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气泡移动法能否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60例输液患者,血管条件差,穿刺不易回血者,采取自身对照。对照组:常规行静脉穿刺,是否穿刺成功参照回血及输液者手感。实验组:常规排气,排气后用手指轻弹输液器乳头处过滤器,会出现小气泡,再将小气泡排至头皮针细管近针头处,气泡大小长约2~3mm,按常规行静脉输液,是否穿刺成功参照气泡是否回移动及输液者手感。结果气泡移动法穿刺气泡移动例数比对照组回血例数明显增多(P〈0.01),气泡移动法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穿刺法(P〈0.01)。结论静脉输液时采用气泡移动法有利于判断穿刺是否进入血管,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静脉输液回血的机制。方法200例输液患者,输液前在头皮针细管中央部留一小气泡,每患者连续5天输液,调节器分别放在距输液管乳头20、40、60、80、100cm处,记录穿刺后气泡移动的长度及回血长度。结果输液器调节器距输液器乳头部的长度越长,气泡移动长度越长(P〈0.01);回血长度也越长(P〈0.01)。结论静脉输液时的回血是由调节器下端输液管的被动扩张及血液扩散至输液管内液体中形成,调节器下端输液管的长度越长,回血长度就越长,有利于判断穿刺是否进入血管。  相似文献   

3.
改良直刺法行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静脉穿刺是儿科采集血液标本的常用方法之一。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对减轻患儿痛苦至关重要。 2 0 0 2年 1月~2 0 0 3年 12月 ,我们对 15 0例患儿采取改良直刺法股静脉穿刺采血 ,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 15 0例患儿 ,男 86例 ,女 6 4例 ;年龄 1~ 2岁。将 15 0例患儿随机分为 A、B、C三组各 5 0例 ,其性别、年龄、病种、身高和体重等无显著差异 (P>0 .0 5 )。采血时采用同一厂家生产且针头型号相同的注射器。由专人完成。方法 :A组采用传统直刺法 :2人操作 ,助手位于对侧帮助固定体位 ,患儿取仰卧位 ,穿刺时大腿外展 ,与…  相似文献   

4.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患者 6 2例 ,均符合1997年 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与分型标准 ,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2例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 ,其中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42~ 6 5岁 ,平均 5 4岁 ,病程 1月~ 1年。对照组 (行常规治疗 ) 30例 ,其中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40~ 6 5岁 ,平均 5 2岁 ,病程 1月~ 1年。两组性别 ,年龄 ,病程无明显差异。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 40万单位 ,加入生理盐水 10 0 ml中 0 .5 h内静脉滴入 ,隔日 1次 ,共 5次。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口服心痛定 …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时避免产生微量气泡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敏 《山东医药》2004,44(5):67-67
静脉输液时,由于加药、排气等原因,易使输液管内产生微量气泡,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现将本人在输液中防止其产生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年龄阶段PTCA术的AMI患者住院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 ,评估年龄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 :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10月因急性心肌梗死 (AMI)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的患者 2 0 2例 ,并且AMI发病均在一个月内。诊断AMI按WHO标准。根据年龄不同分为四组 :(1)≥ 70岁组 (36例 ) ,(2 ) 6 0~ 6 9岁 (5 6例 ) ,(3) 5 0~ 5 9岁 (5 4例 ) ,(4 ) <5 0岁组(5 6例 )。术前观察病人心功能以及左室造影测量射血分数值。按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 ,以确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 ,行球囊扩张 ,必要时置入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80例,将其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0例/组。其中,一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评分。结果观察组头皮静脉输液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优(P0.05)。结论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朱孔荣  王玉芬 《山东医药》2003,43(17):15-16
为探讨静滴甘露醇过程中静脉套管针留置部位对留置效果的影响 ,将 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42例 )和对照组 (40例 ) ,于静滴甘露醇过程中分别采用颈外静脉及四肢静脉留置套管针 ,对两组套管针留置时间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 3天留置成功率为 95 .2 3% (40 / 4 2 ) ,5天成功率 80 .95 % (34/ 4 0 ) ,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认为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静滴甘露醇过程中 ,套管针留置部位应首选颈外静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套扎与硬化夹心联合法 (套扎 硬化 套扎 )能否获得优于单纯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 (EVL)的疗效。方法 对 9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伴活动性出血或近期出血的患者随机采用单纯EVL或夹心法治疗 (EVL组 5 0例 ,夹心法组 4 8例 )。EVL组每条曲张静脉结扎皮圈不超过 3个 ,夹心法组每条曲张静脉结扎 2个皮圈 ,并在两个结扎点之间的曲张静脉内注射 1~ 3ml硬化剂。夹心法组 7例在首次内镜治疗时接受食管静脉造影检查。 7~ 10d重复 1次内镜治疗 ,直至静脉曲张消除。结果  7例行静脉造影检查 ,其中 6例硬化剂在曲张静脉内滞留时间超过 4 5min。两种方法控制活动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EVB)的止血成功率相同 (10 0 .0 % ) ;两组间静脉曲张消除率相似 (夹心法组 93.8% ,EVL组 90 .2 % ,P >0 .0 5 ) ,但夹心法组一次治疗后静脉曲张消除率明显高于EVL组 (6 6 .7%比10 .0 % ,P <0 .0 0 1) ,达到消除的平均治疗次数明显减少 (1.2± 0 .4比 3.8± 1.5 ,P <0 .0 1) ,所需时间显著缩短 [(13.1± 4 .3)d比 (42 .5± 16 .7)d ,P <0 .0 1];与EVL组相比 ,夹心法组再出血率较低 (8.3%比2 8.0 % ,P <0 .0 5 ) ,随访期内静脉曲张复发率明显下降 (8.3%比 4 4 .0 % ,P <0 .0 0 5 ) ;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相似 (夹心法组 1  相似文献   

