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及TNF—α的动态变化,探讨AOPP引发MODS的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2例AOPP伴MODS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OPP患者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OPP可导致细胞因子失调,细胞因子参与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向MOD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IL-6和IL-10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中的预警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IL-6与IL-10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判断作用。方法 将40例人住急诊ICU的SIRS患者分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MODS组)和非MODS组,存活组和死亡组;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IL-6和IL-10浓度,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 SIRS患者IL-6和IL-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ODS组和死亡组IL-6浓度和APACHEⅡ评分分别明显高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P〈0.01);MODS组和死亡组IL-10浓度分别与非MODS组和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S患者IL-6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813,P〈0.01),IL-10浓度与APACHEⅡ评分无相关性(r=0.0627,P〉0.05)。结论 在SIRS患者中早期检测血清IL-6浓度对患者病情和预后有判断作用,早期检测IL-10浓度对患者的预后没有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伴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和白细胞参数的改变,探讨其在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生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KX-21N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37例伴缺血性脑卒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30例无卒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6项参数进行检测,两组间进行比较并分别与36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MPV、PDW、P—LCR、NEUT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伴缺血性脑卒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PLT较正常对照组低(P〈0.01),WBC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无卒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LT、WB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伴缺血性脑卒中原发性高血压组WBC、NEUT均显著高于无卒中高血压组(P〈0.01),其余血小板4项参数在两组原发性高血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和白细胞6项参数的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采集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将其分为轻症型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中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NLR水平。评估其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SAP组与MAP组患者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NLR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WBC及NLR预测SA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不低于0.7。NLR较WBC预测SAP的诊断临界(CO)值、敏感性、特异性、AUC具有更大的价值,而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在SAP的早期诊断中意义不大。结论 NLR在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不良预后中优于WB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年来收入院的167例AcOP患者根据入院时中毒的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于入院时第1、3、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结果重度中毒组与轻、中度中毒组比较,除入院时CRP、WBC、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入院第1、3、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比较,入院第1、3天CRP、WBC、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OP患者血液CRP、WBC、N水平的升高与中毒程度及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呈正相关,可作为ACOP患者诊疗时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蛋白酶抑制剂对围术期白细胞介素-8(IL-8)、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及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的影响。方法 300例择期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或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试验组于麻醉诱导后、肝素化后以及鱼精蛋白中和后,分别给予乌司他丁各100万单位,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T1)、手术结束即刻(T2)、术后8 h(T3)、术后16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和术后72 h(T7)使用ELISA方法检验血浆IL-8浓度、评估患者SIRS评分并检验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 IL-8浓度自T2即开始显著升高。在2组中的达峰时间分别为T4和T5。至术后72 h,试验组IL-8浓度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IL-8浓度仍显著高于术前水平。自T3至T7试验组IL-8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IRS评分自T2开始升高,至T3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至T7,SIRS评分仍显著高于术前水平。自T3至T6,试验组SIRS评分始终显著低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自T2即显著升高,至T3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自T2即显著升高,且持续至T7未有显著下降。自T3至T6,试验组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自T3至T7,试验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可显著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IL-8浓度、SIRS评分及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胸腹部创伤病人外周血中自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量法检测77例胸腹部损伤病人外周血中IL-12的水平,35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严重胸腹部创伤病人(ISS评分≥16分)外周血IL-12水平组比轻度创伤(ISS〈16分)明显增高(P〈0.05)。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伤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病人,IL-12的水平较非SIRS和MODS的病人显著增高(P〈0.05)。结论胸腹创伤后外周血中IL-12的变化与创伤严重程度相平行。其检测对伤情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创伤后并发SIRS和MODS有重要的预警价值。  相似文献   

8.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时致炎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都显著升高。细胞因子介导的全身中性粒细胞活化是SIRS的直接后果,并可能因此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最近日本科学家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通过检测血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的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活化功能作为器官衰竭的标志物,并对正颌术后发生SIRS和MODs的风险进行了评估。他们对21例正颌手术患者于术前2d、术后1d、3d分别采血检测其IL-6、IL-10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
