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裂开的适宜缝合方法。方法对105例普外科纵型手术切口采用减张缝合法关闭腹腔。结果本组105例均无切口裂开,98例一期愈合,占93.3%;切口感染5例,占4.7%;脂肪液化2例,占1.9%。结论对普外科纵型切口施行内减张缝合,简单易行,坚韧度高,能很好地预防腹部手术的切口裂开。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5~2006年应用改进的减张缝合方法在腹部手术术后切口可能裂开的病人中应用29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减张缝合是预防老年腹部切口裂开较有效的方法。1991~1995年,我们采用改进的减张缝合法用于90例老年腹部切口的缝合,收到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0例老年患者,年龄65~94(平均76±9.8)岁。其中男68例,女22例。手术种类:胃癌根治术38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我们经治的17例腹部切口裂开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17例腹部切口裂开病人有14例二次减张缝合后治愈,2例三次缝合后治愈,1例老年人因出现中毒性休克而死亡。结论针对腹部切口裂开的不同原因采取个体化、综合性的治疗及预防措施,可以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正确认识和提高手术技巧,可以使切口裂开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5~2006年应用改进的减张缝合方法在腹部手术术后切口可能裂开的病人中应用29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在武  密辉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1):1271-1271
<正> 1 临床资料 例1,男,25岁。因下腹部外伤后腹痛并漫及全腹1h,腹穿抽出不凝血。急症取右下腹经腹直肌探查切口手术。术中见:腹壁挫伤重,皮下、肌肉组织均有挫伤出血。小肠距回盲部10cm处有长约15cm的肠及肠系膜挫裂伤,肠管血运差。肠系膜血管有活动性出血。腹腔内积血500mL。行血运差肠管切除端端吻合。术后5d切口线结处有淡黄色渗液,拆除2针皮肤缝线见皮下各层均液化坏死裂开。急行减张缝合。术中见:肠管水肿增粗,肠管与肠管、肠管与腹壁已形成粘连,未见肠梗阻及肠瘘。分离肠管与切口周围腹壁粘连时,将肠吻合口分破1小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滑车式皮下埋线减张缝合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184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采用滑车式皮下埋线减张缝合术的临床观察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术后无切口裂开,平均住院11.5d,均痊愈出院。结论 与传统的皮外减张缝合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易方便,经济实用,住院时间短,避免了皮外减张线引起的针眼线道感染和皮肤溃烂,是预防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理想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院自1989年1月~1996年12月共收治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病人42例,年龄大于60岁者28例,占66.7%。现就本组资料,分析影响老年人手术切口愈合的因素并探讨其预防处理措施。1临床资料28例中,男20例,女8例。年龄60~81岁,平均71.4岁。原发病为:恶性肿瘤19例,消化道溃疡4例。胆石症、胆道炎3例,食管表脉曲张伴出血2例。手术方式:胃手术10例。胆道手术9例,肠道手术7例,脾切除术2例,其中急诊手术8例,择期手术20例,均为腹部直切口,均采用为号或7号丝线间断缝合腹膜连同腹直肌后鞘,腹直肌前鞘或腹白线。28例中16例有合并症,占57.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层减张缝合预防普外科腹部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腹部Ⅲ类手术切口的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7)。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层缝合,观察组采用全层减张缝合。比较两组感染情况、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普外科腹部Ⅲ类手术切口患者采取全层减张缝合的效果良好,可降低切口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腹部手术切口减张缝合的探讨(附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手术切口减张缝合是预防切口裂开的重要措施之一 ,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病情严重、营养不良及腹内压增高的病人。笔者报道我院自 1984年 7月~ 1996年 8月 46例腹部手术切口减张缝合的体会 ,结合复习国内外文献 ,对目前常用的几种减张缝合方法进行讨论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32例 ,女性 14例。年龄 2 3~ 78岁。1.2 原发病与手术情况 :良性疾患 2 8例 ,恶性疾患 18例 ;择期手术 2 2例 ,急诊手术 2 4例 ;手术类别 :胃肠手术 2 8例 ,肝、胆、脾、胰手术 16例 ,其它 2例。其中腹部外伤手术18例 ;合并有腹水 8例 ,腹水…  相似文献   

11.
腹部手术切口裂开是严重的手术后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在0~6%之间.我院1980年1月至1989年12月间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共25例,在同期腹部手术5283例中占0.47%,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王奇  鲁才章  夏军强 《新疆医学》2006,36(4):98-100
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我院1991年1月~2003年12月,发生腹部切口裂开56例,占同期腹部手术总数的0.75%。对切口裂开的相关因素、治疗和预防的复习,结合本组资料,提出一些预防及处理措施,旨在减少其发生,提高治愈率,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12例剖腹术后腹部切口裂开的病人进行分析,发现年龄超过60岁的男性病人术前合并慢性肺部疾病、贫血、营养不良、低白蛋白血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腹水等危险因素,同时术后出现咳嗽、呕吐、尿潴留等增加腹压的因素时,伤口裂开的危险就会增加。对关腹时缝合方法、缝合材料进行分析,提出用可吸收缝线作减张缝合的方法,以减少剖腹术后腹部切口的裂开  相似文献   

15.
腹部切口裂开32例分析徐武忠,魏寿传,蒋明(广饶县人民医院,257300)关键词腹部手术,腹部切口,裂开,病例分析腹部切口裂开是腹部手术并发症之一,我院1984~1994年发生32例,占同期腹部手术2335例的1.4%。结合本组资料,并复习影响切口愈...  相似文献   

16.
赵建国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878-2879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普外科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16例诊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切口裂开愈合,1例并发切口疝。结论注重全身治疗、重视术后腹压增高因素处理、预防切口感染,是防止切口裂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层连续加内减张缝合在预防高龄患者腹部切口裂开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5~2009年笔者所在医院将有切口裂开危险的高龄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全层连续加减张缝合和常规间断分层缝合关腹,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全层连续加减张缝合组中无1例切口裂开,切口感染2例,脂肪液化3例,皮下积液2例;对照组中切口裂开5例,感染4例,脂肪液化4例,皮下积液3例,切口裂开发生率连续加减张缝合组<对照组,两组愈合良好与不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层连续加减张缝合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层连续加减张缝合明显优于传统间断分层缝合组,能有效预防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减少愈合不良,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一种预防腹部术后切口裂开的方法。方法:对于高龄、肥胖、体弱等术后可能出现腹部切口裂开的贲门癌患者,采用全层排线减张缝合法缝合贲门癌经腹切口手术112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12例经腹贲门癌根治术病人中,术后无1例并发切口裂开及切口感染。其中4例于术后第5~7天出现切口内脂肪液化,无感染。给予腹带包扎延迟拆线至术后15~20天,切口愈合良好,结论:全层排线减张缝合法,能够预防贲门癌经腹切口手术后切口裂开。  相似文献   

19.
腹部切口裂开是小儿腹部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可高达40%[1].我院1993年1月-2006年2月,小儿腹部切口裂开11例,占同期小儿腹部手术923例的1.19%,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改良减张缝合法对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归纳经腹正中切口及腹直肌切口并行减张缝合的病例87例,按缝合方式分成两组:改良组(44例)采用改良减张缝合法;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减张缝合法。对两组患者的切口甲级愈合例数、切口裂开数、使用强阿片镇痛例数进行观察并作分析。结果改良减张缝合法与传统减张缝合法相比,前者切口甲级愈合情况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术后切口裂开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切口疼痛减轻,强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减张缝合法在切口愈合上明显优于传统减张缝合法,可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