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大量的静脉输液治疗中,我们经常遇到极易穿破的血管,这类血管扎止血带后充盈很好,清晰可见,但针头一碰到血管即出现淤血肿胀而致穿刺失败,而且往往连续失败,甚至3~5针才能成功。如何提高上述病例静脉穿刺成功率,临床未见报道。作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为提高工作效率,在遇到血管条件非常好时,往往采用不扎止血带法直接穿刺,同样能够一次成功,后来试用于易穿破血管,提高了一次成功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易穿破血管患者均来自我院住院病人,男11例,女19例,年龄26~65岁。其中肺心病患者15例,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6例,肝硬化患者9例。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左侧或右侧手背静脉同部位血管,其中,传统方法90例次,不扎止血带方法90例次。1.2静脉穿刺方法为尽量排除穿刺过程中的干扰因素,由同一高年资有经验的护士进行操作。传统方法: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左手拇指绷紧皮肤,右手持针,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20度角自静脉上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静脉[1],见回血,穿刺成功。不扎止血带方法:看清血管走行方向,常规消毒皮肤,左手拇指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以20度角自静脉上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静脉,进...  相似文献   

2.
静脉穿刺结扎止血带是为了阻止远端静脉血的回流、使局部血管充盈,以利于穿刺成功。小儿四肢静脉采血较成人困难,大多孩子不配合、哭闹、血管不充盈、血管滑动不易固定。近2年来,我科采用扎两根止血带给小儿行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秀梅  王志英 《中外医疗》2012,31(26):155-156
目的探讨以手握取代扎止血带四肢静脉穿刺法在新生儿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的应用。方法对该院2010年1—12月住院患儿中自出生~28d的新生儿需行静脉输液治疗者,计140例,男74例,女66例,选择四肢静脉,给予取消止血带,用手握肢体阻断静脉回流来取代止血带行静脉穿刺。结果 140例从出生~28d新生儿用此法行浅静脉留置针术380例次,一次成功361例次,一次穿刺成功率95%。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采用以手握取代止血带静脉穿刺法在新生儿四肢静脉穿刺中取得良好效果,避免了因扎绑止血带带来的损伤及放松止血带造成的套管移位。  相似文献   

4.
陈四萍  杨丽霞 《中外医疗》2011,30(22):55+57-55,57
目的探讨周围循环不良患者静脉穿刺置管时,采用双止血带双交叉法对静脉血管充盈度、穿刺成功率和止血带结扎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周围循环不良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单止血带单交叉法;观察组采用双止血带双交叉法,其余操作步骤相同。结果观察组的静脉血管充盈度、穿刺成功率和扎脉带结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双止血带双交叉法用于周围循环不良患者静脉穿刺置管,能更有效的增加血管充盈度,避免扎脉带自动松弛,明显提高了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止血带应用于静脉输液时的几个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输液前扎止血带可阻止静脉血回流,有利于达到血管充盈、穿刺准确、减少病人痛苦、及时用药的目的。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将静脉输液时应用止血带的几个要点总结如下。 1 止血带结扣离离穿刺点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扎两根止血带法: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上各扎1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优点是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代替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在此基础上,可以扩大到手背(止血带1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1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1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等的静脉输液,临床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吕粉云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9):200-200
药物外渗的预防 提高穿刺成功率:加强基本功的训练,穿刺时要根据患者的胖瘦、年龄及其体型合理扎配止血带时间,力求一针见血,切勿在血管内反复穿刺、拖拉而造成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好针头。  相似文献   

8.
静脉穿刺术追求一次成功,扎止血带后握拳有助于静脉充盈,因而常被采用。但有文献报道在静脉硬化患者中采用握拳法穿刺因静脉易滑动而影响穿刺成功率[1-2]。我们为此观察了握拳法与不握拳法用于静脉硬化患者静脉穿刺的效  相似文献   

