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社区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讨自我接纳在其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随机选取300例社区脑卒中患者,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表、自我接纳问卷进行调查,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社区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自我接纳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Bootstrap方法检验自我接纳在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结果300例社区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为(168.22±22.78)分,心理弹性得分为(59.06±13.61)分,自我接纳得分为(39.35±9.04)分。生活质量总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呈正相关(r=0.828,P<0.01),与自我接纳总分呈正相关(r=0.772,P<0.01)。自我接纳在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间效应占比为24.29%。结论心理弹性可以影响社区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接纳在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理弹性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希望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7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利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Herth希望量表(HH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评病人心理弹性、治疗希望及睡眠质量。建立并检验心理弹性在病人治疗希望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结果]病人CD-RISC得分(55.03±11.62)分,HHI得分(36.32±5.13)分,PSQI得分(9.31±5.59)分。HHI得分与PSQI得分呈负相关(r=-0.705,P0.001);CD-RISC得分与HHI得分呈正相关(r=0.741,P0.001),与PSQI得分呈负相关(r=-0.831,P0.001)。心理弹性在病人治疗希望与睡眠质量间存在中介效应,模型各路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拟合指标均较好。治疗希望对睡眠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58,且能够协同心理弹性对睡眠质量造成间接影响,间接效应为-0.16。[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希望对睡眠质量有直接预测作用,且心理弹性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道癌症患者希望水平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北京某三甲医院普通外科住院的胃肠道癌症的患者151例,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对纳入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胃肠道癌症患者希望水平得分为(36.36±4.10)分,心理弹性得分为(69.79±16.51)分。希望水平总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呈正相关(r=0.382,P0.01)。结论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希望水平,有利于提升胃肠肿瘤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希望水平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和生活质量量表(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head and neck scale,FACT-H&N)对110例放疗期间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了解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状况及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放疗期间鼻咽癌患者希望水平总分(34.80±2.64)分,生活质量总分为(91.34±13.19)分,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r=0.253,P<0.01)。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希望水平呈中等水平,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希望水平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癌初诊手术患者希望水平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方便抽样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肝胆专科医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行手术治疗的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Herth希望量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肝癌初诊手术患者希望水平得分为(36.97±3.40)分,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心理弹性得分为(69.74±14.53)分,处于较低水平;希望水平总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呈正相关(r=0.452,P0.01),希望水平各维度与心理弹性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提高肝癌初诊手术患者希望水平,将有利于提升肝癌初诊手术患者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心理弹性、领悟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三者间的关系,为该类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及肾脏病专用生活质量量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KDQOL-36TM)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透析中心110例中青年M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描述性统计、Pearson相关分析、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分析其中的相关性。结果中青年MHD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分为(64.75±18.57)分,处于中等水平,坚韧性得分最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62.63±12.83)分,处于中等水平,朋友支持得分最低;生活质量各条目均分(58.37±15.46)分,处于较低水平,肾脏负担得分最低。中青年MHD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238,P=0.017),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413,P=0.001),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421,P=0.001),且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主效应的89.4%。结论中青年MHD患者可通过提高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erth希望水平量表(HHI)和糖尿病病人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对190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型糖尿病病人希望水平总分为32.19分±6.00分,生活质量总分为69.10分±13.63分。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r=0.221,P0.01)。[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希望水平呈中等水平,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希望水平越高病人生活质量越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癫痫患者病耻感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江苏省盐城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29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Kilifi癫痫患者羞耻感量表(Kilifi stigma scale for epilepsy, KSSE)、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及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项(quality of life in epilepsy inventory-31 scale, QOLIE-31)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癫痫患者病耻感得分为(11.32±2.84)分、心理弹性得分为(50.56±5.46)分、生活质量得分为(40.24±6.02)分;病耻感与生活质量、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0.361,P0.01;r=-0.297,P0.01),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345,P0.01);心理弹性在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4%。