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脑瘫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儿脑瘫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对100例脑瘫患儿及200例对照进行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所获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出生医院级别、父母亲文化程度、早产、新生儿窒息、ABO溶血、低体重、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核黄疸等与小儿脑瘫的发生有关联;多因素分析显示.出生医院级别、父亲文化程度、早产、新生儿窒息、ABO溶血、低体重、HIE为小儿脑瘫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小儿脑瘫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引起产程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7-1998年在我院分娩的192例产妇的产程记录及分娩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程异常组的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胎位异常和产力异常发生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骨盆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时 较重,胎方位异常及产力异常是造成产程异常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低出生体重儿的十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丹华  徐景蓁 《新医学》2001,32(10):620-621
进修医生请问低出生体重儿的定义及其病因是什么?教授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包括早产儿、足月小样儿及过期产儿。发生低出生体重的原因有:①母体因素,例如慢性疾病、外伤、生殖器官异常、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等;②胎盘因素,例如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胎膜早破、胎盘或脐血管异常;③胎儿因素,例如双胎、畸形、宫内感染等。进修医生低出生体重儿最值得注意的问题和并发症是什么?教授低出生体重儿的病死率占围生期新生儿病死率的一半以上。值得注意的问题或并发症是保暖、呼吸管理、营养、低血糖…  相似文献   

4.
导致小儿脑性瘫痪危险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了解导致小儿脑瘫的危险因素 ,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脑瘫 ,降低致残率。方法分析 14 6例脑瘫患儿的发生、脑瘫类型及脑瘫并发症与患儿的性别、出生体重、是否早产、双胎、有否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核黄疸、母亲分娩时年龄、怀孕期间有否病毒感染史、有否先兆流产史、有否家族史等因素的关系。结果本组 14 6例脑瘫患儿的男女之比为 1.47∶1,导致脑瘫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低体重 (占 79.45 % ) ,早产 (占 64 .3 8% ) ,新生儿窒息史 (占 41.78% ) ,母亲怀孕期间有先兆流产 (占 3 2 .89% ) ,双胎 (占3 1.5 1% ) ,新生儿感染 (占 12 .3 3 % ) ,核黄疸 (占 6.16% ) ,高龄产妇 (占 3 .42 % ) ,母亲孕期有感染史 (占 2 .74% ) ,有家族史 (占0 .68% )。脑瘫的类型及并发症与危险因素也有关。结论低体重儿、早产、新生儿窒息、双胎、母亲怀孕期间有先兆流产史是导致脑瘫发生的高危因素 ,加强对这些高危因素的宣教 ,使广大群众及医务工作者给予足够的重视 ,尽量避免危险因素的发生 ,对于已具有危险因素的小儿经常检查 ,及时发现脑瘫的症状和合并症 ,及早对其诊断、治疗 ,对降低脑瘫的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背景:孕期危险因素作用于发育中的胎儿,使得胎儿在出生后出现脑性瘫痪的表现。因此,应把脑性瘫痪病因学的研究转入胚胎发育生物学领域,重视对孕期孕母所处相关的环境、遗传因素及相关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分析。 目的:分析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主要发病危险因素。 设计:1:2配对设计,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单位:佳木斯大学预防医学教研室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教研室。 对象:选择2002—12/2003—09在佳木斯脑瘫疗育中心、沈阳儿童医院及青岛儿童医院收治的103例脑性瘫痪患儿,男68例,女35例。监护人对调查项目知情同意。采用1:2配对原则,选择同期本院就诊的非患脑性瘫痪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和健康儿童206例作为对照。选择对照的匹配条件为:同性别,同民族,年龄相差&;#177;3个月。 方法:①自拟脑性瘫痪患儿和健康儿童调查表,调查因素主要包括:分娩前因素(遗传因素:类似疾病家族史;母亲因素:一般情况:如职业、学历、分娩时年龄;生育行为因素:包括孕次、产次、异常产史;孕期保健和营养:如产前检查、各类食物摄人情况;孕期患病或异常表现:包括病原体感染、妊娠综合征、阴道出血等;孕期服药情况;胎儿胎盘因素:如脐带绕颈、出生质量、双胎妊娠等)、分娩过程因素(产时并发症、分娩方式等)和新生儿期因素(新生儿期所患各类疾病)。通过查阅医疗记录和询问知情人来完成调查问卷。②进行单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值接近于0.05的因素,建立脑性瘫痪主要危险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影响脑性瘫痪发病的孕期分娩前、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期因素分析。 