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杜某 ,男性 ,6 9岁 ,主因颈部淋巴结肿大一个月 ,于2 0 0 2年 1月 12日入院。患者于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伴发热 ,T37.2~ 38.8℃之间 ,无低热 ,无盗汗、寒战 ,扪及肿物有痛感 ,无气短 ,无咳嗽、胸痛 ,无腹胀、腹痛 ,无明显消瘦 ,食欲可 ,尿便无异常。外科情况 :双侧颈部可触及大小不等、质中、活动、边界清、有融合的肿大淋巴结 ,大者4 cm× 3cm× 2 cm,小者 2 cm× 2 cm× 1cm,颌下、颈浅及耳后也可触及淋巴结 ,有轻压痛。血常规 :白细胞 5 .6× 10 9/ L ,中性粒细胞 0 .787,血小板 17× 10 9/ L。 B超 :肝脾…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患者 ,男 ,46岁 ,因间断发热、咳嗽 3个月 ,伴闷喘 1 0天入院。患者于 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高达 39 5℃ ,阵发性咳嗽 ,咳少量白色黏痰 ,无胸痛、胸闷 ,在当地医院给予抗生素治疗 1 0余日无缓解 ,此后就诊于多家医院 ,按“肺纤维化、霉菌性肺炎”等治疗 ,病情仍无明显好转 ,仍间断发热、咳嗽。约 1 0天前出现逐渐加重的胸闷、喘息。查体 :皮肤、黏膜无明显紫绀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咽部充血 ,双肺呼吸音粗 ,双侧中下肺部可闻及少量湿性罗音 ,心率 80次 /分 ,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软 ,肝脾肋下未及。…  相似文献   

3.
李斌  王茂筠  杨小东 《西部医学》2007,19(3):491-491
病例 男,22岁,农民。因淋巴结肿大2年,咳嗽、咯痰1年入院。患者2年前发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后逐渐颌下、左腋下、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质软,活动,无触痛。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伴潮热,但无盗汗等症状。10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胸片示肺炎,但抗炎治疗无好转;8个月前胸片及CT诊断为肺结核,但抗结核治疗无好转。患者在住院期间间断不规律发热,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7岁,因咳嗽、咯痰伴发热1周于2012年9月25日入院。患者咳嗽较剧烈,咯白色黏痰,体温36.8~37.8℃,胸部CT示:右下肺片状渗出,纵隔淋巴结无肿大。入院查体左锁骨上触及一黄豆大小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好,无触痛,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给予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提示中性粒细胞浸润,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病灶吸收出院。出院后,患者间断有低热现象,在社区门诊多次给予抗感染治疗。11月8月,患者再次因咳嗽、发热就诊,胸部CT提示左锁骨上及左侧腋窝淋巴结肿大(2 cm×3 cm),肺部无明显渗出。建议患者行淋巴结活检,但患者拒绝,在门诊给予抗感染治疗后,咳嗽、发热症  相似文献   

5.
例1:患者,女,48岁,因反复发热、咳嗽1年,于2003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2002年9月受凉后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9℃,伴咳嗽、白黏痰、盗汗,1周后求治本院。体检和常规检查认为符合结核病体征,按结核病给予治疗,不见症状减轻,不断反复发热,还出现左小指肿痛等症状。2003年10月15日再次入住我院,总结病人如下特点:①中年女性、反复发热、咳嗽1年,病情进展缓慢,依次出现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脾、皮下组织病变,浅表淋巴结无肿大;②胸部X线及CT检查示肺部斑片状、结节状阴影,肺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伴坏死,纤支镜检查支气管腔内未见肿物,活检示黏膜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6.
肺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艳洁  冯光丽  韩宝惠  陈岗 《上海医学》2005,28(6):535-536,F003
病史摘要患者女,42岁。因“干咳1个月,胸片发现右肺阴影”于2004年11月29日入院。2004年10月28日外院胸片示右肺门处块影,边界清,见较长毛刺及分叶,与肺门分界不清,侧位于右上叶前段,大小约3cm×4cm(图1、2,见封三)。经抗炎对症治疗2周后自觉症状时有好转,复查胸片示病灶无明显吸收。11月16日支气管镜(TBB)检查示双侧支气管黏膜未见异常;刷检细胞学示核变异细胞。患者无发热、盗汗、咯血和胸痛,一般情况良好。既往无肺部等其他系统疾病史。家族内无肿瘤史。体检:精神佳,全身浅表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口…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3岁,未婚。因全身浅表淋巴结持续性肿大,伴间断发热,四肢无力及肌肉疼痛,偶有视物成双13个月,于2000年2月2日入院。患者于1998年12月出现发热,体温38.0~39.0℃,伴全身无力及肌肉、关节疼痛,双侧颈部、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当地医院经淋巴结活检诊断为“急性淋巴结炎”。治疗1周后体温正常,余症状无缓解。1999  相似文献   

