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esse  JL  杜明奎 《国际骨科学杂志》2005,26(6):386-386
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非手术治疗可能导致畸形愈合,从而影响踝关节和距下关节的功能。对于这些跟骨骨折的后遗症,许多学者提倡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或跟骨外侧骨赘截骨治疗。1996年,Stephens和Sanders提出了根据CT下分类进行治疗的方案。根据此方案,型畸形为外侧壁有大块骨赘,不合并距下关节炎和后足畸形,治疗采取外侧壁截骨矫形、腓侧肌腱松解;Ⅱ型畸形为外侧壁有大块骨赘,同时合并有距下关节炎,无或有很轻的后足畸形,治疗采取外侧壁截骨矫形、腓侧肌腱松解加距下关节植骨块融合术;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8岁。工作时被冲床压伤1 h于2005年6月8日急诊入院。检查见右前臂中段完全离断,右手示、中、环、小指近节中段以远完全离断,离断组织有皮下瘀斑。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即在全身麻醉下行清创再植术,手术分两组同时进行,一组再植前臂段:清创后在离断前臂远近端找出尺、桡动脉及伴行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皮下浅静脉3条;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浅支及骨间后神经以及伸屈肌腱等  相似文献   

3.
患儿 男, 19个月。 1998年 12月 23日不慎被摩托车链条绞伤左手致左腕部完全性离断。于伤后 3 h入院。检查 :左腕横纹平面完全性离断,合并中指近节开放性骨折、环指指端皮肤缺损。断腕创面不整齐、污染。残端断面有活动性出血,可见 3根从远端抽出的指浅屈肌肌腱,长约 6 cm,近排腕骨关节面外露。断面可见从前臂抽脱出的所有神经、肌腱、血管 (图 1)。肌腱从肌腹部抽脱,长约 12~ 15 cm;正中神经、尺神经被从近端抽出,长约 5~ 10 cm,断端呈“鼠尾”状;动脉从近端抽脱,断面静脉有挫伤。远排腕骨关节面外露。 于全麻下行断腕再植术…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 患者男,20岁,因冲床压轧致右拇指离断、疼痛、出血2h入院.检查:右拇指近节远端离断伴近端皮肤软组织环形缺损、创缘不齐、创口内油污污染,可见骨折端及肌腱断端外露,其中右拇长伸肌腱自止点撕脱断裂,断离指体完整,无明显挫伤痕迹.X线片示:右拇指近节中段指体分离.诊断:右拇指近节挤压性离断伤伴近节皮肤软组织环形缺损.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4岁,因右手机器伤致右手指出血,疼痛3 h入院.检查:右拇指自远指间关节离断,右示指中指自近节指蹼处离断,右环指自中节中段离断,右小指自中节远段离断,所有离断指除环指外均以撕脱拉长的屈肌腱与近端相连,肌腱抽出约20 cm,远侧离断指创缘不整齐,均可见神经由近端抽出,创面可见大量白灰样异物,污染严重.入院后即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急诊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手术.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3岁.工作时右小指不慎卷入制塑机,保护性回抽肢体导致小指旋转撕脱性离断2 h入院.临床检查:右小指自掌指关节处完全离断,创缘不规则,小指指深、浅屈肌腱自肌腱肌腹交界处撕脱,指伸肌腱离断并向远端抽出长约5cm,小指固有伸肌自掌指关节平面离断,双侧指固有神经、动脉及部分指背静脉均呈"鼠尾"状抽出至远断端.  相似文献   

