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塞莱昔布对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病人术后的肠息肉的防治作用。方法我们用小剂量塞莱昔布预防4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病人术后的十二指肠及小肠息肉的复发,剂量为200mg/天,疗程为18个月;之后,进行了三年随访观察,并将预防治疗方案和结果与国外报道的文献进行比较。结果这4例病人的三年随访观察表明,无十二指肠及小肠息肉的复发,且无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塞莱昔布是一种有效的环氧化酶抑制剂,对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病人术后的肠道息肉复发和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但应该使用小剂量、短疗程。  相似文献   

2.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行全大肠切除、储袋回肠肛管吻合术是目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外科治疗的"金标准",但术后其余消化道仍可出现的息肉、上皮不典型增生乃至癌变.本文报告2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行全大肠切除术后分别于8年、20年发生末段回肠新生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回肠三环型储袋肛管吻合术在全结肠切除治疗家族性结肠息肉病(AF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4年以来收治的16例FAP患者采用全结肠切除回肠三环型储袋肛管吻合术的治疗方法 ,术中应用吻合器建立回肠储袋,同时配合内镜治疗残余直肠肛管息肉。结果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由于术中配合内镜治疗减少了残余直肠肛管癌变机率,术后控便效果好。结论回肠三环型储袋-肛管吻合术在全结肠切除治疗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应用中,并发症少,术后控便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大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0年来收治的17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17例中7例有家族史,3例已发生癌变。结果 17例均行手术治疗,行全结肠切除直肠黏膜剥除回肠造袋肛门吻合术15例(88.2%),其他术式2例。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辅以非甾体类抗炎药,或三苯氧胺治疗。10例得到随访1~11年,4例死亡(23.5%)。余者术后生存质量满意,排便功能良好。未发现回肠粪袋息肉形成。结论手术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主要方法,它可预防肠息肉癌变。术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三苯氧胺治疗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复发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手术方式及术后疗效。方法对16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术式选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肠、直肠切除,永久性回肠造口术2例;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10例:全结肠、直肠黏膜剥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4例。结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因此预防性治疗效果最好,手术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首选方法,但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手术方式及术后疗效。方法:对20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术式选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肠、直肠切除,永久性回肠造瘘2例;次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直肠息肉电灼术14例;全结肠、直肠黏膜剥出、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4例,本组病例息肉数量均在100个以上,癌变者12例(60%),未癌变者5例(25%),不典型增生3例(15%)。全组无手术死亡患者、无吻合口瘘、盆腔脓肿、吻合口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因此预防性治疗效果最好,手术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首选方法,但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7.
在肠道广泛出现息肉并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称肠息肉病。目前比较肯定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的肠息肉病有三种:1.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2.Ga-rdner 综合征;3.Peutz-Jeghers 综合征。本  相似文献   

8.
家族性息肉病亦称多发性腺瘤病,遗传性息肉病,结肠息肉病等。是一种少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在大肠内出现多数大小不等的息肉样腺瘤并伴有高度恶变的倾向。我们曾遇到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39岁,因腹胀,粘液血便20年入院。自1958年有粘液血便。当时曾按“痔”与“痢疾”治疗、无效。而后诊断为“多发性肠  相似文献   

