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出生时挤压脐带(UCM)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4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出生时立即结扎脐带(ICC)组、延迟脐带结扎(DCC)组、UCM组,每组15例。比较3组早产儿的血常规及胆红素指标、脑损伤及神经系统后遗症情况。结果出生24 h时及出生7 d后,DCC组与UCM组早产儿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高于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生后6、12、24、48、72 h,3组间经皮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DCC组、UCM组的出生窒息发生率及窒息程度均低于ICC组,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出血、输血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均低于ICC组,住院时间均短于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UCM可有效改善早产儿的血容量,减少脑损伤以及神经后遗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454-1455
目的观察新生儿延迟结扎脐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的新生儿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给予延迟结扎脐带,即在新生儿娩出后60~90s结扎、截断脐带;对照组给予常规结扎脐带,即在新生儿娩出10s内结扎、截断脐带。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胎盘残余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脐血和产后1w外周血血红蛋白与胆红素水平、产后2w贫血和黄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胎盘残余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和胆红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产后1w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胆红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w内贫血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黄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延迟结扎脐带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加胎盘向胎儿的血液灌输量,减少脐带损伤出血量,预防新生儿贫血,同时对Apgar评分和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延迟脐带结扎时间差异对顺产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经阴道分娩的早产儿96例,根据脐带结扎方式分为A、B、C、D四组,A组为常规对照组,分娩后10 s内立即结扎脐带;B组分娩后延迟30 s结扎脐带;C组分娩后延迟60 s结扎脐带;D组分娩后延迟120 s结扎脐带。对各组早产儿贫血、血红蛋白水平、黄疸以及颅内出血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各组早产儿出生后24 h、出生后1周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显著,从低至高依次为A、B、C、D组,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产儿贫血发生率最高,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B、C、D三组早产儿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早产儿经皮胆红素(TCB)峰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产儿光疗时间长于B组和C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D组TCB峰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脑室出血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脑室出血率与D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延迟脐带结扎时间(生后30~60 s)可显著降低顺产早产儿贫血及颅内出血的发生风险,对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挤压脐带(UCM)对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1 000名剖宫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是否利用UCM方式将脐血输给新生儿分为实验组(n=428,含124名早产儿与304名足月新生儿)与对照组(n=572,含136名早产儿与436名足月新生儿),比较两组中足月与早产新生儿窒息情况、出生后3 d血红蛋白(HGB)水平、红细胞压积(PCV)、胆红素水平。结果两组新生儿胆红素水平、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 0. 05);实验组HGB、PCV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和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P <0. 05);实验组中足月与早产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贫血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均> 0. 05);对照组中早产新生儿窒息和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P均<0. 01),足月与早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相近(P> 0. 05)。结论剖宫产术中实施UCM给新生儿输血,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贫血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其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尤其对早产儿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挤压断脐对胎龄<32周早产儿贫血和黄疸的影响。 方法 选择135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挤压脐带组、延迟断脐组和常规断脐组各45例。比较3组早产儿娩出后1 h内和出生后1周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住院期间经皮胆红素峰值、光疗时间和贫血、病理性黄疸、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率。 结果 挤压脐带断脐组40例、延迟断脐组42例和立即断脐组38例完成研究。挤压脐带断脐组和延迟断脐组出生后1 h内和出生后1周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高于立即断脐组(P<0.05),贫血发生率低于立即断脐组(P<0.05),而挤压脐带断脐组和延迟断脐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经皮胆红素峰值、光疗时间、病理性黄疸和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立即断脐相比,挤压脐带断脐和延迟断脐均可降低胎龄<32周早产儿的贫血发生率,且不增加患病理性黄疸的风险。挤压脐带断脐可作为胎龄<32周且出生时有窒息早产儿首选的断脐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爱军  陈俊芝 《全科护理》2022,(36):5106-5109
