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伟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9):4727-4728
目的总结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基层医院胸外科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40例VATS手术使用常规VATS及开胸手术器械,部分病例作一小切口辅助。治疗病种包括:肺大疱,自发性气胸,外伤性血胸,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探查,胸膜固定术,心包开窗引流,纵隔肿瘤等。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10 min(30~150 min),术后平均胸管引流时间2.5 d(1~24 d)。术后平均住院日9 d(7~25 d)。因胸膜腔粘连中转开胸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2例。全部病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基层医院胸外科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可以不使用一次性耗品,创伤小,恢复快,手术难度不大,患者住院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我院212例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及电视胸腔镜小切口手术(VAMT)在胸外科诊疗中的体会。方法 从1995年6月至1999年12月采用 VATS 及 VAMS 技术共完成212例17个病种的胸外科手术。结果 治愈204例,死亡2例,术中2例因出血中转开胸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肺膨胀不全16例。结论 VATS 及 VAMT 在胸部疾病的诊疗方法比较简单,疗效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电视胸腔镜( VATS)下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1年12月~2010年5月使用VATS技术对210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操作,共施行胸膜活检术72例,喷洒滑石粉胸膜固定术8例,脓胸清创术95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35例.结果 无术中死亡,196例在VATS下顺利完成手术,13例中转为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完成手术,1例中转为常规切口完成手术.8例术后1个月内出现并发症.脑出血1例,转外院治疗失访,复张性肺水肿2例,凝固性血胸2例,肺面持续漏气>7 d者3例,均经过相应处理治愈.结论 VATS应用于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安全、微创、并发症少,值得在各级医院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镜小切口(VAMT)肺癌根治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应用胸腔镜小切口肺切除术治疗68例肺癌患者,作1.5cm胸腔镜切口及7-10cm操作切口,采用常规开胸手术器械与内镜器械相结合直视操作行肺叶切除、内镜 直视下行纵隔肺门区淋巴结清扫。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与同期常规开胸手术患者相比均无明显差别。结论VAMT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将VATS技术与传统开胸技术相结合,既发挥了微创外科的优越性,又达到了传统开胸手术安全、可靠的效果,清扫淋巴结符合肿瘤手术原则。VAMT在临床上安全可行,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49例拟行开胸探查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小切口开胸组146例和常规开胸组103例。小切口开胸组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完成各种胸外科手术。常规开胸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分别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胸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采用£检验。结果小切口开胸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胸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常规开胸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操作简单,适应证广,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249例拟行开胸探查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小切口开胸组146例和常规开胸组103例.小切口开胸组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完成各种胸外科手术.常规开胸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分别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胸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小切口开胸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胸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常规开胸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操作简单,适应证广,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及其辅助小切口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54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分别采用VATS手术(VATS组),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VATS辅助小切口组)和常规开胸手术(常规开胸组)治疗,比较其围术期治疗效果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VATS组较常规开胸组术后胸导管留置及镇痛剂使用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出院早(P<0.05),VATS组患者术后2周肺功能恢复较常规开胸组快(P<0.05),同时手术时间VATS辅助小切口组介于常规开胸组及VATS组之间(P<0.05).结论: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适合有并发症的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对心肺功能差者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8.
小切口辅助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小切口辅助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指证和方法。方法在小切口(腋前线肋间6-8cm)辅助下用电视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肺癌病人通过小切口做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其中3例中心型肺癌为方便安全地处理肺门血管将小切口扩大至12-15cm。结果20例病人均手术成功,1例晚期肺癌病人中转常规开胸完成手术,7例良性病人手术后恢复良好,15例肺癌病人随访1a未见复发癌及转移癌。结论小切口辅助VATS肺叶切除术完全适合于良性病变及早中期恶性病变,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病人的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9.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切除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该科60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肺部疾病临床资料.结果 中转开胸2例,余患者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90min,平均125min.术中出血量100~400mL,平均230mL.术后住院7~14d,平均9.5d.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良性病变32例,均行肺楔形切除术;原发性肺癌28例,行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切除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和安全有效的优点,通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可达到常规开胸相同或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电视胸腔镜手术7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该院自1999年2月-2000年5月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70例,手术方法一般采用2-3个约1.5cm小切口作为置镜孔和操作孔。肺叶切除或动脉导管结扎以附加小切口(约6-8cm)完成手术。手术方式包括肺大泡切除或缝扎术18例,肺叶切除30例,肺结核瘤肺楔形切除2例,胸膜结核切除2例,胸膜肿块和纵隔肿块组织活检各1例,纵隔肿瘤切除6例,损伤性血胸血凝块清除术3例,肺裂伤修补术2例,动脉导管结扎术2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转开胸手术4例,占5.7%,术后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持续性肺漏气>7d,复张性肺水肿共8例,占11.4%。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我们认为自发性气胸肺大泡切除在电视下经胸壁小孔采用End-GIA切割缝合既牢靠又快速。肺癌作为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应附加小切口在电视和直视下进行。下肺静脉和支气管残端可用Endo-GAI切割缝合,也可按常规方法处理。VATS胸内探查发现肺部肿块较大,预计标本切下后从附加小切口取出困难,或纵隔深层淋巴结肿,大或支气管扩张胸膜广泛性致密粘连,或术中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均应及时中转开胸手术。纵隔囊肿无论大小一般宜VATS切除,但如前纵隔恶性胸腺瘤或大的畸胎瘤应传统开胸手术。动脉导管结扎宜附加小切口在电视直视下或直视下分离结扎,用钛夹夹闭动脉导管时有时可能滑脱,以双重粗线结扎安全可靠。VATS因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更适合于高龄高危患者。VAT是一门正在迅速发展的新科,只有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电视下操作技术,才能将这一新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电视胸腔镜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为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外科临床应用的价值,该文总结两家医院自1998年9月-2002年10月成功实施的各式VATS共173例。方法173例手术中包括自发性气胸103例,肺活检3例,肺楔形切除术30例,肺叶切除4例,胸腔积液9例,胸膜病变2例,纵隔占住17例,纵隔淋巴结活检3例,外伤肺修补术1例,膈肌修补1例。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无手术死亡。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3例(1.7%),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1例发生复张性肺水肿,亦治愈;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VATS极大地丰富了胸外科手术的内容,为多种胸外科疾病的诊治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但VATS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应注意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电视胸腔镜手术302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各种胸部疾病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将302例VATS按年龄分成三组作回顾分析。老年组93例,中青年组182例,儿童组27例。手术包括肺大泡切除、肺叶或肺楔形切除、胸水处理、血胸、脓胸清除及胸膜剥脱,纵隔肿瘤摘除,肺癌分期和其他手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68.5(12-280)min。28例发生围术期并发症,占9.27%,其中老年组18例(19.35%),中青年组9例(4.95%),少儿组仅1例出现围术期并发症(3.7%)。结论:VAST手术能完全有效地应用于各种胸部疾病的外科治疗,并已成为现代胸外科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3.
