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ICD-10方法对该区居民死亡资料统一编码分类,用DeathReg2005死因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及潜在寿命损失等指标分析了解该区居民的死亡特点。结果该区居民2012年的死亡率为605.02/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0.72/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227.87,P<0.001)。主要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这5类死因死亡人数之和占总死亡人数的95.15%。导致潜在寿命损失前6位的疾病依次为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围生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不同年龄段的主要死因各有特点。结论 2012年该区居民的主要死因以循环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损伤和中毒,尤其是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更集中在青壮年。应根据该区居民的死因特点制定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4年石家庄市居民死亡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4年石家庄市居民死亡监测数据,计算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 2014年石家庄市居民总死亡率660.84/10万,男性死亡率772.72/10万、女性死亡率543.26/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按三大类疾病的死因构成分析,发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达90.12%。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2014年石家庄市居民的主要死因,需要大力开展针对其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3.
郑州市城区2000年人口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目前主要威胁郑州市城区居民健康的疾病,为制订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死亡专率和减寿年数(YPLL)对我市城区居民2000年人口死因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2000年城区居民年均死亡率为445.75/10万(男479.00/10万,女410.12/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死因的YPLL顺位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先天异常。结论:该结果提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仍是郑州市居民的三大主要死因,但引起“早死”的疾病则是先天异常,损伤和中毒等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白云区居民2009年死亡率和主要死因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白云区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广州市白云区2009年死亡报告资料,对2009年白云区各死因监测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居民主要死因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而肿瘤和损伤与中毒是造成"早死"的主要原因;肺癌、肝癌、白血病分居恶性肿瘤的前3位;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自杀是损伤与中毒的前3位死亡原因。结论白云区监测点人群的死亡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与中毒为主,今后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在于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的防治力度,减少死亡和伤残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杨琴  刘毅 《重庆医学》2016,(18):2528-2531
目的:了解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对死因进行分类及编码,统计分析人群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死因构成。结果重庆市万盛经开区2014年居民粗死亡率为650.5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3.35/10万。主要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消化系统疾病,这5类死因死亡人数占总死亡数的93.21%。潜在寿命损失年数分析前5位分别为损伤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减寿率分别为13.76‰、10.19‰、8.35‰、4.84‰和2.69‰。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已成为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韶关市2008年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结果分析,了解韶关市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构成,为今后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8年韶关市医疗机构死亡病例通过网络直报并已经审核的死亡个案,应用SPSS11.0版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指标分析。结果死因顺位中排前六位的是循环系统疾病1797例(占30.34%),肿瘤1375例(占23.21%),呼吸系统疾病907例(占15.31%),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528例(占8.91%),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63例(占4.44%),消化系统疾病218例(占3.68%)。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及消化系统疾病是导致居民死亡的前六位死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死亡顺位,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区域卫生规划和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04-2006年死因监测系统居民病伤死亡原因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居民死因前5位的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居民应将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作为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银川市区居民死因分布特点及平均期望寿命.方法 利用死亡率、构成比及编制寿命表对银川市2009-2011年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银川市2009-2011年全死因死亡率分别为443.35/10万、534.52/10万、423.56/10万,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和内分泌营养代谢系统疾病,分别占全死因构成的90.65%、91.85%和91.80%;平均期望寿命分别为79.72、77.75、76.94岁;影响居民期望寿命主要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慢性病在总死亡中的比例最高,是危害银川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和死因,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居民主要死因构成及顺位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重庆市居民主要死因构成及顺位情况,评价重庆市居民疾病流行模式的变动趋势.方法 根据<重庆市卫生统计资料汇编>年报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 直辖10年来重庆市居民粗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重庆市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开展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加强环境保护,改善交通,积极控制慢性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耿春梅 《医学动物防制》2013,(10):1142-1143,1146
目的了解2011年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死亡顺位,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区域卫生规划和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1年巴彦淖尔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的疾病主要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结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居民首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流动人员疟疾流行现状,进而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全区网络直报疫情资料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疟疾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发热病人平均疟原虫阳性率为0·33%。80·62%的病人为本地居民外出到疟疾流行区务工感染所致。以从事护林/砍伐比例最高,占44·19%。结论加强返乡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巩固广西疟疾防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李剑  甄洪清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578-1578
为确保消费的饮食安全,更好地了解饮食业餐具消毒效果卫生状况,从而为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于2004年4~7月对邹城市所属中小型饮食业进行餐具消毒效果检测,共检测876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汕头市登革热定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定点监测为汕头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汕头市无登革热疫情,抗登革热病毒IgG、IgM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6、8、9、10月份,低谷在4、7、11月份,孳生情况随着月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变化而变化;孳生场所以农村、暂时性容器为主。结论汕头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10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4.
