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李正贤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0,14(3):14-16
目的:分析鼻咽癌误诊的原因和探讨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1985年~1998年间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97例误诊病例进行误诊原因分析。结果:鼻咽癌误诊的原因有:①民众对肿瘤防治的认识不深;②农民的经济负担太重;③基层医院专科医师缺乏,设备简陋;④有的专科医师思维局限,缺乏整体概念。结论: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检查,提高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的发病率居头颈部恶性肿瘤之首,我国是世界上鼻咽癌最高发地区之一[1].鼻咽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我科从2003年9月以来经电子鼻咽镜对可疑鼻咽癌而又未确诊的患者进行检查,并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病理诊断为鼻咽癌21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早期鼻咽癌虽早期即有出血倾向,但仍有多数患者以鼻塞、耳鸣及鼻咽部不适为早期症状,类似慢性鼻咽炎,在CT表现上,亦有为数不少的慢性咽炎类似早期鼻咽癌。我院自2000~2002年共对15例不典型患者做了CT检查,做出了较准确的鉴别诊断,现予以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中医在鼻咽癌早期防治方面已取得许多成果 ,体现了中医“治未病”和“辨证论治”的优势。黄连对HNE3细胞增殖活力的抑制作用明显[1] ,益气解毒片能杀伤鼻咽癌(NPC)细胞株[2 ] ,对NPC细胞裸鼠移植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 ,并且能体外干扰NPC细胞的基因表达 ,使NPC高危者的EB病毒相关抗体滴度下降或转阴[4 ] 。进一步研究表明 ,该方对NPC细胞端粒酶及端粒酶RNA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在癌前病变细胞的逆转 ,即促进癌细胞的重新分化方面展现了新的苗头[5] 。中医防治优势的充分发挥有赖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因此 ,如…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作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早期不易被发现,患者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检索大量文献,并对近几年文献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对目前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清晰认识鼻咽癌发病特点,避免误诊.结论:如一级医院临床医生能熟练了解鼻咽癌病理生理,提高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就能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的临床鉴别和早期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鼻咽癌(NPC)是我国南方各省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由于其特殊的生长部位,症状多种多样且无特异性,早期症状不易被患者和医生注意,极易造成漏诊误诊.据统计,NPC治疗的5年生存率Ⅰ~Ⅱ期在60%以上,Ⅲ~Ⅳ期则只有20%~40%,国内目前各种肿瘤中心首程治疗的患者中,Ⅲ~Ⅳ期患者都占了70%~80%[1].故早期诊断对NPC的预后影响巨大.现就NPC的临床鉴别和早期诊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总结早期鼻咽癌患者CT影像特征,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收集2000-2013年确诊的早期鼻咽癌患者37例,年龄18~63岁,平均48岁,其中男28例,女9例,各例均作鼻咽部CT扫描,并作增强扫描。结果表现为咽侧壁、咽隐窝、咽顶壁、咽后壁、咽隆突增厚或突出的软组织肿块。结论 CT可明确显示早期或微小鼻咽癌,在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电子鼻咽镜引导下经口腔、口咽行鼻咽部活检方法在早期鼻咽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电子鼻咽镜对临床疑为早期鼻咽癌的67例患者进行鼻咽部检查,并在电子鼻咽镜引导下经口腔、口咽行鼻咽部病理活体组织检查。术前临床拟诊鼻咽癌分期为:Ⅰ期14例,Ⅱ期53例。结果67例可疑为早期鼻咽癌病例中,电子鼻咽镜引导下经口腔、口咽行鼻咽部活检的病理类型:鳞癌58例,腺癌2例,未分化癌2例,淋巴瘤1例,结核1例,慢性炎症3例。确诊为鼻咽癌62例,重新修正鼻咽癌分期为:Ⅰ期10例,Ⅱ期52例。结论对临床上没有张口困难,舌根、口咽麻醉后无明显咽反射的早期鼻咽癌患者,推荐使用电子鼻咽镜引导的经口腔、口咽行鼻咽部活检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电子鼻咽镜引导下经口腔、口咽行鼻咽部活检方法在早期鼻咽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电子鼻咽镜对临床疑为早期鼻咽癌的67例患者进行鼻咽部检查,并在电子鼻咽镜引导下经口腔、口咽行鼻咽部病理活体组织检查.术前临床拟诊鼻咽癌分期为Ⅰ期14例,Ⅱ期53例.结果67例可疑为早期鼻咽癌病例中,电子鼻咽镜引导下经口腔、口咽行鼻咽部活检的病理类型鳞癌58例,腺癌2例,未分化癌2例,淋巴瘤1例,结核1例,慢性炎症3例.确诊为鼻咽癌62例,重新修正鼻咽癌分期为Ⅰ期10例,Ⅱ期52例.结论对临床上没有张口困难,舌根、口咽麻醉后无明显咽反射的早期鼻咽癌患者,推荐使用电子鼻咽镜引导的经口腔、口咽行鼻咽部活检法. 相似文献
14.
15.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是该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食管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年平均死亡率为14.59/10万,世界标准化死亡率为23.40/10万。食管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疾病,手术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虽然世界上外科手术切除治疗食管癌已有百年历史,我国开展食管切除手术已逾五十载,但能进行根治的仅约1/3,术后五年生存率仅约25%。尽管医生们通过扩大切除范围和/或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努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效果均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食管癌患者就诊或确诊时多已属中、晚期。由此可见,决定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17.
鼻内镜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2):193-194
本科自2004年9月~2006年6月对耳鼻咽喉科就诊的1 300例疑似患者进行了鼻内镜下鼻咽部检查,对56例可疑病变进行鼻内镜下活检,确诊鼻咽癌36例.认为鼻内镜在鼻咽部疾病的检查及活检方面均有独到的优越性,对鼻咽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胃镜诊断早期食管癌与贲门癌19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10年闽检出的食管癌2148例,其中早期癌104例(4.8%);贲门癌2197例,其中早期癌91例(4.14%)。分析其镜下分型与发病部位的特点及其与组织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本组随访病例5年生存率达92%,青、中、老年组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提高食管癌及贲门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例1:患者,女,43岁,间歇性腹泻2个月,每日2~3次,糊状便,无脓血便,无明显腹痛。曾在内科门诊反复取药,服用黄连素后略有好转。一直以为“消化不良”,未做进一步检查。病程中,无明显乏力、消瘦。于1997年10月24日首次来肠道门诊就诊,目的也是打算取药服用。肠道门诊医生体检未发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