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春燕 《现代护理》2005,11(9):669-671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量表,将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58例分为健康教育组(研究组)和对照组。58例患者住院期间在积极降压治疗的同时,详细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教育患者合理膳食、合理运动、减重、戒烟戒酒。研究组患者出院后每2W随访1次,用自编量表对患者血压、体重、吸烟、饮酒、饮食、运动、对高血压的知识认识程度及服药依从性的变化进行评定;对照组患者只在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用自编量表对患者性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3个月后体重有所下降(P=0.057),吸烟、高盐、高脂饮食有所好转,P值均有显著意义。运动量增加、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及服药依从性也均有明显提高,且血压下降的幅度及持续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健康教育可使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增加,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模式,提高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服药依从性及相关知识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健康信念模式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两组病人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服药依从性。[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病人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健康教育后3个月随访观察,两组病人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能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张琴光 《当代护士》2013,(12):18-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患者知晓率、血压控制率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本社区已纳入慢性病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实施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1年,内容包括认知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体重、低盐饮食、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当锻炼)、血压监测、用药指导、心理护理,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血压水平、依从性三个方面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依从性均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高血压患者防治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在家血压的自我管理能力,为有效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血透中心透析3个月以上,口服1种或以上降压药者的高血压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根据有无自测血压进行分组,有自测血压组142例占82%,未自测血压组32例占18%,2组的性别、年龄及婚姻状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测血压组的文化程度、知晓血压控制范围、服药的医从性及知晓高血压危害率较未自测血压组高(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较全面的者,文化程度高自我管理能力强,遵医嘱服药依从性高,血压控制较理想。因此,医护人员在采取健康宣教时,重点放在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发生原因、机理、转归和并发症,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规范测量血压健康行为,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与饮食控制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30份,调查表显示:36例患者的饮食控制良好,为27.6%。饮食控制良好的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明显优于饮食控制差的患者,2组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采用多种形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增加糖尿病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提高对饮食控制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将120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行为的依从性。结果干预组合理控制饮食、遵医嘱服药、定期检测国际标准化比率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行为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53-4454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知识现状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选取收治的社区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对象的特点调整设计调查问卷,以调查问卷方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知识现状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知、信、行方面,并记录认知程度总分;采用MORISKY问卷评价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分析患者健康知识认知程度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对社区高血压患者中74.00%(148/200)知道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87.00%(174/200)知道高血压病应当有效控制,69.00%(138/200)知道应定期测量血压,75.00%(150/200)知道需适量运动,83.00%(166/200)知道应遵医嘱服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8.00%(176/200)相信良好的控制血压可促进疾病的康复,85.00%(170/200)相信良好的生活方式可预防发生并发症;而合理控制饮食、合理运动、戒烟酒、自我血压监测及以乐观情绪面对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好(64.00%)与服药依从性差(服药不依从13.00%)及部分依从(23.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好者MORISKY问卷评分、健康知识认知评分均明显高于服药依从性差者,差异显著(P0.05)。社区高血压患者知识现状有待提高,健康知识认知程度是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社区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健康知识状况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量表,将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58例分为健康教育组(研究组)和对照组.58例患者住院期间在积极降压治疗的同时,详细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教育患者合理膳食、合理运动、减重、戒烟戒酒.研究组患者出院后每2 w随访1次,用自编量表对患者血压、体重、吸烟、饮酒、饮食、运动、对高血压的知识认识程度及服药依从性的变化进行评定;对照组患者只在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用自编量表对患者性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3个月后体重有所下降(P=0.057),吸烟、高盐、高脂饮食有所好转,P值均有显著意义.运动量增加、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及服药依从性也均有明显提高,且血压下降的幅度及持续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健康教育可使高血压惠者服药依从性增加,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模式,提高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住院矽肺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矽肺患者服药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的住院矽肺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对100例矽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现状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住院矽肺患者服药依从性平均得分(69.77±10.02)分,服药依从性良好者占42%;服药依从性态度的平均得分(56.31±9.49)分,服药依从性行为的平均得分为(13.46±2.32)分;住院矽肺患者相关疾病知识平均得分(19.99±3.88)分,主观评价经济方面得分(13.99±2.65)分;患者井下工作年限与服药依从性行为呈正相关(r=0.223,P〈0.05);本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总分与相关疾病知识总分呈正相关(r=0.214,P〈0.05);发病原因、疾病危害与服药依从性总分及服药依从行为呈正相关(P〈0.05或P〈0.01);其余几项均与服药依从行为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做好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有助于提高患者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程度,以促进服药依从性的提高,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互动式护理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作用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社区高血压病患者300例,统计并分析患者血压控制及治疗基本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同时,以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互动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高血压预防知识认知率、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血压控制,并分析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血压监测认知、血压监测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以及服药认知均为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护理后观察组高血压预防知识认知率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血压控制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护理前,而观察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危险因素包括血压监测认知、血压监测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以及服药认知,通过互动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高血压病预防知识认知及治疗依从性,进一步提高血压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医护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运用随机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管理模式,对治疗组患者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医护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疾病能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服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评分,两组组内比较1年和1个月、3个月之间存在差异;组间评分对比1个月、3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1年后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两组组内比较1年和1个月、3个月之间存在差异,组间评分对比1个月、3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1年后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服药依从率为8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增强其自我管理疾病能力,改善其健康行为,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血清肽素水平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诊断学价值研究。