韦华  袁孔现  李国忠 《安徽医学》2010,31(8):968-969
目的了解产科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以加强临床使用的管理。方法随机抽查铜陵市人民医院2007~2009年产科出院患者病历中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达67%,头孢类药物是主要种类,以单独用药情况最多;多数品种DUI接近1。结论该院产科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须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控制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15.
何金庆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877-1878
目的评价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督促各医疗单位提高消毒灭菌效果,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辖区内的医疗单位已消毒或灭菌的用品进行抽样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这次采集使用中消毒液、无菌器械、物体表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共3556份,检测达卫生标准2955份,符合率为83、10%,不同样品检测达卫生标准百分率依次为97.37%、95.56%、86.25%、75.41%和62、49%。结论高州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用卫生指标评价,卫生站的符合卫生标准率低于医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合格率低于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器械。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海南省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以防止医院感染。方法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医院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方法对医疗机构各科室的紫外线灯、高压蒸汽灭菌器、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室内空气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紫外线灯合格率为91.07%高压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95.98%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4.78%,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6.4%,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5.07%。结论医院消毒质量合格率与各级医护人员认真落实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有密切关系,应加强乡镇级卫生院和个体诊所的监测工作,提高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7.
阮发妹 《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264-1264
为了防止经餐具引起疾病的传播,引起人们对餐具传播疾病的重视,了解《食品卫生法》颁布发几年以来,餐饮餐具的消毒状况,儋州市于2005年对239家大中型宾馆酒店、中小型排档、个体饮食店进行抽查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惠州市电子、五金、电镀等企业生产车间中有毒物污染情况,以便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对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进行检测。结果2003~2004年共检测车间空气样品3625份,舍格3511份,总合格率为96.8%。其中锰尘舍格率最低,为82.2%;其次是三氯乙烯91.0%,氰化氢93.4%,甲苯97.1%,硫酸97.2%,铅烟98.2%,正己烷99.2%。苯99.3%,二甲苯99.6%,其他合格率为100%。结论惠州市部分电子、五金、电镀企业车间空气中有毒物的浓度较高,应改善生产车间的通风设施,做好工人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了解广东省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进展情况,为落实 201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措施修订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第五次碘缺乏病监测的通知》要求进行监测. 结果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为75.0%,非碘盐率20.1%;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5.3%;尿碘中位数为140μg/L,《20μg/L的比例为1.7%;8~10岁儿童智商平均为101.1. 结论广东沿海及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非碘盐冲销问题依然存在,碘缺乏病病情也未出现明显回升,非碘盐冲销严重地区学生的碘营养水平未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2010年实现全省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提高农村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个监测点一年分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次,每次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水样各一份。按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地面水58.90%比地下水33.20%合格率高;枯水期39.18%比丰水期25.95%合格率高,监测项目合格率最低的是总大肠菌群47.7%,菌落总数86.60%,不同处理方式水厂的监测结果 ,完全处理水厂合格率65.66%比未处理水厂合格率26.12%高。结论海南省农村饮用水微生物超标严重,农民饮用的绝大多数是未消毒处理的水,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