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目的探究健康体检中腹部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630名体检者,均通过超声腹部检查,回顾性分析体检者腹部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630名体检者中,确诊为内脏疾病的患者有180例,28.57%为检出率,以胆囊结石、脂肪肝、胆囊息肉、肾囊肿等为主要表现,且不同疾病腹部超声临床检出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部超声应用至健康体检中,为内脏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到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276名体检者为观察对象,所有体检者均接受腹部超声检查,回顾分析体检者的腹部超声检查结果。结果所有1276名体检者中,363名诊断为内脏疾病,检出率为28.4%,主要疾病类型包括脂肪肝、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肝囊肿和肾囊肿等,且不同疾病类型腹部超声临床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在健康体检中实施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各类内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职业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月对917名在岗职工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对检出常见病及其在不同年龄组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患者322例,其中59例同时检出≥2种疾病;脂肪肝、胆囊结石、肝肾囊肿、胆囊息肉及肝血管瘤的检出率较高;常见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升高;年龄越大,工龄越长,常见病检出率越高。结论腹部超声检查对常见病可做出正确诊断,发现早期恶性肿瘤,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影像依据,其在职业健康体检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职业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月对917名在岗职工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对检出常见病及其在不同年龄组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出患者322例,其中59例同时检出≥2种疾病;脂肪肝、胆囊结石、肝肾囊肿、胆囊息肉及肝血管瘤的检出率较高;常见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升高;年龄越大,工龄越长,常见病检出率越高.结论 腹部超声检查对常见病可做出正确诊断,发现早期恶性肿瘤,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影像依据,其在职业健康体检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腹部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体检者3500例,对所有体检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体检的人群中总的检出率65.7%(2299/3500),其中脂肪肝检出率最高,子宫肌瘤和前列腺增生次之,再者依次为胆囊息肉、肾结石、胆囊结石和肝囊肿。结论腹部超声检查应用于健康体检中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的时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常见病多发病的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来我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所有个人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对其进行常规腹部彩超(肝、胆、胰、脾、肾)检查。结果阳性率42%(12171/28980),病种以脂肪肝、肝肾囊肿居多,其次为胆肾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肝血管瘤、肝内钙化灶等,不同疾病在各年龄段间亦有显著差异。结论超声检查因其价廉、操作简便、无创伤、快速诊断及可重复性等优点,在腹部体检中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疾病,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治疗时机,因此腹部彩超应作为健康体检中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健康体检中应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检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受检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受检者均接受螺旋CT胸腹部检查,其中200例受检者选择低剂量螺旋CT进行检查,视作观察组,另外200例受检者选择常规剂量螺旋CT进行检查,视作对照组,比较两组健康体检结果。结果:观察组病变检出率为31%,对照组病变检出率为32%,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应用低剂量螺旋CT能够获得和常规剂量基本一致的效果,且能够减少剂量辐射,提升检查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高校教职工定期体检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在定期体检中的价值。方法对某农业大学进行健康体检的2870名教职工进行体检,检查部位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双肾,采用常规腹部检查法,对腹腔各脏器进行多切面扫查。结果①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肾结石、肾囊肿的检出率都比较高。②脂肪肝、肝囊肿、肾囊肿、胆囊息肉样变不同年龄组之间存在差异。③脂肪肝、胆囊息肉样病变和肾结石男女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超声检查结合病史对绝大多数病例可做出正确诊断,在健康体检中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②超声检查在体检中能及时发现疾病,早期诊治以提高健康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超声诊断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从而对体检中超声诊断重要性展开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本院体检的420例受检者,均展开超声诊断,并对诊断结果展开分析。结果420例受检者经超声诊断共检出病变患者298例,病变检出率为70.95%,其中56岁及以上人群脂肪肝、肾结石检出率显著高于36~55岁及22~35岁人群,肝囊肿检出率显著高于22~35岁人群,而三年龄段胆囊结石检出率间差异不显著。结论超声诊断操作简单,在体检中应用可有效检出疾病,能够为疾病的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近红外线扫描(近红外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CDFI)在乳腺疾病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近红外线与彩超在体检中心对女性受检者行健康体检,初步筛查乳腺疾病患者,并将二者体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体检人数为2 319例,近红外线检出乳腺疾病1 438例,检出率62.0%,彩超检出乳腺疾病1 878例,检出率81.0%,二者联合检出乳腺疾病2 045例,检出率88.2%。结论:近红外线扫描乳腺疾病检出率低于彩色超声多普勒,但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疾病检出率,近红外线扫描与彩超作为一种便捷、无损伤的检查方法,在女性乳腺疾病的健康检查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首先采用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然后再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最后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采用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然后再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对12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检查,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检出91例,检出率为75.83%;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检出率为94.17%;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腹症诊断上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能是疾病确诊时间明显缩短,使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1 009例体检者的甲状腺超声多普勒诊断结果,探讨甲状腺疾病在健康人群中的患病率及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开封市中医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体检者1 009例,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对体检者甲状腺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甲状腺患病率及分布特征。