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抑制型起搏临床应用11例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1例反复室速、室颤患者实施AAI起搏,效果满意。并就AAI起搏的电极置入方法、适应证的选择和起搏参数的掌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AAI起搏是种简易、经济的生理性起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报告采用Pinnacle 8619型程控起搏器及J形电极对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实施心房按需起搏,效果满意,并就心房按需起搏的适应证选择、导管电极的置入方法和起搏电参数的掌握等问题介绍了作者的体会。认为该法是一种简易、经济的生理性起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心房按需起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房按需起搏治疗正常房室传导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正常房室传导的SSS患者安装心房按需型起搏器后心功能改变,临床症状变化,房宣传导阻滞和房颤发生率,评估心房按需起搏治疗SSS疗效. 结果:平均随访(8.6±5.2)年,117例SSS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无显著变化,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前为(53.4±6.1)%,术后为(56.1±7.2)%(P>0.05).术后随访期间有3例发生房室传导阻滞(2.6%),5例发生房颤(4.3%).所有患者心源性脑缺氧症状均消失. 结论:对正常房室传导SSS患者安装心房按需起搏器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手术方法简单,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探索心房起搏比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SSS)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因SSS于我院住院首次植入双腔起搏器,且术前无心房颤动病史的患者171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分别进行程控随访获取心房起搏比率(the percentage of atrial pacing,AP%)、心室起搏比率(the percentage of ventrivular pacing,VP%)、心房高频事件(atrial high rate events,AHRE)发作日期和时长等参数。心房颤动定义为患者有>5min的AHRE。根据首次检测到AHRE时之前的累积心房起搏比率将患者分为三组:低心房起搏比率组(AP%<30%,n=75)、中心房起搏比率组(30%≤AP%<60%,n=54)和高心房起搏比率组(AP%≥60%,n=42)组。比较三组间一般情况、并存疾病、左心房增大、心室起搏比率和心房颤动发生率。结果:三组间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梗死、左心房增大、心室起搏比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件曲线显示三组心房颤动发生率的不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起搏比率(AP%)≥60%(OR:4.62,95%CI:1.65~12.97,P=0.004),高血压(OR:4.03,95%CI:1.32~12.34,P=0.015)、左心房增大(OR:5.79,95%CI:2.07~16.19,P=0.001)是SSS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房起搏比率与SSS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相关,AP%≥60%、高血压、左心房增大,是SSS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患女性,64岁。8年前因头晕心电图示二度Ⅱ型窦房阻滞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VVI起搏器。现因时感头晕就诊。体检:BP125/75mmHg,心率61次/min,律齐,双肺(-)。临床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人工起搏器安置术后。心电图示:起搏心律,起搏信号规律出现,频率61次/min,每个钉样刺激信号紧随一个宽大畸形的QRS波,其后出  相似文献   

8.
1989年至1993年共植入AAI起搏器42例,术后当天有4例(9.5%)发生胃肠功能紊乱,经对症处理不能使患者症状缓解。例1于术后5d电极脱位,重新手术。余3例均经体外程控降低起搏参数后1~3h,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提示胃肠道功能紊乱与AAI起搏有关。文章对其发生原因和机理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9.
10.
目前 ,生理性起搏多为心房起搏 (主要是AAI型 )和房室顺序型起搏 (主要是DDD型 )两种方式。前者更为经济 ,植入简便。本文总结 38例AAI模式起搏的临床资料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行AAI模式起搏患者 38例 ,男 2 3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6 0 7± 8 6岁。所有患者均无房室传导阻滞 (AVB)。临床诊断包括传导系统退行性变 17例 ,冠心病 14例 ,高血压病 7例。起搏指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 37例 ,其中 30例为单纯窦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 ,7例为慢 快综合征 ;另有 1例为平行收缩性室性心动过速。 38例患者中 ,31例术…  相似文献   

11.
DDD起搏对病窦综合征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远期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观察DDD起搏对病窦综合征 (SSS)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 (AF)的远期影响 ,对 6 6例合并阵发性AF的病窦综合征患者 ,择期置入DDD永久起搏器 ,术后进行临床、心电图、2 4h动态心电图的定期随访 ,观察比较DDD起搏器置入术前 1年、术后 1,2 ,5年的阵发性AF发作频率以及发作持续时间。结果 :所有患者起搏器置入后随访 1~ 2年阵发性AF发作的频率及发作的时间较起搏器置入前显著减少 (T0 -1146 ,T0 -2 137,P均 <0 .0 5 ) ;术后随访 5年时阵发性AF发作的频率及发作的时间较术后 1~ 2年显著增加 (T1-5143,T2 -512 1,P均 <0 .0 5 )。所有患者术后无心力衰竭、血栓栓塞发生。结论 :DDD起搏对SSS并发的阵发性AF的发生有抑制及预防作用 ,这种影响在起搏器治疗近中期最为显著 ,远期疗效不肯定尚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2.
