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鼠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建立记忆障碍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建立记忆障碍大鼠模型,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的在体毒性作用。方法 给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定向注射Aβ1-40(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的大鼠作为对照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2周后各组大鼠均作Y型迷宫测试后进行苏木素-伊红、刚果红、尼氏染色及乙酰胆碱脂酶(AChE)组化染色等病理学观察。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量化指标行统计分析。结果 模型组大鼠AChE阳性纤维密度及空间学习、记忆能  相似文献   

2.
β淀粉样蛋白诱导脑内神经元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凋亡机制在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脑内致病作用中的意义。方法 用微量注射器将Aβ1-40注射到大鼠右侧海马C工区诱发Aβ在脑内该区域的沉积。7天后,用HE染色、TUNEL法及透射电镜检测该区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ax/Bcl-2的表达。结果 在Aβ组右侧少我HE1区HE、TUNEL染色及电镜均发现大量凋亡细胞,而假手术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淋巴细胞对Aβ1-40刺激反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外周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淀粉样蛋白肽(Aβ1-40)等刺激AD患者外周淋巴细胞,测定其增殖功能和凋亡细胞比例;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单抗直接标记,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结果 轻、中~重AD组淋巴细胞对Aβ1-40刺激的增殖能力都显著低于对照;白介素-2(IL-2)分泌、白介素-2受体(IL-2R,CD25)表达和T细胞亚群及细胞凋亡在各组间无差异。结论 AD病人淋巴细胞对Aβ1-40刺激增殖反应低下,提示AD患者对Aβ1-40清除能力减弱可能与AD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β淀粉样蛋白诱导脑内神经元调亡及褪黑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凋亡机制在β-淀粉样蛋白(Aβ)服内致阿尔茨海默病(AD)作用中的意义及褪黑素(MT)对Aβ脑内神经毒性的干预效果。地将Aβ1-40微量注射至大鼠右侧海马CA1区,7天后,用尼氏染色检测神经元丢失,HE染色、TUNEL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SABC法检测Bax/Bcl-2表达。结果 Aβ组右侧海马CA1区发现大量凋亡细胞,而假手术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未发现细胞凋亡;A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脑缺血时兴奋性氨基酸与胆碱能神经的关系,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CCAO)的脑缺血动物模型,用乙酰胆碱离子选择性微电极(ACh-ISMs)检测皮层ACh释放量,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时谷氨酸对六鼠皮层ACh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1molo/L Glu对ACh-ISMs无干扰作用,在生理状态下不能显著地促进皮层ACh的释放,但可使脑缺血3min时皮层ACh释放量较示加Glu组增加58.1%  相似文献   

6.
腺苷A1受体激动剂CHA对缺血后脑组织β—E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土鼠半球缺血模型脑组织中β-EP(β-endorphin)含量,观察缺血后β-EP含量的变化及腺苷A1受体激动剂CHA(cyclohexyladenosine)对缺血后β-EP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土鼠缺血8h后β-EP含量明显增加,且与卒中症状呈正相关,与脑比重呈负相关,CHA可以改善卒中症状,减轻脑水肿,抑制缺血后β-EP的升高,提示缺血后中枢β-EP增加会加重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7.
天然抗氧化剂TA9901抑制β淀粉样肽1—40聚集和纤维形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寻找治疗老年性痴呆(AD)的有效药物,动用透射电镜和硫磺素T荧光分析,通过体外孵育方式研究天然抗氧化剂TA9901对β-淀粉样蛋白(Aβ)1 ̄40的聚集及纤维化的影响。电镜观察显示,Aβ1 ̄40在PBS(pH7.4)中室温孵育7d,其纤维呈晶状聚集,直径约8 ̄10nm。TA9901的存在使Aβ聚集减少,无明显Aβ纤维形成,主要表现为无定形结构。Aβ1 ̄40与维生素E(VE)共同孵育,Aβ纤维聚集  相似文献   

8.
突触前NMDA受体,还是突触束泡连接蛋白?Smirnovn等用抗谷氨酸结合蛋白抗体突触束泡连接蛋白syntuxin相同。然而,GR33-mRNA在爪蟾卵母细胞表达时却产生一种谷氨酸受体,其药理学特征类似与突触后NMDA受体,电生理学特性则明显不同。作...  相似文献   