9.
廖露 《大家健康》2016,(6):189-190
目的:观察小儿放松止血带行真空静脉采血的效果,比较扎结与放松止血带对小儿真空静脉采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8例住院小孩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28例,在有效静脉穿刺见到有血液流入真空采血管后,实验组放松止血带采血,对照组扎结止血带采血。结果:(1)采血成功率:实验组:100%;对照组:100%。(2)采血时间(s):实验组:76.6±3.6;对照组:90.5±4.6,t =12.87,P <0.05。结论:小儿放松止血带采血与结扎止血带采血的成功率无明显差别;采相同的血量时,放松止血带静脉采血与结扎止血带静脉采血的时间有统计学差异,放松止血带静脉采血的时间明显少于结扎止血带静脉采血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提高急诊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浅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 ,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急诊患者 ,病情紧急 ,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对急诊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1 双根止血带法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上 (内关穴处 )各扎一根止血带 ,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此方法适用于儿童 ,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 ,可代替握拳 ,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该法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经 2 18例临床应用 ,一针见血率达 97%。手背 (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 ,另一根扎在 2~ 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 )、足背…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出现恐惧疼痛原因,采取穿刺技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静脉穿刺前,检查输液针头有无倒钩,阻塞,针头与针柄是否漏液,如有异常立即更换。为使穿刺血管充盈,很多护士将止血带紧紧捆在患儿肢体上,让患儿感到压抑的痛苦,若在扎止血带的部位先围上一层衬垫,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要想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护士应根据不同病人,灵活选用适当的穿刺方法:①对血管暴露明显易固定的病人,穿刺时,以左手拇指压住静脉,使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针尖斜面向上,针头与皮肤成一较小角度,约20°,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先刺入皮下再穿刺血管。②皮下脂肪薄而血管粗的病人血管易滑动,可用左手拇指绷紧皮肤,以固定血管,针头以30°角从血管的右侧快速刺入皮下,而后进入血管。③肥胖的病人静脉暴露不明显,扎止血带后,根据血管的走行,用手触摸血管,针头白血管上方以35°…  相似文献   

13.
袖带法与止血带法对静脉穿刺效果影响的比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受试前臂施加不同外加压力下的手背浅静脉充盈、穿刺情况,以利改进方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通过对150例受试学生和100例受试患实施袖带法和止血带法,比较其手背浅静脉充盈情况和静脉穿刺效果。结果:袖带法(前臂施加平均动脉压)手背浅静脉血管充盈好,明显充盈达76.7%;袖带法手背浅静脉血管穿刺一次成功率达90%,明显高于止血带法。结论:护士作静脉穿刺应考虑止血带的松紧程度,必要时可采用袖带法。  相似文献   

14.
龙羽玲 《华夏医学》2005,18(5):710-711
目的:探讨坐位手下垂代替止血带在静脉穿刺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48例患者均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分别观察常规扎止血带及坐位手下垂时,手背静脉的充盈度及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结果:两种方法手背静脉充盈度无明显差异,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两者均为98%。结论:用坐位手下垂的方法在促进手背静脉充盈及在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方面与常规扎止血带的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5.
神经内科患者多为老年患者,病程长,静脉用药时间长,多伴有昏迷、肢体瘫痪,静脉穿刺难度大、一次穿刺成功率低。我科护士通过扎双根止血带进行浅静脉穿刺,与使用单根止血带相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双止血带结扎法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穿刺双止血带结扎法对静脉血管充盈度、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600例因失血、失液引起的浅静脉血管充盈度差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止血带结扎法,对照组采用单止血带结扎法。观察比较两组静脉血管充盈度及统计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血管充盈度及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双止血带结扎法能改善静脉血管的充盈度及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静脉给药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给药方法 ,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穿刺前扎止血带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 1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为了寻找扎止血带的最佳时间 ,对 118例静脉输液病人进行观察。1 临床资料选择门诊输液病人 118例 ,静脉穿刺 2 35例次。将 11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5 8例 ;年龄 10~ 5 0岁。对照组 6 0例 ;年龄 8~ 5 0岁。均连续输液 2天 ,静脉穿刺部位为手背静脉 ,环境湿度为 8~ 2 0℃ ,专人操作 ,均按常规进行静脉穿刺。结果 :观察组 5 8例 ,扎止血带至穿刺时间 40~ 12 0秒之间 ,平均 76 .88± 1.11秒 ,穿刺 12 0例次。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在静脉穿刺中对扎止血带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静脉输液2次以上并同意参加试验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即将一侧静脉输液设置为观察组(2%利多卡因50 mL加红花饮片10 g),对侧静脉输液设置为对照组(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时扎止血带的时间,以评价利多卡因和红花混合液外用在静脉穿刺中减少扎止血带时间,减轻患者恐惧心理及疼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扎止血带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能显著缩短静脉穿刺时扎止血带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种不同的穿刺方法对浅静脉穿刺困难的老年患者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3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试验组给予改进后的静脉穿刺方法,即穿刺前热敷浅静脉15~30min,手臂下垂扎止血带,穿刺时不握拳。结果改进后的静脉穿刺方法,大大提高了浅静脉穿刺困难的老年患者穿刺成功率。结论这种方法更有利于浅静脉充盈,更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唐伟芳 《吉林医学》2011,(9):1844-1844
目的:探讨浅部触诊法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方法:选择900例住院病员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穿刺部位均采用手背静脉,将传统式(给患者扎止血带、握拳法)与浅部触诊法(先进行静脉触摸后再扎止血带、握拳法)相对比。结果:浅部触诊法在静脉穿刺时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恐惧心理都比传统式静脉穿刺法明显减轻,且不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浅部触诊静脉穿刺法应用于临床治疗时既方便又安全,又能减少患者因多次穿刺时的疼痛而引起的紧张感和恐惧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