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如何? 糖尿病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糖尿病又可分为两型,即胰岛素依赖型(IDDM)或称Ⅰ型,非胰岛索依赖型(NIDDM)或称Ⅱ型。一般认为Ⅰ型  相似文献   

2.
氧自由基与糖尿病发病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糖尿病在病理组织形态上主要是由于胰岛损伤,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所引起[1]。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经过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周密设计的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虽然对糖尿病的病因有了较多的认识,但对原发性糖尿病的病因仍然不清楚。当前较一致的看法认为与遗传、环境、病毒感染、肥胖、种族、营养物质代谢和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引起生物体自由基生成增多的原因与诱发糖尿病的因素存在着交叉性。当自由基在体内的产生增加时,由于其特殊的细胞毒性作用,可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损害作用,其中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是引发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内科昏迷患者常见病因,探讨如何对患者迅速确诊及建立有效的急救措施。方法对2011~2013年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3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病因分布、不同昏迷病因确诊及相应的急救措施。结果昏迷病因主要为脑部疾病、急性中毒、心源性昏迷及糖尿病性昏迷。320例患者总的病死率为20.3%。其中病死率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急性脑血管疾病、脑肿瘤、心源性昏迷。研究显示年龄、性别、病因与病死率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对昏迷患者应进行及时的病因分析,结合年龄、生活史等客观因素加以判断,迅速有效建立相应的急救措施。各类病因中原发性脑部病变、急性中毒及糖尿病占大多数,老年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成为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4.
2007年北京市新入血液透析患者病因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北京市2007年新增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特点,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北京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肾脏病数据系统(BJHDQCIC)提供的数据,对2007年在北京市血液净化中心首诊并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进行分析。结果该年度新增血液透析患者1732例,男女构成比1.35:1,年龄41~80岁之间占73.6%。病因前三位为原发肾小球疾病的占27.97%,糖尿病占23.19%,高血压占13.21%。在51~80岁人群中,糖尿病已成为首要病因。结论与过去五年的病因构成相比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构成比逐渐下降,但仍为主要病因,以50岁以下中青年为多。糖尿病构成比较往年增加。糖尿病已成为新进入血液透析的中老年患者的首要病因。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并发症与继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钦瑞强  陈兆省 《临床荟萃》2000,15(11):526-527
糖尿病是当今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糖尿病人数目前已超过2000万,而且还有逐年增长趋势。糖尿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兼症发病率高达96.5%[1],表现复杂,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对糖尿病兼症的认识,及早作出诊断治疗,对保护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就糖尿病的有关并发症与继发症作一探讨,提高对其的认识。1 定义与基本概念1.1 并发症 指在原发性疾病的基础上,由另外的病因引起的新的病症。在原发病的过程中,由于机体的抗病能力减退,易受另一致病因素,病原体的搔扰或对原发病的治疗不当出现的…  相似文献   

6.
胰源性糖尿病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源性糖尿病是指既往无糖尿病史,由于胰腺疾病引起血糖升高,糖耐量试验降低。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可引起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属于继发性糖尿病,病因比原发性糖尿病明确,病因包括胰腺炎、全胰切除或胰腺大部分切除术后、胰腺癌、先天性胰腺囊性纤维化、血色病、胰高血糖素瘤等。现将我院1998/2008年收治胰源性糖尿病1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善此类特殊人群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简明生活质量量表,对9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单纯原发性肝癌患者相比,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较差(P<0.05); 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P<0.05); 社会支持与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社会支持与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护士应该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并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痛风/高尿酸血症与内分泌功能紊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人体嘌呤碱基代谢终产物尿酸的产生增加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病理基础。痛风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病因除少数由于酶缺陷引起外,大多未阐明,常伴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  相似文献   