9.
Alzheimer病患者脑脊液中诊断性生化标志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Alzheimer病(AD)的最终确诊仍需靠脑组织病理检查。脑脊液(CSF)中的某些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脑组织的变化。为此,我们对AD患者CSF中tau蛋白(CSF-tau)、淀粉样β蛋白(Aβ)、载脂蛋白E(apoE)、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糖基化的乙酰胆碱酯酶作一综述。以探讨其对AD患者的诊断价值。1 tau蛋白  CSF中tau蛋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正常的tau蛋白(未磷酸化),一种是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PHF-tau)。tau蛋白被称之为微管相关蛋白,高度磷…  相似文献   

10.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沙土鼠半球缺血模型脑组织中β-EP(β-endorphin)含量,观察缺血后β-EP含量的变化及腺苷A1受体激动剂CHA(cyclohexyladenosine)对缺血后β-EP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土鼠缺血8h后β-EP含量明显增加,且与卒中症状呈正相关,与脑比重呈负相关。CHA可以改善卒中症状,减轻脑水肿,抑制缺血后β-EP的升高。提示缺血后中枢β-FP增加会加重缺血性损伤,腺苷对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具有抑制作用,腺苷抑制β-EP的升高可能是其抗缺血性脑损伤的又一机理。  相似文献   

11.
以家兔枕部受撞击的脑对冲伤模型,采用受体放射分析法,观测了伤后脑组织中α_1及β肾上腺素受体(α_1-AR及β-AR)活性的动态变化,以及阻断受体对伤后脑水肿的影响。结果表明,伤后24h内,β-AR显著降低,α_1-AR伤后30min显著增加,3h后逐渐下降,伤后α_1-AR与β-AR的比值显著增大。伤后早期阻断α_1-AR显著抑制脑水含量增加;阻断β-AR增加脑水含量。本实验提示上述受体的活性变化是单胺递质参与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TrkA)是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功能性受体。胆碱乙酰化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是胆碱能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合成的关键酶。大鼠发育过程中基底前脑TrkA、ChAT表达有一定的规律,老龄鼠和早老性痴呆病人基底前脑TrkA、ChAT表达明显下调。TrkA、ChAT雌激素受体共存于基底前脑神经元。雌性激素对于大鼠基底前脑TrkA、ChAT维持正常的水平发挥作用。雌性激素替代治疗绝经后的妇女有助于减少其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重症肌无力IgG型及IgM型抗突触前膜抗体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β-银环蛇毒素(β-bungartoxinβ-BGT)特异性与突触前膜不可逆结合的特性提纯突触前膜相应蛋白受体为抗原,用ELISA检测40例重症肌无力病人,发现重症肌无力病人血中存有抗突触前膜抗体。IgG型阳性率(60%)较IgM型阳性率(27.5%)高。提示重症肌无力病人突触前膜也受自身抗体的损伤。同时本实验还检测(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脑缺血时兴奋性氨基酸与胆碱能神经的关系,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CCAO)的脑缺血动物模型,用乙酰胆碱离子选择性微电极(ACh-ISMs)检测皮层ACh释放量,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时谷氨酸对大鼠皮层ACh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1mol/LGlu对ACh-ISMs无干扰作用,在生理状态下不能显著地促进皮层ACh的释放,但可使脑缺血3min时皮层ACh释放量较未加Glu组增加58.1%(P<0.01),再灌注后皮层ACh活性恢复减慢。结果提示:Glu协同ACh释放的效应在脑缺血时明显放大,推测Glu和ACh可能在缺血性脑损伤中有放大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工作证实人工合成的β淀粉样蛋白片段31~35(Aβ31~35)诱发体外培养的新生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基础上,本研究探讨了这一凋亡的详细时程和一些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1)用荧光细胞核染料PI染色,观察到Aβ31~35 处理后1 h 开始出现神经元核染色质凝聚,2 h 可看到核沟出现和大小不等的核片块,在3,4 和24 h 出现越来越多的核片块,但不同细胞核的变化不同步,即有些细胞出现核损害的同时,也有核正常的细胞存在;(2)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各时间点提取的DNA,梯型现象最早出现在Aβ31~35 处理后2 h,随着时间延长越来越明显;(3)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NA 含量直方图显示,亚二倍体细胞最早出现在Aβ31~35 处理后2 h,其数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多;(4)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某些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的表达量表明,bcl2 蛋白表达在Aβ31~35 处理后1 h 出现明显减少,以后缓慢降低,至24 h达最低点。与此相反,bax 蛋白表达在1~4 h 期间呈现稳定上调,而p53 和cfos 两种蛋白表达也显示上调,其p53 蛋白在2 h 达最高峰,cfos 蛋白则在2 h 开始上调;(5)用RTPCR  相似文献   

