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Ref-1的表达及bFGF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组织中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E/Ref—1,Ref—1)表达的变化及玻璃体腔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于再灌注开始即刻玻璃体腔内注射bFGF2μg,利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时段Ref—1蛋白在视网膜组织表达的变化,分析Ref—1蛋白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bFGF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Ref—1蛋白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明显减少。bFGF治疗组Ref-1蛋白表达规律与缺血组相同,但其阳性表达率较同一时段缺血再灌注组有所增加。结论大鼠玻璃腔注射bFGF,可以上调Ref—1的表达,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Niu YJ  Zhao YS  Gao YX  Zhou ZY  Wang HY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1):664-668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4 0只大鼠采用升高眼内压的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作为手术组 ,该组大鼠左眼于玻璃体腔中注入赋形剂 (缺血组 ) ,右眼于玻璃体腔中注入bFGF(治疗组 ) ;另外 4只大鼠为正常组。手术组于再灌注后 1、6、12、2 4及 72h分别应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凋亡细胞的表达 ,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酶卵白素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 3的表达 ,使用原子吸收光度计测定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 结果 缺血组再灌注 6h大鼠视网膜出现凋亡细胞 ,并随时间依次增加 ,至 2 4h达高峰 ,72h时几乎未发现凋亡细胞。caspase 3表达改变与凋亡细胞表达相似。细胞内钙离子含量于再灌注后 1h开始升高 ,至 2 4h达到高峰 ,72h出现下降。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变化规律基本同上 ,但再灌注 12、2 4h时的凋亡细胞数目明显低于缺血组 (P <0 0 5 ) ;于 6、12及 2 4h ,caspase 3的表达较缺血组明显下降 (P <0 0 5 ) ;于 6、12、2 4及 72h ,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均明显低于缺血组 (P <0 0 5 )。结论 细胞凋亡可能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bFGF可通过对细胞内钙离子、自由基及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组和bFGF治疗组,其中后两组又按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后1、6、12、24、48和72h6个时间段。通过前房穿刺加压法制作成RIRI动物模型,并在以bFGF(治疗组)或平衡盐溶液(缺血组)玻璃体腔注射后按不同时段处死动物,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链酶卵白素-生物素复合体(SABC)法检测各时段视网膜组织中野生型p53蛋白(WTp53)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变化。结果缺血组视网膜在再灌注后6h可发现有WTp53蛋白及CyclinD1的表达,24h达到高峰,48h仍持续强表达,72h表达已明显下降;bFGF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变化规律基本与缺血组相似,但表达量相对明显减弱,两组比较,在再灌注6-48h时段差别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FGF可抑制RIRI时WTp53蛋白和CyclinD1在视网膜表达的增高。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RIR)损伤是由多种因素,如自由基,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等介导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RIR损伤和细胞因子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一方面,RIR损伤可以诱导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和6的表达,另一方面,多种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等,具有保护RIR损伤的作用,研究RIR损伤和细胞因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报告了国外有关RIR损伤和细胞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是否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利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形成高眼压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视网膜缺血时间为1h分别于缺血前30min、24h或72h对大鼠一只眼5min短暂缺血即预处理,24h或72h后行视网膜电图(ERG)、电镜、光镜、丙二醛(MDA)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检测,或者一侧眼行5min假处理,24h后行1h缺血,24h或72h再行上述检测,所有对侧眼不作处理作对照,结果:与假处理相相比,缺血前24、72h进行预处理后的大鼠视网膜光镜、电镜表现损害明显减轻,ERGb波明显恢复(P<0.01),MDA含量降低(P<0.01),缺血前30min预处理的视网膜表现严重的损害,ERGb波几安全消失,结论:缺血预处理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且有一定时限性。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个课题,其损伤机制复杂,目前通过各种实验研究探索其损伤机制以及减轻或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和方法很多.现就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进行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7.
