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LAG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泉  黎纬明  邹萍 《中国综合临床》2007,23(11):982-984
目的 探讨氟迭拉宾、中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FLAG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急性白血病(A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1例难治或复发急性白血病(难治13例,复发8例)患者(1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给予由中剂量阿糖胞苷组成的FLAG方案治疗,评估其疗效。结果 2个疗程治疗后,21例患者中12例达完全缓解(57%),3例部分缓解(14%),总有效率71%。难治和复发患者,完全缓解率分剐为53%和63%(P〉0.05)。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患者经FLAG方案化疗1疗程达完全缓解。骨髓抑制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非血液学副作用较轻,无一例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中剂量阿糖胞苷组成的FLAG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AL有效,副作用可以耐受,治疗相关病死率低,为常规化疗无效和移植后复发的AL患者提供了治疗选择和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时机。  相似文献   

2.
肝门胆管癌36例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白血病作为一类恶性血液系统疾病,部分患者不能缓解或缓解后复发的治疗一直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难题。近年来,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在急性白血病强化疗疗及难治复发白血病诱导治疗中取得一定的疗效,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2003年6月~2009年6月,我们对30例白血病患者实施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案,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氟达拉宾、阿糖胞苷、粒细胞刺激因子(FLAG)方案诱导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AL)的疗效。方法:应用FLAG方案诱导治疗难治复发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NLL)14例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4例患者,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8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其中8例ANLL获得完全缓解(44%)、3例ANLL部分缓解(16%);仅1例ALL部分缓解(6%)。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感染,化疗期间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FLAG方案作为难治、复发性ANLL的诱导治疗方案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方案对难治和复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13例难治复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方案化疗,缓解后用其他方案巩固和强化,未缓解有条件者可再用此方案化疗。结果 13例患者完全缓解6例,完全缓解率46.15%;部分缓解2例,部分缓解率15.4%,总有效率61.55%,未缓解5例。结论 去甲氧柔红霉素对于难治复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疗效,尤其对于晚期复发患者缓解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难治、复发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总体预后不良.CAG方案由阿糖胞苷(Ara-C)、阿克拉霉素(Acla)及G-CSF组成,是目前难治复发、甚至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常用治疗方案之一,而在ALL中应用较少.我们应用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ALL患者18例,现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病例资料:18例难治、复发性ALL患者均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2006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住院病例,其中男12例,女6例,中位年龄26(8 ~58)岁.均按MICM分型诊断,复发和难治患者的诊断标准参见文献[1-2].接受CAG方案治疗前的中位病程为9(1 ~46)个月,曾接受中位5(1 ~16)个疗程的化疗,方案包括CDOLP(环磷酰胺、柔红霉素、长春地辛、左旋门冬酰胺酶、地塞米松)、VIP(长春地辛、去甲氧柔红霉素、地塞米松)、HD-MTX+ VP(大剂量甲氨蝶呤+长春地辛、地塞米松)、ID-Ara-C+ Mit(中剂量阿糖胞苷+米托蒽醌)、Hyper-CVAD(环磷酰胺、长春地辛、阿霉素、地塞米松)与HD-Ara-C+ HD-MTX(大剂量阿糖胞苷+大剂量甲氨蝶呤)交替等.其中难治患者5例,复发患者11例,2例为难治、复发患者.治疗前血常规(中位数):WBC 5.0(0.6 ~27.7)× 109/L,HGB 94(56 ~ 129) g/L,PLT 103(29 ~198)×109/L.18例患者临床资料见表1.  相似文献   

6.