目的:探讨延迟结扎脐带对足月顺产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分娩的550例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5例。观察组新生儿娩出后待脐带停止搏动后结扎脐带,对照组新生儿娩出后30 s内结扎脐带。比较两组新生儿血红蛋白值、血清铁蛋白值、胆红素水平、光疗率及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出生后48 h、72 h胆红素值、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光疗率及出生后48 h、72 h血清铁蛋白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8 h、72 h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8个月血清铁蛋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8个月、12个月血红蛋白值和贫血发生率及出生后6个月、12个月血清铁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结扎脐带能够提高新生儿出生后48 h、72 h血红蛋白水平及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且提高了8月龄婴儿的血清铁蛋白水平,但未对胆红素值产生影响,不会增加新生儿光疗率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脐带挤压对早产儿出生后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从建库至2019年2月发表的早产儿脐带挤压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经过培训的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英文文献7篇,中文文献2篇,共774例早产儿,其中脐带挤压组388例,立即断脐组38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立即断脐相比,脐带挤压能提高早产儿血红蛋白水平[SMD=0.75,95%CI (0.51,0.98),Z=6.22,P <0.01]、收缩压[MD=3.85,95%CI (0.75,6.95),Z=2.44,P=0.01]、舒张压[MD=3.75,95%CI(1.20,6.31),Z=2.88,P<0.01]及上腔静脉血流量;(2)与立即断脐相比,脐带挤压减少了早产儿输血人数[RR=0.72,95%CI(0.54,0.95),Z=2.28,P=0.02]、机械通气时间[SMD=-0.31,95%CI(-0.57,-0.05),Z=2.38,P=0.02]及脓毒症发生率[RR=0.73,95%CI(0.57,0.94),Z=2.49,P=0.01];(3)两组早产儿胆红素峰值、光疗人数、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及脑室内出血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挤压能改善早产儿出生后相关指标,降低早产儿输血需求、减少早产儿机械通气时间及脓毒症的发生率,且未增加早产儿近期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脐带挤压断脐对剖宫产早产儿的体温和血糖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60例剖宫产母亲及60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母亲及早产儿各30例)和观察组(母亲及早产儿各30例)。对照组剖宫产胎儿娩出后立即断脐,观察组剖宫产胎儿娩出后脐带挤压断脐。比较两组剖宫产早产儿出生后10 min、30 min的低体温发生率和出生后1 h、12 h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出生后30 min的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生后1 h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早产儿行脐带挤压断脐,生后30 min的低体温和生后1 h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发光二极管(LED)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6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LED组(n=80)和荧光管(CFT)组(n=82)。LED组采用LED蓝光治疗,CFT组采用CFT蓝光治疗。根据胎龄LED组又分为早产儿LED组32例和足月儿LED组48例,CFT组分为早产儿CFT组31例和足月儿CFT组51例。监测各组患儿光疗后4、8 h体温、经皮测胆红素值,观察光疗后8 h皮疹情况、尿量及大便次数。结果光疗后4、8 h,2组早产儿之间及2组足月儿之间的体温、经皮胆红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疗后8 h,2组早产儿之间及2组足月儿之间的大便次数、皮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疗8 h,早产儿LED组尿量显著高于早产儿CFT组(P0.05);2组足月儿之间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D与CFT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均具有一定疗效,LED蓝光治疗能够更有效控制患儿的体液代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采用不同脐带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带脱落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采用气门芯持续结扎脐带并联合使用愈脐胎毒清。对照组采用气门芯结扎脐带48 h 后去除并联合使用愈脐胎毒清。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分泌物、脐部红肿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脐部分泌物、脐部红肿等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气门芯持续结扎脐带联合使用愈脐胎毒清的脐部护理法可明显缩短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且不引起脐部分泌物增多及脐部红肿的发生,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杨艺  朱珊珊  尹丁叮 《全科护理》2020,18(17):2091-2093
[目的]研究出生时脐带挤压干预对早产儿早期血流动力学及脑组织氧饱和度(rSO_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医院进行分娩的早产儿94例进行研究,将其以信封法随机等分成挤压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出生后立即断脐处理,挤压组则予以出生后脐带挤压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早期血流动力学,主要包括双侧MCA收缩期最大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10 min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rSO_2、出生后不同时间段(出生即刻、出生后2周、出生后4周、出生后8周)血红蛋白水平、并发症(主要包括喂养不耐受、新生儿贫血、肺炎、房间隔缺损)发生情况等。[结果]挤压组与对照组早产儿在Vs、Vd、Vm、RI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挤压组早产儿出生10 min心率、rSO_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SpO_2高于对照组(均P0.05)。挤压组出生即刻、出生后2周、出生后4周、出生后8周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挤压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贫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出生时脐带挤压干预不会对早产儿早期血流动力学产生严重影响,且可有效改善早产儿的心率、SpO_2、rSO_2,提高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喂养不耐受、贫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迟结扎脐带对新生儿黄疸及红细胞增多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武警福建总队医院收治的足月分娩新生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新生儿分娩后10 s内结扎脐带,观察组应用延迟2 min结扎脐带。比较2组足月分娩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胆红素脑病发生率、睡眠障碍发生率;出生后第3天经皮胆红素的水平;红细胞压积平均值;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足月分娩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胆红素脑病发生率、睡眠障碍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后第3天经皮胆红素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压积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2 min结扎脐带在足月分娩新生儿中应用对黄疸、高胆红素血症、睡眠无明显影响,但可导致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产后不同时间实施乳房配合穴位按摩对乳汁分泌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1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分别自产后2h、12h、24h实施乳房配合穴位按摩,比较三组产后血清泌乳素水平、首次泌乳时间、产后48h泌乳量充足者比例、产后48h乳房胀痛发生率及产后30d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 :产后48h、72h三组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首次泌乳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8h母乳充足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0d母乳喂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48hⅢ度乳房胀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2h较12h、24h给予乳房配合穴位按摩更能促进产妇早泌乳、多泌乳,降低乳房胀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可控性牵拉脐带在积极管理第三产程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阴道分娩产妇7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牵拉脐带法,研究组采用可控性牵拉脐带法,两组防止产后出血的措施相同。