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小燕 《求医问药》2014,(19):199-199
目的 :探讨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4月1日~2014年4月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2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进行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手术,对观察组产妇进行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术后,比较两组产妇术中的出血量、胎儿娩出的时间和新生儿Apgar(阿普加)评分情况及其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在对照组的62例产妇中,胎儿娩出的时间平均为41±14 min,术中的出血量平均为92±15ml。在观察组的62例产妇中,胎儿娩出的时间平均为23±12 min,术中的出血量平均为61±13ml。观察组产妇胎儿娩出的时间及术中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均未发生危害较大的伤口感染、血尿、膀胱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进行剖宫产手术与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剖宫产手术相比,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剖宫产手术的疗效更为理想,可缩短胎儿娩出的时间,减少产妇术中的出血量,而且新生儿的Apgar评分也很高。此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将两种剖宫产术式(腹部横切口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传统的下腹正中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临床效果分析比较。方法 将同期的腹部横切口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18例作为实验组,下腹正中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68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24h伤口疼痛情况及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切口疼痛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部横切口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有胎儿娩出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早、术后伤口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切口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亚  吕芸 《浙江医学》2010,32(10):1534-1535
近年来,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官产手术因其具有术后疼痛轻,切口裂开的发生率低、切口愈合后的张力强、美观等优点[1],受到越来越多的产科医生和孕产妇的青睐.我科2008年行下腹壁横切口剖宫产的人数是同期纵切口剖宫产者的5倍,在临床实践中明显体会到纵横切口剖宫产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各自的适用范嗣有所不同,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选择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冯晓梅 《西部医学》2008,20(1):144-145
目的比较经腹壁横切口进腹与纵切口进腹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效果。方法回顾我院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60例,其中腹壁横切口30例,腹壁纵切口30例,于手术及半年后随访。分别对腹壁横切口、纵切口从进腹后到胎头娩出时间、娩头困难对新生儿影响,产妇伤口及愈合后疲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横切口娩出胎头较纵切口困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横切口手术后疲痕明显小于纵切口,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横切口疲痕较小、美观,但娩头较纵切口困难;腹壁纵切口虽然疲痕较大,但娩头较横切口容易。  相似文献   

7.
戚瑞虹 《中外医疗》2014,(31):23-24
目的研究改良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用于产科剖宫产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68例在该院产科于近1年来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将这68例产妇平均分为对照组34例和实验组34例,将传统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应用于对照组,将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用于实验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要低,且新生儿Apgar评分较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产科剖宫产手术中的使用价值较高,疗效肯定,值得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临床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妊娠的方法,探讨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观察诊断方法及结果、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经超声检查可知,57例患者均不存在确切占位;团块存在于子宫下段体颈交界处或子宫峡部43例;彩色血流明显存在4例,不均质团块存在于子宫体颈交界处或子宫峡部10例。57例患者中,接受药物治疗34例,接受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11例,接受手术治疗12例。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子宫大出血的风险非常高,临床中应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9.
李晓红 《当代医学》2009,15(27):108-109
剖宫产是解决高危妊娠和难产的主要方法,近30年来随着剖宫产技术、麻醉、急救及抗生素应用的发展,剖宫产安全性明显提高,产妇和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依赖和信任度亦明显增加,甚至有不少患者认为这是目前最好的分娩方式。本文就第一次剖宫产手术的选择及剖宫产对第二次妇科手术的影响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及腹部切口的最佳缝合方法。方法1999年1月1日至2003年7月31日间共实施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653例为观察组,术中子宫切口及腹部切口采用改良缝合方法。1994年1月1日至1998年10月31日间共实施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468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方法。结果①观察组剖宫产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且术后病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观察组无晚期产后出血病例,对照组12例(2.56%)。③腹部切口观察组均为甲级愈合,且局部组织柔软,无硬结;对照组甲级愈合461例(98.50%),乙级愈合7例(1.50%),局部组织有硬结者26例(5.56%);产后半年至1年B超见子宫切口瘢痕观察组6例(1.29%),对照组33例(10.58%);2年至5年再次剖宫产观察组腹腔内粘连明显降低,子宫瘢痕较小,膀胱位置基本正常;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术后1年至4年随访,观察组无小便时下腹部牵拉痛,对照组147例(31.41%)伴有小便时下腹部牵拉痛。结论改良缝合子宫切口及腹部切口效果满意,有利于恢复子宫与膀胱间的生理解剖关系,有利于腹部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横切口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的优势。方法选取横切口剖宫产255例与传统剖宫产98例比较。结果改进组手术时间30.5±5.0min,出血198.2±63ml,对照组手术时间54.5±4.5min,出血324.3±65ml。结论改进式横切口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改良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横形切口和弧形切口的临床优势。方法:随机抽取100例因产程异常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孕妇,子宫下段随机选择横形或弧形切口分成两组,各组50例,研究组采用锐性弧形切开子宫下段,对照组采用锐性横形切开子宫下段,比较分析两种不同子宫下段切口的术中出血量、子宫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子宫切口延裂、新生儿窒息及胎儿娩出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子宫切口长度、胎儿娩出时间及新生儿窒息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子宫切口延裂和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时子宫下段弧形切口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减少子宫下段切口延裂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15.