急性高原病是个体由平原进入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或高原进入更高海拔由于缺氧致使机体适应不全而发生的高原地区特有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包括急性轻型高原病、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并且以上疾病常常同时并存,其中以高原肺水肿合并高原脑水肿较为常见,其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是高原地区危重症之一,加之其救治仍在高原现场进行,缺氧、寒冷、空气干燥、紫外线强等恶劣的自然条件依然存在,故临床救治难度相对较大,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常危及生命。我院长驻高原,常年接收大量的急性高原病患者,我们通过回顾,现将我院自1980年1月至2006年6月以来收治的高原肺水肿合并高原脑水肿124例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科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重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D-二聚体(D-Di)水平变化及其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将120例神经科危重症患者根据是否并发SIRS分为SIRS组(48例)和非SIRS组(72例),分别于发病24 h内及3 d、7 d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测定血清CRP、IL-6、D-Di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的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发病24 h内、3 d、7 d不同时间血清CRP,非SIRS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IRS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SIRS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非SIRS组(P0.01)。SIRS组发病24 h内、3 d、7 d时血清IL-6明显高于非SIRS组(P0.05)。非SIRS组发病24 h内、3 d、7 d不同时间D-D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S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SIRS组D-Di水平明显高于非SIRS组(P0.01)。SIRS组MODS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IRS组(χ2=5.042,P0.05),SIRS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SIRS组(χ2=7.879,P0.05)。结论血清CRP、IL-6及D-Di可作为预测MODS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重型急性高原病[AMS,包括高原脑水肿(HACE)与高原肺水肿(HAPE)]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概率,并探讨AMS并发MODS的主要原因以及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调查表方法对过去50年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HACE与HAPE并发MODS的患病率,寻找引起MODS的主要原因和发病机制。结果3184例重型AMS患者中有83例符合高原MODS(H—MODS)诊断评分标准,检出率为2.6%。分析导致AMS并发MODS的原因可能与炎症通路的激活、凝血通路的激活和胃肠黏膜屏障破坏有关。提高对AMS并发MODS的诊断、加强对H—MODS的救治水平是提高AMS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结论AMS并发多器官功能损伤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时有效地现场救治是降低多器官功能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High-altitude illnes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ravel to a high altitude requires that the human body acclimatize to hypobaric hypoxia. Failure to acclimatize results in three common but preventable maladies known collectively as high-altitude illness: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 high-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 and 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Capillary leakage in the brain (AMS/HACE) or lungs (HAPE) accounts for these syndromes.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high-altitude illness are significant and unfortunate, given they are preventable. Practitioners working in or advising those traveling to a high altitude must be familiar with the early recognition of symptoms, prompt and appropriate therapy, and proper preventative measures for high-altitude illnes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检测老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及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sTREM-1)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9例临床诊断为老年SIRS患者为SIRS组,其中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患者27例为MODS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PCT及sTREM-1,同时采集抗凝血检测白细胞.比较SIRS组、MODS组及对照组间上述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SIRS组、MODS组的血清PCT、sTREM-1的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MODS组的PCT和sTREM-1水平明显高于SIRS组(P<0.05,P<0.01),白细胞计数两者相近(P>0.05).结论 血清中PCT、sTREM-1水平在SIRS、MODS患者及正常人中差异显著,二者均可作为老年SIRS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4.
乌司他丁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60,自引:10,他引:60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例符合SIRS诊断标准3项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n=3 0 )和对照组( n=3 0 ) ,并选取1 5名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组。试验组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在试验组用药基础上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 0 0 k U,8h1次,连用5d。常规监测患者心率( HR)、呼吸频率( RR)、体温( T)、白细胞计数( WBC)、SIRS症状改善时间和病死率;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5d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 6)、IL 1 0、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C反应蛋白( CRP)水平。正常组于体检时抽血检测的结果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试验组T、RR、HR及WBC治疗后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或P<0 .0 1 )。SIRS患者入院时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P均<0 .0 1 ) ;两组患者治疗后5d的CRP、IL 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 .0 5或P<0 .0 1 ) ,但试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试验组治疗后5d的IL 1 0较治疗前上升,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对照组治疗后5d的IL 1 0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另外,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IRS炎性指标超过3 d无明显改善者明显少于对照组( P<0 .0 1 ) ,转为  相似文献   

15.
