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宋声达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3,(5)
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是否由咽鼓管阻塞引起抑或直接来自中耳的急性感染。为此,作者观察伴有鼓膜内陷及中耳渗液的急性中耳炎92例。发现咽鼓管均通畅,提示中耳渗液与咽鼓管阻塞无关。咽鼓管导管通气时见鼓膜紧张部全面膨起,提示有鼓室峡闭塞。多数病例经鼓膜切开排液1次即治愈,表明该部位系因分泌物贮留而闭塞,故病变为可逆。作者们发现鼓室负压形成并非均因咽鼓管阻塞,咽鼓管通畅者咽下动作时鼻咽腔负压可影响鼓室导致鼓室负压形成。应用抗生素治疗后中耳渗液内即难检出细菌。渗液一开始即可呈浆液性或为胶耳(glue 相似文献
3.
该文报道了伴有感音性聋及前庭功能异常的急性中耳炎14例(15耳),讨论其临床特征,检查所见及治疗经过。男6例,女8例,年龄31~90岁,平均51.0±19.3岁。其中11例发病1~3个月。全组病例均有患耳剧痛及耳闷表现;有耳鸣13耳,听力下降14耳,眩晕5例,伴上呼吸道感染的先兆症状者10例。检查见鼓膜后上方至外耳道均有明显红肿。其中6耳就诊时鼓膜已穿孔流脓,4耳鼓膜外耳道形成水疱。纯音听力检查0.25kHz~4kHz5个频率平均气导为43.7±15.4dB,骨导为34.6±12.1dB,骨导阈值上升的最大频率为0.25kHz者2耳,1kHz4耳,2kHz3耳,4kHz6耳,其平均阈值为46.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声导抗、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在儿童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218耳有症状耳与146耳无症状耳的声导抗、DPOAE及ABR结果。结果有症状耳鼓室导抗图、DPOAE、ABR 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64.7%、72.0%、57.8%,明显高于无症状耳的41.8%、39.7%、3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有症状耳至少一项结果异常者高达196耳(89.9%),高于无症状耳(90耳,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耳鼓室导抗图为B型或C型者占60.6%,无症状耳鼓室导抗图为B型或C型者占41.8%。结论儿童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不仅根据症状和体征,还应结合声导抗、DPOAE和ABR等检查综合考虑,尤其是对于无症状耳可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5.
婴儿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指不伴有鼓室和乳突急性感染症状和体征的中耳积液。分泌性中耳炎在婴儿中有很高的发病率,被认为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有50%以上的婴儿会在生命的第1年内患分泌性中耳炎。其中大部分患者会在3个月内自愈,但有30%-40%的患者呈复发性病程,5%~10%的发作持续1年或1年以上。婴幼儿时期的分泌性中耳炎可导致听力损失及后遗症,影响语言学习,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耳鼻喉科医生及听力学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陆德彦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7,(6)
对穿孔性中耳炎患者咽鼓管功能的测定,20多年来多沿用Miller的五级分类法,即:借吞咽动作能完全消除鼓室负压的为Ⅰ级;吞咽后尚残留1~50mmH_2O负压的为Ⅱ级;残留50mmH_2O以上负压的为Ⅲ级;如吞咽动作只能消除鼓室正压,则为Ⅳ级;如对鼓室正压和负压都不起作用,则属Ⅴ级。但有人曾指出只要吞咽后残余鼓室正压<30mmH_2O,就适于鼓 相似文献
7.
徐怀诚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3,(3)
分泌性中耳炎常因各种病变致咽鼓管(ET)不同部位阻塞而引起。ET阻塞部位:①ET腔,常见于鼻咽部炎症或过敏性病变致管腔粘膜肿胀或小儿ET软骨肌肉发育不良致管功能不全,常随炎症消退或小儿年龄增加而改善;②鼻咽部,肿瘤为成人常见原因,多于咽隐窝部位。常有血管纤维瘤、巨大息肉或腺体肿块(鼻咽癌-译者),需活检及放射学检查或内窥镜检获得诊断;③颞下窝,咽旁间隙上部占位性病变向上扩展至颅底,从外侧危及ET。常伴颈 相似文献
8.