7.
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非手术治疗可能导致畸形愈合,从而影响踝关节和距下关节的功能。对于这些跟骨骨折的后遗症,许多学者提倡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或跟骨外侧骨赘截骨治疗。1996年,Stephens和Sanders提出了根据CT下分类进行治疗的方案。根据此方案,Ⅰ型畸形为外侧壁有大块骨赘,不合并距下关节炎和后足畸形,治疗采取外侧壁截骨矫形、腓侧肌腱松解;Ⅱ型畸形为外侧壁有大块骨赘,同时合并有距下关节炎,无或有很轻的后足畸形,治疗采取外侧壁截骨矫形、腓侧肌腱松解加距下关节植骨块融合术;Ⅲ型畸形为外侧壁有大块骨赘,同时合并有距下关节炎、>10°的后足X线排列不正(尤其是内翻),治疗采取外侧壁截骨矫形、腓侧肌腱松解、距下关节植骨块融合术加跟骨截骨矫形术。该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 患者,男,15岁,主诉右足踝疼痛3年,长时行走、跑跳时右踝内下方明显酸痛不适,易扭伤,症状反复,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查体可见:右内踝尖下方可及一质硬肿块,距下关节活动度下降。X线及CT提示:跟骨载距突及距骨内结节骨性增生突起(图1)。诊断为右足跟距骨性融合(未完全,以下简称骨桥),此为跗骨间融合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予以手术切除骨桥,术中注意保护胫后肌腱和踇长屈肌腱(图2A、2B)。骨桥完全切除后(图2C),填塞自体脂肪组织,缝合切后并予以石膏托固定制动3个月,之后积极功能锻炼。患者恢复良好,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9.
小隐静脉动脉化为血供的复合瓣重建腕部电烧伤手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腕部电烧伤的手功能重建 ,多需进行长段的肌腱、神经移植。但局部组织移植受床条件差的问题需克服。方法 我们设计了包含小隐静脉、腓肠神经和小腿筋膜的复合组织瓣 ,在静脉动脉化修复患肢血管 ,带血供移植神经的同时 ,利用筋膜瓣重建组织移植受床 ,并在此筋膜瓣上进行长段肌腱移植。结果 本组共 6例 ,5例成功 ,1例失败。随访 5~ 18个月感觉恢复分别达S2 ~S3,屈指活动 ,距掌横纹距分别达 1 5~ 5 2cm。结论 该术式术后肌腱粘连较轻 ,缩短了电击伤手功能重建的治疗周期 ,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20岁,左手被机器齿轮轧伤.左拇指自大鱼际远侧1/3处完全离断,除末节完好外,其余均已毁损。食指、中指不全性离断,但食指中节及近节大部分及中指末节及中节远侧 1/2均已毁损,远端无血供。手术将残留的拇指末节移位再植于食指指根部残端上,吻合指动脉、指背静脉及指神经,修复伸、屈肌腱。术后再植指顺利成活,创口无感染。术后4个月将移位再植的拇指连同第二掌骨及掌指关节游离,保留双侧指动脉、指神经、指背静脉和食指深屈肌腱不予切断,形成以血管神经及屈肌腱为蒂的手指,移位于拇指部位,并将移位手指的骨间…  相似文献   

11.
踝关节外伤后遗留的不稳定如经保守治疗无效则须行手术治疗。以往多采用局部的肌腱转位和移植进行解剖学或非解剖学重建,但已有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这会引起距下关节和后足的活动受限,远期随访可能出现踝关节和距下关节的退行性变。因此,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以自体肌腱移植重建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定,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串连静脉吻合的肌腱静脉皮瓣移植一例宋修军,曲永明患者,男,58岁。右手砍伤,小指近节不全离断,环指背侧皮肤、腱帽及部分关节骨皮质缺损,创面2.4cm×2cm。急诊行小指再植,环指创面清创并找出远、近各2根静脉,切取2.2cm长一段掌长肌腱及其浅面带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跗骨窦内植骨充填行距下关节融合肌腱修复矫形术治疗严重距下关节骨关节炎伴有胫后肌腱功能不良的疗效。方法2000年10月~2006年2月,对31例严重距下关节骨关节炎伴有期胫后肌腱功能不良的患者施行手术。男18例,女13例;年龄23~62岁,平均36.4岁。右足15例,左足16例。发病原因:退行性骨关节炎14例,损伤后遗症8例,感染7例,足部畸形肌腱解剖结构异常2例。发病至手术时间为6~30个月,平均9.5个月。将损伤部位的肌腱进行修复后,在跗骨窦内以自体髂骨植骨并行距下关节融合手术,所有患者均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odics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的足与踝关节评分法进行术前、术后相关评估。结果术后28例获随访8~61个月,平均23.6个月。AOFAS评分:术前平均为45.30±1.08分,术后平均为79.60±2.14分;疼痛指数:术前平均为15.40±2.23,术后平均为38.50±2.61;足踝关节功能指数:术前平均为21.6±3.01,术后平均为37.40±2.83。所有评估指标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跟骨正位X线片示术前、后距骨纵轴线与跟骨纵轴线交角平均值分别为43.70±1.06°和29.40±0.98°,侧位跟距角分别为48.20±0.85°和39.40±1.02°,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踝关节背屈度术前、后分别为39.0±2.4°和38.0±3.2°,跖屈度术前、后分别为19.0±7.4°和18.0±6.5°,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距下关节融合联合跗骨窦内植骨与肌腱修复术,纠正了后足畸形,保留了邻近跗骨间关节的活动,为治疗严重距下关节骨关节炎伴有期胫后肌腱功能不良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35岁。伤情:左拇指于指间关节处完全离断,拇指残端、虎口、手背桡侧皮肤缺损,指动、静脉、指神经缺损严重。断离末节皮肤严重挫裂,末节指骨完整,有15cm长伸拇长肌腱与屈拇长肌腱附着。手术方法:伤口清创完毕后,桡侧指神经残端修整后放置原处;将离断拇指皮肤指甲切除,保留伸拇长肌腱和屈拇长肌腱并予以修整。将末节指骨置于原位,拇指外展位,测量皮肤  相似文献   

