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燕麦β-葡聚糖对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复制糖尿病小鼠模型。连续30d给予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燕麦β-葡聚糖,30d后尾静脉取血,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及糖耐量。[结果]燕麦β-葡聚糖3.0g/kg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增强糖尿病小鼠的葡萄糖负荷糖耐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燕麦β-葡聚糖对正常小鼠的空腹血糖没有影响。[结论]燕麦β-葡聚糖能降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
燕麦β-葡聚糖对小鼠结肠菌群及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燕麦β-葡聚糖对小鼠结肠菌群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体重23~25g的健康昆明种小鼠126只,分成7组,每组18只,实验组(1~6组)分别以高低剂量0.5g和0.25g/(㎏bw·d)灌胃给予燕麦β-葡聚糖OG2600、OG340和OG5,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期28d。分别于实验14、28和35d(停止灌胃后1w)分析各组小鼠结肠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变化;并在实验28d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鼠结肠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随着灌胃时间的延长,各实验组均可使小鼠肠道和粪便中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增殖,使大肠杆菌数量减少,作用效果与分子大小和剂量有关;第2、4、6组小鼠结肠内容物的乙酸、丙酸、丁酸的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6组细胞增殖指数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燕麦β-葡聚糖具有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在体内容易发酵产生较高比例的短链脂肪酸,能促进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燕麦β-葡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燕麦β-葡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7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60)。模型组喂高脂饲料,3w后通过对实验大鼠进行血脂检测、B超检查和随机挑选性解剖,确定模型组的肝损伤。挑选50只肝损伤大鼠,按血脂随机分为5组(n=10):燕麦β-葡聚糖低、中、高剂量组[133、266和533 mg/(kg bw.d),灌胃],高脂对照组(灌胃等量蒸馏水),降脂对照组[壳寡糖200 m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蒸馏水4 w,其它各组继续喂高脂饲料4 w。分别于大鼠灌胃给药前及给药4 w眼眶采血,测定血清ALT、AST和MDA;末次采血后取大鼠肝脏标本并检测其肝脏MDA指标。结果与高脂对照组相比,燕麦β-葡聚糖高剂量组的血清ALT、AST明显降低,血清及肝脏MDA水平下降最明显,中剂量组和壳寡糖组MDA下降水平次之;低剂量组下降无统计学意义。三个剂量组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燕麦β-葡聚糖对大鼠高脂血症所造成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燕麦β-葡聚糖对食物中淀粉的消化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消化实验测定燕麦β-葡聚糖的状态对食物中淀粉消化动力学的影响。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试燕麦β-葡聚糖浓度、相对分子质量和添加方式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燕麦β-葡聚糖干样对食物中淀粉的消化没有影响,一定浓度的燕麦β-葡聚糖溶液可以延缓食物中淀粉的消化过程。α-淀粉酶的活性随添加的燕麦β-葡聚糖浓度、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降低。预先将燕麦β-葡聚糖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测定所得α-淀粉酶活性低于直接添加燕麦β-葡聚糖溶液时的α-淀粉酶活性。预先将燕麦β-葡聚糖溶液与α-淀粉酶混合时,测得的α-淀粉酶活性最高。结论燕麦β-葡聚糖的状态、溶液浓度、相对分子质量和添加方式对食物中淀粉的消化和α-淀粉酶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燕麦β-葡聚糖对小肠蠕动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燕麦β-葡聚糖(Oglu)对小肠蠕动能力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昆明种雄性小鼠进行小肠推进实验、用SD大鼠进行小肠平滑肌收缩实验(体内和体外给药)、体外模拟β-葡聚糖对淀粉酶酶解作用抑制能力实验。结果:灌喂Oglu后,食物在实验动物小肠体内的推进速度明显提高(P<0.01),小肠平滑肌蠕动的频率和幅度也显著增强。同时体外实验表明Oglu对淀粉酶的酶水解作用有一定抑制能力。结论:Oglu可通过抑制体内酶水解能力、增加小肠平滑肌蠕动的频率和幅度提高食物在小肠内的推进速度,使机体糖吸收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6.
