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口老年化问题的出现,老年人骨质疏松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病人约有8400万,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的发病率为9.6%,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有研究指出应将防止骨折的焦点从预防骨质疏松转为防止跌倒。本文试从体育锻炼、居家环境、健康教育等方面来阐述骨质疏松症老年人预防跌倒的措施。其目的是为了预防社区骨质疏松症老人跌倒后带来的一 系列并发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8):604-604
根据一份研究报告,美国目前约有1000万名50岁以上的人群患有骨质疏松症。另有3400万人为骨质疏松的高危群体,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症与其他骨疾病(如paget病和成骨不全)均可引致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不断下降,直到生活不能自理,丧失行走、站立或穿衣能力,乃至过早死亡?另有研究报道约有20%的老年居民在发生髋部骨折1年之内死亡;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力学性能下降的机理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力学性能下降的机理戴克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降低、骨组织显微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骨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大的老年性疾病。由于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近30年来明显上升。目前仅美国每年即有50万人发生椎体骨折,25万人发生股...  相似文献   

4.
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一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逐年增加。美国报道,每年约有150万因此发生骨折的患者,而且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其中脊柱骨折占30%。我国尚未有这方面的统计,但按人口比例绝对数将远远高于美国。长期以来,对老年骨质疏松所至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除卧床休息、口服药物和佩戴支具外,无其他积极的治疗方法,使许多患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死亡率上升。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龄化社会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骨病之-,据报道截止1994年底,我国老龄人口(≥60岁)总数已达1.1亿,其中骨质疏松患者约占25%。预测200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届时老年人达1.3亿。作为老年性疾病之一,骨质疏松已越来越被重视,其防治已成为严峻的世  相似文献   

6.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郭兰青赵文浩于永兰赵振久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骨质疏松症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已构成社会问题。每年因骨质疏松腰背痛的就诊人数和由此而引起的骨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世界性疾病。蒋玲等对山东地区正常人骨矿物含量进行调查显示男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人口日趋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美国多中心统计其国内75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人数已达2000~2500万,而每年行全髋置换术(THA)患者约12万例,约8.9%为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上,用THR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骨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骨肿瘤等髋关节疾病已逐渐成为主流。在固定方法的选择上,非骨水泥(cement less)作为髋臼假体的固定方法已被广泛接受[1]。但股骨假体的固定方法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话题,其焦点在于骨水泥(cement)固定与非骨水泥固定两者的疗效比较上。笔者就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TH…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的防治已成为世界医药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近5年广东省学者发表的文章995篇,并与5年前文献对比,发现近年的研究在流行病学方面有了新的认识,说明骨质疏松症已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重视。骨质疏松症的动物实验和病理机制研究已比较成熟,近年研究有所下降。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骨质疏松的诊断。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并发症概率高,死亡率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不仅要考虑局部骨折的处理,且要把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结合在一起,才能提高其整体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钙剂、维生素D、阿伦膦酸钠、鲑鱼降钙素已规范应用于临床。新的治疗措施,如复合振动治疗已在临床应用。总之,骨质疏松症已引起广东省医学界广泛的重视,诊断、治疗也逐渐规范。若能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水平,积极用科学的方法干预,骨质疏松症是可以延缓和预防的,这将对病人及社会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和激素补充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疾病 ,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退化、骨的脆性增加 ,易于发生骨折为特征 ,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疾病。在美国约有 2 5 0 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 ,每年约有 15 0万患者发生骨折 ,约 2 0 %的髋部骨折患者在 1年内并发肺栓塞、肺炎等并发症而死亡。半数髋部骨折的存活者将永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费用耗资目前每年已达 130亿美元 ,其中 2 3的费用可归因于髋部骨折[1 3] 。在我国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虽无确切的报道 ,但从上海朱汉民的调查结果以T score - 2 0为标准(DEXA)男性为 13 4 %…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骨质疏松症患者日渐增多,是引起老年人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因骨质疏松造成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也是骨科门诊常见的脊柱疾患,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椎体成形术是目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技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术中及术后引发的并发症也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本文就其并发症及防治策略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最大的危害是导致骨折的发生。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的患者增多,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对于骨质疏松的防治已成为医学界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很多,但是专门针对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本文笔者对中药虎骨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2.
