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赵某,男性,25岁,右面颈部火药枪击伤2h急诊入院。查体:发育良好,营养中等,神清合作。体温36.6℃,脉搏100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9.3/6.7kPa。专科检查:右颊部有一弹孔,约0.5cm×0.5cm,出血不止。口底和右颌下弥散性肿胀。X线片示右下颌下缘、右颈动脉三角内有金属弹...  相似文献   

2.
颈总动脉管壁较厚而韧,炎症致其受损的概率较低,偶见这方面报道,现将我们碰到的1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应用自体颈外静脉重建颈总动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颈动脉损伤或颈动脉被肿瘤侵及而被手术切除造成的缺损,往往需用血管替代物进行修复。虽然自体静脉移植物作为血管代用品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其通畅率并不十分理想。Lore和Boulos[1]报道10例颈动脉重建术患者,7例选用自体大隐静脉,观察9个月~425年,大隐静脉仅1/3通畅。我们以羊为模型,以自体颈外静脉重建颈总动脉缺损,对移植静脉的近期通畅率、组织学改变进行观察,旨在评价以自体颈外静脉重建颈动脉的可行性,了解动脉循环状况下自体静脉及吻合口的结构变化,以期为临床开展颈动脉重建术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1)材料:选用健康成…  相似文献   

4.
缝合修补法治疗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张竹涟1竺涵光2假性动脉瘤多由于动脉穿通伤引起的搏动性血肿,其外层发生机化,形成光滑的纤维囊壁,囊腔与血管腔相通而形成.颈总(或颈内)动脉者,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及与大脑血供的密切关系,故治疗上非常棘手,风险大.笔者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异体冻干动脉重建颈动脉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初步探讨移植失败的原因,方法:4只健康成年山羊作为实验,手术切除2cm颈总动脉,以冻干异体颈总动脉进行修复,4只动物的8例颈部随机分为A,B两组,各含4条动脉,A组的近,远心端均为端一端吻合术,B组的近心端为端一侧吻合术,远心端为端-端吻合术,术后1周,2周,3月和6月分别切取标本,分别作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A,B两组异体动脉于术后1周,2周,3月和6月时的通畅情况分别为1/1,1/1,0/1,1/4/1和1/1,1/1,1/1,0/1。移植后3月,B组有1条血管保持通畅,6月时,A组有1条血管大部栓塞,仅1/4通畅,χ^2检验表明,两组通畅率无显著差别,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冻干处理的异体动脉,其支架结构完整,植入后1周,管壁中有单核一吞噬细胞浸润,疏松结缔组织外膜形成,植入后2周,可见吻合口处宿主动脉内膜增生,向移植血管中段移行,移植后3月,排异反应明显减轻,内皮覆盖基本完成,中膜层基质被平滑肌取代,管壁接近正常动脉,结论:以异体冻干动脉重劲动脉缺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内膜修复于3月时基本完成,如此期内膜修复不完全,或吻合口处内膜过度增殖,可导致移植失败。  相似文献   

6.
山羊颈外静脉重建总动脉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观察山羊颈外静脉移植后不同时间的通畅率和组织病理学改变,初步了解移植失败的原因,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3只健康成年山羊作为实验对象,以2cm自体颈外静脉修复同等长度的颈总动脉手术缺损。3只动物的6侧颈部随机分为A、B两组,各含3条动、静脉。A组的近、远心端均为端-端吻合术,B组的近心端为端-侧吻合术,远心端为端-端吻合术。术后1周,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移植静脉的通畅情况,并择期秆颈动脉造影术,术后2周、3月和6月切取标本,观察移植后不同时间的通畅率。标本经处理后,分别作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A、B两组自体静脉于术后2周、3月和6月的通畅情况分别为1/1,1/1;0/1,1/1;0/1,1/1,两组各有1条静脉闭锁。X^2检验表明,两组通畅率无显著差异(X^2=1.0,P=1.0)。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自体静脉移植后,呈现静脉动脉化改变,2周时管壁疏松、水肿、内膜及内膜下增殖明显,3月时,宿主动脉中膜平滑肌大量增生、移行,静脉壁内平滑肌增厚,6月时静脉中膜“肌性化”。结论:静脉代替动脉后,主要组织病理学变化特征为内膜增殖和静脉动脉化。内膜增殖是宿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通过吻合口迁移至静脉内膜并增殖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应用Gore-Tex人造血管重建颈总动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造血管移植后不同时间的通畅率和组织病理学变化 ,探讨人造血管移植失败的原因。方法  3只健康成年山羊作为实验对象 ,手术切除 2 cm颈总动脉 ,以口径 4m m的 Gore- Tex人造血管进行桥接。 3只动物的 6侧颈部随机分为 A、B两组 ,各含 3条动脉。A组的近、远心端均为端 -端吻合术 ,B组的近心端为端 -侧吻合术 ,远心端为端 -端吻合术。移植术后 1周 ,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移植血管通畅情况 ,并择例行颈动脉造影术。术后 2周、3月、6月分期切取标本 ,观察人造血管不同时间的通畅率。标本经处理后分别作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  A、B两组人造血管于术后 2周、3月和 6月时的通畅情况分别为 1/1,0 /1,0 /1和 0 /1,1/1,1/1,其差别无显著意义 (χ2 =0 .1414,P=1.0 )。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 ,植入后 2周 ,人造血管内壁有少量内皮细胞覆盖 ,结缔组织外膜形成。植入后 3月 ,吻合口处动脉内膜增生 ,向人造血管中段移行 ,延伸长度距吻合口约 6 mm。人造血管新内膜形成不均一 ,部分区域出现过度增生。吻合后 6月 ,扫描电镜显示内皮细胞覆盖不完全 ,延伸长度距吻合口8m m。结论 以人造血管修复颈动脉缺损是可行的 ,但自然内皮化相对有限 ,而且新内膜形成不均。血栓形成和新内膜过度增生 ,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血管影象学技术的运用为头颈部血管瘤等疾患的诊治开辟了新领域,随着专题研究工作的深入,有关动物实验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三种方法对狗颈总动脉系统进行了血管影象学检查,不但为专题研究提供了手段,而且对现有的解剖学资料,尚未涉及的狗的面颈部动脉解剖内容作了产细致的影象学描述。  相似文献   