结果 1 009例体检者中,甲状腺检出异常364例,阳性率为36.1%,其中,男性160例,阳性率为27.42%;女性204例,阳性率为49.6%,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各年龄的检出率分别为10.8%、27.9%、43.1%、47.2%、63.6%,甲状腺异常检出率随不同年龄组受检者年龄增长而增加。在364例异常甲状腺病变中,甲状腺弥漫性病变89例,占24.5%,甲状腺结节275例,占75.5%,其中单发性结节120例,多发性结节155例。在275例甲状腺结节中,有234例为甲状腺良性结节,占64.3%,41例为甲状腺疑似恶性结节,占11.3%。结论 在健康体检中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较高,与性别和年龄关系十分密切,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甲状腺疾病可以早期识别和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所以健康体检的常规项目中加入甲状腺超声检查,有利于甲状腺疾...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佳木斯市西南岗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肝胆脾超声检查结果分析,探讨脂肪肝、胆囊结石、肝囊肿等症状不明显疾病的检出率及其相关性,为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05例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肝脏、胆囊、脾脏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5例65岁以上老年人超声检查结果发现异常者共292例,总检出率为57.82%;在292例异常者中:脂肪肝164例,占56.16%;肝囊肿78例,占26.71%;胆囊结石67例,占22.95%;胆囊内小隆起样病变23例,占7.88%。结论:①应高度重视脂肪肝、胆石症等疾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病情况;②超声检查对老年人症状不明显疾病发现及对病情观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IA价值分析.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诊治117例(TIA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50例(健康体检组)均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健康体检组的颅外段血管阳性6例,检出率为12%,TIA组颅外段血管阳性83例检出率71%,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健康体检组的颅内段血管阳性10例,检出率为20%,TIA组颅内段血管阳性98例,检出率为83.8%.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相互扬长避短,发挥可以相互提示颅内、外血管病变,有效的提高对短暂性脑缺血诊断,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5.
刘群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7):276-276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健康体检脂肪肝患病情况,以引起重视并积极干预。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空腹血生化检测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医务人员脂肪肝123例,检出率9.1%;其中男性检出率24.9%,女性检出率3.7%;无论男女,40~50岁为检出率最高年龄段,20~30岁为检出率最低年龄段;各年龄段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结论关注医务人员的健康体检、并重视对危险因素的检查和干预,对改善血脂代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诊断脂肪肝提供方法。方法对体检筛选出的224例脂肪肝患者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参加体检的224例人群中检查出脂肪肝44例。检出率为19.6%;其中男32例,发生率为14.3%,女12例,发生率为5.4%。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0岁以下133例,检出28例,检出率为21.1%;40岁以上91例,检出16例,检出率为17.6%。结论超声显像诊断脂肪肝准确率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8000例健康体检者腹部脏器的各种疾病在各年龄阶段的患病数及患病率.结果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发现无临床症状的腹部疾病发病率逐渐增加,如脂肪肝、胆囊息肉、胆结石、肾结石、子宫肌瘤等.结论健康人群超声检查可发现早期恶性肿瘤,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时机.并具有简便、无创伤、快速及筛选等功能,应作为体检的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在妇女健康体检中对发现乳腺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723例健康体检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乳腺超声的检查。结果乳腺疾病的检出率达22.72%,其中乳腺增生检出率为8.02%,乳腺囊肿检出率为1.52%,乳腺纤维腺瘤的检出率为13.14%,单纯性乳管扩张的检出率为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超声在妇女健康体检中对发现乳腺疾病有重大意义,可以为女性患者患有乳腺疾病起到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超声检查在新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练小君 《安徽医药》2008,12(5):431-43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为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人群的免费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15095例新农合健康体检者的肝、胆、脾、肾的各种疾病在各年龄阶段的患病数及患病率。结果普通人群中检出率较高的最常见疾病为脂肪肝,其次为肝囊肿、肾囊肿、肾结石、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样病变,特别是检出的4例恶性肿瘤均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结论超声检查对腹部疾病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可发现早期恶性肿瘤、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时机,而超声检查的优点是无创伤、无痛苦、简便快速、诊断准确率高、显像清晰可作为健康体检的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浙江省电力系统职工健康体检腹部超声检查结果,了解职工健康状况,以便对常见疾病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方法将所有职工按年龄段分成青年(20~40岁)、中年(41~60岁)和老年(60岁以上)三组,对其肝、胆、胰、脾、肾等腹部脏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检查结果为脂肪肝2662例(15.89%),肾囊肿1220例(7.28%),肝囊肿1135例(6.77%),胆囊息肉904例(5.40%),肾结石618例(3.69%),胆囊结石536例(3.20%),肝血管瘤332例(1.98%)。腹部疾病总检出率为42.54%。男性腹部脏器疾病的检出率高于女性,肾囊肿、肝囊肿、肝血管瘤、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脂肪肝、胆囊息肉、肾结石在中年阶段发病率最高。超重和肥胖者各种腹部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体质量指数正常者,尤以脂肪肝、肾结石和胆囊结石最为明显。结论浙江省电力系统职工腹部脏器疾病以脂肪肝为主,且其发病率与年龄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