迷路瘘管是胆脂瘤性中耳炎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早期临床特征常不典型 ,易漏诊、误诊。为了增加对本病的认识 ,特将我院 1 985年 8月~ 1 999年 3月收治的 3 1例胆脂瘤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者的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3 1例 (3 1耳 )中 ,男 1 8例 ,女 1 3例 ;年龄 1 5~6 8岁 ,平均 40 .2岁。左耳 2 3例 ,右耳 8例。有反复耳流脓史 2 8例 ,否认流脓史 3例。1 2例有前庭紊乱症状 ,1 4例有头晕或间歇性眩晕发作 ,5例有持续性眩晕。病程 0 .6~ 3 0年。检查示鼓膜大穿孔者 2 2例 ,松弛部穿孔 9例 ,其中鼓膜大穿孔乳突自然根… 相似文献
9.
翳风穴注射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在人群中有3.6%的人患过此病[1]。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不得当,尤其迁延日久者可造成严重听力障碍,故及时治愈将成为治疗的关键。笔者从1999年3月至2000年9月,采用翳风穴注射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1ml十地塞米松注射液5mg/1ml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46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9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最长30天,最短1天。主要症状: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10.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耳内镜、颞骨高分辨率CT、鼓室声导抗及纯音测听等检查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7例(414耳)腺样体肥大患几分别行耳内镜、鼓室声导抗、纯音测听及颞骨高分辨率CT检查,以颞骨CT检查结果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分别计算耳内镜、声导抗及纯音测听诊断分泌性中耳炎的准确度.结果 207例414耳中,CT诊断SOM(中耳积液)125耳(30.19%%,125/414),其中116耳(92.80%,116/125)鼓膜穿刺证实有中耳积液;与颞骨CT结果比较,耳内镜(诊断中耳积液128耳,其中CT检查阴性4耳)、鼓室声导抗(B型导抗图133耳,其中CT检查阴性8耳)、纯音测听(0.5~4 kHz气骨导差≥15dB 81耳,其中CT检查阴性2耳)三种检查诊断SOM的敏感性分别为99.20% (124/125)、100% (125/125)、63.20%(79/125),特异性分别为98.62% (285/289)、97.23% (281/289)、99.31% (287/289),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79% (409/414)、98.07% (406/414)、88.41% (366/414).耳内镜下见鼓室积液联合B型鼓室导抗图诊断SOM的符合率(99.52 %)高于任一种单项检查和其他任何两种联合检查.结论 以耳内镜下见鼓室积液联合B型鼓室导抗图诊断分泌性中耳炎准确、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176例因鼻腔结构异常所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鼻源性中耳炎的概念,同时阐述了鼻源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对伴随有鼻腔结构异常的176例鼻源性中耳炎患者分别进行了内科保守治疗及鼻内镜下相关手术治疗.结果:痊愈156例(88.64%),有效18例(10.23%).无效2例(1.14%).结论:鼻腔结构异常是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重要原因,手术矫正鼻腔结构异常是治疗鼻源性中耳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亚梅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43(12)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指不伴有耳部急性感染症状和体征的中耳积液[1].该病在小儿耳鼻咽喉科临床中较常见,是儿童听力障碍和言语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一般认为,小儿OME的发生与咽鼓管结构和功能不良、微生物(细菌、病毒、衣原体等)感染、免疫反应等有关.近来也有研究提示胃食管反流是其可能病因[2].比较本定义于传统分泌性中耳炎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传统观念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3],本定义强调不伴有耳部急性感染症状,意味着无耳痛、发热等症状.这些症状(耳痛、发热)的缺失,正是儿童OME发病隐匿、诊断困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将鼓室导抗图、纯音听阈与耳CT结果比较,并经鼓膜切开所见验证,分析鼓室导抗图、纯音听阈和耳CT在判断中耳积液的敏感度.方法 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临床诊断分泌性中耳炎住院治疗的患者,将其病史、平均听阈、CT结果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 40例(75耳)患者中男28例(53耳),女12例(22耳).年龄最小3岁6个月,最大11岁10个月,平均6岁6个月.鼓膜切开证实中耳有分泌物62耳(82.7%),无明显分泌物13耳(17.3%).鼓膜置管23耳.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听力损失程度、CT结果与中耳积液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1.392、1.355;P值均<0.05).结论 通过鼓膜情况、鼓室导抗图和平均听阈综合判断中耳积液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别以传导性听力损失程度判断有无中耳积液有较高特异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除常规耳科检查,应首先进行声导抗,纯音测听检查.尽管耳CT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是由于其副作用的局限,不建议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4.
