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依那普利, n=45),辛伐他汀组(依那普利+辛伐他汀, n=45),于开始服药前以及服药后3、6个月时分别采用无创超声法和比浊法检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FMD均显著上升,3月时测得辛伐他汀组FM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6月时两组FMD无统计学差异。用药后两组vWF水平均明显下降,且3、6月时辛伐他汀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辛伐他汀具有改善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宋月霞  王希柱  钟雪莲 《中国药房》2007,18(20):1572-1574
目的:研究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生长素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限盐、低钠饮食、适当锻炼、减轻体重、口服利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非洛地平5mg,1次.d-1,治疗8wk。观察血浆生长素水平(Ghrelin)、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浆Ghrelin水平、NO、FMD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ET-1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以上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降压治疗同时可提高血浆生长素水平,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对4Q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40mg/d口服,血压下降不理想者则增加至80mg,连用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的变化,并进行血浆ET-1、NO水平的测定,并采用超声方法检测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收缩压(108.2±9.1)mmHg、舒张压(78.6±8.4)mmHg、NO(127.8±34.6)mmol/L、ET-1(61.9±12.8)ng/l、肱动脉FMD(15.9±3.7)%。治疗组治疗前收缩压(172.8±14.5)mmHg、舒张压(114.5±12.7)mmHg、NO(54.7±12.4)mmol/L、ET-1(120.4±27.3)ng/l、肱动脉FMD(7.4±2.5)%;治疗后收缩压(110.6±9.4)mmHg、舒张压(82.9±7.6)mmHg、NO(105.2±27.4)mmol/L、ET-1(72.5±18.9)ns/l、肱动脉FMD(12.6±4.9)%。患者血浆N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ET-1水平明显升高,且肱动脉FMD明显降低(均P〈0.01);经替米沙坦治疗12周后,治疗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ET-1水平明显下降,且肱动脉FMD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血浆NO/ET-1平衡紊乱,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替米沙坦具有良好降压效果,能纠正血浆NO/ET-1平衡紊乱,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廊管内皮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老年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响。方法氯沙坦组为年龄在60岁以上,经应用两种以上降压药物治疗后,收缩压仍≥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的患者,共48例。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50mg/d,共6周,观察加用氯沙坦治疗前后的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经氯沙坦治疗后ET明显下降,血浆NO水平比加药前升高。与对照组比较,ET加药前后均高于对照组;NO加药前比对照组低,加药后比对照组高,而ET/NO的比值,加药后比加药前降低,并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氯沙坦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管的收缩与舒张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给予氯沙坦50 mg口服、每日1次,血压下降不理想者则增加至100 nag口服、每日1次或2次,连用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变化,并进行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肱动脉测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的测定.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氯沙坦治疗12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P<0.05或P<0.01),而心率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浆NO和FM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血浆ET-1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经氯沙坦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浆NO和FMD水平明显升高,而ET-1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氯沙坦具有良好降压效果,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7.
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晓真  黄梅  张梅  张运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2):1420-1421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高频血管超声技术测量卡维地洛治疗前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血流及内径的变化,根据患者左室几何形态参数,将治疗组分为左室肥厚组(A组)及无左室肥厚组(B组),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卡维地洛组治疗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有显著性的改善(P<0.05),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改变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血管内皮依赖性的最大血流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肱动脉的基础内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改善高血压忠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及内皮非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减轻内皮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代春伟 《北方药学》2018,15(7):37-38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9月我院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非洛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非洛地平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GQOL-74)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O高于对照组,ET-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社交功能、物质生活、肢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别嘌呤醇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 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减少钠盐摄入、适当锻炼、减轻体重等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别嘌呤醇 100mg,2次/d,治疗4wk。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基础状态下肱动脉内径、一氧化氮 (NO)、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降低,vWF水平降低,NO浓度升 高,FMD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状态下肱动脉内径有减小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各 项检测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别嘌呤醇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杨瑛 《中国药房》2012,(8):705-707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组)给予氯沙坦50mg,qd,血压下降不理想者则增加至100mg,qd或50mg,bid,连用16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的变化,并进行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测定。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浆N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ET-1、hs-CRP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经氯沙坦治疗16周后,治疗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正常,血浆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ET-1、hs-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但血浆NO水平仍低于对照组,ET-1、hs-CRP和IL-6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具有良好降压效果,能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且具有抗炎作用,但无法完全逆转高血压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和血浆炎症因子升高。  相似文献   

11.