结果:脑性瘫痪患儿103例,健康及非脑性瘫痪患儿20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母亲因素:母亲职业因素与脑性瘫痪有联系,母亲职业为工人与年龄t〉34岁为脑性瘫痪危险因素(OR=13.333,2.864,P〈0.05)。②产前因素:孕早期呕吐、孕期吃鱼及海产品、产前体温、出生体质量〉4000g、孕周37-42周为脑性瘫痪保护因素(OR=0.028-0.576,P〈0.05-0.01);异常产史、孕期阴道出血为脑性瘫痪危险因素(OR=2.313-4.095,P〈0.05-0.01)。③产时因素:Apgar评分和剖宫产是脑性瘫痪保护因素(OR=0.458,0.343,P〈0.01);产钳助产和应用催产素是脑性瘫痪危险因素(OR=16.338,2.116,P〈0.01,0.05)。④新生儿期因素: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颅内出血是脑性瘫痪危险因素(OR=3.586,20.667,32.247,P〈0.01)。⑤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产钳助产最危险(OR=70.668),其他危险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新生儿窒息、母亲妊娠年龄偏大、孕期阴道出血和出生体质量异常(OR=19.083-4.138,P〈0.05-0.01),孕期吃鱼和海产品与剖宫产是保护因素(OR=0.324,0.262,P〈0.01,0.05)。 结论: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主要集中在孕期和围产期,应积极预防和消除各种产前、产时、产后脑性瘫痪危险因素(如产钳助产、新生儿窒息、母亲妊娠年龄偏大、孕期阴道出血和出生体质量异常),降低脑性瘫痪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因素。方法:对2000/2005年6345例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因素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母亲年龄、身高、职业、文化程度、孕次及新生儿因素等方面是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主要因素。结论: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340例脑瘫患儿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脑电图与脑瘫型别、合并损伤及高危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10/20导系统电极放置法对340例脑瘫患儿行脑电图检查和分析。结果:340例患儿中脑电图异常率为81.5%,伴有智力低下和癫痫发作患儿脑电图异常率明显增高,分别为82.4%(P〈0.05)和96.6%(P〈0.05);高危因素中颅内出血、早产、出生低体重、颅内感染与脑电图异常发生有密切关系,但各高危因素对脑电图异常发生的影响均没达到显著差异。结论:脑瘫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且脑功能障碍越明显,脑电图异常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小儿脑性瘫痪的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小儿脑性瘫痪 (CP)是儿童期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发病率为 1.8‰~ 4‰ ,现代医学及传统中医学在其理论研究及临床诊治上皆取得一定进展 ,现综述如下。1 现代医学对小儿脑瘫的研究1.1 病因与病理基础 CP病因多样 ,Vojta提出可能发生CP的 4 3项危险因素几乎包括了所有围产期和新生儿期的异常因素。其中新生儿窒息 (包括宫内窒息 )、早产 (和 /或低出生体重 )和核黄疸被认为是 3大主要原因[1] 。一般认为发达国家CP的病因多以产前为主 ,而发展中国家以产时和产后病因多见。在我国 ,围产期窒息高居首位占 30 .7%~4 7% […  相似文献   

9.
脑性瘫痪400例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甘肃省康复中心收治400例脑性瘫痪患儿,统计分析其相关因素,为脑瘫预防和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999-2004年甘肃省康复中心400例康复训练脑瘫患儿按性别、年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分型及其合并障碍统计分析。结果(1)分型:痉挛型278例,手足徐动型71例,共济失调型6例,强直型2例,震颤型3例,肌张力低下型5例,混合型(手足徐动型+痉挛型)35例;(2)性别:男性占发病总数的68.25%,女性占31.75%;(3)年龄:0-6岁为本病较佳康复治疗年龄段,此年龄段占总数79.25%,最佳年龄段为0.1岁,此年龄段占13%;(4)危险因素:窒息为首位危险因素,400例患儿窒息78例,早产66例,黄疸38例,黄疸+窒息7例,早产+窒息25例,早产+黄疸10例,宫内缺氧31例,脐绕颈(包括脐绕颈窒息)24例,颅内出血17例,过期产8例,先兆流产6例,新生儿感染3例,异常分娩4例,高龄初产妇4例,ABO溶血4例,第二产程〉4h4例,妊娠中毒症2例,母患子痫1例,羊水混浊3例,孕中期母患风疹3例,低出生体重(不包括早产)3例,急产1例,接触射线1例,母孕期用药3例,母亲孕前3次人流以上3例,同时有三种以上危险因素25例,原因不明26例;(5)合并障碍合并癫痫9%,合并语言障碍65%,合并智力障碍75.25%。结论窒息、早产、黄疸依然是脑瘫主要高危因素,其中窒息是首位危险因素,应孕期定期检查,优生优育,有危险因素新生儿应筛查,早期干预,争取早诊早治,提高康复疗效,降低发病率,减轻社会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10.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继小儿麻痹症被控制后儿童主要的运动残疾性疾病和康复对象。其发病率约为1.5‰~5‰。近年来,脑瘫的概念范围有扩大趋势,一些学者将新生儿期以后各种原因所致的获得性中枢性瘫痪也划规到脑瘫之中犤1犦。窒息、早产、核黄疸一直被认为是引起脑瘫的三大主因。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新生儿复苏方案推广、光照疗法的应用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建立,产时窒息、核黄疸明显减少;随之…  相似文献   

11.
