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调查茂名口岸地区鼠形动物中鼠疫、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情况,评估该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风险及因素,为口岸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一般的病媒生物调查方法和血清学检测方法.结果在220份血清样本中,发现斑疹伤寒阳性22份,感染率10.00%;恙虫病阳性16份,感染率7.27%;流行性出血热阳性7份,感染率3.18%;钩端螺旋体阳性1份,感染率0.45%.鼠形动物总染蚤、革螨、恙螨、硬蜱指数分别为0.2、3.5、36.3、0.1,染蚤、革螨、恙螨、硬蜱率分别为8.8%、39.2%、31.1%、4.0%.结论茂名口岸地区存在恙虫病和流行性出血热流行因素,有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茂名口岸鼠形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的种群和消长情况,对相关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风险进行预测。方法 采用一般的病媒生物调查方法和血清学检测方法。结 果鼠形动物有2目2科4属7种,蚤有1种,革螨有2科5属6种,恙螨有2科5属12种,硬蜱有1科1属1种。年度动物染蚤、革螨、恙螨、硬蜱感染事分别为8.8%、39.2%、31.1%、4.0%,感染率最高的动物分别为褐家鼠、黄毛鼠、海南屋顶鼠、黄毛鼠。年度动物染蚤、革螨、蒜蠕、硬蜂感染指数分别为0.2、3.5、36.3、0.1,感染指数最高的分别为褐家鼠、黄胸鼠、黄毛鼠、海南屋顶鼠、板齿鼠。血清学检测发现斑疹伤寒阳性22份,感染率10.00%;恙虫病阳性16份,感染率7.27%;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阳性7份,感染率3.18%;钩端螺旋体阳性1份,感染率0.45%。结论 茂名口岸地区存在恙虫病、HFRS发生和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掌握马尾口岸鼠形动物种群特征及其体表寄生病媒昆虫种类以及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病原携带情况,评估马尾口岸鼠间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现状及其对人群的潜在危害,为口岸采取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对马尾口岸五个监测点(兴闽码头、中钢码头、青州堆场、大裕堆场、罗星塔新村)用鼠笼捕活鼠并收集其体表寄生病媒昆虫进行分类鉴定,同时采其肝、肺进行实验室检测鼠疫抗体和流行性出血热抗原。[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226只,经鉴定录属2目2科3属4种,月平均密度为2.8%,优势种为臭鼩鼱(50.9%),其次为褐家鼠(36.7%),成年鼠的雌雄比值为1.09∶1;鼠体表检出蚤和革螨寄生病媒昆虫两类,总染蚤率4.19%,总蚤指数为0.12;总染革螨率为15.5%,总革螨指数为1.25;从捕获鼠形动物采到135份肝、肺样本中,经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抗原阳性样本10份,阳性率7.4%。9份来自褐家鼠,1份来自黄胸鼠。鼠疫抗原均阴性。[结论]本次调查表明马尾口岸鼠形动物密度和寄生虫指数较低;鼠间有流行性出血热流行,而无鼠疫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掌握香洲口岸北提货运码头鼠形动物种群特征及其体表寄生病媒昆虫种类和鼠间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病原是否存在,评估香洲口岸鼠间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现状及其对人群的潜在危害。方法 从2001年6月至2002年5月对香洲口岸北提货运码头用鼠笼捕活鼠并收集其体表寄生病媒昆虫进行分类鉴定,同时采其血、肺进行实验室检测鼠疫抗体和流行性出血热抗原。结果 共捕获鼠形动物75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5属6种,年平均密度为6.36%,优势种为褐家鼠占42.67%,其次为臭鼩鼱占40.00%,雄雌比值为1.33:1;鼠体表寄生病媒昆虫只有蚤和螨两类,总蚤指数为O.04,总螨指数为0.77;从捕获鼠形动物采到52份血、肺样本中,经检测鼠疫抗体、流行性出血热抗原均呈阴性。结论 鼠形动物密度和总螨指数较高,应加强防治工作;虽然今次调查表明本货运码头鼠间并无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存在,但口岸鼠疫(F1)抗体、流行性出血热(HFRS)抗原监测工作仍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福建长乐辖区口岸各开放码头鼠形动物的种群构成、季节消长、体表寄生虫(蚤、蜱、螨)携带情况和鼠肝、脾、肺组织携带病原体(鼠疫F1抗原抗体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核酸)检测情况,为口岸鼠类监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一采用标准捕鼠笼法,每月上下旬各监测1次,连续12个月。