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一般性规律。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因炎琥宁注射剂引发不反应患者42例,并对其不良反应报告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回顾,以此分析炎琥宁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结果炎琥宁注射剂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最高发生率主要集中在0~10岁的患儿中,主要临床症状为皮肤及附件,乃至全身各循环系统发生损坏,大多数不良反应症状会出现在给药后的30min内。结论应强化炎琥宁注射剂的监管工作,将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
337例炎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8~2009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炎琥宁注射剂所致ADR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7例ADR中,男、女患者分别占47.77%和52.23%,儿童发生比例相对较高(38.28%),ADR大多发生在用药20 min内,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0.15%)和全身性损害(17.80%)为主。结论临床应当严格对炎琥宁注射剂的使用,重视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寻找相关风险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照。方法以“炎琥宁”,“不良反应”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按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53篇文献,进行资料的提取与统计分析。结果儿童患者发生率高,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以皮疹、发热、过敏反应等最为常见,严重可致过敏性休克。结论重视炎琥宁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加强儿童用药监测,防范不良反应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136例炎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炎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其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淄博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136例炎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炎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以0-10岁儿童发生率最高,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及循环系统损害,多数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后30分钟内,结论应加强炎琥宁注射剂用药监测,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炎琥宁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总结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3年98例炎琥宁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不良反应类型和药品应用的监测情况。结果炎琥宁注射剂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一般包括呼吸、消化、内分泌等系统反应,其中最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是皮肤过敏。结论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该严格掌握和控制炎琥宁注射剂的适应证和药品用量,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剂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炎琥宁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09年深圳市各单位上报的139例与炎琥宁注射剂有关的ADR/ADE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39例ADR/ADE涉及到6个厂家生产的产品,ADR/ADE在0—9岁人群构成比为57.14%且呈现性别差异;ADR/ADE可累及人体多个器官系统,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其次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ADR/ADE多发生在30min以内,绝大多数ADR/ADE经治疗后转归良好。低龄人群,特别是0—9岁婴幼儿、儿童给药剂量、浓度严重偏高。结论:炎琥宁注射剂可致过敏性休克等严重ADR/ADE发生,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加强炎琥宁注射剂用药监护,以减少ADR/ADE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炎琥宁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对407例炎琥宁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炎琥宁注射剂引起的407例不良反应中,儿童(0~14岁)最多见,占59.2%,尤以0~3岁的婴幼儿发生率最高,为27.5%;严重的、新的、一般的不良反应构成比分别为6.1%、12.3%、81.6%;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见,占54.5%,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18.4%。结论:炎琥宁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临床使用时应注意用药的浓度、滴速,婴幼儿应禁用;加强用药后的监护和上市后的再评价,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剑 《北方药学》2012,9(1):68-69,45
炎琥宁是用爵床科植物穿心莲提取物的穿心莲内酯与琥珀酸钾酐作用所得的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盐制成的粉针剂,具有抗菌、清热解毒、消炎等作用,是目前药品中常用的基础药品之一,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扁桃体炎、病毒性的肺炎、胃肠道以及泌尿系统的感染等.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过敏体质不同、用药剂量以及用药浓度等影响,在临床上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应高度引起临床医生用药注意,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方法从药物的有效成分、中药品种混用、所用辅料、临床辩证、合并用药等多个方面加以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存在的不良反应引起公众对其安全性产生质疑。结论中药注射剂确实在生产、使用等某些环节存在安全隐患,改良中药注射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方法通过跟踪随访和病例回顾的方式对对照组(100例)及ADR组(93例),在药物、患者、处方及护理因素方面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与结论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给药剂量过大、联合用药、输液距配液时间过长、用药前没有进行肝肾功能检查、适应证不合理、说明书中用法用量不详细、没有药理作用的说明。改进处方及护理行为对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总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危害性大,在临床应用时应加强用药监护,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陈国英 《中国药业》2010,19(6):56-56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TCMI)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以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TCMI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原因主要在于其成分的复杂以及质量标准与工艺存在问题,此外患者的体质以及临床使用不当也是引起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结论通过改进制备方法、提高质量标准、完善药品说明书及注意临床合理使用,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可以减少或避免TCMI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研究以及产生原因。方法:通过回顾分析,对2013年6月~2015年12月某院收治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46例进行研究,对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据调查显示,4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中,所涉及的注射剂品种以祛痰剂、理血剂、清热剂等最为普遍,而其中痰热清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在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结论: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分析,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院中药注射剂354例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病例回顾跟踪随访的方式对我院354例ADR在患者、药物、处方及护理等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35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主要原因为给药剂量过大,联合用药,输液配制时间过长,老龄患者未作肝肾功能检查,适应症不合理等。结论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改进处方和护理行为可减少ADR的发生,保障公众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我院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236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凌英蓉  陆江帆  郭彬 《中国药业》2008,17(21):47-48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原因。方法通过病例回顾、跟踪随访的方式,对深圳市中医院236例中药注射荆ADR进行患者、药物、处方及护理等单因素分析和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36例中药注射剂ADR主要原因为给药剂量过大、联合用药、输液配制时间过长、老龄患者、未作肝肾功能检查、适应证不合理等。结论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改进处方和护理行为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周林琼  周林艳 《海峡药学》2012,24(1):250-251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1年5月期间我院收到的中药注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不良反应报表当中,不良反应儿童的发生率较高,表现类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主要药品为心脑血管疾病药品.  相似文献   

17.
邱葵  崔筱莉 《首都医药》2001,8(12):39-39
中药注射剂是近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制剂 , 它的确切疗效已经为临床所证实 , 并且已广泛应用于医院急诊药房、病房药房 , 然而近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 , 不断发生的不良反应为中药注射剂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 笔者针对近几年的有关报道 , 对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 希望对临床安全用药有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18.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注射剂是指中药饮片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主要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注射用浓溶液。中药注射剂是在我国独有的中医理论指导下,用现代制药技术制成的静脉用药制剂,其在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应用也越来越被重视;但其诸多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如皮疹、皮肤瘙痒、水肿、咳嗽、呕吐、腹泻、头痛及过敏性休克等[1,2],此情不容忽视,本文就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药注射剂是指中药饮片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主要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注射用浓溶液.中药注射剂是在我国独有的中医理论指导下,用现代制药技术制成的静脉用药制剂,其在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应用也越来越被重视;但其诸多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如皮疹、皮肤瘙痒、水肿、咳嗽、呕吐、腹泻、头痛及过敏性休克等[1,2],此情不容忽视,本文就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回顾分析我院常用10种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统计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对发生ADR的年龄段、涉及的系统及临床表现和10种中药注射剂发生ADR的构成比进行统计。1069例中药注射剂应用患者中,96例(8.98%)发生不良反应,年龄〉60岁者发生ADR最高(40.62%)。ADR涉及的系统或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所占比例最高(36.36%),其次为免疫系统(21.88%)、心血管系统(14.58%)。10种中药注射剂中位于前3位的为茵栀黄注射液(18.75%)、黄芪注射液(16.67%)、丹参注射液(14.58%);96例发生ADR患者中活血化瘀类最多52(54.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