9.
毕津洲  孔祥辉 《临床荟萃》1995,10(4):190-191
糖尿病(DM)与原发性高血压(EH)密切相关,但两者间内在联系仍未明了,Reaven等认为高血压、糖尿病常合并存在,其共同病因可能是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称之X综合征。本文测定了30例DM并高血压(HT)患者,46例DM患者和48例EH患者血清胰岛素含量,并与38例正常人对照,初步探讨血清胰岛素含量在DM和HT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二十年来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 ,与之相关的代谢综合征涉及将近 1/ 5的人口 ,已构成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因此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研究给予了极大关注。一些前沿学科如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材料医学以及循证医学等不断通过对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的研究 ,使人类对糖尿病的认识和控制水平不断提高。以下简述近年来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一些新观念。1 治疗原则综合化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揭示了少数单基因遗传糖尿病的本质 ,目前已明确至少 11个单基因异常可以作为糖尿病病因 ,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DM)与原发性高血压(EH)密切相关,但两者间内在联系仍未明了,Reaven等认为高血压,糖尿病常合并存在,其共同病因可能是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称之X综合征。本文测定了30例DM并高血压(HT)患者,46例DM患者和48例EH患者血清胰岛素含量,并与38例正常人对照,初步探讨血清胰岛素含量在DM和HT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既可导致肾损害,又可由肾病引起(肾性高血压)。高血压是各种病因的肾脏损害进展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可使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和纤维化,引起肾小动脉硬化,肾单位萎缩、退化,严重者导致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以及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目前最常见的终末期肾病的原因。高血压肾损害还可能是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及肾动脉粥样狭窄的重要病因。不论高血压是肾脏病的原因还是结果,都已证实高血压是肾病进展的主要决定因素以及终末期肾衰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还可增加原发性肾病和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控…  相似文献   

13.
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比较复杂,近年来,人们对其进行着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预防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了更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及糖尿伴多饮、多食、多尿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明了。已往认为较少见,现已上升为常见且可并发心、血管、肾、脑、眼病变的严重疾患。据西欧各国的糖尿病患病率约2~4%,1980年我国十三个省市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来,慢性肾衰竭在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中占第5-9位,其病因主要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等。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一项新疗法,可改善、延缓或逆转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青中年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流行情况,为ESRD的防治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住院、年龄21~60岁的ESRD患者进行病因及诊疗状况调查.结果:164例患者病因构成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49.4%,肾小动脉硬化症14.0%,糖尿病肾病9.8%.其他14.0%.原因不明12.8%.入院前诊疗情况为接受专科治疗28.0%,非专科治疗26.2%,误诊误治31.1%,未治疗14.6%.21.3%首诊时确诊ESRD.肾脏替代治疗为血液透析68.9%,肾移植9.8%,腹膜透析1.2%,拒绝肾脏替代治疗20.1%.结论: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青中年ESRD的首位病因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不同年龄段病因分布特点不同,由于各种原因延误诊治率高.开展慢性肾脏病普查、教育及ESRD早期诊疗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血色病人群发病率低,极为罕见,按病因分为原发性血色病(IHC)和继发性血色病(SHC)两类[1].临床特点为:由于铁代谢异常引起铁积累性疾病,病理特点是过量的铁沉积于多种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内,致使受累脏器发生广泛纤维化,进一步引起功能损害;主要临床表现有皮肤色素沉着、肝硬变、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性机能减退等[2].2000年6月我院首次收治原发性血色病合并糖尿病酮症患者1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疗效满意,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有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与年龄、性别、种族、体重指数、糖尿病、甲亢等有关,随着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高血压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骨密度及骨代谢失调的相关性,以进一步阐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候选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就近几年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关致病基因研究进行总结。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1998-01/2004-05关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候选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osteoporosis,candidategene,polymorphism,VitaminDreceptorgene,estrogenreceptorgene,insulin-likegrowthfactorgene,IL-6gene,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gene,calcitoninreceptorgene,COLIAgen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关于原发性骨质疏松与基因多态性关系的文献,筛除明显缺少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并对剩余文献开始查找全文,同时排除综述类文章和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的文献197篇,按候选基因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的新观点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献27篇,排除的170篇文章,105篇为未随机研究或重复性研究,65篇为综述类文章。资料综合:对所选取的文献内容进行总结,对候选基因在骨质疏松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和评价。众多的候选基因参与了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调控,目前虽无法明确影响骨质疏松的主要基因,但基因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病因中的作用是肯定的,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骨密度、骨量峰值等的影响。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白细胞介素6基因等候选基因的多态性与骨密度、骨量峰值、骨硬度指数、发生骨折的风险等相关,证明基因的多态性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中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治疗研究已成为医疗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对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深入研究,治疗的方法和途径也日益增多。对其病因学、危险因素及目前临床上治疗所采用的方法做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