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气道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氧化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气道护理,比较两组各项血气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气道护理联合氧化驱动雾化吸入可改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气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联合雾化吸入对小儿重症肺炎排痰效果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2月1日~2020年3月1日收治的90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住院号不同将奇数为对照组和偶数为观察组各45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机械振动排痰;比较两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峰值呼气流速(PEF)]、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气分析及护理后排痰情况。结果:观察组FVC、FEV_1、FEV_1/FVC、PEF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发热、发绀、湿啰音、心率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气指标、自主排痰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儿应用机械振动排痰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有助于患儿排痰,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将加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以徐州市中心医院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9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开展加强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 出院前,2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最大呼气流量(PEF)和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均优于干预前(P均<0.05);观察组的上述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指标均比对照组更优(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优(P均<0.05)。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恢复速度,预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4065-4067
目的探讨分析振动排痰在重症肺炎排痰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叩击排痰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振动排痰机进行振动排痰护理,每次排痰前、排痰后2h记录患者呼吸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道阻力(Raw),记录两组患者日平均排痰量,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日平均排痰量为49.7±11.8ml,显著多于对照组的37.5±9.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痰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PaO2/FiO2、PaCO2、Raw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机械振动排痰能够有效清除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内痰液,排痰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杜文海  李平  杨哲粉 《大医生》2023,(22):126-128
目的 围绕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茶碱类药物(多索茶碱)进行治疗,评定其效果与价值。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地点(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与对象(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共选取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实施分组(共分成2组,每组皆为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感染、祛痰、雾化对症等),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多索茶碱。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6min步行试验(6MWT)]、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研究组(96.67%)较对照组(80.00%)高(P <0.05)。在肺功能指标上,研究组治疗后的FVC、FEV1、FEV1/FVC均较对照组高,而6MWT距离较对照组长(P <0.05)。在血气分析指标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气道专项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20例进行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气道专项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拔管时间、脱机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花费均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1周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25%最大呼气流速(PEF25)、50%最大呼气流速(PEF50)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二次插管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道专项护理在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功能,加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主导“1+1+X”多维度协同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收治的15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专科护士主导“1+1+X”多维度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其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自我管理能力、血气分析指标[包括血液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EV1、VC、FVC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观察组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信息管理及自我效能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系统化呼吸功能训练在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3年5月入住通州区人民医院骨科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择期手术内固定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采取围手术期肺部管理,观察组患者采取系统化的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研究期间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干预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呼吸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化的呼吸功能训练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VC及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VC及FEV1/FVC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aO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联合负压吸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1日~2020年1月31日住院治疗的AECOPD患者80例,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联合体位排痰,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联合负压吸痰;比较两组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比值(FVC)、FEV_1/FVC]和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排痰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排痰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联合负压吸痰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排痰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田鑫  马璐  杜光 《大医生》2023,(3):57-60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及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宁江吉林油田江北医院接收的80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NIPPV呼吸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HFNC呼吸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指标及预后情况(插管率、治疗失败率、病死率及鼻面部皮破损发生率)、转归指标[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气道护理次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呼气峰值流量(PEF)水平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比治疗前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比治疗前低(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拍背辅助咳痰,观察组给予振动排痰机辅助咳痰。结果:观察组排痰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PaO2、PaCO2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FEV1、FEV1/FVC值较对照组护理后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振动排痰机用于COPD加重期患者排痰有较好的排痰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血气与肺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联合手法振动按压法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排痰效果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在胸外科手术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组给予呼吸功能训练联合手法振动按压法,比较两组排痰效果、肺功能、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痰液量、痰液粘度、有效咳嗽等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第1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胸腔积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联合手法振动按压法有助于提高胸外科手术患者排痰效果,改善肺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仪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抗炎平喘、雾化治疗及无创呼吸机辅助护理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工拍背排痰法,研究组使用震动排痰仪自动化扣振排痰法。结果研究组体温、血常规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24h排痰量及住院时间等疗效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及血气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及血气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应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及血气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法在新生儿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需要气道护理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人工叩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人工叩背改为机械振动排痰;比较两组排痰效果。结果:观察组排痰后的p H值、氧分压(Pa O2)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罗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动排痰法的排痰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新生儿肺部感染的血气指标和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老年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6例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老年患者,根据不同排痰方法分为振动排痰机组(13例)及人工扣背组(13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的差异。结果人工扣背组患者排痰后除血氧饱和度(SaO2)指标外,其余指标排痰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振动排痰机组患者排痰后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标均较排痰后有明显改善,排痰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排痰后两组患者PaO2和PaCO2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振动排痰机可改善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老年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肺通气,具有良好辅助治疗作用。其操作便利,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联合腹肌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8)、体外膈肌起搏组(n=18)和联合治疗组(n=18)。3组均接受常规呼吸训练,体外膈肌起搏组增加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联合治疗组联合应用体外膈肌起搏和腹肌电刺激治疗,共2周。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吸气压(MIP)和最大呼气压(MEP),超声检测膈肌活动度和膈肌厚度。结果 对照组3例、体外膈肌起搏组2例、联合治疗组1例脱落。治疗后,3组FVC、FEV1、PEF、MIP、MEP和膈肌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t|> 3.366, P <0.01),联合治疗组和体外膈肌起搏组FVC、FEV1、MIP和膈肌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 <0.05),联合治疗组FVC和FEV1...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自拟清肺宽胸理气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福州市长乐区第二医院2022年1~8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68例,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清肺宽胸理气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致炎因子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18%)较对照组(70.59%)高(P<0.05);两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  相似文献   

18.
杨丽  李爽爽  靳英楠 《全科护理》2020,18(16):1988-1990
[目的]探讨气道分级管理在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患儿机械通气期间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患儿痰液量、痰液黏滞度、咳嗽反射等指标实施气道分级管理,并制定气道分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并发症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潮气量、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而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道分级管理能有效减少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患儿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纠正患儿血气指标,有利于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9.
张岭军 《大医生》2023,(2):75-77
目的 评定机械通气方案用于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舒缓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临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者共计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同时施以机械通气方案。评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后生活质量等差异。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相比较对照组更高(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降低,且试验组更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升高,且试验组更高(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最大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升高,且试验组更高(P <0.05);试验组气促消退时间、肺啰音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治疗时间相比较对照组均更低,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对照组更高(P <0.05)。结论 在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中施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疗效,并观察该联合方案对患儿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NRDS患儿共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儿入院后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对照组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均连续治疗7 d。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状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酸碱度(pH)值、动脉血压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肺功能[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潮气量(VT)、一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指标,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52.50%)高(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PaO2、SaO2、pH值水平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