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饮片中黄芪皂苷Ⅰ 、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和结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对黄芪饮片中黄芪皂苷Ⅰ 、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对各类成分对于黄芪饮片药效峰面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黄芪饮片药物治疗效果的发挥 ,会直接受到黄芪皂苷Ⅰ 、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等含量的影响.结论:对黄芪饮片中黄芪皂苷Ⅰ 、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分析 ,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皂苷Ⅳ的含量。方法采用Dimonsil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30℃;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100℃,空气流速为2.5 L·min-1,撞击器关闭。结果黄芪皂苷Ⅲ在进样量范围为0.016~1.150μg时,进样量的自然对数与峰面积积分值的自然对数成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8.09%,RSD为1.02%(n=6)。黄芪皂苷Ⅳ在进样量范围为0.093~0.816μg时,进样量的自然对数与峰面积积分值的自然对数成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7.39%,RSD为1.13%(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黄芪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1995年以来从黄芪属植物中新发现的皂苷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恒山黄芪粉碎度与黄芪多糖得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超微粉碎机对恒山黄芪进行超细化处理并按不同粒度分组,比较各组别恒山黄芪在不同温度、不同料液比条件下,水法提取与CaO法提取黄芪多糖的得率。结果 恒山黄芪粉体粒度≥600目(破壁前),黄芪多糖得率同等粉碎度CaO法提取优于水法提取,小于800目(破壁后)得率趋于一致。无论是采用水法还是CaO法提取,恒山黄芪在粉碎粒度为800目时,选择提取温度80 ℃,料液比1∶8,黄芪多糖得率达到最高,分别为8.36%和8.49%。结论 恒山黄芪多糖得率与粉碎度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因素,找出促进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点。方法选取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即恩格尔系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数等6个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以上6个因素对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结果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即恩格尔系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数等6个因素的关联度分别为0.7784、0.6204、0.6713、0.8249、0.6120、0.7922。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数以及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海市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养;发展经济,深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接轨。  相似文献   

7.
黄芪总皂苷提取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选择黄芪总皂苷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单因素水平实验考察回流与超声两种提取方法对黄芪总皂苷提取量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三因素分别于三水平时对黄芪甲苷提取率的影响,以黄芪甲苷为指标,采用比色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超声提取高效、省时、节能,是较好提取方法,因此对超声提取方法进行优化。正交实验最终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A2B3C1,即溶剂用量为15倍量,提取时间为超声40min,乙醇浓度为70%,为最佳提取方法。结论:所选择工艺提取效率高,方法的稳定性和精密度均符合实验要求,具有简便、易操作、提取用时短及成本低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甘肃永登产黄芪与陇西产黄芪主要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用水煎煮法提取黄芪中的活性成分,低温干燥,计算煎膏得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以芦丁、黄芪甲苷、葡萄糖为对照品,测定永登产黄芪和陇西产黄芪水煎膏中总黄酮、总皂苷和总多糖的含量。结果:永登产黄芪与陇西产黄芪的水煎膏得率分别为30.78%和29.78%。永登产黄芪和陇西产黄芪水煎膏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48%和0.69%、总皂苷含量分别为7.86%和6.15%、多糖含量为14.3%和13.1%。结论:甘肃永登产黄芪与陇西产黄芪中中总黄酮、总皂苷和总多糖含量存在差异,永登产黄芪水煎膏得率比陇西产黄芪高出1个百分点,水煎膏中总皂苷、总多糖的含量永登产黄芪高于陇西产黄芪,总黄酮的含量永登产黄芪低于陇西产黄芪。  相似文献   

9.
虎杖大黄素与黄芪总皂苷合用抗人疱疹病毒药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时有效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以阿苷洛韦为阳性对照,采用空斑减数实验,用中效作用原理对虎杖大黄素与黄芪总皂苷合用抗HSV-2333株药效进行了分析。结果:在Hep-2细胞系统中,ACV地HSV-2333株增殖抑制的ED50为10.85μg/ml。当大黄素与总皂苷以2(Dm)大黄素/1(Dm)总皂苷比例合用时,对HSV-2333株直接杀灭、感染阻断、增殖抑制的ED50分别为0.73μm/ml,1.04μm/ml,0.83μm/ml。以1(Dm)大黄素/1(Dm)总皂苷比例合用时,相应的ED50依次为0.13μm/ml,0.45μm/ml,0.53μm/ml。以1(Dm)大黄素/2(Dm)总皂苷的比例合用时,相应的ED50为0.17μm/ml,1.53μm/ml,0.99μm/ml。三种合用比例的合用指数均<1,表明两药合用对抗HSV-2333株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ACV对HSV-2333株增殖抑制的治疗指数(TI)为100。2(Dm)大黄素/1(Dm)总皂苷对HSV-2333株直接杀灭、感染阻断、增殖抑制的TIs分别为408.2,286.5,359.0。1(Dm)大黄素/1(Dm)总皂苷相应TIs为1899.2,548.6,465.8。1(Dm)大黄素/2(Dm)总皂苷相应TIs为714.7,79.4,122.7。以1(Dm)大黄素/1(Dm)总皂苷为最佳合用比。  相似文献   