9.
颈总动脉间断阻断下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例颈动脉体瘤患者在局麻下行颈总动脉阻断脑缺血试验。全麻下采用间断阻断颈总动脉下的颈动脉体瘤切除治疗术.部分患者术前行DSA栓塞,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所有病例均未行内转流术。术中阻断颈动脉2.4次,每次阻断时间最长达28min,平均22min。术后出现神经并发症3例。未行供血动脉栓塞者平均失血1100ml,行栓塞者平均失血480ml。术中间断性动脉阻断试验对于判断是否需行内转流术、方便手术操作、减少失血及神经并发症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0.
DSA 和TCD 在颈总动脉结扎术前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中报道 4例患者在Matas颈总动脉压迫式试验前后均作了DSA和TCD检测 ,术中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行肿瘤和受累颈动脉切除加颈总动脉结扎 ,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表明经颈动脉压迫训练建立大脑侧支循环后 ,术中结扎颈动脉是安全的。对文中 1例术后病检报告为神经鞘膜瘤的患者 ,术前检查应与颈动脉体瘤有所区别 ,同时术中是否可以通过仔细分离而避免动脉的切除和结扎 ,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假性动脉瘤多发于战时 ,且以四肢多见 ,发生于颈内动脉的假性动脉瘤较为少见。我科收治 1例 ,报告如下。患者男性 ,30岁。 2 4天前因颌面部爆炸伤在当地医院缝合 ,但左颌下伤口迁延不愈 ,并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再次检查伤口时取出一根约 3 0cm长竹刺后 ,伤口内出血不止 ,立即填塞止血 ,第 2天发现左上颈部隆起逐渐增大 ,并出现张口受限症状。肿块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考虑为颈部血肿 ,转本院。入院检查 :体温 36 4℃、脉博 82次 /min、呼吸 2 0次 /min、血压 18/ 12kPa ,神智清楚。面部可见多处外伤性疤痕。左颌下有一直径约 1 5c…  相似文献   

12.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0岁,汉族。因“右颈部上份肿物发现1月”,于2005年7月23日收入院。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因发现右颈上份有一约“鸡蛋”大肿块,伴  相似文献   

13.
14.
获得性弓形体病颈淋巴结炎(附6例报告)顾圣祖,卢慎,俞荣兴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体(Toxoplasmagondi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性传染病。弓形体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机会性感染病原体之一。该病临床表现复杂,系一种...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的DSA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加深对颈动脉假性动脉瘤DSA表现特点的认识,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学医师对16例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血管造影及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经DSA检查均能明确诊断,其中颈总动脉者1例,颈动脉分叉处9例,颈内动脉5例,颈外动脉1例。DSA主要表现为:所有瘤腔内造影剂滞留,瘤腔内形成涡流者12例,动脉瘤开口处“喷射征”17例,颈动脉分叉角度增大,颈内、外动脉移位者12例。结论:DSA是诊断颈动脉假性动脉瘤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它有利于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995-2003年收治的6例口腔颌面部结节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结果:6例结节性筋膜炎均为病程短、生长快的肿瘤中年女性多见。肿块呈结节形,直径为1.5~3.5cm。组织学特点为纤维母细胞增生活跃,核分裂像易见“,S”形结构、组织裂隙、外渗红细胞、黏液背景;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im( )、SMA( )、Des(-)。手术切除后,随访1~9a,无1例复发。结论:结节性筋膜炎的本质是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增生,属良性病变,切除后不易复发,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18.
Burns of the oral cavity may be caused by prolonged use of certain drugs by the patient or by incorrect use of caustics by the dentist. Unwillingly-acquired self-inflicted injuries are also encountered, such as caustic ingestion (out of curiosity or by accident), excessive consumption of fresh fruit and fresh fruit juice, and wrong oral hygiene practice. Our experience with six infrequent and unfamiliar types of oral burns, caused by various components and material, is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