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为临床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医院收治的烧伤患者,并经创面细菌培养阳性患者150例,统计分析患者创面感染率、病原菌构成以及创面感染与年龄和烧伤面积的关系.结果 420例烧伤患者中,创面感染患者150例,感染率为35.71%;150例创面感染患者,经培养检出病原菌36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82株占49.59%,革兰阳性菌143株占38.96%,真菌42株占11.44%;创面感染率随患者年龄的增大而增高,与年龄≤20岁的患者相比,年龄>20岁的患者创面感染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感染率随烧伤面积的增大而增高,与烧伤面积≤20%的患者相比,烧伤面积>20%的患者创面感染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烧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控制创面感染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预防烧伤创面感染提高植皮存活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失去早期切痂植皮时机的烧伤,如何尽早封闭创面,提高治愈率,是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的最好方法。烧伤创面脱痂后,随着时间的推延,植皮存活率递减,不仅容易合并创面及全身感染,而且消耗大,甚至造成对机体生存的威胁。武汉市三医院烧伤科1996~1999年对150例创面植皮进行了改进,对如何提高晚期创面植皮成活率在临床上进行了探讨,采用了有效方法,使创面一次植皮成活率达到90%以上。1 对象与方法对1996~1999年150例烧伤植皮手术进行临床观察,其中男性96例、女性54例。年龄最小的10个月,最大的71岁。根据脱痂时间及创面的不同情况,将烧伤晚期…  相似文献   

