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脉通颗粒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症(CAS)的作用机理.方法:①临床研究:将77例CAS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血脉通颗粒)和对照组(32例,辛伐他汀),疗程0.5 a,现察治疗前后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的变化情况;②动物实验:用高脂饲料加空气干燥术制作家兔CAS模型,分成治疗组(血脉通大、中、小剂量组)和时照组(辛伐他汀),干预84 d后,观察各组家兔血脂、血清循环内皮细胞(CEC)、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变化.结果:临床治疗组治疗后TG、ox-LDL、LPa、MDA、MMP-1均有明显降低,SOD、HDL-C升高.实验发现血脉通颗粒可调节家兔血脂、降低CEC、MMP-1、MMP-9并升高其TIMP-1的水平.结论:血脉通颗粒可有效调控血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含量的变化,说明它们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临床判断为CAS患者77例,用高脂饲料加空气干燥术形成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8只。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CAS患者和家兔模型血清MMP-1、MMP-9及TIMP-1含量,并计数家兔模型血液循环内皮细胞(CEC)水平。结果:CAS患者和家兔模型血清MMP-1、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而TIMP-1水平则低于正常对照(P〈0.05)。家兔模型造模4周后开始出现CEC明显增多。血清MMP-1与TIMP-1水平呈负相关。结论:CAS患者血清MMP-1、MMP-9及TIMP-1异常代谢可导致血管内皮破坏,与AS形成密切相关。CAS患者检测这三个指标含量有助于从机理上分析CAS的形成原因,同时可用于观察患者的病变程度和疗效评判。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温脉通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迁移及其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_2(MMP-2)和其抑制因子(TIMP-1)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兔胸主动脉VSMC,以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为诱导因素,复制VSMC增殖、迁移模型,用温脉通药物血清进行干预.应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VSMC增殖活性,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方法 观察MMP-2、TIMP-1的表达.结果 细胞经AngⅡ作用后其增殖活性和迁移距离明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加入药物血清后,细胞增殖活性降低、迁移距离变短,与Ang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正常对照组MMP-2呈弱表达、TIMP-1呈中度表达;AngⅡ组MMP-2表达明显增强、TIMP-1表达减弱;温脉通组MMP-2表达明显受到抑制而TIMP-1表达增强.结论 温脉通可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和迁移,抑制MMP-2蛋白表达、诱导TIMP-1蛋白表达,提示该方抑制VSMC迁移可能与影响细胞因子表达从而调节细胞外基质(ECM)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脉通颗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技术从高血压或高血脂患者中检测出77例颈动脉硬化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血脉通颗粒10 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采用舒降之20 mg,每晚顿服、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增厚的颈动脉内膜中层与斑块消退的情况、血脂变化、MDA、SOD、MMP-1及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病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未进一步发展,斑块有所消退,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TG、LPa、ox-LDL、MD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均有明显降低,HDL-C、SOD升高明显,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2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脉通颗粒可有效调控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脑梗死患者260例,应用高分辨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ted thickness,IMT)及斑块情况?患者分为4组:IMT正常组(24例)?IMT增厚组(62例)?稳定性斑块组(110例)和不稳定性斑块组(64例)?测定血清生化指标?MMP-9?TIMP-1水平并行组间比较?结果:IMT正常组?IMT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和不稳定性斑块组血清MMP-9?TIMP-1水平依次增高,不稳定性斑块组MMP-9/TIMP-1比值明显高于其他3组 (P < 0.01)?以颈动脉是否存在斑块为因变量,与其相关的因素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形成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lgMMP-9呈正相关?以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为因变量,与其相关的因素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BMI?TG?lgMMP-9呈正相关?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水平?TIMP-1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联合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至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参照组。试验组患者均行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析CTA诊断颈动脉斑块价值。试验组和参照组均接受血清MMF-9 TIMP-1检测。对比试验组与参照组的血清MMP-9、TIMP-1水平差异。在试验组中,以DSA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对比两组之间的血清MMP-9、TIMP-1水平差异,对CTA联合血清MMP-9、TIMP-1诊断颈动脉斑块的效果进行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CTA检测结果显示存在颈动脉斑块者64例,无斑块组76例, CTA诊断颈动脉斑块敏感度为96.88%,特异性为97.37%,准确度为97.14%;试验组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TIMP-1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斑块组血清MMP-9水平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脉通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小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生成和(或)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表达的影响.方法 33只8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饲喂以高脂饲料13周确定AS斑决形成后随机分为血脉通颗粒干预组、西药立普妥干预组和AS模型组,血脉通组和立普妥组给予灌胃给药,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6周后处死.应用ELISA、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3组小鼠MMP2、MMP9、TIMP-1和TIMP-2的表达水平.结果 血脉通组和立普妥组小鼠血清MMP2和MMP9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两个干预组之间没有显著区别(P>0.05);立普妥组TIMP-2含量明显高于血脉通颗粒组和模型组(P<0.05),血脉通颗粒组和模型组之间没有显著区别(P>0.05);相反,血脉通颗粒组TIMP-1含量明显高于立普妥组(P<0.05),立普妥组和模型组之间没有显著区别(P>o.05),主动脉斑块进行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得到类似结果.结论 血脉通颗粒能降低AS小鼠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并上调TIMP-1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脑血脉宁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喂养高脂饲料和主动脉球囊内皮拉伤术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心脑血脉宁组,历时15周。处死后,取腹主动脉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镜下病变,计数斑块破裂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2、TIMP-2蛋白含量。[结果]1)HE观察:假手术组镜下形态结构完整,模型组斑块中心可见大量脂核,斑块表面覆盖纤维帽,在斑块肩部可见残存泡沫细胞和大炎细胞浸润。心脑血脉宁组介于两者之间。2)免疫组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MMP-2、TIMP-2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脑血脉宁组MMP-2与模型组比较表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TIMP-2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脑血脉宁组能够有效降低两者比值,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脑血脉宁干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能减少斑块破裂,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斑块MMP-2含量以及调节MMP-2与TIMP-2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相互间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UA患者、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和50例对照者。对150例入选患者测定血清AngⅡ、hs-CRP和MMP-9水平。比较各组间血清AngⅡ、hs-CRP和MMP-9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UA组血清AngⅡ、hs-CRP和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UA组血清AngⅡ、hs-CRP和MMP-9水平高于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组血清AngⅡ、hs-CRP和MMP-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组AngⅡ与hs-CRP相关性分析呈正相关:r=0.309,P=0.000。AngⅡ与MMP-9相关性分析呈正相关:r=0.510,P=0.000。MMP-9与hs-CRP相关性分析呈正相关:r=0.615,P=0.000。结论血清hs-CRP、MMP-9和AngⅡ水平的增高与UA有关,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一个参考指标。UA组血清AngⅡ、hs-CRP和MMP-9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首参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西药组)、首参颗粒组(中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以高脂饲料喂养,并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以建立AS模型。同时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中药组灌服首参颗粒,西药组灌服普伐他汀进行药物干预。12周后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血管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MMP-9及TIMP-1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病理切片可见部分动脉内膜断裂,内皮细胞排列明显紊乱。中药组动脉内膜较模型组光滑平整,内膜脱落、内皮细胞排列紊乱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模型组大鼠血清MMP-9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而TIMP-1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中药组MMP-9含量明显降低(P0.01),TIMP-1含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首参颗粒可能通过抑制MMP-9、促进TIMP-1的表达,调节MMP-9/TIMP-1的失衡状态,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