8.
小细胞肺癌合并腺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病例 患者 ,男 ,38岁 ,干部。主因咳嗽 3个月 ,胸痛半个月于 1999年 3月 11日入院。缘于 1998年 12月初出现咳嗽 ,为阵发性干咳 ,伴胸闷及发热 ,体温 38℃左右 ,以夜间重。当地医院X线胸片及CT发现左上肺阴影 ,先后予青霉素、头孢三嗪治疗无好转。 1999年 2月 2 4日出现双侧胸痛 ,为阵发性刀割样疼痛 ,咳嗽时加剧 ,无放射痛。来我院后行支气管镜检查 ,发现左肺上叶支气管开口处菜花状新生物 ,取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为 :小细胞癌伴腺鳞癌样分化。入院查体 :双锁骨上各触及一肿大淋巴结 ,大小约 0 5cm×1cm。左上肺语颤减弱、…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8岁,因发现颈部肿物1个月,发热15d于2013年5月24日人院.患者前1个月发现左颈部隆起,无疼痛、发热等症状,外院鼻咽内窥镜检查"鼻咽隐窝不规则肿物",2013年5月7日颈部CT检查示:双侧颈部、咽旁间隙多发淋巴结肿大,双侧扁桃腺明显肿大,诊断为淋巴瘤累及扁桃腺(图1).胸部CT示右上肺少许点片影.15d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d前就诊外医院予以实验性抗结核治疗(方案不详),治疗2d后发热缓解,淋巴结肿大无好转.血常规:白细胞2.7×109/L.入院后查体: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双侧颈前区淋巴结为主,最大者直径约有4 cm,皮肤正常,触之无压痛,右侧腹股沟触及1个小淋巴结,活动好.双侧扁桃腺Ⅱ~Ⅲ.肿大,表面无充血,未见分泌物.心腹查体阴性.  相似文献   

10.
<正> 患男,5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2年2个月入院。起病时有间断发热,体温38~40℃,伴双侧颌下淋巴结肿痛,抗炎治疗半月,体温降至正常,局部疼痛消失,淋巴结大小无明显变化,因无其他不适,未予重视。1年前行颈部淋巴结活检,诊断为淋巴结结核,间断抗痨治疗1年余,淋巴结无缩小,并于右侧下眼睑及两侧颈部出现多个肿大的淋巴结,无压痛及其他不适,故来诊治。患病后无出血倾向,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1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9岁.因"肺部阴影1年6个月,肺部空洞伴发热、盗汗2个月"入院.2007年9月患者于查体时发现"肺部阴影",当时无发热、咳嗽、咳痰,无胸闷、气短等症状,就诊于北京胸科医院.胸片示双肺透过度明显增加,双上肺斑片状渗出影,右上肺结节影(图1a).胸部CT示双肺弥漫浸润影及小结节影,以双肺上叶和下叶背段最为显著,纵隔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图1b).PPD(5 U)(72 h)示1.5 cm×1.5 cm红斑,未见水泡.ESR 11 mm/1 h,痰抗酸染色(一).曾疑诊"肺结核",建议抗结核治疗,患者拒绝,以后未接受任何治疗,没有明显不适症状,能从事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9岁,因阵发性咳嗽、咳痰3个月,咳嗽加重1个月于2008年9月12日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遇冷空气、刺激性气体加重咳嗽;于1个月前起咳嗽加剧,以夜间为显著,在当地医院行肺CT未见异常,抗生素、茶碱治疗无效.入院查体:双侧下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无触痛.  相似文献   

13.
发热、颈痛     
患者,女,19岁,3个月前因“发热、咽痛、颈痛5天”在当地就诊,体温最高38.5℃,不伴畏寒、寒战,伴咽痛、颈痛、纳差、乏力,无咳嗽、咯血。查体: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无充血、脓点,双侧颈部轻度触痛,且可触及2~3枚淋巴结肿大,直径0.5~1.0cm,有触痛,无融合。  相似文献   