10.
唐迎春  密秀菊 《山东医药》2004,44(35):43-44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1月我们共收治极低体重儿 (出生体重 <15 0 0 g) 90例 ,对其中 4 6例采用周围静脉营养疗法 ,疗效显著 ,并与其余 4 4例进行了比较观察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9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 ,男 4 5例 ,女 4 5例 ;胎龄 2 8~ 32周 ;出生体重 10 5 0~ 15 0 0 g,出生后 1~ 13小时入院 ,新生儿硬肿 2 8例 ,新生儿肺炎 2 6例 ,伴肺透明膜病 17例 ,颅内出血 1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4 6例及对照组 4 4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置于暖箱 (温度 32~ 35℃ ,湿度 5 5 %~6 5 % ) ,体温维持在 36~ 37℃。治疗组 19例采用全静脉…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 评价在急性脑梗死 (ACI)病后 6h尿激酶 (UK)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ACI随机分成两组 ,UK组和对照组。UK组UK2 5万单位静脉推注 ,续以UK15 0万U 60min内静滴 ,对照组采用通常的治疗方案 ,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 2 4h、1周、2周、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 1)治疗后 2 4h、2周、4周时UK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均非常显著 (P <0 0 1) ;1周时UK组改善比较显著 (P <0 0 5 )。 ( 2 )UK组用药前与用药后 2 4h比较、1周与 2周比较、2周与 4周比较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均非常显著 (P <0 0 1) ,用药后 2 4h与 1周比较 ,差异显著 ( P <0 0 5 )。 ( 3 )UK组用药后 2 4h时显效率 2 4 3 % ,1周时 5 7 1% ,2周时 81 3 % ,4周时 90 6% ,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结果 (P <0 0 1,<0 0 1,<0 0 1,<0 0 5 )。结论 早期ACIUK溶栓治疗比常规治疗起效快、作用强、效果好 ,并且安全、简便和可靠  相似文献   

12.
术后应用维生素B1辅助胃肠功能恢复21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3~ 1998年我们采用了术后早期静脉滴注维生素 B1以辅助胃肠道功能恢复。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380例 ,男 2 76例 ,女 10 4例。平均年龄 4 1.2岁。均为胃肠道及肝胆胰脾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维生素 B1 组2 10例 (A组 ) ,方法 :维生素 B1 6 0 0~ 80 0 mg加入 5 %葡萄糖液5 0 0 ml术后 3~ 5天静滴 ,每日 1次。术后肌注新斯的明组 10 0例(B组 ) ,方法 :新斯的明 0 .5 mg肌注 ,2次 /d,术后 2 4小时开始至肛门排气。扩肛、灌肠组 70例 (C组 ) ,方法 :扩肛 ,每日 1次 ,至肛门排气 ;灌肠 (非结直肠手术 ) :术后第 1天开始应用温皂水 5 …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文献对干扰素注射液 (安福隆 )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 )报道疗效不一。我们采用安福隆注射液对8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 ,HBeAg阴转率为 3 0 %~ 40 % ,治疗组阴转率为 2 1.2 % ,对照组为 15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本院住院治疗的 80例慢性乙肝患者 ,HBeAg阳性 ,入院时肝功能检测均有不同程度异常。随机分为干扰素注射液 (治疗组 ,40例 )和博尔泰力注射液 (对照组 ,40例 )两组进行观察。诊断符合 1995年 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  相似文献   

