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19a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iR-19a可能的靶基因,通过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靶基因在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中表达的变化,并进一步通过绿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实验对靶基因进行鉴定。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iR-19a可能的靶基因是TNF-α,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显示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组织TNF-α表达增加,miR-19a可抑制TNF-α-3’UTR-WT报告基因活性,而变异型TNF-α-3’UTR-mut报告基因活性不能被抑制。结论 miR-19a的靶基因为TNF-α,其结合位点为TNF-α3’UTR,miR-19a可能在肠道通过直接调控TNF-α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白头翁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诱导UC模型小鼠,给予白头翁汤干预.实验过程中,每日记录小鼠体质量、腹泻、便血情况.实验结束后测量小鼠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 相似文献
3.
白头翁汤出自《伤寒论》 ,本方具有清湿热、凉血、解毒、止痢之功 ,是治疗热痢之精方。笔者采用此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1)本组 2 6例患者其中男性 13例 ,女性 13例 ,年龄 30~ 6 0岁 ;病程最短者 3个月 ,最长 1年。(2 )临床表现 ,腹泻、腹痛、血便、脓血便伴有乏力、纳差、舌苔薄黄、脉细数。(3)诊断标准 :2 6例患者均按 1978年全国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统一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便常规以及肠镜活检等检查 ,其中直肠溃疡 9例 ,直乙溃疡 13例 ,左半结肠溃疡 4例 ,根据证候特点 ,中医辨证归属于“泄… 相似文献
4.
5.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不明原因的直肠和结肠粘膜特异性炎症,溃疡形成为主的疾病,症状以腹痛、腹泻,脓血便为主,汞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有增多趋势,若失治误治,常常迁延难愈,笔者数年来采用加味白头翁汤治疗83例溃病性结肠炎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应用白头翁汤合逆散加减煎服治疗,对照组(57例)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对照组总有效率8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白头翁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琰杰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9,23(4):435-435,438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加味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用白头翁汤作为基本方剂,根据症状随证加减,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白头翁汤加味治疗后,36例轻中型溃疡结肠炎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及内镜下病变缓解率均较高。治愈21例(58.3%),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结论:白头翁汤加味对结肠炎控制,粘膜损伤修复,脾胃功能调整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由遗传、感染、外界及肠道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白头翁汤及其主药白头翁的提取物具有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其机制包括调节肠道免疫环境、抑制肿瘤生长、调节肠道微生态及保护黏膜屏障功能等.其相关研究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以及白头翁汤对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也对中医药治疗溃... 相似文献
9.
10.
《医学综述》2019,(15)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中miR-21及miR-206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科住院部及门诊部诊治的42例UC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本科门诊进行结肠镜检查且未发现器质性疾病的4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miR-21及miR-206表达情况,以miR-21及miR-206的平均值为截点,分析miR-21、miR-206表达与UC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UC患者miR-21与miR-206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miR-21及miR-206表达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 32±0. 66比1. 11±0. 36,3. 33±0. 86比1. 21±0. 65)(P <0. 01)。以观察组患者血清miR-21及miR-206表达量的平均值为截点,结果提示UC患者活动期的血清miR-21及miR-206高表达率高于缓解期患者(均P <0. 05),不同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疾病分级的miR-21和miR-206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C患者血清中miR-21表达量与miR-206表达量呈正相关(r=0. 396,P=0. 009)。结论 UC患者血清中miR-21表达量随着miR-206的升高而升高,提示miR-21及miR-206在UC中呈高表达,表明miR-21及miR-206可能在U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葡聚糖硫酸(dextran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肠黏膜通透性变化及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L)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8组,其中10只为空白对照组(NC组),其余70只饮用5%D...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木香烃内酯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菌群及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木香烃内酯低剂量、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DSS法建立UC模型,SASP组及木香烃内酯低、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相应药物7 d,观察小鼠一般状况、疾病活动度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保和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肠道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muciniphila)变化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 40只SPF级6周龄KM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保和丸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参照文献方法,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制备UC小鼠模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小鼠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美沙拉嗪组和保和丸组小鼠分别按0.1mL/10g鼠重给药,每次给予0.2mL美沙拉嗪溶液(0.065g/kg,每天3次)和保和丸溶液(0.78g/kg,每天2次)灌胃,连续给药7天。计算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ERIC)-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粪便菌群多样性,半定量PCR检测各组A.muciniphila细菌变化,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结果药物干预前,各实验组小鼠DAI评分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1);药物干预后,美沙拉嗪组和保和丸组小鼠DAI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和模型组[干预3天:(0.61±0.39)分比(1.33±0.47)分、(1.19±0.41)分,(0.69±0.42)分比(1.31±0.40)分、(1.19±0.41)分,P0.01或P0.05;干预7天:(0.36±0.24)分比(1.33±0.47)分、(0.84±0.31)分,(0.38±0.26)分比(1.31±0.40)分、(0.84±0.31)分,P0.01或P0.05],美沙拉嗪组和保和丸组药物干预后D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IC-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条带数量无明显减少,但条带位置变化较明显,保和丸组和美沙拉嗪组带数量明显减少,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降低;半定量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条带稍明显减少,美沙拉嗪组稍暗,保和丸组亮度明显升高,即A.muciniphila丰度升高,基因全长329bp;病理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隐窝和腺体正常结构被破坏,发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到黏膜层,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和保和丸组黏膜损伤程度小,腺体结构破坏较轻,炎性细胞的数量和浸润深度都显著减少。