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 0 0 2年12月~2 0 0 3年3月,我们用小剂量阿糖胞苷和阿克拉霉素联合G CSF(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10例,现报道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例 10例均为我院血液科住院患者,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5 2岁。其中AML M2 2例,AML M3 2例,AML M5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2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均为复发难治[1]患者。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CAG方案诱导治疗:阿糖胞苷10mg/m2 ,皮下注射,每12h 1次,第1~14天;阿克拉霉素5~7mg·m 2 ·d 1,静滴,第1~8天;G CSF15 0 μg/d ,皮下注射,第1~14天。当中性粒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全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例急性全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经过。结果该患者经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及免疫分析确诊为急性全髓细胞白血病,给予FLAG等方案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结论结合该患者,复习了近15年国内外急性全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及转归,含中大剂量阿糖胞苷的化疗可能有助于急性全髓细胞白血病的缓解,干细胞移植有助于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分别联合拓扑替康及阿克拉霉素双诱导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疗效。方法14例病人先用“AA”方案(阿克拉霉素20~40mgdl-3,阿糖胞苷150—200mg d1-5)诱导治疗.诱导化疗结束后10d,无论血象、骨髓是否恢复而强行实施第二疗程化疗。采用“TA”方案(拓扑替康2mgd1-5,阿糖胞苷10(hng/m2,d1-5)化疗。结果:14例患者中6例1次双诱导即获CR,2例PR,CR率为42.86%。总有效率57.14%。结论:阿糖胞苷分别联合阿克拉霉素及拓扑替康双诱导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急性髓性白血病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AC)为主的联合化疗可延长无病生存期甚至达到治愈。对难治/复发性白血病,原发性耐药者有较好疗效。方法本文统计了近四年来32例难治和复发的急性白血病应用此方案的病例,结合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合理饮食,精神支持等全方位护理。结果应用大剂量AC为主的联合化疗对难治/复发性白血病的缓解率分别达50%和30%。结论应用大剂量AC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及配合相应的护理提高了难治/复发性白血病的缓解率,有效的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作为一类恶性血液系统疾病,部分患者不能缓解或缓解后复发的治疗一直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难题.近年来,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在急性白血病强化疗疗及难治复发白血病诱导治疗中取得一定的疗效,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诊断标准1.复发性AML诊断标准:NCCN 2011将白血病复发定义为完全缓解(CR)后外周血重新出现白血病细胞或骨髓原始细胞>0.050(除外其他原因如巩固化疗后骨髓重建等)或髓外出现白血病细胞浸润.2.难治性AML诊断标准:①标准方案诱导化疗2个疗程未获CR;②第1次CR后6个月内复发者;③第1次CR后6个月后复发、经原方案再诱导化疗失败者;④2次或2次以上复发者;⑤髓外白血病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及临床缓解5.5年后复发少见的髓外白血病。病例报告:患者13岁,1968年1月诊断为急粒。首次骨穿见70%含大量Aner小体的原粒细胞。以阿糖胞苷治疗诱导缓解,虽经维持化疗,3月后骨髓复  相似文献   

13.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4):342-345
儿童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往往对一线治疗药物耐药, 最终预后极差。因此, 寻找更为有效安全的化疗方案再次获得缓解并桥接移植, 对于改善这部分儿童的预后至关重要。2002年, 波兰成人白血病协作组(PALG)首次使用CLAG-M(克拉屈滨、大剂量阿糖胞苷、米托蒽醌及G-CSF)方案治疗成人复发/难治AML患者, 取得了较高的缓解率[1]。我国复发/难治AML指南亦推荐对一般情况及耐受性好的患者采用包括CLAG±M/I(克拉屈滨、阿糖胞苷、G-CSF, 可加用米托蒽醌或去甲氧柔红霉素)方案在内的强烈化疗方案[2]。然而, 目前儿童复发/难治AML尚缺乏统一的化疗方案。因此我们基于以上的临床研究及指南, 采用CLAG-M/I方案治疗儿童复发/难治AML, 观察这部分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 以评估该方案在儿童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背景:肝移植后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极少见但病死率极高的并发症。目的:分析肝移植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1例肝移植后发生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例,并辅以文献复习。结果与结论:患者接受原位肝移植后85个月,拔牙后出血不止,进一步查凝血功能异常、血常规、骨髓细胞学、白血病免疫分型检查提示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明确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给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凝血异常,经维甲酸、亚砷酸、柔红霉素联合诱导化疗,骨髓完全缓解。予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米托蒽醌和阿糖胞苷巩固化疗2个疗程,之后定期予亚砷酸化疗,骨髓持续缓解。