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的免疫性血型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为新生儿溶血病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41例新生儿溶血病的患者进行ABO血型、Rh(D)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游离、放散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试验,确定患者体内是否有免疫性IgG抗体及IgG抗体特异性。结果41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中,ABO血型不合者38例,占92.68%,其中由免疫性IgG抗原A抗体引起者21例,由免疫性IgG抗原B抗体引起者17例。Rh血型不合者3例,占7.32%,其中2例由抗-D引起,1例由抗-E引起。41例新生儿溶血病的患者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20例,阳性率为48.78%,游离试验阳性者36例,阳性率为87.80%,放散试验阳性者41例,阳性率为100%。结论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主要发生于ABO血型系统,以母亲为O型,患者为A型或B型最为常见;放散试验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母婴Rh血型不合免疫性抗体的特异性及其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影响。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检测技术对母婴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对15例母婴Rh血型不合HDN患儿的血标本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抗体游离试验和抗体放散试验,采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对患儿及其母亲的血清进行ABO以外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特异性鉴定及效价测定。结果:在15例Rh HDN患儿中检出抗-D 4例(26.7%),抗-E 6例(40.0%),抗-cE 3例(20.0%),抗-Ce 2例(13.3%);Rh血型免疫性IgG抗体效价为1∶8~1∶128。结论:产前对孕妇夫妇进行ABO、Rh血型鉴定及Rh血型免疫性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产后对患儿及时进行检测诊断和治疗,对减少HDN患儿的受害程度和保证优生优育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Rh血型鉴定及其免疫性抗体筛查在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例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就诊的Rh系统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及其母亲,均进行ABO血型鉴定及Rh血型鉴定,对患儿血标本行抗体筛查三项,对血清、放散液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实验.结果:经血型鉴定结果显示,母婴ABO血型一致10例(66.67%),患儿经抗体筛查三项实验均呈阳性,其中抗体放散实验、游离抗体检测显示ABO血型系统外存在不规则抗体,经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呈阳性(3+~4+),母血清IgG抗-D效价(128~2048),IgG抗-E效价(64~256),患儿血清中游离IgG抗-D效价位于2~512间,IgG抗-E效价位于4~32间.结论:Rh血型鉴定及其免疫性抗体筛查实验对于早期诊断Rh、ABO系统溶血病具有重大意义,为临床早期诊断、输血及换血治疗时抗体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IgG抗-D致新生儿溶血病七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IgG抗-D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关系。方法 采用盐水法检测患儿和其父母Rh血型,采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放散试验检测ABO以外的抗体,采用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抗体鉴定。结果 通过母婴血型血清学检查,检出IgG抗-D7例。结论 一旦证实有IgG抗-D,及时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选择相合的血液进行换血和综合治疗,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gGA(B)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方法对2693例新生儿黄疸症状的患儿作ABO、Rh(D)血型检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测定及放散试验。结果在2693例患儿中母婴ABO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有334例,母婴O/A所致的HDN为161例,O/B所致的HDN为171例,A/ABHDN1例,B/ABHDN1例。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及时进行ABOHDN血型血清学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严重新生儿母婴ABO型不合溶血病可致高胆红素脑病。本研究旨在探讨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所有孕妇及其配偶于产前检测ABO血型。对于丈夫为A、B或AB型的O型血孕妇 ,则加测IgG抗A和抗B抗体效价 :新生儿出生后 ,留取脐带血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和血清游离抗体测定。一旦确诊 ,立即采取光照疗法等 ,以降低胆红素。结果  46例患儿生后 4h~ 6h内确诊 ,并给予及时干预 ,无 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新生儿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可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黄疸患儿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分析,并探讨血清学检测时间对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5月临床送检母亲为O型、出生1~10d的高胆红素血症黄疸患儿血标本212例,进行患儿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结果 212例患儿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4例(1.9%),游离抗体试验阳性24例(11.3%),放散试验阳性33例(15.6%),未检出ABO以外抗体;出生1~3d、4~7d的新生儿血清学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7d以上的阳性率,放散试验阳性患儿总胆红素明显高于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疸患儿血清学检测时间与新生儿溶血病检出率密切相关,早期检测,早期确诊,能够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争取时间,对防止胆红素脑病、减低新生儿溶血病后遗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Rh阴性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进行无创性产前诊断胎儿RhD血型及应用血浆置换疗法配合药物治疗孕妇及胎儿Rh(D)血型不合的免疫性溶血病的疗效,预防孕妇早孕自然流产或不足月死胎。