管永泽  李瑞华  郭荣芝 《医药导报》2004,23(1):0021-002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观察3种不同抗高血压药物培哚普利、美托洛尔和氨氯地平对其影响。方法:112例EH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37例、美托洛尔组38例和氨氯地平组37例,三组患者分别用培哚普利、美托洛尔、氨氯地平治疗,每种药物分3个剂量,每个剂量服用2周,增加剂量的标准是降压效果不佳。培哚普利组用培哚普利2mg→4mg→8mg,qd;美托洛尔组用美托洛尔12.5mg→25mg→50mg,bid;氨氯地平组用氨氯地平2.5mg→5mg→10mg,qd,三组疗程均为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管内皮功能的指标有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NO测定用Greiss法,CGRP和ET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EH患者较对照组NO、CGRP水平明显降低,ET水平升高。培哚普利治疗后NO和CGRP水平明显升高,ET水平降低:氨氯地平可降低EH患者血浆ET水平,提高CGRP水平,对NO无影响。美托洛尔对NO、CGRP和ET水平均无影响。结论:EH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培哚普利和钙离子拮抗药氨氯地平可改善EH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害,β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对EH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的降压疗效及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9例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美托洛尔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结果美托洛尔治疗4周后,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分别为16.70mmHg和7.52mmHg(P〈0.0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降低,一氧化氮水平升高(P〈0.05);而内皮素、一氧化氮/内皮素比值无明显变化。结论美托洛尔能够有效的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改善血管内寿功能,达到降低血压和保护靶器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爱普列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方法:入选46例患者口服爱普列特片5mg,bid,疗程4个月。结果:受试者中7例停药,39例完成试验,7例(10例次)出现副作用(4例失眠,3例恶心,2例头昏,1例性欲减退)而停药。服药2,4个月后,部分血液生化指标较服药前差异有显著性,这些指标变化幅度较小且均在正常范围内,不具有临床意义。结论:爱普列特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骨脂素和保列治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中药有效治疗药物。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去势7天后皮下注射丙酸睾酮5mg/kg,同时实验组灌胃给予补骨脂素40mg/kg,保列治0.1mg/kg·d,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30天后处死,称取前列腺湿重、计算前列腺湿重,光镜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补骨脂素组和保列治组大鼠前列腺湿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光镜观察前列腺组织萎缩,管径增大,补骨脂素组和保列治组大鼠前列腺湿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骨脂素能显著抑制模型大鼠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前列腺细胞增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输尿管镜气动碎石术或膀胱镜直视下大力碎石钳碎石术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31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分析术中和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术中无膀胱穿孔,术后无尿道狭窄.结论 采用输尿管镜气动碎石术或膀胱镜直视下大力碎石钳碎石术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是安全、高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萘哌地尔 (Naftopidil)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 2 5例诊断为BPH的病人 ,随机分为试验组 111例和对照组 114例。试验组给予萘哌地尔片 2 5mg ,每晚口服 ,4 2d ;对照组给予哈乐胶囊 0 2mg,每晚口服 ,4 2d。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法。最后 2 13例进入统计分析。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最大尿流率 (Qmax)和平均尿流率 (Qave)的变化 ,作为患者主要疗效指标。以生活质量评分 (QOL)、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的变化作为患者次要疗效指标。结果 IPSS、Qmax、Qave、QOL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残余尿量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前列腺体积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及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试验组不良事件少 ( 3 74 % )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未出现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指标异常。结论 萘哌地尔是治疗BPH的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萘哌地尔(Naftopidil)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25例诊断为BPH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111例和对照组114例。试验组给予萘哌地尔片25mg,每晚口服,42d;对照组给予哈乐胶囊0.2mg,每晚口服,42 d。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法。最后213例进入统计分析。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和平均尿流率(Qave)的变化,作为患者主要疗效指标。以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的变化作为患者次要疗效指标。结果 IPSS、Qmax、Qave、QOL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余尿量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体积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及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少(3.7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指标异常。结论 萘哌地尔是治疗BPH的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