3.
肖盼  张宇琼 《华南预防医学》2023,(10):1229-1232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病原菌特点,并分析影响创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武汉市2家三甲医院收治的烧伤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创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采用自制信息收集表收集烧伤患者基本信息、烧伤情况、合并慢性疾病及治疗情况等,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烧伤患者创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创面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烧伤患者1532例,共287例发生创面感染,感染率18.73%。287例感染患者共检出36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48株(67.21%),居前3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89株(24.12%)、鲍曼不动杆菌50株(13.55%)、肺炎克雷伯杆菌32株(8.67%);革兰阳性菌121株(32.79%),居前3位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3株(14.36%)、表皮葡萄球菌43株(11.65%)、粪肠球菌9株(2.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果显示烧伤面积(10%~30%OR=1.932,31%~49%OR=4.352,≥50%OR=9.655)、烧伤深度(深Ⅱ度OR=2.048,Ⅲ度OR=4.170)、合并吸入性损伤(OR=2.542)、早期休克(OR=4.593)、合并糖尿病(OR=7.708)、抗菌药物使用≥3种(OR=4.705)、住院时间(15~29 d OR=9.289、≥30 d OR=9.787),入住ICU(OR=2.770)是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烧伤患者创面感染与烧伤面积、烧伤深度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住院期间需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感染风险,预防创面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烧伤患者162例,调查烧伤患者年龄、性别、烧伤面积、烧伤程度,是否存在吸入性损伤、是否气管切开、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均由医院相关烧伤科人员调查和统计,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引起烧伤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62例烧伤患者中有54例患者发生创面感染,感染率为33.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烧伤面积、烧伤深度、吸入性损伤、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创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烧伤面积、烧伤深度、吸入性损伤、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创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控制创面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6.
烧伤患者创面感染通常发生于烧伤48 h以后,是烧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此,我院目标性监测烧伤患者,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97例烧伤患者做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97例烧伤患者.1.3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系统全面地查阅2007年1月-2010年1月全部烧伤患者病历,结合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及监控措施效果评价记录资料,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加药敏情况进行统计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6年烧伤病区送检的标本4742份,分析阳性标本来源,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 4742份标本中阳性标本为1960份,阳性率为41.33%,共检出2197株病原菌,主要来源为烧伤创面分泌物占72.19%;阳性标本中分离出革兰阴性菌占57.85%,革兰阳性菌占41.15%,真菌及其他占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占分离病原菌的26.54%,而耐甲氧西林(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74.27%;药敏试验显示,目前各检出菌的耐药性上升趋势严重。结论烧伤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有上升的趋势,在检出率方面MRSA也有增高的趋势,临床应重视根据药敏试验用药,以延缓细菌耐药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及预防对策,为临床预防感染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发生医院感染的6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6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住院时间、意识障碍、留置导尿、医院感染前的抗菌药物使用和机械通气等相关资料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男女比值为1.21,对照组为1.58;观察组体质量异常患者14例占22.58%、对照组12例占19.35%,两组患者在性别与体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年龄≥70岁、抗菌药物使用、意识障碍、机械通气、留置导尿、住院时间≥20d患者的分布率,分别为67.74%、51.61%、45.16%、6.45%、41.94%、48.3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26%、17.74%、11.29%、0、8.06%、12.90%,两组患者相关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有高龄、住院时间长、存在意识障碍、留置导尿、医院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或机械通气等,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综合性的预防对策,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烧伤后发生的全身感染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70.0%.笔者总结10年来,通过对Ⅱ度烧伤患者创面实施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有效提高创面愈合率.2001-2010年烧伤科共收治Ⅱ度烧伤患者3014例,男性2112例,女性902例;面颈部1257例,躯干804例,臀及会阴233例.创面愈合率为98%,发生感染55例,医院感染率为1.82%.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早期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烧伤创面感染的防治提供相关研究基础。方法选取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 981例烧伤患者中310例烧伤创面感染患者,对其早期创面病原菌进行检测,并分析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结果 2 981例患者共出现355例创面感染,感染率11.9%,其中45例合并其他器官感染;共分离出病原菌3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75株占53.2%,以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为主,革兰阳性菌147株占44.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占2.1%;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及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及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烧伤患者早期创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且多数病原菌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治疗中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使用指征行预防感染处理,并佐以相应支持治疗,避免病原菌产生交叉耐药性或变异,保证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烧伤创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烧伤创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方法从住院患者烧伤创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MRSA的检测及分析,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MRSA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高原地区从烧伤创面每年检出的MRSA的菌数及检出率比较有逐年下降趋势,与平原地区比较MRSA的检出率明显偏低.结论高原气候对MRSA的检出有一定影响,正确处理烧伤创面、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医院感染是防治MRSA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与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41例烧伤患者中,创面细菌培养阳性共257例,总感染率75.4%;烧伤感染在前期主要以革兰阳性球菌为多,此后,革兰阴性杆菌逐渐增多,真菌感染也开始出现;病原菌大多是条件致病菌;烧伤后4~10 d是发生感染的危险期,感染率与烧伤面积相关.结论 及时就诊、及时清创、及时留取标本供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烧伤病区保持相对无菌环境,所有的医疗性操作应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与减少创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3例烧伤创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医院烧伤患者创面感染情况,分析与创面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减少烧伤创面感染的发生. 方法 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调查的方法,对医院2007-2008年收治的863例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构成、药敏以及烧伤面积、患者年龄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863例烧伤患者发生创面感染203例,创面感染率23.5%;烧伤创面感染革兰阴性菌,334株,占54.14%;革兰阳性菌265株,占42.95%;真菌18株,占2.91%;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多,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均为条件致病菌,耐药率高;创面感染与烧伤面积和患者年龄相关. 结论 加强烧伤创面病原菌和药敏监测,选择敏感有效的抗菌药物,及早清创和营养支持,是控制创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烧伤病区患者创面MRSA医院感染流行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调查分析南方某医院烧伤科患者创面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造成局部流行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20-30日烧伤病区患者较为集中创面感染MRSA,对其发生原因、分布特点,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创面感染MRSA6例,4例为重症烧伤,2例为中度烧伤,患者全部治愈,无血液MRSA的感染,均采用万古霉素治疗;创面感染MRSA造成暴发流行与周围环境污染、无菌操作不严格致交叉感染有关。结论烧伤患者创面感染MRSA,细菌耐药性强,万古霉素有效;做好环境消毒、规范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避免交叉感染、预防和控制暴发流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Burns provide a suitable site for bacterial multiplication and are more persistent richer sources of infection than surgical wounds.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isolated pathogens in both community and hospital practic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ddress the prevalence and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patterns of S. aureus isolated from burn wound infections in Yekatit 12 Hospital, Addis Ababa Ethiopia.