方法产前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产前检测胎儿RhD血型,分娩后用血清学方法证实。对照组14例用药物治疗孕妇及胎儿Rh(D)血型不合者,实验组15例用血浆置换配合药物治疗对孕妇及胎儿Rh(D)血型不合者进行治疗,观察IgG抗-D抗体效价以及新生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IgG抗-D抗体、放散试验,胆红素。结果产前荧光定量PCR与产后血清学法Rh(D)血型结果一致。对照组14例孕妇孕期血浆抗体滴度为1∶32~1∶256;实验组15例孕妇PE 2~5次/例,血浆置换前后血浆抗体滴度分别为1∶(96±43.6)、1∶(18±14.7),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6.77,P<0.01)。对照组10例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实验组4例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对照组10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IgG抗-D抗体、放散试验均阳性,血清胆红素:(84.2~205)μmol/L,平均(154.6±46)μmol/L;实验组4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IgG抗-D抗体、放散试验阳性,血清胆红素:38.3μmol/L~141.2μmol/L,平均(76.5±36)μmol/L。结论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无创性胎儿RhD血型检测可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诊断;血浆置换配合药物治疗孕妇及胎儿RhD血型不合的免疫性溶血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红细胞血型免疫性抗体的检出率及其特异性.方法: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对母婴血标本进行ABO、Rh血型鉴定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有黄疸症状的新生儿血标本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游离试验、抗体放散试验、抗体特异性鉴定及其效价测定.结果:在298例由红细胞血型免疫性抗体引起的HDN患儿中,检出抗A 62例(20.8%),抗B 65例(21.8%),抗A+抗AB 87例(29.2%),抗B+抗AB 6例(2.0%);抗M4例(1.3%),抗N1例(0.3%);抗D4例(1.3%),抗E7例(2.3%),抗cE 3例(1.0%).由ABO及MN血型免疫性抗体引起HDN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多为弱阳性,由Rh血型免疫性抗体引起HDN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多为强阳性;微柱凝胶法的凝集强度高于试管法;HDN患儿出生后24 h内阳性检出率为91.5%.结论:HDN血型免疫性抗体的特异性主要为ABO系统的抗A、抗B、抗AB,其次为Rh系统的抗E、抗D、抗cE及MN系统的抗M、抗N.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1例Rh新生儿溶血病血清抗体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盐水试管法检测患儿和母亲ABO及Rh血型,采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放散试验检测患儿新生儿溶血病,采用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对患儿及母亲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 21例Rh新生儿溶血病中,抗-D引起16例(占76.2%),抗-E引起3例(占14.2%),由抗-E和抗-c联合引起1例(占4.8%),由抗-c引起1例(占4.8%)。结论为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发生,应推广孕妇产前Rh血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换血仍是治疗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血型分布及其溶血三项试验在HDN 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4 年1 月到2016 年1 月临床送检的O 型或Rh 阴性的产妇脐带血标本及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血液标本用微柱凝胶检测卡进行溶血三项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 350 例标本中,母婴血型不合者占918 例,确诊为HDN 的有569 例, 阳性率为62.0%。569 例HDN 三项试验结果为:直抗试验阳性率为27.9% (159/569),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为86.5%(492/569),抗体释放试验均为阳性。其中直抗阴性+游离阳性+释放阳性的组合与其他各组合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918 例血型不合标本中,ABO HDN 阳性率为73.8%(551/747),Rh HDN 阳性率为10.5%(18/1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47 例ABO 血型不合标本中,A 型阳性率为80.0% (280/350),B 型阳性率为68.3% (271/39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71 例Rh 血型不合标本中,Rh D 阳性率为17.7% (14/79),Rh E 阳性率为6郾8%(4/59),Rh C 阳性率为0(0/33),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体释放试验敏感度最高,是判定HDN 最有力的证据。母婴ABO 血型不合引起的HDN 发生概率明显高于Rh 不合,A 型血患儿发生HDN 的概率明显高于B 型血患儿,Rh D 不合引起的HDN 发生概率明显高于Rh E 和Rh C。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中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率,并为临床提供HDN的诊断和防治的依据。方法夫妻及新生儿血型鉴定;对新生儿血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对产后母血做IgG抗A(B)抗体效价试验以及ABO以外抗体试验。结果对我院出生的105例不同程度黄染的新生儿进行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新生儿溶血病的总发病率为22.9%(24/105)。其中母夫婴O-A-A型血组的阳性率是33.3%(12/36),O-B-B型血组的阳性率为13.3%(6/45),O-AB-A型血组的阳性率是28.6%(4/14),O-AB-B型血组的阳性率是20.0%(2/10).产后母亲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大于1∶32者占71.4%。结论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较高,其中O-A-A型血组的发病率较高于其它组;母亲血清IgG抗A(B)抗体阳性率很高。我们建议:凡以往不知原因的死胎、流产、输血史或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妇,对产前ABOHDN效价高的母亲、产后黄疸持续不退的婴儿及时做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致敏红细胞的抗体特异性,比较不同抗体致敏新生儿红细胞所致HDN的血型血清学特征.方法:对黄疸新生儿,鉴定母婴血型,做新生儿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检测母婴血浆及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中可致敏新生儿红细胞的血型抗体以诊断HDN.