浅谈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  喻坚 《护理研究》2005,19(2):327-328
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明显增加趋势。新生儿出生体重可体现遗传、种族、生活习惯、孕期营养及是否受并发症影响等综合因素,可反映孕期胎儿宫内的发育状况,也是衡量新生儿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出生体重主要受非遗传因素影响,包括妊娠时问和胎儿在宫内的发育。纵向追踪研究表明,低出生体重婴儿易发生营养不良、疾病和死亡,其婴幼儿时期身体发育指标和学龄期认知能力均落后于出生体重正常的儿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低出生体重婴儿在成年期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容俊  张春萍 《华西医学》2002,17(1):56-56
目的: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和儿童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为找出窒息主要原因,以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对我院1999年4月1日至2000年4月31日出生的新生儿2061例进行统计,对其中359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新生儿窒息率为17.42%;窒息病死率为4.46%,脐带因素是引起窒息的首要因素;胎盘功能低下;胎位异常,宫缩过频过强,滞产及第二产程延长是较重要的原因。结论:认真作好围产期保健,加强产前检查及高危胎儿监护,积极处理和预防新生儿窒息原因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脑瘫 (cerebralpalsy ,CP)是早产儿最严重的并发症。低出生体重、胎龄 <32周及出生时窒息已被公认是脑瘫形成的危险因素。脑室旁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leukomalacia ,PVL) ,即脑室旁白质区坏死 ,也是导致早产儿神经发育障碍的主要因素。有研究者认为超声对早产儿神经发育评价具有较大价值。也有人认为PVL是低出生体重儿发展成CP的最主要原因。PVL具有异质性 ,它包括无洞型损伤和空洞型损伤或囊性损伤两类。囊性损伤的早产儿中CP发病率为 6 2 %~ 10 0 %。其它如脑室内出血 (in…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方法:对我科2002-09/2007-03住院的104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病理新生儿患病率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或感染是新生儿硬肿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及病理新生儿的治疗及护理,可减少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得以存活,但脑性瘫痪(脑瘫)的发生率并未随之降低甚或有增高趋势,仍是成活早产儿的严重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窒息/产伤一直被认为是引起脑瘫、精神发育迟滞、语言障碍、视听及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因素,但针对窒息/产伤所采取的干预措施(如产时监护、新生儿监护)并未明显降低脑瘫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小儿脑性瘫痪100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致病率,脑瘫分型及其并发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实验室检查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联合小儿康复中心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的病例资料。结果高危因素中窒息、早产、低体重儿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51%、42%和39%,具有两个以上高危因素者占72%;合并症为:智力低下(85.7%)、听力减退(12%)、视力异常(7%);头颅CT异常率88%、脑电图异常率46.1%、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50%。结论本组患儿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多见,智力低下发生率较高,并有CT、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7.
早产发生危险因素及其对早产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淑荣 《中国临床医学》2005,12(6):1073-1075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18例早产发生的主要高危因素,并对其分娩方式、新生儿分娩时情况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前置胎盘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原因,而胎儿窘迫、胎盘早剥、臀先露及双胎妊娠亦是引起早产不可忽视的因素。孕龄小死亡率明显升高,特别是孕龄〈32周者,高危因素愈严重早产儿死亡率愈高。阴道分娩者早产儿死亡率高。结论:早产因素多且复杂,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及颅内出血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且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死亡病因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997—2006年救治的13例死亡的新生儿先天性膈疝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是肺发育不良和肺动脉高压。结论: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病死率高,加强产前诊断及出生前、术前设法促进肺发育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的围生期高危因素。方法 对118例脑瘫患儿的围生期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脑瘫的诊断年龄、头颅CT及MRI进行分析。结果 118例脑瘫患儿中96例存在围生期高危因素。常见的高危因素依次为:围生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等。76.4%脑瘫患儿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围生期高危因素。其中52.5%的脑瘫患儿在6月龄前确诊,15.3%在3月龄前确诊。77.1%的脑瘫患儿头颅CT和/或MRI异常。常见的改变包括脑发育不良(37.3%)、脑积水(18.6%)、脑萎缩(13.6%)。结论 脑性瘫痪的发生与围生期高危因素密切相关,多数脑瘫可在6月前确诊,脑瘫患儿头颅CT或MRI异常率较高,对脑瘫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危新生儿是指死亡率和伤残率大大高于正常幼儿的新生儿,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异常病史: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围产期窒息,持续低氧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持续低血糖,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等。早在60年代,美国儿童发育和儿科工作者就开始设计并实施某些早期干预项目,以减少高位因素的人群中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状况。本文对28例高危新生儿予早期干预并进行对照观察,其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