Methods

This study was Cross-sectional, prospective study conducted from March to May 2011. Burn wound pus sample was collected by using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 for culture and drug sensitivity tests wer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WHO standards.

Results

Out of 114 patients, bacterial infection was observed in 95(83.3%) of which, 66 (69.5%) had S. aureus infection. Overall prevalence of S. aureus isolation was 57.8%. Most of them were sensitive to vancomycin, clindamycin, Kanamycin and Erythromycin, but highly resistant to penicillin G. All isolates were found to be multi drug resistant, and one isolate was resistant to all the tested drugs.

Conclusion

The current study is highly important and informative for the high level of multi-drug resistant S. aureus isolates in burn patients. Finally, strict consideration for s. aureus infection and proper usage of antibiotic policy are recommended in decreasing the incidence and occurrence of multidrug resistant S. aureus infections in Yekatit 12 Hospitals.  相似文献   

16.
1988年4月~1989年2月本院收治115名烧伤患儿。于入院24小时内对患儿创面、鼻前庭、手及家属鼻前庭、手作第一次培养,同时对医护人员鼻前庭、手及病房空气、水龙头等作培养,共1544次。分离出金葡菌276株,患儿创面金葡菌感染率为25.2%,患儿、家属、护士和医生鼻前庭金葡菌带菌率分别为:30.4%、18.1%、27.3%和18.3%。与患儿创面感染质粒谱(1.6、1.9Md)和噬菌体型别(618)相同的金葡菌仅从家属鼻前庭及手分离出,而医护人员鼻前庭及手分离出的金葡菌的质粒谱和噬菌体型别均不同于患儿创面感染的金葡菌。根据质粒谱与噬菌体型别相同表明:创面感染的金葡菌并非来自医护人员,但家属的手在创面感染中起重要作用;这可能与患儿创面的处理由家属负责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前列腺切除术后尿路感染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2006年1月-2009年12月行前列腺切除术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332例患者共发生尿路感染126例,发生率38.0%;共分离病原菌147株,革兰阴性杆菌93株,占63.3%,革兰阳性球菌42株,占28.6%,真菌12株,占8.1%;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尿路感染与原发病导致尿液滞留、留置尿管、留置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留置导管的护理,控制留置导尿时间,提倡生理性膀胱冲洗和加强术后的心理护理是减少前列腺切除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替考拉宁用于治疗烧伤患者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疗效.方法 对38例MRSA感染的烧伤患者,静脉滴注替考拉宁.按照首日400 mg,以后200 mg 1次/d的方法 给药,疗程7~14 d,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创面细菌培养结果 等.结果 替考拉宁治疗38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烧伤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1%,细菌清除率为97.4%,创面感染的临床征象及全身反应明显缓解,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和实验室检查异常.结论 替考拉宁对临床治疗MRSA引起的烧伤创面感染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院外急救中针刺伤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避免针刺伤的发生。方法通过对该院2006-01/2007-12在院外急救中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例数及原因的统计与分析,提出了预防措施,并于2008-01/2009-12落实各项预防措施。结果 2008-01/2009-12针刺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2006-01/2007-12。结论加强院外急救医务人员院感知识的培训、规范操作、提倡使用安全用具是减少针刺伤发生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0.
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高烧伤患者的治疗水平。方法对近3年来出院的烧伤患者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4例患者中有46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9.66%,其感染部位主要以创面为多见,占63.04%,其次为呼吸道感染,占23.91%;主要危险因素有高龄(≥60岁)、烧伤程度严重、住院时间长、大量应用抗菌药物等。结论烧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