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杨士琪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7,(1)
报道:对重庆地区121例正常人进行了尿δ—ALA测定。对象:工人,干部,医务工作者。采用正常人尿,无铅接触史,肝、肾无异常者,男性66人,女性55人。年龄18—60岁。收集晨尿及一次性尿,尿样收到后立即测定。采用乙酸乙酯法。本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4%,93.2%,ALA含量在0—8μg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灵敏度为0.1μg/2ml。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方法取尿样0.5ml时,检测下限为0.30mg/L,标准曲线线性范围0~5μg/0.5ml尿样。变异系数1.5%~3.6%,铅接触者尿样加标回收率89.0%~95.7%。尿样在4℃可保存至少2周。本方法用于铅中毒诊断。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铅作业工人尿铅与尿 ALA 的排泄规律,我们做了如下两个试验:1.铅吸收患者在驱铅期间尿铅与尿 ALA 的日波动试验:给5名铅吸收患者,在星期一、三、五上午驱铅治疗(每日静滴1克 CaNa_2·EDTA,以10%葡萄糖500毫升稀释),每天留取全日尿,连续6天,收样后测全日尿量,并用热消化双硫腙法测定尿铅,用 相似文献
7.
《卫生研究》1974,(4)
δ-氨基乙酰丙酸(以下简称δ-ALA)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它在δ-ALA脱水酶的作用下生成卟胆原。过量的铅离子可抑制此酶活性,反应受阻,致使δ-ALA在体内蓄积,经肾脏排出体外。有许多报告介绍,铅中毒时,尿中δ-ALA含量增高,表明尿中δ-ALA含量增高与铅中毒有关。关于δ-ALA测定方法,有许多报导。比较早的工作是Mauzerll等人所提出的利用阴阳两种离子交换树脂双柱,在消除尿中干扰物质后进行测定。此法干扰少,精确度高,但过程复杂,手续烦琐。以后有人作了改进,用一种树脂,但还是需要装柱,分离,反洗等手续。1969年,和田等人提出用正丁醇萃取分离尿中干扰物质后进行测定。此法较为简便。不过在萃取时水相大量地进入有机相中,从而使尿中δ-ALA浓缩。每次浓缩程 相似文献
8.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76,(1)
铅对红细胞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ALA-D)的抑制作用是高度敏感的。某些城市居民有少量的铅吸收,此酶的活力就受到抑制。已证明,血铅浓度(Pb-B)与ALA-D的对数值(10g ALA-D)呈明显的负相关。还有许多报导提出人群中ALA-D活力降低与Pb-B浓度上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汞和镉不抑制ALA-D,饮酒虽然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在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的测定过程中,如何实行严格的的质量控制,确何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提出了使用主要成分与尿相似的模拟尿质控样来监控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模拟尿δ-氨基乙酰丙酸质控样配制方便,性能稳定易于普及,为开展实验室内及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尿铅含量情况,为企业预防和控制铅中毒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尿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W S/T 18-1996的检测方法,对该厂127名铅作业工人进行尿铅含量检测。结果 127名铅作业工人中有23人尿铅含量超过限值(≥0.34μmol/L),超标率为18.11%;37人尿铅含量超过诊断值(≥0.58μmol/L),超标率为29.13%;不同工龄尿铅超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铅超标率与性别、年龄无直接关联(P>0.05)。结论该厂铅作业工人受铅危害影响较严重,应引起企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对策,预防和控制铅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983年7月,在南汇县卫生防疫站举办的学习班上,由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对尿中氨基乙酰丙酸的测定方法作了统一部署。 我站检验室与劳卫科配合完成了全县铅作业工人健康监护安全指标的检验工作,总样品数为193件。在具体进行氨基乙酰丙酸的检验过程中,根据方法介绍,在显色后以醋酸乙酯调节零点,分别读取试剂空白及样品测定管的光密度,然后用样品光密度读数减去试剂空白光密度读数,所得差值即为计算尿中氨基乙酰丙酸含量的依据。据此,我们随机选取了40名铅作 相似文献
12.
铅是一种多亲和性的毒物,作用于全身,主要损害神经、造血、消化及心血管等系统。铅对机体的毒理机制是可致卟啉代谢障碍,阻碍氨基酮戍酸合成卟胆元,抑制血红蛋白的合成并有溶血作用。随着对铅研究的深化,人们提出了许多诊断铅中毒和铅吸收的生化指标。尿δ-氨基酮戍酸(δ-ALAu)就是藉用已久 相似文献
13.
14.
15.
我们对137名铅作业工人作了血锌卟啉(Zpp)及尿δ-氨基酮戊酸(δ-ALA)测定,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性。血Zpp在国外已作为铅接触及铅中毒的诊断指标,而国内尚未见有血Zpp与δ-ALA之间关系的有关报道。现将我们所掌握的资料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博英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74,(2)
血红细胞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ALA-D)是铅接触的敏感指标。这种酶活力的降低甚至能用来反映城市中健康人血铅的农度。本文报导了特定人群中的血红细胞铅 相似文献
17.
钟有志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2,(2)
为探讨接触低浓度铅作业工人全血δ—氨基酮戊酸脱水酶(δ—ALAD)的变化,以观察这一指标的敏感度,我们用对—二甲氨基甲醛显色法测定某铅锌矿145名工人全血δ—ALAD活力,同时调查了现场劳动卫生情况,以及尿铅、尿粪卟啉、尿氨基酮戊酸(ALA)等,并以当地35名非铅作业者作对照。 相似文献
18.
目前 ,测定尿铅的方法较多 ,根据我站实际情况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双硫腙比色法对一组铅作业工人 30份尿样进行对比分析。1 实验方法参照鲁长豪主编《生物材料检验》 ,《食品卫生检验》 ,《水质检验》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 ,取班后尿分为两组 ,分别用双硫腙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平行样品测定 ,其结果取均值。2 实验结果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t =0 .5 19,查表t(t0 .0 5,则P >0 .0 5 ) ,说明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在样品加标回收测定时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回收率范围为 98.1% - 10 2 .6 % ,平均值为 10… 相似文献
19.
20.
陈清明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2,(1)
对本市98名(工龄1~33年)汽车司机和153名正常人尿中铅和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含量作了对比分析,其结果为:98名接触四乙铅的汽车司机尿中铅含量为0.1158±0.0072μmol/L,正常人(对照组)尿铅含量为0.1351±0.0087μmol/L,两者之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同时亦未见尿铅含量随工龄增长而增高。但汽车司机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