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7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470例和对照组210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针,试验组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对比观察2组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时间的穿刺部位皮下瘀血情况。结果试验组皮下瘀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瘀血面积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可明显缓解拔针后皮下瘀血情况。  相似文献   

2.
静脉穿刺应用于静脉输液、注射和抽血。静脉输液和注射均是迅速而有效的补液、抢救给药方法,在各种给药途径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医院水平和患者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护士“一针见血”,而且还要达到无痛性拔针和避免拔针后皮下瘀血,使病人减轻疼痛,同时保护静脉为下一次穿刺创造条件。笔者通过十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初步克服了静脉穿刺拔针疼痛和拔针后皮下瘀血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不同按压方法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12月输液的老年脑血管病患者400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按《基础护理》拔针法;新法组采用新的拔针法。结果新法组拔针后出现皮下瘀血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实施新方法可以减少皮下瘀血,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刘爱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570-2570
静脉输液和注射均是迅速而有效的补液、抢救给药方法,在各种给药途径中占有重要位置。不仅要求护士“一针见血”,而且还要达到无痛性拔针和避免拔针后皮下瘀血,使病人减轻疼痛,同时保护静脉为下一次穿刺创造条件。笔者通过临床护理实践,初步克服了静脉穿刺拔针的疼痛和拔针后皮下瘀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技术操作,有很成熟的操作程序。但临床上发现有些患者在输液完毕后穿刺部位有瘀血现象,患者也有局部疼痛的主诉,局部瘀血也妨碍了再次输液的静脉选择。我科自2007年12月-2008年1月,在静脉输液完毕后改良了拔针后处理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白体动静脉内瘘拔针后发生皮下血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5例动静脉瘘拔针后发生皮下血肿的患者,分析其原因及护理方法.结果 对5例患者内瘘拔针后发生皮下血肿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均未造成闭塞,能够正常使用.结论 引起内瘘拔针后发生皮下血肿原因与拔针方法不正确、按压止血不到位、按压时间短、穿刺原因以及患者自身原因有关.采取正确的拔针方法与按压方法、提高穿刺技术、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正确护理皮下血肿,能有效预防和降低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发生,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方法,减轻婴幼儿出血和皮下瘀血的发生率。方法从我院儿科注射室抽取静脉穿刺拔针后的0个月~5岁婴幼儿600例,分两组,对照组300例婴幼儿使用传统方法,即拔针后给予干棉枝局部按压穿刺点。实验组300例,静脉穿刺后拔针只用保留的3L输液贴,家长用大鱼际肌在穿刺点起固定按压作用,其余四指环绕起支持作用,就象家长整只手握着患儿穿刺的手或脚,进行大面积按压,按压时间同为4min。结果实验组出血、皮下瘀血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是手、足、头等部位的拔针,实验组都能有效降低患儿出血和皮下瘀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静脉输液拔针致皮下淤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输液拔针致皮下淤血的原因,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方法对177例婴幼儿静脉输液拔针致皮下淤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实施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后患儿再次发生皮下淤血大大减少。结论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婴幼儿静脉输液拔针致皮下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减少静脉穿刺拔针后皮下瘀血的护理方法。方法观察400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静脉穿刺拔针时,A组采用一次直接压迫止血法,B组采用替换压迫止血法。结果A、B两组病人皮下瘀血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静脉穿刺拔针时采用一次直接压迫止血法可有效降低皮下瘀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院对门诊患者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讨。方法 选取按常规要求进行输液的静脉输液患者500例,经过观察其实际的操作有以下问题出现,并且对改进的方法进行仔细的分析。结果 对所有的患者都能够完成科学的输液,但是对部分患者的输液过程,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其中包括:患者或技术问题等血管一次穿刺不成功;穿刺部疼痛、肿胀,在拔针后会出现皮下瘀血现象;在加药后的输液瓶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这样就会影响加药的剂量;会有微量的空气进入到静脉血管中。结论 在临床上输液的技术,虽然这种技术很容易被掌握,但是,还有许多细节上的技术,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有不断的探索以及逐渐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许多护理工作者对静脉穿刺拔针方法的研究,对避免静脉穿刺后拔针不当致针眼出血、皮下出血、血肿和瘀血等局部组织血管损伤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完毕拔针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按改良拔针法,对照组(100例)按常规拔针法,观察两组患者输液完毕拔针后皮下淤血、疼痛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及发生皮下淤血机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拔针法的拔针时机与方法护理人员容易掌握,可有效防止回血或液体从针头流出,避免皮下出血及淤血发生,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拔针后最佳压迫止血的时间.方法 将600例采用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拔针后压迫止血3~4min;观察组拔针后压迫止血5~6min.结果 观察组皮下出血、瘀血发生率为6.0%(18/300),低于对照组的21.3%(64/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拔针后最佳压迫止血时间为5~6min,可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瘀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拔针后最佳压迫止血的时间.方法 将600例采用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拔针后压迫止血3~4min;观察组拔针后压迫止血5~6min.结果 观察组皮下出血、瘀血发生率为6.0%(18/300),低于对照组的21.3%(64/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拔针后最佳压迫止血时间为5~6min,可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瘀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静脉穿刺引起局部淤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静脉穿刺力求一次成功 ,但往往忽视在拔针后出现局部皮下淤血 ,造成病人不必要的疼痛和心理影响。为防止静脉穿刺引起的局部淤血 ,笔者对 86例病人进行认真观察 ,并采取以下方法预防处理 ,取得满意效果。1 淤血原因分析反复穿刺不成功而刺破血管 ,退针后出现局部皮下渗血 ;注射完毕拔针后局部处理不当 ,按压位置不准确或揉搓针眼周围 ,而致损伤穿刺部位血管 ;拔针后按压止血时间短 ,特别是随即下垂注射肢体 ,使局部血管充盈度增强 ,造成针眼处皮下血肿 ;老年患者因血管硬化脆性增强 ,弹性差 ,加上皮下组织松弛 ,进退针后容易产生血管…  相似文献   