10.
比色法测定黄芪中黄芪总皂苷含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黄芪中黄芪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黄芪中黄芪总皂苷的含量.结果:比色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3~258 μg,相关系数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为1.34%(n=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芪药材及含黄芪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对31例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的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类型等统计分析。[结果]黄芪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变态反应,其中皮肤反应12例(占38.7%),过敏性休克6例(占19.4%),药物热8例(占25.8%),呼吸系统5例(占16.1%)。[结论]黄芪注射液可导致不良反应,其表现多样化,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2.
脑血栓发病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血栓的发病是否与气象因素有关。方法 通过对2000年1-12月哈尔滨市某大医院的脑血栓病人与气象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计算灰色关联系数roi(k)和灰色关联度roi(k)。结果 脑血栓发病与气压、相对湿度、地面平均温度及平均气温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33、0.849、0.566、0.585。结论 气象因素对脑血栓的发生确有影响,气象因素对脑血栓发生的影响大小顺次为相对湿度、气压、平均气温及地面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对31例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的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类型等统计分析。[结果]黄芪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变态反应,其中皮肤反应12例(占38.7%),过敏性休克6例(占19.4%),药物热8例(占25.8%),呼吸系统5例(占16.1%)。[结论]黄芪注射液可导致不良反应,其表现多样化,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不同批次黄芪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以Grace Apollo C_(18)(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60℃,雾化器cooling,气压30 psi(2.07 slpm),增益100。[结果]建立的黄芪指纹图谱各色谱峰分离度较好,达到指纹图谱要求,相似度评价结果均大于0.96,证明不同批次间药材比较稳定。聚类分析法把12个批次的黄芪样品分为3类。建立了黄芪药材的HPLC-ELSD指纹图谱共有模型,找出了较大的17个共有峰。[结论]为更好的控制黄芪的内在质量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黄芪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山西省浑源县不同购买批次的黄芪药材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应用HPLC法,色谱柱:Thermo ODS(2.1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7);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分析时间:60min;进样量:20μL。结果:山西省浑源县3种批号的黄芪药材有13个共有峰,其HPLC指纹图谱基本一致,但共有峰面积的比值有一定差异。结论:通过HPLC法建立了黄芪药材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为快速鉴别区分不同来源的药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芪对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降低气道反应性的作用.方法: 哮喘患者32例,治疗前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率(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用乙酰甲胆碱(Mch) 累积量0.033 μmol和1.98 μmol作激发试验. 经黄芪注射液治疗3 wk后,再测定上述肺功能指标. 结果: 黄芪注射液治疗后患者FVC增加(3.42±0.22→3.53±0.22, P<0.05);FEV1(2.32±0.13→2.56±0.13), FEV1%(76.6±2.8→ 85.3±3.9)和PEF(3.80±0.17→4.20±0.17)的增加更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 黄芪能改善哮喘患者的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17.
黄芪水提及除杂工艺条件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优选黄芪水煎及除杂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L3(3^4)正交表,以黄芪甲甙的提取率和干膏收率综合考察黄芪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黄芪甲甙与干膏的变化多少作为Ⅱ型ZTC1 1天然澄清剂用于黄芪水提液除杂的考察指标。结果:黄芪采用饮片(厚2~3cm),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小时,黄芪甲甙的提取率在90%以上;提取液浓缩至生药/水=1/3时,采用Ⅱ型ZTCl 1天然澄清剂(8%B、4%A组分)除杂效果要好于传统的醇沉方法,且能降低成本,缩短工时。结论:本试验的工艺条件和除杂工艺符合大生产的要求,并能降低成本,保留黄芪水提液中其他有效成分,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黄芪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和体内扩散盒植入技术 ,观察黄芪对辐照小鼠粒 单系造血祖细胞 (CFU GM)的影响。结果 :体内培养证明 ,辐照前、后用药组CFU GM分别为 (2 7 14± 5 88)个 / (4× 10 5BMC)和 (2 6 38± 4 90 )个 / (4× 10 5BMC) ,均较辐照对照组 (16 5 8± 3 37)个 / (4×10 5BMC)明显增高 (P <0 0 1) ,而体外培养未显示刺激活性。结论 :黄芪可刺激体内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对辐照小鼠的骨髓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高血压病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对照区组设计,高血压病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黄芪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健康人45例。放免法测定各组巾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自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6(IL-6)的含量。黄芪组常规降压加黄芪注射液后14d再测定上述指标,常规治疗组经常规降压14d后测定上述指标。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较健康人比较血清hs—CRP,血浆TNF—α、IL-1β和IL-6均升高(P〈0.01)。黄芪注射液治疗后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β和IL-6降低(P〈0.01或〈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在较短治疗周期内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炎症介质。  相似文献   

20.
Astragali Radix (AR), known as Huangqi in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herbal medicines learnt worldwide to reinforce Qi (the vital energy). AR is traditionally prepared from the dried root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or A.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 It has been reported to have cardiotonic, hepatoprotective, hypotensive, immunostimulant, anti-aging, anti-oxidative, antidiabetic,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The bioactive compounds were found to be flavonoids, saponins, polysaccharides, amino acids, and some trace elements. The present paper reviews the studies on AR including history, phytochemistry studies,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recent ye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