结论癫痫患者病耻感和心理弹性可预测其生活质量,较高水平的病耻感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可通过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间接作用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对癫痫患者给予更多的心理照护,加强患者坚韧、自强和乐观性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女性患者心理弹性与非理性生育认知及生育生命质量的关系, 并分析心理弹性在患者非理性生育认知与生育生命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为不孕症患者提升其心理弹性和生育生命质量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460例IVF-ET女性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非理性生育认知问卷、生育生命质量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449份有效问卷。患者年龄(33.31 ± 4.99)岁。非理性生育认知总分为(38.73 ± 9.31)分, 心理弹性总分为(63.19 ± 15.40)分, 生育生命质量总分为(68.18 ± 11.89)分;IVF-ET女性患者非理性生育认知总分与生育生命质量总分呈负相关(r = - 0.513, P<0.01), 心理弹性总分与生育生命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 = 0.424, P<0.01);心理弹性在非理性生育认知和生育生命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8.01%。结论 IVF-ET女性患者非理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心理社会因素,进一步验证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各维度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使用一般情况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山东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中的183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51.16±9.97)分,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38,P0.01),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为0.24~0.45,P0.01),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呈正相关(r为0.48~0.63,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各维度间存在中介效应,且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值分别为生理领域70.43%、心理领域47.31%、社会领域37.56%、环境领域37.74%、生活质量总分45.04%。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有关,心理弹性中介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提示医务人员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干预和评估时,需要充分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注重评估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在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期间,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和治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感知控制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1月1日~7月31日,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滨州市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0例,采用修订版控制态度量表(CAS-R)和Herth希望量表(HH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AS-R总分为(27.17±3.97)分,HHI总分为(36.87±4.05)分;感知控制总分与希望水平总分呈正相关(r=0.51,P0.05),采取积极行动维度得分与感知控制总得分呈正相关(r=0.53,P0.05),自我效能维度得分与希望水平总分呈正相关(r=0.45,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感知控制力处于中等水平,希望水平较高,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积极应对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病耻感、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以及心理弹性在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四川省绵阳市某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妇产科及盆底中心接受治疗的PFD患者22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修订版社会影响量表(SIS)、心理弹性量表简表(CD-RISC-10)、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进行调查。采用Amos26.0软件分析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结果 229例患者SIS总分(38.34±4.52)分,CD-RISC-10总分(28.17±5.76)分,PFDI-20总分(30.80±8.69)分。PFD患者SIS总分与PFDI-20总分呈正相关(r=0.666,P<0.05),与CD-RISC-10总分呈负相关(r=-0.642,P<0.05)。SIS总分可以对PFDI-20总分进行正向预测(β=0.533,P<0.001);SIS总分可以对CD-RISC-10得分进行负向预测(β=-0.593,P<0.001);心理弹性对生活质量具有预测作用(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nyder希望理论在肝硬化腹水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肝硬化腹水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护理,患者出院后给予随访并继续实施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共8周。干预前后应用Herth希望量表(HHI)、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希望量表总分[(27.02±3.40)分]高于对照组[(25.17±4.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7,P=0.010)。观察组心理弹性量表总分[(62.95±11.24)分]高于对照组[(53.46±14.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2,P<0.001)。观察组SF-36量表情感职能[(72.92±7.61)分]、心理健康[(61.03±12.40)分]评分高于对照组[(68.20±9.14)、(53.08±11.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1,P=0.003;t=3.598,P<0.001)。结论基于Snyder希望理论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和心理弹性,帮助患者重拾治疗信心,提升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胡明月 《全科护理》2023,(12):1606-1610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SP)病人心理韧性在睡眠质量与自我效能间的中介效应。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SP病人资料,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进行调查。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中介效应。结果:本研究共发放12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0份,120例SP病人PSQI总分为(13.60±1.71)分,44.17%病人存在失眠症状;GSES总分为(26.19±1.69),属于中水平;CD-RISC总分为(48.08±3.20)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SP病人PSQI总分与GSES总分、CD-RISC总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45,-0.448,P<0.05);GSES总分与CD-RISC总分呈正相关(r=0.501,P<0.05);从中介效应模型可知,心理韧性在SP病人睡眠质量与自我效能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心理韧性在SP病人睡眠质量与自我效能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心理弹性在某单位工作人员睡眠质量与压力知觉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6月某单位工作人员443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压力知觉量表(P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其睡眠质量、压力程度及心理弹性水平。结果:共回收问卷453份,其中有效问卷443份,有效率97.79%。