16.
寒冷季节,尤其是冬季,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较多。但由于患者从室外进入注射室,室外温度较低,寒冷的刺激会使患者的体表静脉收缩,手背静脉变得很细甚至看不清,造成静脉穿刺困难。此时若将患者双手放入温水中浸泡5~10分钟,可迅速使双手静脉血回流增加,让静脉完全充盈,再行穿刺,成功率将会大大提高。输液结束时需要拔针,此时如果注意拔针技巧,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局部疼痛,具体方法是:拔针时将无菌棉球放在穿刺部位,用胶布固定无菌棉球,左手拇指、食指水平线左右压住针头穿刺部位两侧,留出针头位置,请勿将拇指、食指直接压在穿刺针头上,快速拔针…  相似文献   

17.
对输液贴与棉签在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的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输液贴与棉签在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的效果。方法选取2002~2003年门诊输液病人4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输液完毕后用棉签按压针眼。试验纽为输液完毕后用输液贴按压针眼。结果对照组200人次拔针后皮下淤血直径>1cm的有21人次,试验组200人次拔针后皮下淤血直径>1cm的有5人次,经X^2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O.05。结论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的时间和保护血管的宣教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按压针眼的方法和按压针眼材料的选择,经观察试验组拔针后皮下淤血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此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对长期输液患者,既要有计划的合理使用静脉,提高穿刺技术,还要达到无痛性拔针和避免拔针后皮下淤血,减少患者的痛苦,保持患者手背部和前臂的皮肤完整性,同时保护静脉为下一次穿刺创造条件,因而保护好静脉是护患共同的目的。下面是本人针对拔针时的血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静脉输液是抢救危重病人及一般病人快速有效的补液给药途径,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护理操作技术。拔针意味着当日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结束,部分临床护师带教护生时并不在意这项收尾工作,未向护生做具体指导,常用按压方法不当时引起穿刺点出血[1],或因按压时间过短造成皮下淤血或出血[2]。尤其是老年患者,皮下脂肪减少,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临床上静脉输液拔针后虽然是用消毒棉签顺着血管纵向按压,如没有压好,常导致皮下出血和皮下瘀血,给病人带来不适,给护理工作也带来诸多不便。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改良按压方法,经临床试用1年效果满意,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