15.
距下关节不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的内翻伤力可导致距下关节韧带或距下关节、踝关节外侧韧带合损伤。通过应力下的距下关节斜位片,断层片、荧光动态观察、CT及距下关节造影,结合临床诊断可明确距下关节不稳定的存在,并在手术时注意恢复距下关节韧带解剖的连续性以防止后期距下关节不稳定及跗骨窦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游离复合皮瓣一期修复腕晚期电烧伤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复合皮瓣移植,在一次手术中完成多种组织缺损的修复,以提高晚期腕电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设计以胫后动、静脉为滋养血管的皮瓣,保留其到跖肌腱的筋膜分支切取跖肌腱;通过小腿筋膜携带腓肠神经,从而达到带血供移植肌腱、神经、筋膜和皮肤的目的。同时,从足背切取趾长伸肌腱,将3~4条肌腱分别植人皮瓣深筋膜浅面,将复合皮瓣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到受区,用以一期修复受区的肌腱、神经、血管的长段缺损。术后定期随访,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5例,皮瓣移植均成活,随访3~12个月。其中3例在术后3~6个月达到屈指主动屈距掌纹4~5cm,伸指伸距水平3~4cm。2例术后6个月屈指主动屈距掌纹6cm,伸指伸距水平5cm,经补充手术,松解肌腱及功能锻炼,屈指主动屈距掌纹4cm,伸指伸距水平4cm。指腹感觉6个月时均达到S2级,患手皮温明显提高。结论 小腿内后侧胫动、静脉蒂游离复合皮瓣移植,可一次手术修复腕电烧伤后皮肤、肌腱、神经、血管等多种组织缺损,减少了手术次数,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旋转撕脱性拇指离断再植方法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旋转撕脱性拇指离断的再植体会.采用桡动脉-拇指远端拇主要动脉吻合、桡神经浅支-拇指远端尺掌侧指固有神经接合、头静脉及桡动脉伴行静脉-拇指背侧静脉吻合、食指固有伸肌腱代替拇长伸肌腱、环指屈指浅肌腱代替拇长屈肌腱进行拇指再植术.结果 38例拇指再植指体全部成活.随访2个月~2年,再植指恢复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使用标准评定,获得较满意疗效.结论 经血管、神经、肌腱转位的方法施行旋转撕脱性拇指离断的再植,成活率高,术后感觉与运动功能恢复较理想,减少手术次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手术后踝关节及距下关节僵硬发生的潜在影响因素。方法:跟骨骨折手术治疗98例,根据骨折畸形愈合的Stephens和Sanders的CT分型及踝关节和距下关节僵硬情况分为2组,观察组41例存在术后畸形愈合及见踝关节和距下关节僵硬,对照组57例正常愈合,比较受试对象一般信息及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等特征信息,进行后足AOFAS功能评分,应用疼痛模拟评分(VAS)系统收集患者自评信息。对潜在影响踝关节和距下关节僵硬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SPSS19.0统计软件包用于数据处理。结果:观察组9足出现伤足腓骨肌痉挛,占18.37%,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足腓骨肌腱粘连、伤足距下关节间隙狭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AOFAS和VAS评分未见差别,治疗后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变量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伤足腓骨肌痉挛、伤足腓骨肌腱粘连、伤足距下关节间隙狭窄及术前AOFAS评分和VAS的评分均为术后踝关节及距下关节僵硬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30(1.125–1.345),1.507(1.398–1.625),1.056(1.045–1.066),1.178(1.108–1.252)和1.034(1.024–1.043)。结论:跟骨骨折手术后踝关节及距下关节僵硬发生受术前骨折伤情严重程度的影响,也同伤足腓骨肌功能状态、肌腱是否受到影响及伤足距下关节间隙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19.
我科于1998年12月16日利用废弃小指的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右拇指皮肤缺损1例,效果满意。患者 男,26岁,右手电锯伤半小时急诊入院。术中检查:右小指中节完全离断,中节的中1/3组织挫灭,离断的远、近端挫伤,小指无再植指征,故将残端清创缝合,右拇指腹缺损25cm×3cm,末节指骨及肌腱外露。采用废弃小指游离皮瓣,经显微血管吻合修复右拇指腹。具体步骤:右拇彻底清创,找到右拇近端尺侧指动脉、指神经各一根,在近节拇背纵切口找到拇背静脉一条,备用。在离断小作者单位:200940 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  相似文献   

20.
旋转撕拉性断坶趾再植任志勇,王成琪,泮希贵,王剑利例1男,24岁。因右足被三角带绞伤8小时入院。趾自跖趾关节处离断,近节趾骨近侧关节面破坏,趾底动脉、神经、用屈肌腱及皮肤逆行撕脱。术中探查趾背动脉纤细,保留跖骨头关节面,切除近节趾骨基底,留关节间隙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