Niu Y  Zhang R  Zhou Z  Wang H  Liu F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9):530-534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对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升高眼内压的方法,制作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组及治疗组.再灌注开始时,缺血组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入平衡盐溶液,治疗组注入bFGF 2 μg.观察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各组鼠视网膜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光镜下计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视网膜内层厚度.结果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早期,治疗组大鼠视网膜水肿较缺血组轻,各时间段治疗组大鼠视网膜内层厚度均较缺血组厚,治疗组大鼠RGCs数目多于缺血组.再灌注后168 h,缺血组大鼠神经纤维层厚度及RGCs数目明显低于正常组,而治疗组大鼠神经纤维层厚度及RGCs数目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再灌注后24 h,缺血组大鼠RGCs核膜肿胀,线粒体嵴模糊不清,可见凋亡小体,神经纤维中微管模糊、减少甚至消失;而治疗组仅部分核膜轻度肿胀,胞浆内细胞器丰富,线粒体及微管结构较清楚.结论大鼠玻璃体腔注射bFGF对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舍酶(iNOS)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结扎颈总动脉的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6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对照组。每组按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相应分为1h、6h、12h、24h、48h、72h小组,每小组5只大鼠,以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缺血再灌注损伤1h时,未见到iNOS的表达,在缺血再灌注6h时,iNOS开始表达,至第24小时表达最强,第48小时开始减弱,但第72小时仍有表达。而对照组视网膜中未能检测到iNOS的表达。结论:iNOS可能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iNOS mRNA在缺血再灌注损伤鼠视网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iNOSmNRA在缺血再灌注过程鼠视网膜中的表达 ,探讨NO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动物模型采用升高眼压造成视网膜缺血 ,再恢复正常眼压形成血流再灌注。用Biotin标记iNOScRNA探针进行分子原位杂交。结果 正常组、对照组视网膜没有iNOSmRNA表达 ;再灌注 3、12、2 4h均有iNOSmRNA表达 ,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并且再灌注 12hiNOSmRNA表达量最高 ,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 (P <0 0 1) ;再灌注48、96h没有发现iNOSmRNA表达。结论 在缺血再灌注过程视网膜有较高的iNOSmRNA表达 ,iNOS催化产生的NO可能参与了视网膜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家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ERG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楠  刘业滋 《眼科新进展》2000,20(2):112-113
目的 动脉观察家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ERG的b波的变化。方法 应用前房灌注加压法使前房内压力高至16KPA,维持1小时,再灌注后的第2、7、14天分别记录真ERG,与缺血前ERG相比较,观察B波的变化幅度。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第2天,ERG的B波已经开始下降,随时间延开,B波振幅呈性、进行性下降。结论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在再灌注呈持续性、进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Fas/FasL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影响。方法:前房加压法制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手术组,其中手术组大鼠左眼为缺血再灌注组,右眼为治疗组,手术组又按照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分为1,6,12,24,48,72h组。应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结果: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出现于再灌注后6h,并逐渐递增,24h达到高峰,48h开始下降,72h组不明显。Fas,FasL表达改变与凋亡的神经细胞改变基本一致。bFGF治疗组各观察指标表达变化规律与缺血组基本一致,但AI值在12,24,48h组明显低于缺血组(P<0.05);Fas表达在6,12,24h组较缺血组显下降(P<0.05);FasL表达在12,24,48h组较缺血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Fas/FasL死亡诱导系统参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神经节细胞的凋亡;bFGF可抑制Fas、FasL的表达,减少神经节细胞凋亡,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VEGF和MMP-9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以及两者的相关性。 方法:将84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即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后6,12,24,48 h;3,7 d组,每组12只。采用升高眼内压的方法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后视网膜组织 VEGF 和MMP-9表达的变化。 结果:正常对照组未见VEGF阳性表达,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12 h开始出现VEGF的表达,48 h达到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再灌注后6h MMP-9的表达开始增加,24 h 后达到高峰。正常对照组几乎未检测到MMP-9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经相关性分析发现,缺血组视网膜VEGF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0.834,P〈0.05)。 结论:VEGF和MMP-9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两者可能协同作用,在视网膜缺血性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对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升高大鼠眼内压的方法,制作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入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和平衡盐溶液,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计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测量视网膜内层厚度,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结果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开始,实验组大鼠视网膜水肿、视网膜内层厚度变薄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数目减少较对照组轻,并且实验组于再灌注24h后RGCs数目逐渐增多,48h后视网膜内层厚度逐渐增加.再灌注后168h,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内层厚度及RGCs数目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对照组再灌注后24 h出现膜盘排列紊乱、变形,神经纤维层内大量的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和RGCs核染色质浓缩、边集,出现凋亡小体,胞浆内细胞器空泡化且大量减少.而实验组膜盘排列尚整齐,RGCs轻度肿胀,胞浆内细胞器较丰富,神经纤维层中的线粒体轻度肿胀,微管结构较清楚.结论 通过向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可以减轻视网膜内层的损伤,对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bFGF对其干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ic growth factor;bFGF)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中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升高眼内压的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组、治疗组。在再灌注后1、6、12、24、72h时段分别应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视网膜组织中凋亡细胞的表达,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酶卵白素(streptavidin perox—idase,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使用原子吸收光度计测定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结果在大鼠RIRI中,缺血组凋亡细胞在再灌注6h组开始出现,以后时段依次递增,至24h达到高峰,于72h已无明显表达。Caspase-3表达改变与凋亡细胞表达相似。钙离子于再灌注后1h开始升高,至24h达到高峰,72h出现下降。而在bFGF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变化规律基本同上,但各指标与缺血组相比较均下降,于再灌注6、12、24h时段两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凋亡可能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bFGF可通过对细胞内钙离子、自由基以及凋亡蛋白表达的调控而达到对细胞凋亡的抑制,并进而达到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以及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升高眼内压的方法,制作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3只)和手术组(21只)。其中手术组大鼠左眼为缺血再灌注组,右眼为bFGF治疗组(玻璃体腔内注射bFGF 2肛g),手术组根据再灌注后不同时间分为。、4、8、12、24、48、72 h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内层组织中HsP70的表达及玻璃体腔内注射外源性bFGF对其表达的影响。 结果 对照组无阳性细胞表达。缺血再灌注组中,缺血再灌注O h后即可见HsP70的表达[(20.8±4.5)个/mm。],并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至24 h达到高峰[(111.2±4.4)个/mm z],随后阳性细胞递减,72 h时偶见阳性细胞。bFGF治疗组HsP70的表达变化规律与缺血组基本一致,但在8、12、24、48、72 h时均较缺血再灌注组显著增高(P<0.05).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