡的疗效。方法23例患者首先采用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8min,每日照射1次,后在高压氧环境下采用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创面10次为1个疗程,根据治疗效果行第2个疗程治疗,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单纯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后,治愈率为47.8%;联合治疗后,治愈率为69.6%;总有效率为91.3%,且无副作用。创面有金葡菌感染的5例患者在照射后,有4例培养转阴。结论高压氧联合近红外直线偏振光照射对难治性溃疡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 [例1]男,41岁.因左腹股沟肿块并疼痛10天,加重伴发热3天入院.10天前发现左腹股沟有一樱桃大小的肿块,触痛,曾在某中医院就诊,服中药3付无明显好转,3天后开始发热,体温在37.3~38.4℃之间,伴头痛、全身乏力而转入院.  相似文献   

17.
腹股沟淋巴结照射时,GOG以3cm深度为肿瘤剂量深度,国内尚未见有关于肿瘤剂量深度报道。考虑到腹股沟深淋巴结位于股动、静脉周围及其内侧的股管,我们对31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者,在治疗前行盆腔CT定位检查患者的股静脉深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何坤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548-1548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2岁.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0年,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年"入院.查:超力体型,心肺腹(-);站立时,左侧腹股沟区有约4 cm×4 cm×3 cm大小包块,右侧腹股沟区有约6 cm×5 cm×4 cm大小包块,平卧后将包块挤压回腹腔,并压住内环口,嘱咳嗽,包块无突出,有冲击感.入院诊断:"双侧腹股沟斜疝".常规术前检查(未做腹部B超)未发现异常,随后在持硬麻下拟行"双侧腹股疝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19.
闫秀娟  王泉  李进峰 《中国药师》2021,(12):2224-2225
摘要:<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因滤泡性淋巴瘤拟行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龙)方案治疗,于2021年4月23日入院。8 d前,患者因"右侧腹股沟肿物半月余",在我院外科门诊行右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活检术,术后病理:(右腹股沟)符合淋巴结滤泡性淋巴瘤,Ⅱ级。患者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无食物药物过敏史,父亲因"胃癌"及"肝癌"去世10余年,母亲因"胰腺癌"去世10余年。否认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病史。  相似文献   

20.
沈海林  秦颂兵  唐健  芮春朵  许昌韶  周菊英 《江苏医药》2004,30(11):827-829,F005
目的从病理学角度分析放射性脑损伤早期的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变化,为^1HMRS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成熟的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Gy、20Gy、30Gy单次照射组和30Gy分次(每周1次,每次10Gy)照射组,用6MeV电子线作垂直全脑照射,各组大鼠于照射后1个月均行MRI及^1HMRS检查,分析氮乙酰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和肌酸(Cr)等信号强度改变,以积分面积进行比较,计算NAA/Cr、Cho/Cr和NAA/Cho。各组大鼠在行^1HMRS检查后,立即断头处死取大脑后分两侧大脑半球,一侧大脑半球行常规病理HE染色检查,另一侧行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所有被检查大鼠的大脑MRI均未见异常表现;各照射组大鼠大脑的N从/Cr、Cho/Cr和NAA/Cho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用^1HMRS来监测大鼠全脑照射后脑组织内的NAA、Cho和Cr的浓度变化,在形态学发生改变之前就可检测出脑组织的代谢异常,并能反映大鼠全脑照射后早期脑组织内超微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