张南  吴世英  史家容 《四川医学》2000,21(9):793-793
近年来剖宫产高居不下 ,且有进一步升高趋势。术中切口撕伤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 ,切口撕伤的程度以及缝合质量对愈后都有重要影响 ,现将我院 95例术中子宫切口撕伤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0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 ,我院剖宫产 2 4 0 1人 ,9年中共发生 95例子宫切口撕伤 ,撕伤率 3.96%。单侧 68例 ,双侧 12例 ,下段纵形撕伤 15例 ,单侧中左侧 4 5例 ,占 4 7.37%。撕伤 1.5~ 5cm。出血 2 0 0~ 12 0 0 ml,>50 0 ml8例。1.2 子宫撕伤高危因素 :胎头高浮常发生一侧或双侧撕伤 ,而胎头深陷则多见下段纵形撕伤和双侧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对二次剖宫产产妇进行下腹纵切口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6月~200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二次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8例二次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33例产妇,对照组有25例产妇。对观察组产妇进行下腹纵切口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对对照组产妇进行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术后,比较两组产妇腹腔粘连的情况、手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及产妇两次手术间隔的时间对其进行二次手术的影响。结果:进行手术后,对照组产妇发生腹腔粘连的比率为60%,观察组产妇发生腹腔粘连的比率为30.3%。观察组产妇发生腹腔粘连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产妇在手术中的出血量为324.±151.34ml,观察组产妇在手术中的出血量为217.±114.83ml。观察组产妇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产妇进行手术的时间为71.69±19.87min,观察组产妇进行手术的时间为42.54±14.36min。观察组产妇进行手术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产妇两次手术间隔的时间越长,其在进行二次手术后恢复的效果越好。结论:在二次剖宫产手术时使用下腹纵切口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的效果好,产妇腹膜粘连的发生率低。此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新式剖宫产与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素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650-1650
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与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优缺点,寻找更优越的手术方式。方法:分析183例新式剖宫产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并与5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新式剖宫产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全部时间平均缩短22.9min(P<0.01),出血量平均减少37ml(P<0.05);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平均减少2.9min(P<0.01);术后排气时间平均早11.9h(P<0.01),术后进食时间平均早10.8h(P<0.01)、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疼痛轻、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并发症少,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运用周氏剖宫产改变子宫下段切口位置观察娩头情况 ,以满足新生儿高Apgar评分。方法 选择浆膜线下约 2cm ,表面没有血管覆盖之处 ,在峡部形成的下段高位切口 ,约在传统切口之上 6~ 10cm。结果 周氏剖宫产术与传统式横切口剖宫产术娩头困难及Apgar评分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并且损伤两侧血管的百分率较低 ,出血少 ,不易产生血肿。结论 采用周氏剖宫产术不损伤子宫切口便于娩头 ,满足高评分 ,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手术,是解决难产、产科并发症、合并症的主要手段。改良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是采用Joel-Cohen切口开腹,倒悬漏斗式腹壁切口,子宫下段高位置切口、不缝合腹膜的一种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娩头容易等优点。我院自1998年5月开展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5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