报告安置不同类型心房电极56例的经验。其中螺旋电极21根(内收式单极11根、双极8根,暴露式单极2根),倒叉J形电极35根。56例的心房电极均于首次手术时安置成功,住院期间无电极脱位、心肌穿孔及阈值异常增高。随访期有1例患者倒叉电极移位;内收式螺旋单、双极电极和倒叉电极各有1例晚期阈值增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将心房电极安置于右心耳并使X线和心电测试的指标及起搏参数达到可靠的要求,则有助于提高安置心房电极的成功率,并能减少电极移位和阈值升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心脏固有心率 (IHR)的变化对心房起搏后病窦综合征 (SSS)合并阵发性心房扑动 (AFL)和心房颤动(AF)发生率的影响 ,采用药物阻断 3 8例 SSS合并阵发性 AFL或 AF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测定其 IHR,根据 Tose提出的正常 IHR标准将其分为 IHR正常组 (18例 )和 IHR异常组 (2 0例 ) ,后行心房起搏治疗。术后进行临床、心电图、2 4 h动态心电图的定期随访 ,随访时间分别为 2 2± 1.9和 2 5± 1.7个月。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后阵发性 AFL、AF发作的频率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植入前均显著减少 (P<0 .0 5 ) ;术后 IHR正常组阵发性 AFL、AF发作的频率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显著少于 IHR异常组 (P<0 .0 5 )。所有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无心衰、血栓栓塞发生。结果提示 :心房起搏可使 SSS合并阵发性 AFL或 AF的发生减少 ;IHR正常时 ,其作用明显优于IHR异常时。  相似文献   

14.
病窦综合征患者AAI和VVI起搏的远期随访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分析并比较病窦综合征 (SSS)患者AAI和VVI起搏的远期效果。对 1 4 0例AAI起搏、4 3例VVI起搏的SSS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行临床、心电图和Holter检查。结果 :随访 5 2± 4 .3(6~ 1 4 4 )个月 ,AAI组发生间歇性文氏型房室阻滞 (AVB) 1例。VVI起搏组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心房颤动、脑栓塞、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明显较AAI组高(分别为 39.5 3%vs 5 .71 %、1 8.6 0 %vs 1 .4 3%、9.3%vs 0 .71 %、1 1 .6 3%vs 0 .71 % ,P均 <0 .0 1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VVI组明显增加 (39.5 3%vs 1 8.6 0 % ,P <0 .0 1 ) ,AAI组明显减少 (5 .71 %vs 1 8.5 7% ,P <0 .0 1 )。无 1例近期和远期电极脱位。结论 :AAI起搏时远期AVB和电极脱位发生率很低 ,并且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脑栓塞、心源性死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VVI起搏  相似文献   

15.
比较VVI与DDD起搏方式对病窦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病窦综合征患者212例,按不同起搏方式分为两组:VVI组105例、DDD组107例。研究终点:①在每次预定的随访中,以标准12导联ECG、Holter及心电监护诊断心房颤动(简称房颤);②卒中:当患者有大于24h脑缺血事件而产生神经系统症状或24h内死于脑血管事件,可确诊为卒中;③死亡:心血管事件死亡。患者出院后1,3,6个月定期随访,以后每隔半年随访一次。随访时,记录标准12导联ECG存档。每例患者至少有一份ECG,部分患者做Holter,了解有无阵发性房颤及术后发生持续性房颤的时间,患者的症状及体征。结果:①与VVI组比较,DDD组房颤发生率明显降低(10.3%vs24.8%,P<0.05);②VVI组患者6例出现脑卒中(5.7%),而DDD组无1人发生脑卒中,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VVI组共有3例在术后3,4年发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后死于恶性心律失常,而DDD组患者均无因心力衰竭住院,随访至今无死亡。DDD组11例房颤均在2年内发生,其中第1年7例,而VVI组有26例房颤发生的时间较为弥散,2年内发生8例(30.8%),其余在3~8年内陆续发生。结论:病窦综合征患者安装双腔起搏器治疗发生房颤和脑卒中的机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观察双心房、单心室三腔起搏器治疗病窦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三根电极导线分别置入冠状静脉窦内、右心耳和右室心尖部行三腔起搏。冠状窦电极导线与右心房电极导线通过一个Y型转接器构成心房部分。结果 :10例患者 ,9例经左锁骨下静脉径路置入导线 ,1例因存在残存左上腔静脉 ,从右锁骨下静脉置入。 10例中 9例冠状窦电极导线置于冠状静脉窦中部、1例置于冠状静脉窦远端。