谢鼎华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2,(6)
为了探讨细菌在分泌性中耳炎(SOM)中的作用,作者对粘液型SOM110耳(74例:男45,女29,年龄5月~15岁,平均2.7岁)和非炎症20耳(20例:18例耳硬化症,1例槌骨固定,1例因复发性腮腺炎行鼓室神经切断)外耳道和中耳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了研究,前者均通过鼓膜切开取标本,后者则是在打开鼓室后咬取少许鼓室粘膜作培养.严格注意勿受外耳道和鼓膜表面的污染;在此之前,还在鼓膜表面取材作培养。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十年,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善,慢性中耳炎发病率已显著下降。该作者等回顾了芬兰Kuopio大学医院耳鼻喉科20年内(1976~1995)行手术治疗的慢性中耳炎患者1123名,分成两组,1976~1985年间手术者为组,1986~1995年手术者为组。每组又分成4个类型:1胆脂瘤型;2非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3干性鼓膜穿孔型;4中耳炎致传导性聋而鼓膜完整型。术中记录听骨链损伤程度及胆脂瘤大小和类型,纯音听力测试以1及2kHz的气导平均听阈为标准,所有数据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提示:1976~1985年慢性中耳炎手术病人741例,1986~1995年手术病人382例,下降约48%,病人… 相似文献
16.
隐匿性中耳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隐匿性中耳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隐匿性中耳炎的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05年12月经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的15例隐匿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因及临床特点.结果 所有病例无明显耳漏病史,鼓膜和外耳道局部无明显阳性体征发现,3例急性发作时有鼓膜充血,1例伴鼓膜穿孔及脓液搏动.听力损失多为传导性聋.颞骨CT扫描示病变主要集中在上鼓室和鼓窦,4例病变充满乳突气房及鼓室、鼓窦.主要症状为听力渐进性下降、头闷痛、耳闷堵塞感及耳鸣等.术中探查中耳气房内有肉芽组织10例,其中4例伴有积液及胆固醇肉芽肿;另2例为胆脂瘤病变.手术主要是清除病变,解除引流通道的阻塞并一期行鼓室成形术.术后随访6个月~5年,病变无复发,听力平均提高16.3 dB.结论 应提高对隐匿性中耳炎的认识,对不明原因的听力下降及局部胀痛不适者应行纯音听力测试、声导抗检查及高分辨率颞骨CT扫描.高分辨率颞骨CT扫描可作为诊断隐匿性中耳炎的主要手段,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山莨菪碱辅助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估山莨菪碱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将 6 1例确诊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0例 ,给予 1%新麻液 (新霉素加麻黄素 )滴鼻 ,口服开瑞坦 10mg/次 ,1次 /d ;西力欣 2 5 0mg/次 ,3次 /d。山莨菪碱组 31例 ,一般治疗同对照组 ,加服山莨菪碱 ,10mg/次 ,2次 /d。在治疗 5、10d时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 5d时 ,山莨菪碱组患者听力改善率、耳鸣消失率、鼓室积液吸收率及咽鼓管功能曲线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治疗 10d时 ,患者听力改善率、耳鸣消失率和鼓室积液吸收率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但山莨菪碱组咽鼓管功能曲线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山莨菪碱通过改善咽鼓管功能和内耳微循环辅助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微波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于 1 999年 1 0月至 2 0 0 0年 3月 ,用微波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76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患者 76例 (85耳 ) ,男 4 7例 ,女 2 9例 ;年龄 4~6 8岁 ,平均 36岁。病程 <2周 4 1例 ,2周~ 2个月2 7例 ,>2个月 8例。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 ,微波组 39例 (4 3耳 ) ,对照组 37例 (4 2耳 )。 7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 ,伴耳鸣、耳闷、耳痛及听力减退等症状。检查 :鼓膜充血、内陷 ,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 ,锤骨短突明显突出 ,锤骨柄向后上移位。纯音测听示传导性聋。声导抗检查为B型或C型鼓室…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于并不复杂的急性中耳炎诊断明确后是否有必要立即使用抗生素讨论很多.尽管在美国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规,但是,在欧洲的一些国家通常是对症治疗,只有在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抗生素.对临床医生来说,选择一种有效的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强以及抗生素使用越来越高的花费,使得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怎样明智地使用抗生素这一问题上来.下面将美国儿科协会的建议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对于并不复杂的急性中耳炎诊断明确后是否有必要立即使用抗生素讨论很多。尽管在美国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规,但是,在欧洲的一些国家通常是对症治疗,只有在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抗生素。对临床医生来说,选择一种有效的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强以及抗生素使用越来越高的花费,使得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怎样明智地使用抗生素这一问题上来。下面将美国儿科协会的建议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