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9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勺型高血压组(n=34)和非勺型高血压组(n=56);另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分析比较肽素和非勺型高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非勺型高血压患者白天及夜间的平均收缩压(dSBP、nSBP)、平均舒张压(dDBP、nDBP)均明显高于勺型高血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血清肽素水平明显高于勺型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血清肽素水平诊断非勺型高血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95%置信区间(CI)为0.812~0.933,cut off值为2.41IU/mL,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86%。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肽素水平与非勺型高血压呈正相关(r=0.66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肽素(是否大于2.41IU/mL)为非勺型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血清肽素水平较勺型高血压患者明显升高,肽素是非勺型高血压潜在的诊断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非杓型高血压与心率变异性(HRV)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上海市同济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PCI术的高血压患者106例,根据PCI术后1周内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非杓型高血压组和杓型高血压组,每组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昼夜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夜间血压下降率,分析HRV指标,评价HRV指标选择表示时域指标的24h全部NN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min时段NN间期的均值和标准差(SDANN)以及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平方根(RMSSD),记录随访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次住院率。结果非杓型高血压组夜间SBP、DBP及MAP明显高于杓型高血压组(P<0.05),杓型高血压组夜间SBP、DBP及MAP明显低于昼间,与杓型高血压组比较,非杓型高血压组SBP、DBP、MAP夜间下降率明显降低(P<0.01)。非杓型高血压组SDNN、SDANN、RMSSD较杓型高血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杓型高血压组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次住院率明显高于杓型高血压组(P<0.05)。结论PCI术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易发生HRV降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时机理论奠基式健康管理模式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新洲社康中心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管理干预,实验组接受时机理论奠基式健康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健康行为遵医度、疾病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干预后6个月及12个月的健康行为遵医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控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时机理论奠基式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提升其健康行为遵医度及疾控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申宏  罗鑫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8):897-898,901
目的通过对113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家属同时进行综合性健康管理的效果观察,探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防治新模式。方法从已建档的560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113例,与家属同时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在管理前后用相同的问卷进行调查,评价其管理效果。结果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控盐量、危险因素、器官损害的知晓率以及患者的现存危险因素、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健康管理、住院费用、血压的控制在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的规范管理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较管理前提高了13.3%和10.6%;家属对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和督促患者遵医行为的执行情况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和动态监测分级管理,同时对家属也进行健康教育、家庭护理指导等综合性的健康管理,可进一步提高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减少现存危险因数,降低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中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丽娜  李湘萍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2):106-107,111
目的 调查中年高血压患者疾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自设的高血压患者疾病自我管理知、信、行状况调查问卷,对100例中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中年高血压患者疾病自我管理相关知识标准分为(76.03±15.97)分,态度标准分为(84.00±13.26)分,行为标准分为(54.28±...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对出院高血压病人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为了解出院高血压病人的遵医行为及健康教育对出院高血压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 2 0 0 1年 2月— 2 0 0 1年12月曾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病人 10 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对实验组病人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6个月后对两组病人遵医率及血压控制达标率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组病人遵医率及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对出院高血压病人实施跟踪随访及健康教育 ,有助于强化高血压病人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8.
邓英 《家庭护士》2009,7(11):946-94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遵医行为及疾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8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实验组42例.对照组病人入院后进行常规的健康指导,实验组病人入院后除常规教育外,还由专业护士严格按照健康教育程序给予病人及家属系统的疾病知识与遵医行为的教育.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两组病人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与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疾病复发率为4.8%,对照组为27.9%.[结论]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疾病的同时,重视其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遵医行为的强化,给予病人必要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1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24 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按照昼夜血压下降率分为2组,<10%为非杓型组(72例),≥10%为杓型组(78例)。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及性质,并对斑块进行分级。计算不同脉压水平[≤60 mmHg(1 mmHg=0.133 kPa)、61~89 mmHg、≥90 mmHg]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结果杓型组高血压病患者中检出斑块61例,位于双侧20例,右侧15例,左侧26例,斑块检出率为78%(61/78);非杓型组高血压病患者中检出斑块68例,位于双侧38例,右侧14例,左侧16例,斑块检出率为94%(68/72)。非杓型组斑块检出率高于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P<0.01)。杓型组中硬斑30例、软斑13例、混合斑8例,非杓型组中硬斑12例、软斑24例、混合斑32例;杓型组中斑块分级为0级、1级、2级、3级的患者分别为17、33、13、15例,非杓型组中0级、1级、2级、3级的患者分别为6、8、25、33例。2组患者斑块性质及斑块分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9、8.75,P均<0.01)。43例患者脉压≤60 mmHg,斑块检出率为72%(30/43);65例脉压为61-89 mmHg,斑块检出率为88%(57/65);42例脉压≥90 mmHg,斑块检出率为98%(41/42)。脉压≤60 mmHg、61-89 mmHg、≥90 mmHg的高血压病患者斑块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5,P=0.00)。结论脉压增大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杓型心率、非杓型心率患者心率变异与心率减速力的变化及其预后,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预警指标。方法随机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5例,以心源性死亡为终点,进行0.5~4年的追踪随访。按心率/血压昼间均值-夜间均值/昼间均值≥10%者定为杓型心率/血压,<10%者定为非杓型心率/血压。分杓型心率组116例,非杓型心率组69例,全部做24 h动态心电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采集静息心率(RHR)、平均心率(AHR)、昼间心率(DHR)、夜间心率(NHR),心率变异的定量指标低频(LF)、高频(HF)和心率减速力(DC)、心率加速力(A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杓型心率者以杓型血压为主(62.93%),非杓型心率者以非杓型血压为主(86.96%),且静息心率和夜间心率显著加快(P<0.001),非杓型心率者死亡人数是杓型心率的4倍,非杓型心率者较杓型心率者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显著减低(P<0.0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心率和血压昼夜节律同步消失者HRV、DC显著减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