14.
为防止输液污染造成的恶果,我们与有关单位协作,制成输液空气过滤器(见图)。经多次实验,证明空气通过过滤器进入输液瓶内,确能滤出杂质,在临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 (AMI)治疗进入了再灌注年代 ,静脉溶栓治疗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 (冠脉 )腔内成形术 (PTCA)作为AMI恢复再灌注的治疗手段日益受到重视。现将两种方法的临床比较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 :自 1999年 7月至 2 0 0 3年 1月期间选择AMI患者 15 0例 ,男性 10 6例 ,女性 44例 ,平均年龄 (67± 12 )岁。入选条件参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制定的AMI溶栓疗效方案。 15 0例患者分成溶栓治疗组 75例 ,其中 8例溶栓治疗后90min行冠脉造影评价血管开通情况 ;直接PTCA组 75例 ,患者均采用Judkin法 ,先行非梗死相关血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运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7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0例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 ,对照组 3 8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丹参治疗。结果 :第 2 1天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6.8% ,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尿激酶用于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有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1995年 1月~ 2 0 0 2年 1月 ,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 (AMI) 1 0 8例。现报告如下 ,并探讨缺血预适应对 AMI病情及近期预后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0 8例均为 AMI住院患者。男 6 8例 ,女 40例 ;年龄 3 0~ 81岁 ,平均 (5 4 .5± 5 .5 )岁 ,住院时间 >3周。 1 0 8例 AMI均符合 1 997年WHO诊断标准 ,根据 AMI前有无心绞痛史分为两组 :1心肌缺血预适应组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组 ) :均有心绞痛史 ,共 5 7例。男 3 6例 ,女 2 1例 ;平均年龄 (5 5 .5± 2 .5 )岁。其中行溶栓治疗者 1 9例。2对照组 (non- I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与标准剂量静脉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受静脉阿替普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用药剂量分为小剂量组(0.6~0.8 mg/kg)和标准剂量组(0.9 mg/kg)。在发病后90 d时采用改良 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价临床转归,0~1分定义为转归良好;安全性指标为发病后90 d内的病死率以及7 d内的有症状脑出血(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ICH)发生率。结果共纳入790例患者,小剂量组612例,标准剂量组178例。两组各项基线临床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小剂量组90 d转归良好率(35.6%对37.6%;χ2=0.872,P =0.35)和病死率(5.1%对6.2%;χ2=2.173,P =0.14)与标准剂量组均无显著差异,但 SICH 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准剂量组(1.8%对5.1%;χ2=5.875,P =0.015)。结论小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与标准剂量方案相当,而且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9.
把 60例极低体重儿分成观察组 ( 31例 )和对照组 ( 2 9例 ) ,观察组均用周围静脉法微电脑输液泵 2 4小时内均匀输入静脉营养液 ,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生后 4~ 10 d(平均 7d)起体重开始增加 ,每天增重 15~ 30 g,平均增重 2 2 .91± 7.2 2 g;对照组生后 12~ 16d(平均 14d)体重开始增加 ,每天增重 10~ 19g,平均 14.2 4± 4 .68g。两组比较 ,有显著差异 ( P<0 .0 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 31例 ,对照组为 2 1/ 2 9例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认为静脉营养对极低体重儿非常重要 ,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生存质量 ,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 ,我们对不同时间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以探讨其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文接受溶栓治疗 5 5例 ,其中发病 <6小时 2 0例 (A组 ) ,男 1 4例、女 6例 ,年龄 48~70岁 ;发病 6~ 2 4小时 3 5例 (B组 ) ,男 2 4例、女 1 1例 ,年龄 47~ 70岁。另设 3 0例作为对照组 (C组 ) ,为同期住院脑梗死患者 ,男 2 2例、女 8例 ,年龄 48~ 70岁。三组性别、年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具有可比性 (P>均 0 .0 5 )。1 .2 治疗方法  A组、B组用尿激酶 1 5 0万 U溶于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