燕麦β-葡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进一步开发燕麦β-葡聚糖的应用价值,研究燕麦β-葡聚糖对小鼠体内的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 用0.07、0.14、0.42 g/kg·bw剂量的燕麦β-葡聚糖给小鼠灌胃30 d,观察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结果 燕麦β-葡聚糖高剂量组能提高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数;低、中、高剂量组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能力;低、中、高剂量组能提高NK细胞活性. 结论 燕麦β-葡聚糖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是一种很好的非特异性免疫激活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燕麦β-葡聚糖联合Vit-C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血脂降体重作用. [方法]将雄性SD大鼠造成高脂模型,然后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分别喂饲高脂饲料、基础饲料及在高脂实验组加不同剂量的β-葡聚糖及Vit-C共5周.于实验末心脏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动脉硬化指数(AI),判定其对血脂的影响;测定体重、脂肪含量、肥胖指数(Lee'index),判定其对体重的影响. [结果]燕麦β-葡聚糖联合Vit-C能够降低TC、TG、LDL-C、AI的水平,升高HDL-C的水平;并能够降低大鼠体重、脂肪含量以及肥胖指数. [结论]燕麦β-葡聚糖联合Vit-C具有一定的降血脂、降体重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甲状腺素对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以探讨甲状腺素对胰岛内分泌功能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Ⅰ正常对照组:NS 10ml/ (kg·d) ;Ⅱ低剂量组:甲状腺素10 0 μg/ (kg·d) ;Ⅲ高剂量组:甲状腺素6 0 0 μg/ (kg·d) ;ig ,每天一次,连续用药14d ,取血,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游离T3 、游离T4的水平,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Ⅱ组和Ⅲ组血清游离T3 、游离T4水平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Ⅲ组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甲状腺素对大鼠胰岛β细胞内分泌功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燕麦β–葡聚糖对糖尿病大鼠肾病进展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65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 + 单侧肾切除的方式构建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蒸馏水),和低、中、高剂量燕麦β–葡聚糖组(0.275、0.550、1.100 g/kg),每组12只;同时另取10只大鼠行假手术并灌胃蒸馏水,为对照组;干预8周。采集血液和尿液,检测尿素氮(BUN)、尿酸(UA)、血肌酐(CR)和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取肾脏做病理组织检测。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尿素氮、VEGF、IL-6水平[分别为(14.80 ± 3.63)mmol/L、(312.54 ± 13.39)、(145.96 ± 5.67)ng/L]明显升高(P < 0.05);与模型组比较,燕麦β–葡聚糖0.275 g/kg组大鼠血清尿素氮水平[(10.39 ± 2.04)mmol/L]明显下降,燕麦β–葡聚糖0.550 g/kg组大鼠血清VEGF及IL-6水平[分别为(269.94 ± 16.70)、(129.71 ± 6.48)ng/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模型组比较,燕麦β–葡聚糖组大鼠肾脏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减轻。  结论  燕麦β–葡聚糖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延缓肾脏组织结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相关因子表达水平,改善机体炎症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0.
说起燕麦的保健价值,不少人会翘大拇指。可深入一步问:燕麦究竟会给你带来哪些好处?你该如何选择燕麦片?燕麦片与麦片有何区别?知之者恐怕就不多了。这些正是本文所要告诉你的。  相似文献   

11.
本综述探究燕麦/大麦β-葡聚糖的益生元效应。体外、动物和人体临床试验均显示燕麦/大麦β-葡聚糖能有效提升肠道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或比例。与此同时,燕麦/大麦β-葡聚糖能通过改变肠道特定有益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β-葡聚糖也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调节血糖。因此,燕麦/大麦β-葡聚糖能够被肠道菌群选择性利用并给宿主带来健康益处,说明燕麦/大麦β-葡聚糖具有益生元效应。[营养学报,2022,44(4):404-409]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β-葡聚糖生物强化大米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该种大米的功能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0.5、1.0和5.0g/kg·bw)。经口灌胃30d,分别进行脏/体比值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血清溶血素测定、碳廓清实验、鸡吞实验和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 相较对照组,低剂量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P<0.01);各干预组空斑数增多,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P<0.05),中剂量组抗体积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2.73,P<0.05);各干预组吞噬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t=2.69,P<0.05;t=2.92,P<0.01)。结论 小鼠喂饲β-葡聚糖生物强化大米后,其体液免疫和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改善效果明显,提示β-葡聚糖强化大米具有增强免疫力的潜在功效。  相似文献   

13.