16.
(按关键词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未译出的英文及缩略词按首字母列入) A Aunold-Chiari畸形 Aunold-Chiari畸形伴颈椎广泛退行性样改变2例报告(常红升 刘强跃 王代德)(1):26 Aβ1-42 痴呆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病入脑脊液中Tau蛋白和Aβ1-42水平 的测定(张 健 陈 珺 薛启蓂)(2):81 氨基酸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中抑制性氨基酸递质的动态观察(张 勇 韩仲岩)(2):78 氨酸 鼠脑反复缺血再灌注海马6种氨基酸、单胺递质及其代谢产物 变化的研究(贾健民 贾健平 申 玉等)(4)…  相似文献   

17.
Alzheimer病与老年脑中β-淀粉样蛋白免疫组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β-AP)与Alzheimer病(AD)、脑老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查经过临床与病理确诊的3例AD与6例非痴呆老年对照(NAD)脑组织广泛部位中β-AP的沉积,并且与淀粉样蛋白组化染色的方法如刚果红、爱先蓝(SAB)染色相对比。结果发现1AD脑组织中β-AP的沉积较NAD不仅部位广泛,而且程度严重。2β-AP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较淀粉样蛋白组化染色方法敏感而可靠。结论β-AP在脑中的沉积可能与神经元的变性以致智能衰退、AD的发生有关。β-AP的免疫组化检测可作为AD组织学诊断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升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白细胞可以导致缺血细胞损伤,内皮细胞上表达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有利于白细胞迁移至组织。本研究目的是对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后脑内ICAM-1 蛋白在组织中表达和含量进行检测。方法 通过对成年雄性CD-1 小鼠使用血管腔内尼龙线栓塞术,造成0、3、6、12、24、48 和72 h 的持续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程度由激光多普勒流量仪确定,缺血脑组织ICAM-1 的阳性表达由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并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 印迹来定量。结果 在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小鼠缺血脑半球的表面脑血流量减少到基准值的9% ~15% 。各组间大脑中动脉栓塞过程中的脑血流量无显著差异。免疫组化技术显示,缺血中心区和末影区都见ICAM-1 阳性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从缺血中心到缺血边缘区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CAM-1 出现增高的趋势。免疫沉淀和Western 印迹分析结果表明,缺血区ICAM-1的表达在大脑中动脉栓塞后3 h 增高,6~12 h 达到高峰,并持续到72 h。结论 研究表明,在持续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的小鼠中检测到ICAM-1 表达明显升高,因为在持续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后ICAM-1 可介导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粘附,加速  相似文献   

19.
重症肌无力患者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致鼠脑干?…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神经肌接头(NMJ)处乙酰胆碱(ACh)传递障碍,是重症肌无力(MG)发病机制,然而,近年有研究表明部分MG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CNS)受损的症状和神经电生理方面的异常表现,本研究为探讨其机制。方法 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nAChR-ab)阳性的全身型MG患者血清中提取IgG将其注入SD大鼠脑室系统,观察其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结果 nAChR-ab使脑干听觉传导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0.
用放射标记的cDNA寡核苷酸探针,使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表达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mRNA的单个核细胞(MNC)。结果表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对照组大鼠Guo窝和腹股沟淋巴结(PILN)的MNC乙酰胆碱受体(AChR)诱导的IFN-γ,TGF-βmRNA表达细胞数明显增高,与给予PBSCFA注射组比较差异显著。鼻腔耐受组与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