椎体加强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常太 《中国骨伤》2016,29(7):585-587
正椎体压缩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VCF)通常由骨质疏松症、椎体肿瘤或脊柱外伤等原因造成,其正逐渐成为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临床上骨质疏松症乃是VCF常见的病因。据文献报道,7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VCF的发病率约为20%,而绝经后妇女中的发病率约为16%~([1])。全美每年约有70万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其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及其所致的脆性骨折越来越多,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1]。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涉及桡骨远端、肱骨近端、髋部和脊柱等部位,此类骨折的合并症多,致死率高,以髋部骨折为例,年死亡率高达30%[2]。美国每年因骨质疏松性骨折花费的医疗费用高达180亿美元[3]。因此,提高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特性的认识、加强预防、选择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08,自引:0,他引:108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骨结构退化性病变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逐年增加。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并发症是骨折,此类骨折又被称为脆性骨折,与骨质疏松所致的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结构脆弱、力学强度下降密切相关。髋部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好发部位。髋部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人群,90%发生于65岁以上老人。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囊内骨折及股骨转子间骨折。美国每年发生转子间骨折达25万例,随着年龄增加,骨折发生率也上升。老年人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及脏器功能障碍,增加了骨折治疗的复杂性。转子间以松质骨为主,骨质疏松使骨小梁微结构破坏,轻微暴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呼和浩特地区老年人髋部骨折病例的同顾性研究,揭示本地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治疗情况,为加强老年髋部骨折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老年髋部骨折986例,设计调查表进行相关因素的登记,对髋部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骨质疏松诊断例数有逐年递增趋势,但仍有大量漏诊.虽然抗骨质疏松治疗病例逐年增加,但有明显的盲日性和随意性.结论 呼和浩特地区骨科医生骨质疏松诊疗水平存在不足,需要加强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进而采取更积极的态度,选择合理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尤其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健康。骨质疏松症在造成全身骨组织代谢障碍的同时,口腔骨组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了牙齿存留、义齿及种植体修复的效果,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诊断和预防骨质疏松与牙槽骨吸收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丢失,提高口腔疾病的防治效果成为目前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笔者将就雌激素与颌骨、牙槽骨骨密度之间的关系做一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7.
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 -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逐年增加.美国报道,每年约有150万因此发生骨折的患者,而且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其中脊柱骨折占30%.我国尚未有这方面的统计,但按人口比例绝对数将远远高于美国.长期以来,对老年骨质疏松所至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除卧床休息、口服药物和佩戴支具外,无其他积极的治疗方法,使许多患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死亡率上升.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龄化社会的一个普遍性问题,由此引起的骨折,治疗难度很大.早期由于疼痛,无法站立和行走,又缺乏有效的治疗而不得不卧床休息,各种并发症接踵而来;晚期由于伤椎进一步压缩,疼痛及后凸畸形进一步加重,导致胸腔容积减小,通气障碍,缺氧,心肺功能障碍,死亡率明显增加,因此该病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增加全社会负担的一类重要疾病.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将增至2.866亿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人数将达163.82万;到2050年全球骨质疏松症患者人数可达到5.333亿,全球一半以上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将发生在亚洲,每年可能会有超过300万例髋部骨折病例;在所有髋部骨折患者中,估计17%-21%的病人在2年内将经历另一次某种类型的骨折。由此可见,临床上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的髋部骨折及二次骨折发病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最大的危害是导致骨折的发生。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也显著增高,这已经引起了医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对运用骨密度检测来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很多,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定论,故对运用骨密度检测来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现状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作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已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寻求更加有效的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减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骨质疏松,本文通过对近10年中外关于运动防治骨质疏松研究相关文献的查阅,综述了运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