根据营养学成分测定,β-葡聚糖九成以上分布在燕麦麸皮中,在燕麦粉中大约只有一成左右。临床研究发现,人体摄入β-葡聚糖后,会在肠壁上形成一个薄膜。由于有了这个膜的存在,导致肠壁吸收营养的速度大大减慢,而营养却没有丢失。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正常的进餐不会在瞬间加大胰腺的负担。这一点对于油脂摄入偏高的现代人,特别是糖尿病人来说,是极为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初诊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方法 根据有无典型糖尿病症状分为A、B两组 ,A组和B组患者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 (IRT) ,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AI)、Homaβ功能指数和修正的 β细胞胰岛素分泌指数 (MBCI)。结果 B组OGTT各点的血糖值均明显低于A组 (P <0 .0 1) ;B组IRT各点的胰岛素值均明显高于A组 (P <0 .0 1) ;两组IRT显示均有胰岛素释放高峰延迟 ;根据IAI示B组患者胰岛素抵抗较A组患者轻 (P <0 .0 5 ) ,Homaβ指数和MBCI均示B组胰岛 β细胞功能好于A组 (P <0 .0 5 )。结论 初诊 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 β细胞功能均一定程度受损 ,但无典型糖尿病症状者胰岛 β细胞功能好于有典型糖尿病症状者 ,且胰岛素抵抗程度比后者轻。  相似文献   

15.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方法根据有无典型糖尿病症状分为A、B两组,A组和B组患者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Homa β功能指数和修正的β细胞胰岛素分泌指数(MBCI).结果 B组OGTT各点的血糖值均明显低于A组(P<0.01); B组IRT各点的胰岛素值均明显高于A组(P<0.01);两组IRT显示均有胰岛素释放高峰延迟;根据IAI示B组患者胰岛素抵抗较A组患者轻(P<0.05),Homa β指数和MBCI均示B组胰岛β细胞功能好于A组(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均一定程度受损,但无典型糖尿病症状者胰岛β细胞功能好于有典型糖尿病症状者,且胰岛素抵抗程度比后者轻.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与癌症、心血管疾病一样,已成为当今世界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并发症是使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最终会引起胰岛β细胞受损、功能减退、胰岛素合成、分泌减少,引起全身糖代谢、脂代谢紊乱,而成为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根源。目前,西药治疗糖尿病主要着眼于刺激已受损的胰岛β细胞加强分泌胰岛素,而不能保护受损的β细胞,在这方面,中药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用益气养阴活血复方对STZ所致糖尿病大鼠进行治疗,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雷婷  高燕  贾岢卿  程晓  朱琳  闻颖 《卫生研究》2020,(4):560-563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的作用,及与胰岛β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40 mg/kg)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模型组、250 mg/kg姜黄素组、10 mg/kg吡格列酮组和250 mg/kg姜黄素联合10 mg/kg吡格列酮组,经口干预连续10周。检测大鼠24 h饮水量、尿量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原位末端核苷酸标记法检测胰岛β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饮水量和尿量明显增加,葡萄糖耐量降低(P<0.05),胰岛β细胞凋亡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大鼠血糖、饮水量和尿量减少,葡萄糖耐量增加(P<0.05),胰岛β细胞凋亡减少。结论姜黄素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缓解多饮多尿症状并且增加葡萄糖耐量,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初次妊娠未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育龄期妇女在二次妊娠发生GDM时年龄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四川省人民医院产科门诊139例初次妊娠时糖尿病耐量正常二次妊娠诊断为GDM的患者,按年龄分为高龄组(≥35岁,65例)和低龄组(35岁,74例)。比较两组患者GDM筛查时和产后6周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IS)及产后6周血糖恢复情况。结果高龄组分娩前后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HOMA-IR水平以及产后遗留血糖异常率高于低龄组,而HOMA-IS较低(P0.05)。结论 GDM患者围产期高龄组较低龄组胰岛素抵抗更重,胰岛细胞功能更差,产后遗留血糖异常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及磁分离酶联免疫技术比较86例1型和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血糖、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变化。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2型糖尿病病人在标准馒头餐试验中,60分、120分、180分血清胰岛素和C-肽明显升高。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评价对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设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双盲随机分为参照组45例行常规治疗,研究组45例行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提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肽水平等指标改善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应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中疗效确切,有助于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其胰岛β细胞功能功能,具备应用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