化疗同时,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和类型,患者肝功能稳定,未发生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结果说明,肝移植后可并发急性髓系白血病,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常见,肝移植患者出现血象、凝血异常,要考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能。应早期诊断及治疗,以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PrimingTherapy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和继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μg/(m2·d),第1~14天,皮下注射)]、低剂量阿糖胞苷[(Ara-C,10mg/(m·d),d1~14,每12h皮下注射)]和阿克拉霉素[(A-cla,5~7mg/(m2·d),d1~8,静脉注射)]或高三尖杉酯碱[(HHT,1mg/(m·d),d1~8,静脉注射)]在内的PrimingTherapy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及继发性AML患者25例。结果14例一个疗程CR,CR率56%,5例2个疗程CR,总有效率达76%,6例治疗无效,其中4例为复发病例,1例为标准常规化疗未取得缓解的病例,1例为老年低增生白血病,并可见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继发感染及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G-CSF可促进AML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化疗药物在细胞内的代谢及对白血病细胞的毒性作用,是本方案取得较高缓解率而毒副反应较少的理论基础。本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和继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1992年以来 ,我们采用序贯化疗方法对 31例经全反式维甲酸 (all transretinoic acid,ATRA)诱导缓解后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进行强化巩固治疗 ,疗效较好 ,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从 1992年 2月起收治的 APL患者共 5 2例 ,男 31例 ,女 2 1例 ,中位年龄 34(13~ 72 )岁 ,其中 6 0岁以上 4例 ;M3a3 3例 ,M3b19例。诊断均符合 FAB分型标准。经 ATRA联合小剂量 HA方案诱导缓解 40例 ,其中 9例缓解后未强化治疗。1.2 缓解后治疗方法 首选 HA (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 )或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 )方案 ,H1~ 4mg…  相似文献   

17.
足叶乙甙和卡波铂均有抗白血病活性,体外资料显示二者有协同作用,作者观察了二药联合治疗难治急性白血病的毒性和疗效。 病例选择 入选患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急变期初次诱导缓解失败或初次完全缓解后1年内复发者;第2次复发后所用化疗方案不多于2种者。其他条件包括患者一般状况较好(ECOG标准PSO、1和2级),肝肾功能正常,无难以控制的感染。 化疗方案 足叶乙甙125mg/m~2·d和卡波铂200mg/m~2·d,持续静脉滴注5天。为确保药物溶解,将三分之一每日剂量溶于500ml D5W,每8小时一次。第10~14天检查骨髓象,若第1疗程的毒性不强于Ⅰ~Ⅱ级(NCI毒性标准分级系统),最迟应在第1疗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环孢素(CsA)与化疗方案联合应用治疗复发及难治性白血病的效果。方法 对8例复发及难治性急性白血病进行诱导化疗。化疗方案由CsA、阿克拉霉素、或异环磷酰胺等组成。结果 5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另3例只进行了1个疗程化疗,可评价的2例均获部分缓解。所报告方案的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结论 化疗伍用CsA可能是治疗复发及难治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9.
1996~ 1999年我科应用米托蒽醌联合 VP16治疗难治性白血病 11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根据 Hiddemann提出的标准 [1 ] ,经标准的诱导化疗及缓解后治疗的患者出现下列之一项 ,称之为难治性白血病 :1经标准诱导化疗方案化疗 2个疗程不缓解者 ;2第 1次完全缓解后 6个月内复发者 ,又称早期复发 ;3第 1次 CR后 6个月以上复发者 ,但再次用标准诱导方案治疗不能获得 CR者 ;42次以上复发者。本组病例中按 FAB分型 M1 3例 ,M2 2例 ,M43例 ,L2 1例 ,L32例。男 6例 ,女 5例 ,中位年龄 40岁 (2 0~6 0岁 ) ,其中 …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剂量的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持续静脉点滴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38例AML患者(初治AML30例,难治、复发AML8例)均在治疗前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异常核型15例,复杂染色体异常4例。诱导方案为第1—3天IDA12mg/(m^2·d),第1—7天Ara—C100mg/(m^2·d),持续静脉点滴。结果显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89.5%(34/38),完全缓解(CR)率84.2%(32/38),其中初治AML的CR率为90.0%(27/30),复发、难治AML的CR率为62.5%(5/8),4例复杂染色体异常患者均达细胞遗传学缓解。6例经上述治疗后疾病复发,3例早期复发,3例晚期复发。总生存期中位时间〉22月,无病生存中位时间〉16月。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所致感染,未见严重的非造血系统不良反应。结论:标准剂量的IDA联合Ara—C24小时持续静脉点滴为初治、复发、难治AML的高效、安全的方案,此方案为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创造了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