443名受检者的心理弹性量表总分为(60.61±20.41)分,压力知觉量表总分为(24.45±8.14)分,PSQI量表总分为(4.42±1.00)分,其中PSQI中各维度分值分别为(0.77±0.10)分、(0.72±0.16)分、(0.96±0.30)分、(0.24±0.04)分、(0.71±0.10)分、(0.11±0.03)分、(0.91±0.14)分。心理弹性分别与压力知觉、睡眠质量均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55、-0.820,P<0.001);压力知觉与睡眠质量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50,P<0.001)。心理弹性在压力知觉与睡眠质量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5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尊水平在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旨在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更多参考。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21例患者,记录自尊量表评分(SES)、社会影响量表(SIS)评分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分析上述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评估SES评分在SIS评分及SF-36评分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221例患者的SES、SIS及SF-36评分分别为(28.78±4.15)分、(59.54±10.30)分和(422.54±46.36)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SIS评分与SES评分呈负相关(r=-0.471,P<0.001),SIS评分与SF-36评分呈负相关(r=-0.559,P<0.001),SES评分与SF-36评分呈正相关(r=0.516,P<0.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自尊水平与病耻感和生活质量之间存在一定中介效应,其中SIS评分与SF-36评分、SIS评分与SES评分,以及SES评分与SF-36评分之间的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515、-0.492和0.340;据此计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为(-0.492)×0.340/(-0.515)×100%=32.48%,即患者病耻感在生活质量预测中的效应经自尊水平间接影响的占比为32.48%。结论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尊水平、病耻感及生活质量均有待改善,且病耻感通过自尊水平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老年慢性鼻窦炎(CRS)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弹性与自护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为提高中老年CRS患者的自护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0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收治的118例中老年CRS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等基本信息、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及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结果 118例CRS术后患者的GSES评分为(21.36±3.34)分,CD-RISC评分为(47.64±9.27)分,ESCA评分为(114.88±10.67)分。CRS术后患者的GSES评分与CD-RISC总分呈正相关(r=0.594,P<0.001);GSES评分与ESCA总分呈正相关(r=0.730,P<0.001)。自我效能感在CRS术后患者的心理弹性与自护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结论 中老年CRS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及自护能力均有待提高,且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弹性与自护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临床应强调对患者自我效能感及心...  相似文献   

18.
孙艳 《当代护士》2023,(2):95-98
目的 调查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心理弹性、疾病不确定感与创伤后应激发生现况,并分析几者关系。方法 选取创伤性骨折患者296例,于患者治疗3月后,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PCL-C)、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创伤性骨折患者PCL-C总分为(33.34±6.73)分;CD-RISC总分为(58.09±6.17)分;创伤性骨折患者PCL-C总分与MUIS-A总分、VAS总分均呈正相关(r=0.132、0.411,P<0.05),与CD-RISC总分呈负相关(r=-0.374,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不确定感、疼痛对PTSD均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PTSD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创伤性骨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重,心理弹性水平越低,患者的PTSD水平越高。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制定符合个性化需求的干预措施,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从而减轻患者的PTSD水平,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会疏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社会疏离的针对性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一般疏离感量表、脑卒中症状体验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25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会疏离总分为(45.33±4.13)分,症状负担总分为(43.76±3.95)分,心理弹性总分为(51.28±4.57)分,病耻感总分为(45.27±4.81)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8.95±3.81)分。社会疏离与症状负担呈正相关(r=0.243,P<0.01),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0.486,P<0.01),与病耻感呈正相关(r=0.658,P<0.01),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733,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症状负担、心理弹性、病耻感和社会支持是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会疏离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会疏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针对高龄、文化程度低、症状负担重、心理弹性差、病耻感强、社会支持水平低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建议护理人员分别采用支持性表达小组治疗、加强疾病健康教育、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叙事疗法干预、正念训练干预、渐进式聚焦访谈、同伴支持干预等方式,降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会疏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住院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创伤后成长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1日~2020年10月1日收治的498例老年CHD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受教育程度、人均月收入等,采用康纳-戴维森韧性量表(CD-RISC)、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健康调查简表(SF-36)测评患者心理弹性、创伤后成长及生活质量现状,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老年CHD住院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CD-RISC总分(58.39±7.07)分,力量(2.44±0.51)分、坚韧(2.28±0.45)分、乐观(2.28±0.45)分;SF-36总分为(551.23±52.54)分、PTGI总分为(74.65±8.67)分;经Pearson相关分析,CD-RISC量表总分与SF-36、PTGI总分呈正相关(P0.05)。不同性别、年龄、婚姻、子女、受教育程度、人均月收入、付费方式、冠心病患病时间、合并疾病种类、支架植入次数、支架植入个数、兴趣爱好、宗教信仰、社会支持情况的老年CHD住院患者心理弹性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人均月收入、病程、兴趣爱好、社会支持是老年CHD住院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老年CHD住院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普遍较低,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需密切关注受教育程度较低、经济状况较差、病程较长患者的心理状态,培养其兴趣爱好,为其争取更多家庭社会支持,从而改善老年患者心理弹性和创伤后成长水平,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