胸腔镜术与开胸术治疗术后乳糜胸回顾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术治疗术后乳糜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1例术后乳糜胸病人施行胸导管结扎术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行开胸手术(开胸组),5例行VATS(VATS组)。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胸导管结扎术,VATS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较开胸组延长(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胸组(P〈0.05),手术切口的愈合时间(P〈0.05)、术后住院时间(P〈0.05)均较开胸组明显缩短。术后疼痛评分(P〈0.05)、术后强止痛药(吗啡)用量(P〈0.05)明显少于开胸组,胸管引流时间(P〉0.05)、胸管引流量(P〉0.05)、血常规恢复至正常时间(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6-12个月,随访率100%,均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后乳糜胸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术后切口愈合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为治疗术后乳糜胸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电视胸腔镜在胸部结核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1992年11月-2000年7月运用电视胸腔镜技术进行胸部疾病诊断及治疗500余例次,其中结核病变23例,包括肺结核球16例,双肺多发结核结节1例,胸膜结核瘤2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积液1例,食管结核2例,手术时间35-230min,平均104.9min,中转开胸3例,1例术后因乳糜胸再次开胸结扎胸导管,术后平均胸腔引流时间为2.9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9d,无围手术期死亡,对于肺内及胸膜结节不能与其它病变相鉴别时,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可切除病灶明确诊断并指导术后治疗。与开胸手术相比,VATS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满意,因此认为VATS在胸部结核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上的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电视胸腔镜手术31例体会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31例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分析其方法和效果。结果:手术安全可靠,手术时间较传统开胸手术缩短,痛苦轻,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符合美容要求。结论:VATS治疗某些胸部疾病是合理的,可行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3D胸腔镜系统在单孔胸腔镜手术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2015年11月-2015年12月应用3D胸腔镜系统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患者,共7例。其中纵隔肿物2例,肺楔形切除2例,肺癌根治手术3例。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顺利,无重大术后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均顺利出院。术后及随访3个月期间均无出血、肺不张、胸腔包裹性积液、支气管胸膜瘘和乳糜胸等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影像学复查无复发、转移情况。结论 3D胸腔镜系统可以在单孔胸腔镜手术中安全地应用。它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的视野和更好的景深感,增加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于百生 《临床医学》2011,31(12):26-2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胸膜内喷洒滑石粉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手术成功,胸膜固定术有效率为94.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的处理中具有安全、微创、诊断准确的特点,胸膜腔内喷洒滑石粉是胸膜固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并对比针型胸腔镜与普通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5月65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自发气胸患者,其中行针型胸腔镜手术治疗27例,普通胸腔镜手术38例,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残余漏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是术中失血量、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患者肋间皮肤不适感方面,针型胸腔镜组明显少于普通胸腔镜组(P〈0.05);术后1个月针型胸腔镜手术瘢痕不明显。结论针型胸腔镜手术是自发性气胸更为安全有效的术式,优于普通胸腔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和电视胸腔镜在纵隔小细胞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2000年7月~2006年3月对仅以纵隔占位为表现的患者行纵隔镜和胸腔镜检查,检出小细胞癌20例。16例行纵隔镜活检,3例合并大量胸腔积液和1例中等量心包积液患者,在胸腔镜活检明确诊断的同时行胸膜腔滑石粉固定或心包开窗术。结果20例手术经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32min,术中平均出血17.5mL,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均取得明确小细胞癌病理诊断,其中1例来源于淋巴及血液系统,2例来源于胸腺,另17例均来源于肺脏。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得到良好控制。结论电视纵隔镜和电视胸腔镜诊断纵隔小细胞癌创伤小,安全,是诊断该类病变的最佳方式。电视胸腔镜可同时对合并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进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部损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1年7月—2010年4月胸部损伤患者34例,应用电视胸腔镜进行探查、诊断,同时进行肺修补、心包修补、膈肌修补、止血等手术治疗。结果:34例经VATS探查以明确脏器损伤情况,肺裂伤10例,右心室穿透伤1例,左下肺静脉撕裂伤1例,胸内异物残留3例,2例可疑乳糜胸皆在VATS联合辅助小切口下完成。合并腹部伤5例行VATS及腹腔镜下修补术。VATS探查及治疗时间45~140 min。术后住院时间5~10d。34例术后半年随访,复查胸片或胸部CT均无胸腔积液、异物、肺不张及其他异常发现。结论:VATS的合理应用能使胸部损伤患者诊断更加及时、准确,在不延误治疗的情况下可使手术创伤尽可能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