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医药学术要得到迅速发展 ,需重视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继承是发展的基础 ,全面深入的继承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关键 ;二是中医教育与临床实践的关系问题 :中医教育必须紧密联系临床实践 ;三是科研与应用的关系问题 :只有加强科研工作 ,才能促进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2.
坚持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增加多层次的师承教育项目,扩大师带徒范围和数量,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长期坚持推进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传承工作室建设等项目。绩效工资分配对承担带旋任务的中医医师适当倾斜。在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中,按程序支持符合条件的继承人以医古文代替外语作为同等学力申请中医专业学位考试科目。  相似文献   

3.
薛晓明  董德河 《河南中医》2010,30(5):520-521
如何正确认识和继承中医药?作者认为:一是要明确中医学的理论依据;二是要辩证看待中医历史辉煌与现实危机的关系;三是要正确处理好中医教育模式;四是要辩证对待中医和西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2002年4月27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管理,培养高层次中医临床和中药技术人才,推进中医药学术的研究、继承与发展,制定本暂行规定。第二条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以下简称“继承工作”)是指:遴选有丰富、独到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老中医药专家为指导教师,选配具有相当专业理论和一定实践经验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为他们的继承人,采取师承方式进行培养。第三条继承工作的任务是: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研究、继承与发…  相似文献   

5.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以下简称“师承制教育”)是中医药学术独有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第三章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开展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继承工作,培养高层次的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1师承制教育概述我国从  相似文献   

6.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是将中医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名老中医鲜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中医药薪火相传的主轴,也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源泉[1].所以如何有效地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2].  相似文献   

7.
面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中医药的发展面临着机遇更面临着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①通过中医药教学模式调整、改进中医临床实践等方式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②正确认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③以中药现代化引领中医国际化等。  相似文献   

8.
现代中医教育将师承制引入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了促进军队中医药学术的良好传承和发展,主张中医师承教育应重视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强化中医经典著作学习;加强临床实践及其诊疗技能训练;改革考评体系及评审制度。  相似文献   

9.
消息     
王国强副部长提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要求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和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总结会"上,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了六点要求:一是要紧紧抓住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机遇,提高对中医药人才培养在继承和创新中医药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二是要摸清本地区中医药队伍的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完善本地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实施方案;三是要主动与教育、人事等部门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10.
为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2012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始开展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针对第四批师承教育中发现的问题,学校从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展开中医药师承教学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根深才能叶茂——也谈中医药学术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当前中医药学术继承与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认为中医工作者素质的提高,最根本的是要不断提高中医基本理论及其临床诊疗技能与水平,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必须正确认识中医药学的优势所在,立足于数千年中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立足于临床实践,尤其需要充分重视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的合理应用,同时也要结合现代科技和现代医学研究方法,从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尝试。对当前存在的某些否认中医理论、中医西医化倾向的危险性,应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学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是几千年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圭臬,也是继承中医药学传统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基础。中医人要学经典,读原著,从源头上继承中医,在实践中发扬中医。为促进中医药行业“读经典、做临床”学术风气的形成和高涨,本刊将进一步加大“经典与临床”栏目的组稿力度,现将该栏目主旨及征稿要求简介如下,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来稿,本刊将优先、优惠刊登。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学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是几千年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圭臬,也是继承中医药学传统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基础。中医人要学经典,读原著,从源头上继承中医,在实践中发扬中医。为促进中医药行业“读经典、做临床”学术风气的形成和高涨,本刊将进一步加大“经典与临床”栏目的组稿力度,现将该栏目主旨及征稿要求简介如下,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来稿,本刊将优先、优惠刊登。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导报》2009,15(7):45-45
中医药学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是几千年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圭臬,也是继承中医药学传统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基础。中医人要学经典,读原著,从源头上继承中医,在实践中发扬中医。为促进中医药行业“读经典、做临床”学术风气的形成和高涨,本刊将进一步加大“经典与临床”栏目的组稿力度,现将该栏目主旨及征稿要求简介如下,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来稿,本刊将优先、优惠刊登。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导报》2009,15(6):48-48
中医药学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是几千年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圭臬,也是继承中医药学传统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基础。中医人要学经典,读原著,从源头上继承中医,在实践中发扬中医。为促进中医药行业“读经典、做临床”学术风气的形成和高涨,本刊将进一步加大“经典与临床”栏目的组稿力度,现将该栏目主旨及征稿要求简介如下,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来搞,本刊将优先、优惠刊登。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导报》2009,15(8):81-81
中医药学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是几千年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圭臬,也是继承中医药学传统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基础。中医人要学经典,读原著,从源头上继承中医,在实践中发扬中医。为促进中医药行业“读经典、做临床”学术风气的形成和高涨,本刊将进一步加大“经典与临床”栏目的组稿力度,现将该栏目主旨及征稿要求简介如下,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来稿,本刊将优先、优惠刊登。  相似文献   

17.
国医大师的成才之路蕴含了丰富的中医药学术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普遍规律,对卓越中医人才培养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从初学中医的年龄,中医传承的模式,学习中医的动机、门径及对中医学的贡献等方面探析国医大师的成才之路,并提出对卓越中医人才培养的启示,包括院校、师承教育相结合是培养卓越中医人才的主要方式,掌握传统文化之"道"是开启中医宝库的钥匙,以临床实践为中心是中医药传承的关键,反复研读经典是继承和发扬中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学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是几千年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圭臬,也是继承中医药学传统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基础。中医人要学经典,读原著,从源头上继承中医,在实践中发扬中医。为促进中医药行业“读经典、做临床”学术风气的形成和高涨,本刊将进一步加大“经典与临床”栏目的组稿力度,现将该栏目主旨及征稿要求简介如下,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来搞,本刊将优先、优惠刊登。  相似文献   

19.
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必须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借鉴中医传统教育的成功之处,发掘古代名医成功的各种因素,积极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家传与师承能发挥中医口授心传的特点,是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兴趣爱好以及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是开启中医宝库的钥匙;古代名医学医经历蕴含了丰富的中医药学术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普遍规律,对中医教育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明河,系全国及广东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在近50年的临床工作过程中,注重研习中医药理论与名老中医经验,重视临床实践与中医学术传承教育,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临床经验丰富。笔者(第一作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脾胃病痼疾验案3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