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oll样受体能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在启动固有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结合内源性配体物质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一定作用.深入研究Toll样受体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可能有助于对移植、心血管手术、休克等过程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Toll 样受体 (TLRs) 属于模式识别受体 (PRRs) 家族,识别高度保守的微生物组分 -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MPS)。关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体机理,至今尚未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提出,与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TLRs 相关, 其中对 TLR4 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所起作用的研究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3.
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是链接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在免疫系统的调节中有重要作用,它可通过激活信号转导通路、促进炎症因子表达等诱发炎症反应.TLR4不仅表达于各种免疫细胞表面,还在肾小球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都有广泛表达.近年来,TLR4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TLR4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糖尿病肾病、急性肾损伤以及尿路感染等肾脏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s)是近年来发现的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家族,通过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主要指一类或一群特定的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共有的某些非特异性、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其可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所识别,  相似文献   

5.
天然免疫系统在缺血再灌注组织损伤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其首先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触发免疫炎症反应.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和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s,NLRs)分别作为胞外和胞内模式识别受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们均可在炎性细胞和一些组织细胞上表达,通过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和危险相关分子模式(Dangers-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触发炎症反应.本文就天然免疫在缺血性急性肾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Toll样受体(TLR)在先天性免疫中起关键的作用,这些受体可以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和损伤/危险相关分子模式,Toll样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系统通过转录因子的活化调节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适应性免疫反应的激活也需要Toll样受体的辅助.Toll样受体在肾脏疾病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激活与内源性及外源性致病因子引起的组织损伤相关.在这些内源性及外源性因素引起的肾脏疾病的过程中,Toll样受体的过度激活会行成一个对机体不利的病理生理过程,引起并加重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7.
Toll样受体4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类天然免疫受体,其分布十分广泛,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多形核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等表面,属于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可对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eular patterns,PAMP)进行识别、结合,并引发一系列信号转导,进而导致炎性介质的释放,在天然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并最终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8.
Toll样受体是一个新的细胞受体蛋白家族,参与病原相关的炎症反应,近年来发现其同样参与损伤诱导的炎症反应。而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病理反应就是一个过度的炎症反应。Toll样受体在肝脏缺血再灌注中具有重要作用。就其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Toll样受体(TLR)是新近发现的天然免疫受体,它们可以通过广泛地特异性地识别病原微生物,偶联信号转导途径,并激活天然免疫细胞,最终导致一系列的免疫炎症反应。TLR不仅能激活天然免疫,而且也为激活获得性免疫提供共刺激信号。TLR在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是两者之间的桥梁。TLR不仅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免疫细胞有表达,在肾脏细胞也有表达,它们可能参与了许多肾脏疾病的发生,包括问质性肾炎,免疫复合物性肾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移植肾排斥反应等。现就TLR的功能、信号转导及在肾脏疾病中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国HCV感染率约为3.2%,高于世界平均水平。HCV感染者约70%将发展为慢性感染,其中部分慢性感染者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Toll样受体(TLlt)是模式识别受体家族的重要一员,能够识别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合成化合物及宿主的自身成分,参与激活白细胞、基质细胞以及活化B细胞、T细胞等过程,在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Toll样受体4是重要的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通过识别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及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启动髓样分化因子 88依赖途径后激活NF-κB信号通路,引发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的分泌,触发固有免疫应答,在膝骨关节炎滑膜炎的发生中发挥作用。研究TLR4/MyD88信号通路在膝骨关节炎滑膜炎中的作用,以期更深入的阐明膝骨关节炎滑膜炎发病机制,为膝骨关节炎滑膜炎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Toll样受体是最初发现于控制胚胎背腹体轴形成的一种Ⅰ型跨膜受体,后来发现在脊椎动物免疫应答中起中心作用。 现就Toll样受体家族的结构、信号转导通路、在天然免疫中的识别及控制获得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腑泄热法中药通过线粒体DNA(mtDNA)/Toll样受体9(TLR9)/微小RNA(miR)-223通路抑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作用。方法:随机数字法将80只健康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分成通路正常组(NP组)、通路激活组(AP组)、通路正常中药组(NPT组)、通路激活中药组(APT组...  相似文献   

14.
Toll样受体是最初发现于控制胚胎背腹体轴形成的一种Ⅰ型跨膜受体,后来发现在脊椎动物免疫应答中起中心作用。Toll样受体家族的结构、信号转导通路、在天然免疫中的识别及控制获得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Toll样受体家族(Toll-like receptors,TLRs)属于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cognition receptots,PRRs),Toll样受体-4 (Toll-like receptor4,TLR4)是其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在先天免疫系统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可通过激活炎性信号通路在微生物分子模式合成的应答反应中起作用.TLR4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以及肥胖的发生发展等糖尿病高危因素也有着紧密联系.TLR4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之间的关系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大量研究结果提示TLR4在DN的病理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Toll样受体(TLRs)信号传导通路及其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并总结TLRs及其配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就近年来TLRs信号传导通路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器官移植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TLRs在器官移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LRs的活化可激活特异性免疫系统,使移植物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同时也可通过TLRs诱导免疫耐受。早期治疗措施的干预可减少器官移植中移植物因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TLRs激活,从而提高移植物存活率;同时,针对TLRs及其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的相关免疫抑制靶点研发出的高效免疫抑制药物可减轻器官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免疫排斥反应。结论 TLRs信号传导通路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排斥及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Toll 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ns,TLRS)主要通过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来迅速激活天然免疫系统,并且还能够诱导获得性免疫的产生,在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脊椎动物中已报道了13个TLRs成员(TLRI-TLR13).研究发现.TLBs与许多泌尿系统疾病密切相关,通过感染和非感染途径参与介导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近期研究结果表明,TLRs可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并可能参与泌尿系统肿瘤发生过程中的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8.
Toll样受体(TLRs)存在于细胞膜上,是一类跨膜受体.TLR4是TLRs家族中识别微生物和炎性反应的主要成员.肠道屏障主要包括机械、免疫、化学和生物屏障四大部分.肝移植导致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道内细菌及内毒素移位进入血循环;同时I/R损伤刺激机体释放大量内源性分子,TLR4与内毒素及内源性配体结合,促进多种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释放,引起一系列炎性介质反应,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9.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常见于肝脏移植、失血性休克、创伤等情况,其发生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明确。我们通过动态观察小鼠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情况下,不同的灌注时间点,Toll样受体4(TLR4)蛋白在缺血肝叶的表达变化,探讨TLR4的激活机制及其信号系统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一抗TLR4多克隆抗体(Santa Cruz),二抗兔抗羊单克隆抗体(博士德公司),硝基蓝四氮唑/5-溴-4-氮-3-吲哚磷酸盐(NBT/BCIP)显色试剂盒  相似文献   

20.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或称再灌注损伤,是指组织缺血一段时间,当血流重新恢复后,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较缺血时进一步加重,器官功能进一步恶化的综合征。根据大量实验与临床研究,虽然再灌注损伤主要与氧自由基损伤及钙超载有关,但是炎症因子链式释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在发病中可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将从炎症因子释放通路与粒细胞的关系出发,探讨Toll样受体(TLRs)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