Ladakh is a sparsely populated area of Indian Himalaya lying at 3-4500 m altitude mainly consisting of arid desert.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high altitude health problems in Ladakh under the following headings. 1. Acute altitude illness: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and 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 2. Effects of prolonged and permanent exposure to high altitude: (subacute and 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 3. Environmental dust and domestic fire pollution resulting in non-occupational pneumoconiosis and high prevalence of respiratory morbidity.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病历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研究的方法 ,探讨急性重症高原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与高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方法 ①回顾性调查1958年6月-2007年6月50年西藏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的3 184例急性重症高原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对其胃肠功能紊乱与高原MODS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②选择10例急性重症高原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纤维胃镜检查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然后口服谷氨酰胺(Gln)颗粒剂30 g/d,共3 d;以10例健康体检自愿者为对照组,给予相同的处理方法 .两组于用药前后分别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丙二醛(MDA)、内毒素水平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结果 ①3 184例急性重症高原病患者中胃肠功能紊乱者占49.8%,其中1.5%有黑便,1.0%有大便潜血;83例合并MODS患者中有18例(占21.7%)伴严重胃肠功能紊乱,胃肠功能障碍综合评分为5.5分.②急性重症高原病患者纤维胃镜检查见胃肠黏膜广泛水肿和小灶性出血,胃窦和胃底部见点片状糜烂.观察组用药前血清DAO、MDA、内毒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用药3 d后血清DAO、MDA、内毒素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观察组用药前尿L/M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150.69±19.91比117.91±17.78,P<0.01),用药3 d后尿L/M比值降至129.37±19.75(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胃肠功能紊乱是急性重症高原病诱发MODS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环氧化酶(COX)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8例符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危重病医学会(ACCP/SCCM)提出的SIRS和MODS诊断标准患者,其中SIRS组13例,MODS组15例,另以与息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BMCs中COX-2含量与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BMCs中COX-2与PAF—AH的mRNA表达。结果MODS组患者PBMCs中COX-2含量、PAF—AH活性及两者的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IRS组(P均〈0.05),正常对照组与SIRS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死亡患者高于存活息者(P均〈0.05);3组PBMCs中COX-2含量与PAF—AH活性间呈正相关关系(r=0.329,P〈0.05)。死亡息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氧合指数与存活患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血糖、血肌酐则明显高于存活息者(P〈0.05和P〈0.01),CO2总含量(TCO2)、动脉血pH值均明显低于存活息者(P均〈0.01)。结论COX-2与PAF—AH参与了MODS的发病过程,而且可作为判断SIRS与MODS预后的参考指标;血糖、肌酐、TCO2、pH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其他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血小板计数和持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预测急性胰腺炎(AP)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AP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持续SIRS时间分为A组(无SIRS发生)、B组(持续SIRS≤3天)和C组(持续SIRS>3天),比较各组血小板计数、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并描绘血小板计数预测AP并发MODS的ROC曲线。结果 入院24小时内3组病人的血小板计数有显著差异。SIRS>3天组病人的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SIRS>3天和血小板计数<80×109/L预测AP并发MODS的似然比分别是12.65和5.29。血小板计数(80×1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ICU中患者严重多发伤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特点、不同程度SIRS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以及对进展为MODS的防治。方法:根据SIRS的诊断标准及参照APACHE评分系统、创伤严重程度、全身感染等指标确定SIRS的严重程度,明确SIRS向MODS发展的渐进过程及分析不同程度SIRS与MODS的关系。结果:EICU中患者严重多发伤364例中轻、中、重度SIRS分别为163例、120例和81例。其中,中、重度SIRS患者MODS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受累器官中,呼吸功能障碍最多见,患病率达27.7%;随着受累器官增多,病死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EICU中患者严重多发伤后SIRS患者由于二次打击因素的存在,MODS发生率明显升高。SIRS的程度与MODS的发病和预后密切相关。高度重视SIRS向MODS演变过程中的高危因素,削弱或阻断二次打击,早期支持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是防治MODS、降低病死率最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