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时及产后2 h出血量和胎盘胎膜残留的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产时及产后2 h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例未增加胎盘胎膜残留率,未出现急性子宫内翻等并发症。结论在第三产程中,及时可控性牵拉脐带能有效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不会增加胎盘胎膜残留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用一次性脐带夹在新生儿断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12月分娩的1906名新生儿使用棉线结扎脐带为对照组,以2014年1月-12月分娩的1546名新生儿使用一次性脐带结扎脐带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脐带脱落的时间及脐部感染率以及安全风险发生率。两组新生儿的性别、体重、Apgar评分、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观察组脐带脱落的时间及脐部感染率以及安全风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脐带夹相比棉线具有结扎牢靠、脱落早、不易感染、安全度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两种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的效果,以选择适合基层医院处理脐带的方法。方法将360例新生儿,按产妇意愿分成A组(特殊脐带夹组)和B组(气门芯组),各180例,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自然脱落时间、脐带残端出血发生率、脐部感染发生率、脐周皮肤破损情况,评价两种脐带结扎方法中材料成本。结果脐带自然脱落时间A组(10.5±3.6)d,B组(7.2±2.5)d,两组比较,P0.05;脐周皮肤破损发生率A组2.78%、B组0,两组比较,P0.05;两组脐带残端出血率和脐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材料成本气门芯0.5元/枚、特殊脐带夹78元/只。结论基层医院宜用气门芯结扎新生儿脐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地比较挤压脐带与延迟断脐对早产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ofScience、EMBASE、ClinicalTrials.gov、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挤压脐带与延迟断脐对早产儿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892例早产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挤压脐带降低了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发生率[OR=0.64,95%CI(0.41,0.99),P=0.04]、提高了早产儿2岁时认知和语言能力[认知:OR=0.24,95%CI(0.07,0.77),P=0.02;语言:OR=0.45,95%CI(0.22,0.90),P=0.02],但在早产儿住院期间死亡率、出生24 h内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胆红素峰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输血率方面,与延迟断脐效果相似,合并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延迟断脐相比,挤压脐带降低了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提高了早产儿2岁时认知和语言能力,但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迟脐带结扎对早产儿贫血及其相关指标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医院产科分娩的28~36周剖宫产孕妇3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76例,对照组给予即时脐带结扎,即在胎儿出生10 s内结扎脐带,研究组给予延迟脐带结扎,即在胎儿出生45~60 s结扎脐带,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脐带血、出生4周足跟血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值(TCB),并记录其光疗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住院情况。[结果]研究组出生4周足跟血Hb、HCT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贫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早产儿实施延迟脐带结扎安全可行,有效改善新生儿贫血,提高后期Hb、HCT,不增加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超声筛查孕早期胎盘及脐带发育情况,探讨脐带附着部位与围产期并发症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于孕11~13﹢6周在我院行胎儿颈项透明层检查并分娩的孕妇40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于孕早期对脐带入口进行检查,根据脐带入口位置进行分组:脐带入口位于子宫下1/3段者为低入口组(80例),位于子宫中上2/3段者为正常入口组(320例)。分别于孕中期行超声检查是否存在前置胎盘、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等胎盘、脐带异常,并随访至分娩,记录并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和围产期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孕早期脐带低入口与围产期并发症间的相对危险度。结果两组脐带附着异常、前置胎盘、胎盘畸形、胎盘早剥、脐带脱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入口组的新生儿低Apgar评分和产时胎心异常比例与正常入口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早期脐带低入口与脐带附着异常、前置胎盘、胎盘畸形、胎盘早剥和脐带脱垂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5.12、7.29、2.04、8.81和10.10(均P0.05)。结论孕早期脐带附着于子宫下1/3段与胎盘及脐带发育异常相关,于孕早期进行脐带入口超声筛查对预测围产期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中延迟结扎脐带与新生儿血红蛋白(Hb)水平、黄疸、Apgar评分及产妇产后出血量的关系,为临床最佳断脐时间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5-12月行剖宫产术的150对产妇与新生儿,并随机分为3组:2~3min内断脐组(A组,n=50)、1~2min断脐组(B组,n=50)与对照组(C组,n=50)。比较三组新生儿1、5、10min的Apgar评分,24、48、72h的Hb及胆红素水平,72h内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h内出血量。结果 A组的1、5、10min Apgar评分[分别为(8.9±1.2)、(9.5±1.0)、(9.6±1.1)分]与24、48、72h的Hb水平[分别为(195.3±10.2)、(199.0±11.3)、(196.8±9.9)g/L]均明显高于B组Apgar评分[分别为(7.8±1.6)、(8.4±1.3)、(8.5±1.4)分]、Hb水平[分别为(180.4±11.5)、(183.1±10.2)、(184.2±10.8)g/L]和C组Apgar评分[分别为(7.9±1.2)、(8.3±1.4)、(8.4±1.7)分]、Hb水平(分别为(179.3±9.6)、(181.6±9.8)、(178.7±10.6)g/L],且A组产妇的产后24h内出血量[(201.2±15.3)mL]相比于B组[(233.0±17.6)mL]、C组[(234.4±19.3)mL]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述指标在B、C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3组的24、48、72h的血胆红素水平与72h内的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延迟2~3min结扎脐带有助于新生儿呼吸功能的建立,提高新生儿Hb水平,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对新生儿的发育及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