14.
浅表淋巴结受累为主的组织胞浆菌病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英  于成银  冷志  谭光智 《重庆医学》2003,32(11):1459-1459
患者 ,男 ,38岁 ,某机械制造厂钳工。因反复发作的无诱因性发热 ,伴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反复肿大 ,入血液科病房住院。患者于 15年前有一次类似“感冒”的发热 ,数天后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 ,以后多次反复发作 ,间隔时间不等。每次发病前患者自感不适 ,后于夜间发作 ,寒颤发冷 ,需盖数床棉被 ,然后高热 ,体温 39~ 4 0℃ ,发热多于清晨渐消退。如此发作 3~ 5d后发热停止而出现颈部或腋下、腹股沟区浅表淋巴结1至数个肿大 ,有的可融合 ,一般 1~ 3cm ,服用普通抗生素及消炎药 ,对发热和淋巴结肿大无效。数周或数月后肿大的淋巴结可渐渐自…  相似文献   

15.
邓思燕 《四川医学》2001,22(11):1017
患儿 ,男 ,年龄 3/ 12岁。因发热、咳嗽 5天于 2 0 0 1年 3月 15日入院。患儿自入院前 5天开始发热 ,T波动于 39℃~ 4 0℃ ,伴轻微咳嗽。次日 ,在输注克林霉素时家长发现患儿面部、躯干出现淡红色粟粒大小斑丘疹 ,持续 1天自行消失。入院前一天患儿咳嗽明显加重。入院查体 :神清 ,精神差 ,急性热病容 ,皮肤粘膜无黄染 ,无皮疹。双侧颈部可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 1~ 2个 ,质软 ,活动。双眼球结膜充血。鼻翼扇动 ,轻微三凹征。唇红 ,微皲裂 ,杨梅舌 ,颊粘膜及咽部潮红 ,扁桃体1°肿大 ,无分泌物。双肺呼吸音稍粗 ,右下肺可闻及少许喘鸣 ,未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3例以纵隔淋巴结肿大为突出表现的儿童肺隐球菌病。3例患儿既往均体健;2例有鸽子和家禽接触史。3例均表现为长期发热,伴轻咳;肺部无明显阳性体征,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3例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均升高;2例血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阳性;3例体液免疫(IgA,IgM,IgG,IgE)及淋巴细胞亚群均正常,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均阴性;3例患儿胸片及肺CT均示明显的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伴肺内结节。2例纵隔淋巴结活检示肉芽肿性炎,找到大量隐球菌孢子;此3例诊断肺隐球菌病,其中2例为确诊,1例为临床诊断。2例单独使用氟康唑治疗,合并脾播散的1例初始1个月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继予氟康唑维持;总疗程5~9个月,均治愈。因此,免疫功能正常儿童肺隐球菌病可以纵隔淋巴结肿大为突出/孤立表现,在鉴别诊断中需考虑此点;氟康唑单用或者必要时加用两性霉素B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4岁,广西人,有同性性生活史。主因“颈部淋巴结肿大6个月,发热、咳嗽1月余”,于2004年8月14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于广州某医院诊断为“淋巴结结核”,行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后经广东省疾控中心做确证试验,结果阳性),诊断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及淋巴结结核”予三联抗结核治疗后,肿大淋巴结逐渐消退,于2个月前自行停用抗结核药。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资料患者 ,男性 ,80岁 ,因咳嗽 ,咳痰 15年加重伴喘息 2 0d于 2 0 0 2年 5月 7日入院。入院前 2 0d出现咳嗽 ,咳白色粘痰加重 ,伴有喘息 ,胸片报告 :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 ;肺部感染 ;右上肺结核大部分纤维化。查体 :体温 36 .5℃ ,脉搏 78次 /min ,呼吸 2 0次/min ,血压 110 / 6 5mmHg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双下肺可闻及湿性 口罗音及哮鸣音 ,心脏腹部体征无异常 ,全身皮肤及软组织未见肿块。住院后抗炎治疗 10d ,咳嗽、气促加重 ,发热 ,胸片报告右下肺及后胸壁有性质不明肿块 ,大小 2cm× 3cm ,5月 2 3日胸部…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17岁,因双颈部淋巴结肿大3个月余,于1997年7月4日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双侧颈部出现3~4个结节,如花生仁大小,并渐有增大,无咳嗽、咳痰,无低热、盗汗.发病后1个月又发现右腋下有一黄豆粒大小结节,双侧腹股沟有3~4个黄豆粒至蚕豆大小结节.曾在它院诊为何杰金氏病.于5月22日取左颈部肿大淋巴结活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5岁,因咳嗽、痰中带血、胸痛伴消瘦8个月于2004年4月入院。该患者于8个月前因咳嗽、痰中带血,在某医院胸透发现“右上肺结核”给予链霉素、异烟肼、乙胺丁醇治疗3个月,病变吸收不明显。于2周前咳嗽加剧、午后低热、乏力入我院。身体:消瘦、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右上肺呼吸音弱,无干湿哕音;心音纯、律整、肝脾不大,血常规正常;胸片:右肺门肿块,右上肺含气不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