9.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出血及息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芸  张晓荣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396-1396
目的:探讨内镜下氢离子凝固术(氢气刀)治疗消化道出血及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EA型内镜专用氢气刀对上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息肉进行氢离子凝固术。结果:66例上消化道出血,其中十二指球部溃疡43例,胃溃疡23例,贲门撕裂伤综合症10例,Dieulafoy病4例。经氢气刀治疗后,56例患者未再出血,4例患者再出血(胃溃疡1例,贲门撕裂综合症2例,Dieulafy病1例)。81例息肉患者,其中食管息肉9例,胃息肉30例,十二指肠息肉12例,结肠息肉20例,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息肉6例,食管和胃均有息肉4例,全部治愈。结论:氢气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息肉的方法,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副作用少,患者痛苦少,经济实用的好方法,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结肠多发性息肉为特征。该病于1721年由Menzel等首次报道,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l/7000~1/24000不等,目前电子肠镜的检查对诊断有决定性作用。我们对襄樊市2家医院收治的3例家族性结肠息肉患者进行了家系调查、系谱分析,对患者及家族成员进行了有效指导,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遗传咨询和生殖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结肠黑变病(MC)的病因、预后与大肠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88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便秘患者58例(65.91%),其中长期服用泻药患者43例(48.86%),无明确服泻药史患者15例(17.04%);合并结肠息肉25例,其中管状腺瘤性息肉12例,增生性息肉5例,炎性息肉8例;合并结肠癌1例。结论结肠黑变病可能与长期便秘及服用泻药有关,泻剂中多为蒽醌类。结肠黑变病与结肠肿瘤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是以结肠多发性息肉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为癌前疾病。本就四个家系的调查报告,对此病的临床表现、遗传特点、癌变情况及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29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琦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5):128-128
目的:对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的操作要点、疗效、安全性进行评价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6月本院消化内科住院行内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的2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肠息肉292例,均全部切除。镜下分类,有蒂68例(23.29%)、无蒂166例(56.85%)、广基31例(10.62%)、扁平状27例(9.25%);组织学分类:炎症性息肉43例(14.73%)、错构瘤型息肉6例(2.05%)、腺瘤性息肉194例(66.43%)、增生性息肉49例(16.78%)。术后出血7例,均为粗蒂和扁平状息肉。5例患者出血自行停止,2例需内镜下止血。未发生穿孔。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恰当选择切除方法,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为了探讨肠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本研究于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对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采取肠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本组159枚息肉均在肠镜下经高频电圈套切除法成功切除,术后经过复查发现无1例残留,随访亦未见复发,临床有效切除率达100.00%。159枚息肉均在肠镜下经高频电圈套切除术后共有19枚发生出血,发生率为11.95%,其中14枚为早期出血,另外5枚为延迟性出血,所有出血病例经过止血治疗后均成功止血;无1例发生穿孔。结论内镜下行高频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安全、可靠、有效、创伤小、经济实惠、疗效确切、患者不论年龄大小均可接受的治疗方法,如术中或术后发生出血,则应积极进行内镜下治疗,少量渗血和搏动样出血通过药物喷射及电凝止血效果好,可以作为治疗结肠息肉的首选方法,对减少大肠癌的发生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是与遗传有关的大肠息肉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合并存在者作者尚未见文献报告。现报告一个家族调查情况并讨论。1 先证者患者 ,女 ,18岁。因鼻出血 2年 ,便血 3个月就诊。做纤维结肠镜发现横结肠三颗黄豆大小广基息肉 ,乙状结肠两颗约 1cm× 1cm带蒂息肉。活检病理报告 :腺瘤样息肉。2 家系调查发现先证者后 ,对其家族进行调查。三代共 13人 ,其中男性 5人 ,女性 8人。详细查问病史及系统检查 ,包括先证者发现患者 5例 ,其中男 2例 ,女 3例。见图 1。图 1 家系调…  相似文献   

16.
黄庆忠 《中国药业》2010,19(11):84-85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切除结肠息肉的疗效。方法对184例患者的475枚结肠息肉进行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性治愈,共切除腺瘤性息肉301枚,炎性息肉147枚,幼年性息肉27枚,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切除结肠息肉安全、创伤小、疗效确切,是治疗结肠息肉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17.
自1991年开展内镜微波凝固治疗以来,笔者等共治疗消化道息肉396例,现就其利弊作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经内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男311例,女85例,上消化道息肉251例,结肠息肉143例,共有息肉734颗(食管息肉18颗;胃息肉384颗;十二指肠息肉13颗;结肠息肉319颗),大于2.0cm者76颗;2~2cm者297颗;小于1cm者361颗。广基息肉579颗;带蒂息肉153颗,病理类型;腺瘤息肉315颗;炎性及增生性息肉419颗,所使用的  相似文献   

18.
结肠息肉是常见的结肠疾病之一,好发于结肠任何部位,它起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的增生物,组织学上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目前已知结肠腺瘤性息肉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其发生发展的病因,目前尚未清楚。本文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电子结肠镜检出的630例以腹泻症状为主的结肠息肉生物学特征及中医证型特点,从中医学角度探讨结肠息肉的病因病机,为进一步防治结肠息肉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例家族性息肉病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族性息肉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975-2001年20例家族性息肉病患者的诊断及外科方面的处理。结果:本组20例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16-60岁,平均37.5岁,其中良性8例,平均年龄27岁;癌变12例,平均年龄39岁。本组病史1-21年,全部病例均实行了全结肠切除,分别采用回肠造口,回肠储袋及保肛术。8例未癌变者,随访1-25年均存活。癌变者有5例术后脑、肝、肺或腹腔转移。结论:家族性息肉病癌变率高,须早期治疗,手术首选保肛术,回肠储袋,回肠肛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20.
氩离子凝固术在无痛苦胃、肠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痛苦胃、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氩气刀)治疗消化道息肉、疣状胃炎、胃黏膜脱垂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EA型的内镜专用氩气刀以丙泊酚、芬太尼联合使用静脉麻醉下对消化道息肉、疣状胃炎、胃黏膜脱垂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78例息肉患者,其中食管息肉3例,胃息肉26例,十二指肠球部息肉32例,结肠息肉12例,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息肉者3例,十二指肠和结肠均有息肉者2例,全部治愈。疣状胃炎16例,胃黏膜脱垂18例,全部治愈。结论:氩离子凝固术在无痛苦胃、肠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疣状胃炎、胃黏膜脱垂的方法,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度高,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的好方法,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