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岩  秦晓光 《光明中医》2022,(15):2785-2787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危险系数较高的疾病,临床上一般用手术、药物和针刺治疗。临床各家对于针刺治疗青光眼有各自独特的选穴和操作手法,部分穴位在试验中被证明其确切的疗效,选穴之于针刺治疗,犹如地基之与大厦。此文总结了部分关于针刺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和试验研究中的选穴、操作手法以及各家不同的治疗思路,为以后的临床和试验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排针刺法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排针刺法针刺压痛部位,行红外线照射治疗针刺部位20min。结果:23例患者中,痊愈19人,好转3人,无效1人。痊愈率占82.60%,无效率占4.35%,小样本无效率95%可信区间为0~22%。结论:排针刺法治疗背肌筋膜炎疗效肯定,但因受针刺得气与否、选择穴位不同、病情轻重缓急、治疗时间长短等相关因素影响,临床上仍会出现无效病例。  相似文献   

3.
经筋理论最早见于《灵枢·经筋》,经筋排刺法将经筋理论与排刺针法相结合,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特色针刺法。此针刺法具有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解痉止痛等功效,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除中风后遗症、面瘫、颈椎疾病、腰椎疾病等本针刺法的优势病种外,对痛证及内、妇、儿科疾病也有一定疗效。经筋排刺法可能通过恢复病损的神经和血管周围微循环等发挥治疗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且对刺法操作规范及方法指导方面的研究也较为欠缺,可作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探讨穴位形态,阐述搜气法的依据和必要性,结合多位临床医生及笔者体会,在导师的指导下,阐述搜气法的原则及其具体操作.笔者初步认为穴位是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不规则的复杂立体空间结构,搜气法是针刺得气的关键步骤,也是针刺补泻的前奏,在临床运用上作者从搜气守神、方向及搜气的注意事项总结出搜气四原则,为初学针刺操作者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节段性膀胱经排刺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门诊收集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按就诊时间先后为序随机分为两组,常规针刺加膀胱经排刺法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常规针刺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②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差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症状上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针刺加膀胱经排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行性好,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优选手法。  相似文献   

6.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会引发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诸多并发症,针刺是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本文对近十年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发现:腧穴选择以舌咽与颈项局部为主,同时根据整体辨证有选择地结合肢体部、头面部、躯干部、头皮部腧穴;在针刺方案的选择上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代表的具有明确组穴方案及命名的针法占比最多,其次为以针刺区域命名的针法、特殊针具针刺方法;而对照组的选择上,以吞咽康复训练为最多,也有以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低频电刺激为对照。观察指标的选择上,根据评估方法与目的,主要包括仪器评估、量表评估、综合状态评估、机制探讨等。在针刺介入时机上,介入时间越早临床疗效越佳,而且针刺对咽期吞咽障碍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文章详细介绍并说明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的弹指速刺进针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施针要点,讨论弹指速刺法的操作特点、应用优势以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弹指速刺法是一种无痛、简便、有效、易掌握的进针手法,体现了无痛针刺与注重得气的操作特色,丰富了针刺的进针手法,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治疗进展。方法查阅文献,分析相关机理,将近几年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相关针刺技术经验、特色、治疗机理,将行之有效的主要理论形成综述。结果各家取穴、刺法不同,各有特色,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中医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有独特优势,但尚有不足,可进一步提高以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943-194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为中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风池穴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是治疗VBI最常用的腧穴之一。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针刺风池治疗VBI,但在进针角度即针刺方向上,各家经验不一:有向鼻尖斜刺者,有向喉结刺者,有向对侧眼球刺者,有向下颌刺者,更有横刺透风池穴。文章总结近年来针刺风池穴治疗VBI的相关文献,探讨各种不同针刺方向的疗效,为临床量化治疗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人迎穴考证及现代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迎穴的最早出处、穴名释意、别名释意、古人定位、主治作用等的文献考证,简要阐明了人迎穴的名称来源、穴名含义、解剖部位、及临床治疗作用等。对该穴的现代标准化定位作了简要概括,并对该穴的具体操作方法、近代解剖层次结构等作了全面的阐述。通过对针刺人迎穴意外的报道,提示针刺该穴的方法和深度,并详细描述了该穴的现代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