冠状窦起搏阈值为 1.0 6±0 .2 0V、起搏阻抗 6 11± 115 .8Ω、P波振幅为 4.0 7± 0 .88mV ;右室电极起搏阈值为 0 .5 3± 0 .12V、起搏阻抗 6 70 .3±191.7Ω、R波振幅为 9.6 6± 1.87mV。随访 5~ 2 4个月有 9例起搏器呈DDD工作方式 ,1例呈AAT工作方式。起搏和感知功能良好。 10例中 8例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完全控制 ,2例发作次数减少 ,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三腔起搏器技术安全、可靠。适合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合并阵发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有适应症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行永久房间隔起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先行心内电生理标测 ,寻找使双心房同步激动的房间隔最佳起搏点 ,采用主动固定起搏导线固定于该部位。结果  4例患者窦性心律时房间传导为 10 6 0± 4 3ms ,标测后房间隔起搏房间传导时间为 11 0± 1 1ms,(P <0 0 0 1)。达到了双心房同步起搏。 3例患者成功地植入房间隔主动固定导线 ,一例患者失败。结论 永久房间隔起搏方法在伴有房间传导阻滞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病窦综合征患者经心室按需起搏 (VVI)和心房起搏 [包括单心房起搏(AAI)、房室双腔起搏 (DDD)和双房起搏 ]治疗术后前 5年房颤的发生率。方法 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 5年以上、资料完整的 117例病窦综合征患者进行连续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69.3± 6.7)个月 ,其中VVI起搏 83例 ,心房起搏 3 4例。随访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起搏器参数等 ,部分患者有Holter检查资料 ,分析 5年内两组病例房颤的发生率。结果 病窦综合征患者心脏起搏治疗前 5年内总的房颤发生率为 17.0 9% (2 0 /117) ,其中经VVI起搏的 83例患者房颤发生率为 2 2 .89% (19/83 ) ,经心房起搏的 3 4例患者房颤发生率为 2 .94% (1/3 4) ,后者房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前者 (P <0 .0 1)。结论 在起搏治疗的病窦综合征患者中 ,术后前 5年心房起搏比心室起搏治疗有较低的房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报道普通心室电极经冠状静脉窦行永久左房起搏的最初应用。普通心室电极在置入前均剪去电极头端的一侧翼。 4例患者均顺利置入冠状窦 ,并定位于冠状窦中、远端。术中测试参数 (单极 ) :电压 0 .5~ 1.2 (平均 0 .90 )V ,阻抗 380~ 75 0 (平均 5 0 7.5 )Ω ,P波振幅 2 .6~ 6 .0 (平均 4.40 )mV。术后 (2~ 3个月后 )参数 (单极 ) :电压 1.2~ 2 .0(平均 1.6 5 )V ,P波振幅 2 .0~ 5 .0 (平均 3.6 0 )mV。在最后一次随访 (9~ 16月 ,平均 12月 ) ,4例患者冠状窦电极起搏和感知均良好 ,没有与导线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从最初应用经验看 ,普通心室电极置入冠状窦中、远端可行 ,安全 ,且价格便宜 ,适用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患者右心耳起搏后P波变异和临床预测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方法病窦综合征患者76例,Ⅰ组植入房室顺序起搏器(fully automatic dual chamber pacing, DDD),再分为Ⅰa组(术后无心房颤动)和Ⅰb组(术后有心房颤动);Ⅱ组植入双心房(biatrial synchronous triggered pacing,DDTA)或双心室三腔起搏器(cardiac resychronization therapy pacing,CRT)。自身心率时P波间期和起搏心率时P波间期从标准12导联心电图测量,心房颤动发生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随访时间(17±14)个月。结果右心耳起搏后Ⅰb组起搏P波宽度比自身P波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右心耳起搏后,P波宽度等于或超出130 ms患者的心房颤动事件发生率高于P波宽度小于130 ms患者,Ⅱ组心房颤动发生率为24%,较Ⅰ组(47%)减少;在心室起搏心率大于或等于50%时,Ⅰ组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率(39%)明显高于Ⅱ组(20%)。结论DDD起搏后P波宽度延长可导致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率增加,自身P波宽度等于或超出130 ms的患者,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高。DDTA或CRT同步起搏时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率比DDD起搏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