结果:血型血清学诊断为HDN的252例患儿中,致敏红细胞的抗体分别为:抗-A 40例、抗-B 40例、抗-A 抗-AB 92例、抗-B 抗-AB 65例、抗-AB 4例、抗-A 抗-M 1例、抗-M 3例、抗-c 1例、抗-cE 1例、抗-E3例、抗-D 2例;由ABO血型抗体及抗-M所致HDN者DAT多为阴性或弱阳性,由Rh血型抗体致HDN者DAT均为强阳性,ABO、Rh血型抗体及抗-M致HDN患儿红细胞热放散液中致敏红细胞的抗体效价均高于血浆游离抗体.结论:被调查的HDN患儿绝大多数由来自O型母亲的IgG抗-A、抗-B及抗-AB所致,其次为抗-M及抗-E,由抗-D引起的HDN呈逐步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O型血孕妇产前IgG抗-A(B)血型抗体的效价对新生儿红细胞致敏情况,以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方法采用抗人球蛋白法检测723例丈夫为非O型的O型血孕妇IgG抗-A或抗-B的ABO血型抗体效价,分娩时取脐静脉血做红细胞四项试验: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检测、释放试验。结果 723份血清中IgG抗-A(B)效价≥1∶64者有168例,异常检出率为23.24%;丈夫为A型、B型、AB型者,IgG抗-A(B)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6.01%、20.13%、23.53%。当孕妇IgG抗-A(B)效价≤32时,新生儿血清学检验结果均为阴性,而效价为64、128、256、≥512新生儿脐血血清学检验结果阳性率分别为7.69%、64.29%、94.12%、100.00%。结论孕妇IgG抗-A(B)效价与新生儿红细胞致敏呈正相关,是产前预报母子血型不合而引起HDN的有效方法。可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减少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154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率,以及HDN血清学检测结果与新生儿出生后天数的关系。方法母婴血型鉴定,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即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结果对我院出生或治疗的154例有不同程度黄染或临床疑似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新生儿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为54.5%(84/154)。其中出生后0~2d组的阳性率为90%(27/30),出生后3~4d组的阳性率为69.7%(23/33),出生后5~7d组的阳性率为47.1%(24/51),出生后8~15d组的阳性率为25%(10/40)。结论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较高,其中出生后0~2d组的检测阳性率较高于其它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实验室诊断分析。方法对1627例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分析,包括母婴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热放散试验、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鉴定试验。结果 1627例病例中确诊为HDN的有163例,其中母-婴血型为O-A及O-B的最多,共占97.55%。确诊为HDN血清学结果中放散试验和游离抗体试验同时阳性最多,占76.07%。诊断为HDN可疑病例血清学结果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最多,占79.55%。在出生后3~7d内确诊HND的患儿数最多,占66.26%。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鉴定试验阳性有6例,其中5例诊断为RhHDN。结论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是早期诊断HDN的有效方法。HDN检出率与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和采血时机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IgG抗-E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关系。方法采用盐水法检测患儿和其父母Rh血型,用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查检测新生儿Rh溶血病,用Rh抗原谱细胞鉴定孕妇血清、患儿血清和红细胞抗体放散液中的Rh系统抗体。结果通过母婴血型血清学检查,检出IgG抗E5例。结论一旦证实有IgG抗-E,应立即选择E抗原阴性的ABO与患儿同型、Rh血型同母亲的血液为新生儿换血和治疗,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黄疸患儿中溶血病(HDN)发病情况。方法对52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盐水法检测ABO、Rh血型,采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检测,分析其结果阳性率和临床符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180例,其中ABO血型系统不合的169例,Rh血型系统不合的11例;新生儿黄疸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及在HDN诊断中的临床符合率分别为22例(4.2%)和22/180例(12.2%)、368例(70.0%)和368/180例(204.4%)、180例(34.2%)和100.0%,三者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型血清学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ABO-HDN的患儿DAT结果大多数是阴性,游离抗体试验在HDN诊断中假阳性发生率较高,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诊断依据,抗体释放试验是诊断ABO-HDN最灵敏、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病与O型血孕妇IgG抗体效价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黄疸患儿ABO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与"O"型孕妇孕期免疫性(IgG)抗体效价的相关性.方法分析60例黄疸患儿血型血清学检查及其母亲产前IgG抗A(B)效价检测结果等有关资料.结果黄疸患儿ABOHDN的发病与其母亲的免疫性抗体效价高低成正相关.结论产前检测夫妇ABO血型不合,特别是"O"型孕妇的IgG抗A(B)效价,对预防和治疗ABOHDN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抗球蛋白试验及抗体放散试验在脐带血检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早期诊断新生儿溶血病 (HDN) ,本文随机对本院妇产科的 90 8例新生儿脐带血做了抗球蛋白 (coombs)试验和抗体放散试验。结果 :在母子ABO血型不相配合的 2 2 2例新生儿脐带血中 ,有 2 5例直接Coombs试验或抗体放散试验阳性 ,以母子血型O -A(B)组合为主。经跟踪检验 ,这 2 5例阳性的患儿中有 15例 (6 0 % )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直接Coombs试验(DAT)和抗体放散试验与间接Coombs试验 (IAT)在HDN诊断方面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脐带血Coombs试验和抗体放散试验是早期诊断HDN的有效方法 ,应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