结论保和丸能调节DSS诱导的UC模型小鼠肠道菌群,提高A.muciniphila菌群丰度,可改善UC模型小鼠炎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柚皮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组织中miR-30a-3p/PTEN信号轴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柚皮素低剂量组、柚皮素中剂量组和柚皮素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用DSS灌胃法制备BALB/c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0.2 mL/10g),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泼尼松龙(2 mg/kg),柚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柚皮素(剂量依次为50、100、200 mg/kg),持续给予7 d。计算疾病活动度评分(DAI),对BALB/c小鼠肠组织进行形态学检查,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及Elisa法分别检测肠组织miR-30a-3p、PTEN、PI3K、Akt和Caspase-3 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结肠有部分肠壁凹陷,形成溃疡,周围组织水肿明显,部分细胞坏死、脱落,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各柚皮素剂量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小鼠肠组织DAI、IL-4、TNF-α、PTEN和Caspase-3 mRNA及蛋白升高,IL-10、miR-30a-3p、PI3K和Akt mRNA及蛋白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各柚皮素剂量组小鼠肠组织DAI、IL-4、TNF-α、PTEN和Caspase-3 mRNA及蛋白降低,IL-10、miR-30a-3p、PI3K和Akt mRNA及蛋白升高,各柚皮素剂量组效应呈剂量反应关系(均P<0.05);柚皮素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柚皮素可以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结肠炎性,减轻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30a-3p/PTEN信号轴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PDIA3)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空载慢病毒组(Lv-NC组)和PDIA3过表达慢病毒组(Lv-PDIA3组),每组15只.采用连续7d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建立UC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注射慢病毒干预.慢病毒干预7d后结束实验,对各组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肠黏膜屏障通透性标志物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含量,qRT-PCR检测结肠组织中PDIA3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PDIA3、ZO-1、Occludin、Claudin-1、IκBα、p-NF-κB p65 (Ser536)、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结肠组织受损严重,DAI评分、血清中IL-1β、IL-6、TNF-α、D-Lac、DAO含量以及结肠组织中IκBα和p-NF-κB p65 (Ser536)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而ZO-1、Occludin和Claudin-1等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odel组比较,Lv-PDIA3组小鼠结肠组织受损程度减轻,DAI评分、血清中IL-1β、IL-6、TNF-α、D-Lac、DAO含量以及结肠组织中IκBα和p-NF-κB p65(Ser53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同时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Lv-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过表达PDIA3能明显改善UC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牛初乳(BC)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善作用,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构建肠炎模型,监测小鼠体重、肠炎评分;应用HE染色、组织病理学评分观察牛初乳对小鼠肠炎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监测肠道菌群中常见微生物的含量。结果显示DSS组小鼠体重降低,肠炎评分升高,结肠组织炎性损伤明显,肠道内大肠杆菌含量增加,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减少;与DSS组比较,BC+DSS组小鼠体重上升(P<0.01),肠炎评分降低(P<0.01),结肠组织炎性损伤显著缓解,三种微生物含量均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这表明牛初乳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6,(11)
目的:探讨α-硫辛酸(α-lipoic acid,ALA)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Th17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22~25g)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ALA对照组(ALA)、溃疡性结肠炎组(UC)、ALA治疗组(UC+ALA)四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比较结肠质量指数及结直肠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L-17、IL-21分泌情况,RT-PCR检测结肠组织TNF-α、TGF-βmRNA表达情况。结果:结肠质量指数、DAI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在对照组及ALA组中无明显差异,但在UC组中显著升高,在UC+ALA组中明显降低(P<0.05);IL-17、IL-21在对照组及ALA组小鼠血清中的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在UC组中显著升高,在UC+ALA组中明显降低(P<0.05);TNF-α、TGF-βmRNA在对照组及ALA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在UC组中显著升高,在UC+ALA组中明显降低(P<0.05)。结论:α-硫辛酸能够降低TNBS引起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IL-17、IL-21、TNF-α、TGF-β等Th17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改善炎症反应及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肠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6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秦组及薏苡附子败酱散(中药)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以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制备成急性期UC模型。于造模第3天起,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5.24 g·kg~(-1)·d、10.48 g·kg~(-1)·d、20.96 g·kg~(-1)·d的薏苡附子败酱散药液,美沙拉秦组给予0.82 g·kg~(-1)·d的美沙拉秦药液,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同体积双蒸水,均持续7 d。实验过程中每日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绘制每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曲线。干预结束后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组织病理(HI)评分,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闭合蛋白(claudin)-1和claudin-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DAI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药物干预后美沙拉秦组及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小鼠与模型组比较,DAI评分明显降低(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小鼠肠组织结构完整;模型组小鼠肠组织结构破坏,黏膜缺损,腺体分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中药低剂量组病理结果类似模型组;美沙拉秦组及中药中、高剂量组肠组织结构比较完整,部分炎性细胞浸润,HI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美沙拉秦组、中药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claudin-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claudin-2蛋白表达降低(P0.01),且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作用显著(P0.01)。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对急性UC可以改善结肠黏膜的通透性,具有一定的黏膜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9.
芍药甘草汤,由仲景所创,为治伤寒误治后阴阳两虚之脚挛急的著名方剂。伤寒论第5 9条云:“伤寒脉浮汗自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更作甘草芍药汤与之,其脚即伸。”后人多用于治疗各种腹痛症。《伤寒论》113首方中,有31首用芍药,70首用甘草,2 4首两药合用,可见其重要性。本方应用广泛,现就其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介绍如下。1 辨证论治用法 胃肠湿热型:症见腹部灼痛,尤以下腹为甚,口干,口苦,恶心,纳呆,大便黄烂或带粘液脓血,或为纯粘液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红、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