〔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各类鼠形动物756只,经鉴定隶属于2目2科4属7种;蚤61只、蜱13只、革螨85只、恙螨455只,鼠密度为6.73%。取鼠肺及肝、脾324份,检测鼠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核酸及鼠疫抗原抗体检测,其中133份血清标本进行鼠疫F1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全部阴性。〔结论〕长乐辖区口岸鼠密度较高,离国家规定的口岸3%控制标准有较大差距,今后要进一步开展鼠形动物监测和防鼠灭鼠工作,有效地控制鼠密度,以期达到不足为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茂名口岸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调查茂名口岸地区鼠形动物及健康人群中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感染情况,评估该地区EHF的流行风险及影响因素,为口岸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鼠体和人体血清中EHF IgG及IgM抗体。[结果] 水东港区和进港公路地区家鼠EHF总感染率为3.13%和15.8%;野鼠EHF总感染率为0和1.60%;鼠形动物总体感染率为3.18%。健康人群总感染率为5.09%。[结论] 茂名口岸地区存在流行性出血热流行风险,加强灭鼠工作将有助于流行性出血热的防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南海地区鼠形动物及体外寄生虫的调查结果。获鼠形动物16种,优势种为黄毛鼠、针毛鼠、海南屋顶鼠和臭鼩鼱。革螨7种,优势种为毒棘厉螨;恙螨7种,优势种为地里纤恙螨;蜱10种,优势种为长须血蜱、粒形硬蜱;蚤3种,优势种为印鼠客蚤。平均带虫指数和带虫率;革螨为5.86和53.46%,恙螨为15.01和47.50%。蜱为1.71和27.37%,蚤为0.24和5.96%。  相似文献   

8.
[目的]查明舟山老塘山港区鼠形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本底情况,为预防控制检疫传染病与防止医学媒介生物的输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9月~2005年7月期间,在老塘山港区选择室内、荒草地、绿化区3种代表性生境,鼠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体表寄生虫调查时,将捕获动物用乙醚麻醉后采集并分类、鉴定。[结果]发现医学媒介生物4目5科8属10种。其中鼠形动物2目2科5属6种,以黄毛鼠为优势种(占61.96%);体表寄生虫,有蜱螨目的革螨2科2属3种和蚤目1科1属1种,革螨以毒厉螨(65.56%)为优势种;蚤类仅适存病蚤1种。恙螨与蜱未检获。鼠密度季节消长呈单峰型,革螨呈双峰型(7月和11月)、蚤类表现为春季高峰型(3月份)。[结论]本次调查初步查明了老糖山港区鼠形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本底情况;发现适存病蚤1种为舟山市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鼠类及其体表昆虫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了解深圳市鼠及其体表携带蜱、蚤、革螨、姜螨的种群构成、分布。方法:在全市居住区、农耕区、山区设11个点,以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捕获的鼠类经鉴定后采集体表昆虫,计算鼠带虫(蜱、蚤、革螨、恙螨)率和指数。结果:共获鼠形动物625只,捕鼠率为11.07%,啮齿目动物560只,分1科3属10种,其中褐家鼠占65.71%;食虫目动物65只,分1科1属1种,蜱分2属2种,粒形硬蜱占87.29%;蚤分3属3种,印鼠客蚤占98.56%;革螨分2属3种,毒厉螨占91.94%;姜螨分4属6种,西沙无前姜螨占27.12%,鼠带蜱、蚤、革螨、恙螨率分别为7.09%、9.29%,15.37%,7.40%。指数分别是0.17、0.30,0.80,1.28。结论:居住区的优势鼠种是褐家鼠,农耕区的优势鼠种是褐家鼠、黄毛鼠,黄胸鼠,山区优势鼠种是褐家鼠,施氏屋顶鼠,粒形硬蜱,印鼠客蚤、毒厉螨,西沙无前恙螨分别是蜱类、蚤类、革螨、恙螨的优势种,蜱、蚤、革螨、恙螨主要寄主分别是施氏屋顶鼠,黄胸鼠,黄毛鼠,施氏屋顶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了解中海石油南海西部基地鼠形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的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方法]2002年3月~2003年2月,采用皿肿夹夜法和笼捕法对鼠形劝物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捕获鼠形动物2目3科4属7种;寄生虫2种;蚤类2科2属2种;革螨1科2属2种。鼠体年染蚤率23.7%,染革螨率36.2%;染蚤率最高的是褐家鼠、染革螨率最高是的海南屋顶鼠;年蚤染指数0.7;年革螨指数1.8;蚤指数最高的是褐家鼠,革螨指数最高的是海南屋顶鼠。染蚤率最高和最低月份分别是5月和8~12月,染革螨率最高和最低月份分别是11月和9~10月;蚤指数最高是3月,最低是8~12月;革螨指数最高是11月,最低是8—9月。年均鼠密度为1.2%,最高月份是7月,为4.2%,最低月份是8、12月,为0。[结论]中海石油南海西部基地具备鼠疫疫源地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